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455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一月模考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

2、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

3、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4、。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

5、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

6、,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

7、“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大数据技术是21世纪最具时代标志的技术之。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提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简单的说,大数据就是将海量碎片化的信息数据能够及时地进行筛选、分析,并最终归纳、整理出我们需要的资讯。大数据对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影响,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没有大数据分析,教育就是在玩概念。在人类社会的动态博弈中,教育的需求是长期的、动态的。将大数据的

8、概念引入到教育里,能够让我们在教育或者被教育的过程中,更清晰更准确更迅速,甚至能提前“预知”成功。基于大数据的精确学情诊断、个性化学习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大大提升了教育品质,也帮助了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信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大数据的到来,学生在一个课堂中的需求与态度,经由大数据的处理变得可视,这也为教研活动提供了更鲜活的素材。大数据的渗入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学习。基于大数据,可以精细刻画学生特点、洞察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学习结果。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背景和过程相关的各种数据测量、收集和分析,从海量学生相关的数据中归纳分析各自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行为,进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

9、支持。此外,大数据可以在保障教育规模的情况下实现差异化,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达成更大的教育规模。比如MOOC平台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实体教室的限制,课程受众面极广,能同时满足数十万学习者学习需求。由此可见,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深远重大。大数据与教育相结合是大势所趋。 (摘编自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2019-03-20搜狐新闻)材料三:大数据主要在四个方面对教育产生了影响,主要体现在:(一) 对数据价值的认识。大数据与传统数据最核心的区别体现在信息采集的方式以及对数据的应用上。传统数据的采集方式相对来说只能够彰显出学生的群体水平,而非个人在同学科

10、课堂上“开小差”的次数分别为多少,他在一道题上逗留了多久,等等。(二) 方便教师更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大数据让教师能够更方便获得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的真实信息,例如:在不同考试中的错误对比分析情况,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另外,也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整体学习情况选择最合理、最能让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三) 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高效学习。学生借助“大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针对性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育领域的大数据与当下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在线教育密不可分,当前的教育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期中期末考试评分等等。大数据帮助我们以全

11、新的视角判断事物的可行性和利弊性,详尽地展现了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无法察觉到的深层学习状态,进而有条件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四)增强教师责任心和强化师德建设。因为在大数据平台下,教师之间的竞争更加明显和强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来应对这种竞争。例如:在大数据面前,教师教书授业的好坏,对他个人影响甚微;不认真备课、授课的老师,事业将会停滞不前。 (摘编自百度文库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材料四:新型冠状病毒成了2020年飞出来的一只黑天鹅!那么,这只黑天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还是以非典做一个对比,2003年的非典,中国GDP水平12万亿人民币,但是17年后的今天,中国

12、GDP总量水平已经100万亿,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已经是当年的近10倍!但是,不可否认,这只“黑天鹅”在很多方面“促进”了我们生活的变化。比如“线上购物”对“线下购物”的加速替代。尽管大家早就形成了线上购物的习惯,但是经历这次疫情之后,这个习惯还会被深度发掘,比如买菜,之前我们还是习惯去莱场,但是现在,很多人习惯于在网上买菜了。如果仅从购物方面来讲,未来的购物一定绝大部分都是在线上完成的,即便是线下场景产生的交易,也会在线上进行,就好比你去商超买东西,手机当场就可以下单,然后很快送到你家里。再如“线上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加速代替。经历这次疫情,很多人习惯了在家里学习,传统的学

13、习/培训机构必须加速转型。就像互联网改变了产品的流通路径一样,互联网同样也改变了知识传播的路径,以前知识传播只有在教室才能发生,每个老师只能面对几十个最多上百个人授课。而现在一个老师可以在线上跟上万人乃至几十万人授课,而且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包括落后山区(只要有网络)。这就是线上教育的核心优势,它使优势的教育资源平民化,而这一点恰恰是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核心。4.下列关于“大数据与教育”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育需要数据分析,引入数据分析的教育可以是清晰、准确的教育,因而也肯定是成功的教育。B.数据可以为教学服务,为学情诊断、学习分析提供支持,有利于教师精确洞察学生需求、引导学习。C.

14、大数据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需求与态度变得可视,帮助教师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D.数据影响教育的规模,优质课程资源的受众面增大,教育规模扩大;而因材施教缩小了教育规模。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数据能够将海量碎片化的信息数据及时地进行筛选、分析、归纳、整理,体现出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的主要特征。B.根据数据统计可知,教育培训、医疗、影视动漫是某地网民当前最关心的三个话题,这是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借此能了解特定人群的需求状况。C.对比2003年与2020年GDP水平,可知我国现在整体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这说明“黑天鹅”不

15、可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D.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很多,2020年初的疫情使得我们对互联网依赖性凸显,线上购物、在线教育分别对线下购物、传统教育产生了冲击。6.请简要概括,大数据时代对教师教学产生哪些影响。(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咿呀 刘建超夏花十三岁考上了老街戏校。夏花的模样好看,身段漂亮,在一群孩子当中格外显眼。几年过去,唱念做打四门功课孩子们都基本掌握了,成绩好的还去老街剧团参加演出了,唯有夏花的唱功总是上不去。老师说夏花的嗓音先天不足,出不了宽音。老师让夏花离开学校改行算了。那晚,一轮圆月挂在丽景门的檐角。学员们都跟着老师去剧场

16、看名角梨花白的红娘,夏花没心思去,独自一人在梨树园里徘徊,听着远处剧场隐约传来的叫好声,想着自己多年的努力要付诸东流,泪水朦胧了月光,情不自禁地喊出一声:咿-呀-夏花的这一声咿呀,透过梨园在丽景门上回荡,惊到了正在丽景门上品茶赏月的老街戏霸洛半城。洛半城是老街剧团的团长,有名的铜锤花脸,唱功了得,嗓音亮丽,粗狂豪放,唱花脸能声穿半个洛阳城,故而被称作洛半城。洛半城下得丽景门,来到梨园,看到了月光下发呆的夏花。小姑娘,刚才可是你在练声?夏花认得眼前的洛半城,怯生生地点点头。来,你再喊一嗓子。咿-呀-洛半城兴奋地拉起夏花的手说,走,去剧场。剧场里的红娘已经接近尾声,懂戏的人都知道,最后一场戏已没什

17、么高潮,不少观众开始起身离场,剧场里就有些嘈杂凌乱。饰演崔夫人的演员最怕这个时段上场。落半城让夏花在内台喊,夏花也不怯场,放开嗓子:咿-呀-嘈杂的场子立刻被这一声给镇住了,这本是戏里没有的啊,而这一嗓子清脆悠扬,韵味十足,戏迷们虽然一头雾水却也齐声叫好,掌声雷动。洛半城急忙把发愣的夏花推到台前,夏花头一次面对老街这么热情的戏迷,不知所措,只得又喊了声:咿-呀-夏花就这样进了老街剧团。在剧团里,夏花几乎就是个跑龙套的。但是,只要戏开场,必有夏花的一声“咿-呀-”,乱槽糟的剧场顿时安静下来。洛半城对夏花说,观众认可你的一声咿呀,这也是最高赞赏了。有人喝一辈子戏,观众也记不住他一句。你这一嗓子,值了

18、!就凭着一嗓子,夏花在剧团里待了十年。夏花出落得更加俊俏了,团里团外追求夏花的人不少。团里唱武生的祥子模样一般,是洛半城的徒弟,死缠硬打把夏花追到了手,洛半城是他们的证婚人。祥子演出时摔断两条腿,坐在了轮椅上。虽然夏花百般用心地伺候,祥子还是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开始大伙还能理解,可时间一长,许多好心人都看不惯了,都劝夏花趁年轻还是离了吧!夏花虽然感激大伙的好意,却依旧如初。夜深人静,尚未入睡的人们常能听到那声“咿-呀-”,只是多了一丝隐约的悲凉。 几年后,剧团解散,夏花报了个中医按摩班,每天都要给祥子泡脚按摩。一天,洛半城来看望样子,夏花正给祥子按摩腿脚。洛半城看着夏花娴熟的手法,建议夏花开家

19、浴足店,反正每天要给样子按摩,开个店还能堆持生计。样子虽说不情愿,可眼下也没什么能做的事情。夏花的浴足小店还真开起来了,店名更有特色:咿呀浴足。小店生意挺好,许多都是夏花和祥子的戏迷。也有来想歪使坏的人,泡脚时,说些挑逗的话,讲些让人脸红的段子。夏花只管做活儿,不搭理。有人做足疗时,故意抬脚往夏花的身上蹭,夏花就加重手法,疼得那人嗷嗷叫。夏花说,这儿是心脏反应区,先生你的心可是有毛病哩。送走了客人,夏花打水给样子泡脚,祥子气呼呼的,怪夏花对不正经客人太迁就。夏花给祥子捏着脚,说,来的都是客,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我不当真就行了。客人们的脚哪能都一个尺码?祥子掀翻了水盆,水溅了夏花一脸一身。夏花没生

20、气,她知道祥子心疼女人,心里憋屈。待夏花收拾停当,已是午夜。夜色静谧,秋风习习,弯月如钩。夏花揉揉酸胀的臂膀,扭扭僵硬的腰身,望着无际的星空,轻轻叹了一声:咿-呀-夏花第二天就关闭了小店。夏花说,我不能让样子心里不痛快。有人帮忙,让夏花在车站的候车室里摆个书报摊,虽然赚钱不多,夏花却干得带劲。祥子也来帮衬,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 中秋,吃过晚饭,夏花推着祥子出屋赏月。夜空之下,秋月如珪,秋露如珠,祥子心情大好,非得夏花来上一嗓子。夏花欣然允诺,清了清嗓子,一声极具穿透力的“咿-呀-”腾空而起,在空气中久久回响。(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4期,有改动)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折鉴赏,

21、不恰当的一项是A秋风习习,秋月溶溶,秋露荧荧,小说的环境描写,寥寥数笔既营造了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又使得小说充满诗情画意。B夏花虽然十三岁就考上戏校,模样、身段都很好,可就是先天不足,唱功跟不上,没有演出的机会,以致老师劝她改行。C“有人唱一辈子戏,观众也记不住他一句。你这一嗓子,值了!”洛半城朴实的话语蕴含深刻的哲理,也安慰了夏花。D在剧团内外的众多追求者中,夏花最终却选择了其貌不扬的样子,一是因为样子的死缠硬打,二则祥子是洛半城的徒弟。8.夏花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小说以“咿呀”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

22、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梓人传唐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字。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

23、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

24、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注释寻引:度量长短的工具。砻(lng):石,磨刀石。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B.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25、C.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D.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梓人是对古代木匠师傅的专称,我国的土木工匠都尊称楚国的鲁班为祖师。B.京兆尹是官名,相当于今天首都所在城市的市长;末句的“相”也是官名,即宰相。C.第四段共运用了六个“天下”,它们的意思都是指当时的全中国,而非全世界。D.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为“刘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26、,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匠师傅随身带的东西,都是关于测量方面的工具,并无体力方面的像磨刀石、刀斧之类的用具,说明他是一个智者,并非出粗力的土木匠。B.文章以“余”(即“我”)进入文中,见证了木匠师傅的所言所行,先是笑之无能,后是称赞其“工大”,这样写的目的是说明这位木匠师傅确实有本事,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度。C.木匠师傅专其心智,用智谋来善度材,来指挥人,别人对他口服心服,做一个好皇帝也应该与此同理,只是统率的对象不同而已。D.木匠师傅的言行举止,很多可以用到皇帝治国、丞相辅佐上,木匠把自己的名字写到梁上,既是表明功绩,又是承担责任,这位木匠也是很伟大的。13.把文中画横线加黑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7、。(1)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2)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释】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游西岩的纪游之作,该类诗歌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或描述个人

28、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B.上片借山来自写,又能将山品与人品相融。首句落笔就奇,接句含蓄曲折。“偃蹇”一词用来形容西岩的状貌很恰当,也可以引申为词人的骄傲和傲慢。一笔两意,巧妙之极。C.下片借月来自写,也有与上片近似的曲笔和丰富情味。过片说那高天的明月,突然由山头下来了。这就如同一个绝大的悬念,使人不敢置信又渴望得到解释。D.结韵则作出生动的解释,说这从天而降的明月,是为了给词人吟诵离骚,巧用月影以代替月亮,这解释十分巧妙而合理。15.有人说,辛弃疾的这首词“写景如生,抒情含蓄曲折”,请结合词的上下片内容试做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下

29、列语段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宫中的歌唱、奏乐带来春天般感觉的两句是“ , 。”(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用人、物对比,反衬出人生无常的两句是“ , 。”(3)杜甫(登高)中的“ ”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 ”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题。初见草原,心就近了,净了,静了。绿色,像地毯般,无限向远方伸展、起伏,一望无际。雪白的羊群,悠闲地在蓝天下漫步,远看像是散落在草原上的苛刻珍珠。放牧人手持长长的鞭子,偶尔一声吆喝声起,在空中飞荡。远远的蒙古包,传来马头琴声,深情而悠扬,伴着豪放的歌声,久久回荡, ,

30、应和着草原特有的粗犷。早上,天是蓝的,平静的蓝,纯净的蓝,有几朵白云挂在上面,还不时地变换着姿态。草原的天上地下,哪儿都好,哪一处都不够看,醉不够,迷恋不够。眼睛不够使,心也不够使,好多往事在心头涌起,好多故事在回忆里升腾。头顶高天淡云,脚踏如茵绿草,一种 的豪迈情感油然而生。看着看着,云似乎很低很低,好像离你很近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一样;它又好像离你很远很远,怎么也够不着。眼看着 ,心也随着云聚云散,云卷云舒。不知看了多久,收回目光。又发现草的生长也很有趣,远看一片绿,近看绿一片。置身于其间,恍然觉得身在滚滚绿浪之中。一直就特别怕晒的我,就这样忘记了头顶的灼灼烈日,忘记了耳边的嗡嗡蚊虫

31、。风是凉爽的,吹过来拂过去。衣襟飞起,丝巾飘扬。走着走着, 就起跑了。( )恍惚间觉得,自己是一阵清风,一湾碧水,一束红花,一抹淡淡的绿,飞舞着,摇曳着,涌动着,流淌着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余音缭绕 顶天立地 风起云涌 情不自禁B.余音绕梁 傲然挺立 叱咤风云 不由自主C.余音缭绕 傲然挺立 风起云涌 不由自主D.余音绕梁 顶天立地 叱咤风云 情不自禁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草原的地下天上,哪儿都好,哪一处都不够看,不够醉,不够迷恋。B.草原的地下天上,哪儿都好,哪一处都看不够,醉不够,迷恋不够。C.草原的天上地下,哪儿都好,哪一处都

32、不够看,不够醉,不够迷恋。D.草原的天上地下,哪儿都好,哪一处都看不够,醉不够,迷恋不够。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化成这风,和着风,跑起来,拥抱这绿,和这阳光融在一起。B.化成这风,跑起来,和着风,拥抱这绿,和这阳光融在一起。C.跑起来,和着风,拥抱这绿,化成这风,和这阳光融在一起。D.跑起来,和着风,化成这风,拥抱这绿,和这阳光融在一起。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墨子一书中“节用篇”详细论述了节约的好处和必要性。物质财富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墨子的观点是用财不费,去其无用,则国

33、家强大,人民富裕。财富是生活的利用品,不是炫耀物。人类的发展无穷无尽,自然资源却日益减少。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衣服不能因为旧了就抛弃;饭菜不能因为不可口就浪费;家具不能因为不时髦就丢掉节用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好的道德风格;节用是爱物惜物的生活态度,济世利人福及子孙;节用是爱国爱自然的伟大情操,心胸宽阔境界高远;,为持久发展蓄存更大能量。节用的风俗应当伴随文明世代留传。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7个字。(5分)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涉及的机场主体工程、杭空公司基地工程、空管航油工程、各

34、项配套工程以及外的高速公路、高铁域铁等工程均如期建设完成,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为下一步开展联调联试、投运演练打下了坚实基础,机场也将工作重点转入准备授入运行。在授入运营阶段,机场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共计787个项目,航班量达500班次,计划模拟旅客51984人次,模拟行季35270件次。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学者谢良佐遗训有云:“莫为婴儿之态,而在大人之气;莫为一生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35、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 A“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于文无据;B“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错,根据第二段可知,是决定了“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D“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原文最后一段为“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2、A。 A“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引用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如引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引用“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

36、,分为夫妇之辨”是为了说明“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3、C“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4、B。A“因而也肯定是成功的教育”错,原文是“也可以是预知成功的教育”。C“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错,表述绝对化。学生成绩能否提高,受“教”“学”两方面因素的影响。D“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无论教育规模大小,都应因材施教。选项中“因材施教缩小了教育规模”曲解文意。5、C“不可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说法过于绝对,不正确。6、方便教师更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能够帮助教师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

37、学生的学习效率。増强教师责任心和强化师徳建设,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7、D项中“二则祥子是洛半城的徒弟”这个原因,原文并未提及,没有根据8、美丽善良,温柔体贴:夏花模样好看,身段漂亮,对待残废的丈夫祥子不离不弃,一如既往地细心照顾;坚强隐忍,善解人意:丈夫残废后她独自支撑家庭生活,开店、照顾丈夫,对于丈夫因残废而自卑一直理解、宽容;处事机敏,不卑不亢:面对客人做足疗时的蓄意挑逗,机智应对,恰到好处,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不至于让客人太难堪喜爱艺术,热爱生活:全文前半部分主要写夏花对艺术生活的喜爱,后半部分主要写夏花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

38、对三点满分)9、小说以“咿呀”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形式新巧别致;是小说的线索,“咿呀”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使得小说结构更加紧凑;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咿呀”也是夏花开的浴足店,见证夏花和祥子生活的不易;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咿呀”既表现了夏花内心、命运的变化,也流露出作者对夏花的同情和赞美;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咿呀”包含了夏花对戏剧的热爱,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对祥子的一片真情(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10、C11、A.鲁班,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12、C(应该是指做一个好丞相才是与此同理,而不是好皇帝)13、(1)只有一尺见方的面积,却可以把房屋结构丝毫不差地全部勾画

39、出来,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2)那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来升降他们。译文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师傅敲响了他的大门,想在他那里租间空屋居住。他的职业让他随身带有量尺(度量长短的工具)、圆规、曲尺(量方的器具)、墨线和墨斗等东西,家里没有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这些工具。问他的技能,他说:“我善于计算建筑材料。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随后我就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所以,到官府干活谋生,我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

40、,我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有一天,(我)到他的屋里去,看见他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打算请别的木工来修。”我觉得他很可笑,觉得他是个没有技术却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木匠师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间。(他)估量房屋的规格,观察哪根木头可以选用然后挥着手里的那根木棒说:“砍!”那些拿斧头的工人们就奔向右边。回过头去指着(木料)说:“锯!”那些拿锯子的工人们就奔向左边。一会儿拿斧头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都看他的脸色,等他

41、说话,没有哪一个敢自己决定怎么干。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他在墙上画了一座房屋的图样,只有一尺见方的面积,却可以把房屋结构丝毫不差地全部勾画出来,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房屋建成以后,在正梁上题字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就是他的姓名。所有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匠们都不列名,我向四周一看大吃一惊,这才明白那个木匠师傅的技术确实是十分高超。接着,我感叹道:那个木匠师傅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发挥他的智力,而且能了解、掌握(体察)建筑学关键问题的人吧!我听说用脑力的人指挥(役使)人,用体力的人被人指挥(役使),他大概(也许恐怕)就是用脑力

42、的人吧!有手艺的人使用他的技能,有智慧的人出谋划策,他也许就是有智慧的人吧!这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事情没有什么比这更近似的了。那些治理国家的帝王,根本在于用人。那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来升降他们,一律按朝廷的制度来整顿他们,就像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规制、规模)一样。选择天下的官吏,使他们适合所担当的职务;安定天下的百姓,使他们专心工作。观察了京城就了解乡野,观察了乡野就能了解各地,观察了各地就能了解全国。那些远的近的小的大的各种事情,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这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先画

43、房屋草图然后照着它建造房屋直到完成一样。有才能的人提拔上来重用他们,使(们)并不感激自己的恩德;没有才能的人就辞退,停止他们的工作也没有人会怨恨自己。只有这样做宰相的方法才真正掌握,全国各地也就能治理好了。做宰相的方法真正掌握好了,全国各地真正治理好了,天下的人就会抬头仰望着说:“这是我们宰相的功劳呀!”后人也会根据史书记载的事迹仰慕地说:“这是那个宰相的才能呀!”就像那个木匠师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梁上表明自己的劳绩一样,而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人们是不能列名的。宰相真是伟大呀!懂得这个道理的,只有我们所说的宰相罢了。我认为做木匠师傅的道理跟做宰相的道理相似,因而写了这篇文章并且将之保存起来。14.

44、D解析应为“词人吟诵离骚”15.词的上片借山来写,又将山品与人品相融。首句落笔就奇,接句含蓄曲折,“谁怜汝”这一问,更写出词人自怜怜山,自伤伤山,此时山与人已在感情上合二为一;后面两位岁寒之友因品格相似而思谋相伴,合情合理。词的下片借月来写,也有与上片近似的曲笔和丰富情味。过片说那高天明月突然由山头而下,设置了绝大悬念;结韵则作出生动解释,说着从天而降的明月,是因为被词人读离骚的声音所打动和吸引,词人激愤之情由此含蓄表达出来。16. (1)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每空 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17.A18.D1

45、9.C20、(1)适度的循环利用自然资源 (2)节约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3)节用是持之以恒、聚沙成塔的积累21、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主要工程如期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在投入运营阶段,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22.【分析】本题中谢氏家训的含义是:不要做小儿女的姿态,要追求成大器。不要单单只为了自己一生而谋划,要有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志向。后人评价它可以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媲美,确实如此。它体现出一种价值观:一个人不单单是自然人,更是社会的人。不要只为个人情绪、自己一生而悲喜,而应该有“兼济天下”的胸怀。结合这位学者给孩子的家训,可以分析家庭教育价值观对孩子的重要性;结合家训的内容,可分析青年学生应该胸怀天下。参考立意:(1)家庭教育塑造正确价值观;(2)青年人应有胸怀天下的大志;(3)眼界要宽,格局要大;(4)谋天下之志与谋个人一生。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