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春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第2课时课时作业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443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春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第2课时课时作业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春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第2课时课时作业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春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第2课时课时作业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春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第2课时课时作业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春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第2课时课时作业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5春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7讲 第2课时课时作业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3 第1单元 第27讲 第2课时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4潍坊)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A道德教化B兴办教育 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善教”的作用,故选A项。2(2014临沂)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反映了董仲舒()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 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 C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 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儒

2、家思想的发展。从材料“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可以看出董仲舒把正月和上天联系了起来,显示出以天命改造儒家思想的内容,故选D项。3(2014成都)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题干中“做事讲求道德”属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德治”的观点;“超凡脱俗、自在生活”属于先秦时期道家学派“逍遥”“无为”的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4(2014杭州一模)1988年1月

3、,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A民贵君轻 B天行有常 C和而不同 D兼爱非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A项属于孟子的思想;B项属于荀子的思想;C项属于孔子的思想;D项属于墨子的思想。故选C项。5(2014湖南十三校联考)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

4、异也。”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中梁启超的观点是儒家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应该肯定而不应该否定。题目所问是符合儒家思想的主张,B项是道家思想,认为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的源头;C项是商鞅的法家思想,主张变革;D项是墨子的观点;故选A。6(2014商丘)“如何治国”是历代统治者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春秋时期的管子认为,“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也;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这里管子主要强调的是()A君主的才能 B制度的建设 C人才的任用 D创新的意识【答案】B【解析】本

5、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强调了法制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7(2014韶关一模)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孟子的“性善论 ” D荀子的“性恶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儒者”“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等有效信息,据此判断属于荀子的“性恶论”,故选D项。8(2014揭阳)

6、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答案】D【解析】儒家的天人感应观点认为天人之间有感应关系,人类的行为会上感于天,天会根据人类行为的善恶邪正下应于人,天下应人的方式即是用灾异来谴告人,使人反省改过。材料中的描写体现了这一观点。9(2014开封二模)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

7、的正统思想 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答案】C【解析】A项不对,秦朝贯彻了法家的思想;B项不对,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是在文景之后的汉武帝时期;D项不对,题干无从体现,而且表述过于绝对化;C项正确,根据题干“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可知作者是指出法家思想的局限,忽视道德建设。10(2014南京、盐城一模)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

8、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这一学说()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答案】C【解析】“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符合董仲舒“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进一步提出,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故C项正确;程朱理学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A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探求天人关系是为政治服务,而不是探求自然规律,故B项错误;此学说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D项错误。11(2014广东七校联合体第二次联考)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天人合一思

9、想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答案】C【解析】从图表上分析,“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天”与“人”(或人类社会)的关系;C项说的是“昆虫”、“草木”的生活现象,没有说到“人”,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因而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中“形体上”一栏对应;B项与“意识上” 一栏对应;D项与“政治上”一栏对应。12(2014昆明)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

10、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答案】D【解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由此可见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D项为最佳选项。A、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秦朝已实现转变,材料信息也无体现,故排除A、B、C三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材料二就是把社会中的人各就其关系,排定其彼此名分地位,而

11、指明相互间应有之情与义,要他们时时顾名思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关系,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者。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材料三在处于温饱与饥饿之间的农业社会里,生存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易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会过于奢侈,这种社会可能必须要有“刚性”的家庭结构,要阉割个性,否则“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就很难有确定性,这就是儒家以及任何传统农业文化的共性。一旦强制性的经济责任不再存在于父子、兄弟之间,父亲没必要再以一副威严不可亲近的面孔出现在儿女面前,用不着强制儿女无条件地听自己的话并要求在父母讲话时儿女不能还嘴,而儿女则可从“孔家店”中解放出来。父母与儿女间

12、、兄弟姐妹间因经济利益关系引发的张力也就消失了,他们之间可以更平等地注重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让亲情、友情成为家庭关系的主旋律。陈志武对儒家文化与儒家“孝道”的反思材料四然秦后两千年来,其政体为君主专制,养成大多奴颜婢膝之国民。子弟受大家族之庇荫,依赖父母,久成习惯。学术上既受文字束缚之苦,又标“受用”“默识”之旨,故缺少伦理学之训练,而理智极不发达。此乃吾族之受病处。明日之中国文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古代儒学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的观点,说明农业文化的特点。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3)材料三认为家庭关系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3、4)材料四认为儒家思想的缺陷是什么?以上材料对儒家思想的总体认识是什么?【答案】(1)儒学是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伦理关系是一种义务关系。(2)特点:家庭结构是刚性的等级尊卑关系,个人需要服从于整体的需要;家庭的功能是维持经济交易的保险互助。原因:农业社会严峻的生存挑战。(3)变化趋势:由强制性经济功能向情感交流功能转变,由等级森严向平等交流转变。原因: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市场交流代替家庭互助。(4)缺陷:个人独立意识淡泊,缺乏理性。认识:儒家思想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以适应农业文明的需要为出发点;家庭关系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解答时要注意设问角

14、度,要求从材料中归纳的要充分依据材料,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要在归纳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14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夫仁、谊(义)、

15、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3)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念?(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答案】(1)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设置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3)主张限田,反对土地兼并。仁政。(4)改造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