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329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4战国时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这反映了当时 ( )A分封制的强化 B国君权力的加强 C郡县制的确立 D儒学地位的提升25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体现了 ( ) A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26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

2、,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C元朝沿用唐朝“羁縻”政策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272013年复旦大学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通过比对,证实曹操祖辈墓葬遗骨与现代曹操后人紧密关联,并推断出曹操父亲并非过去所流传的夏侯氏的后人,更不是西汉第二任相国曹参的后人,而很可能是宦官之首曹腾在自己家族内部过继的。这表明 ( )A民间传说口述历史毫无史学价值 B史籍记载未经科学考证证实即为野史C现代科学可以解决所有历史悬疑 D科学手段

3、可以提供历史研究新方法28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 ) A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B闭关锁国政策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29图7照片名为“Chinese Baby”(中文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于1937年出现在美国郝斯特报刊上,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这一照片的流传 ( )来源:Zxxk.Com图7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B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

4、的同情C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苦难 D激化了美日在上海附近的矛盾 30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31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

5、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32“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由此可知雅典民主 ( )A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 B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精神C实行民主集中制,体现多数人意志 D实质是奴隶主的专政33“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

6、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等。”作者意在指出十二铜表法 ( )A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标志着公民法的诞生C保留了贵族部分特权 D成为后世法律的源头来源:Z+xx+k.Com34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这表明英国 ( ) 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 B君主的权力有增强的趋势C政党政治发展遇到新契机 D议会被君主的权力所控制351953年,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

7、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答案的构成为:41%说“抑制”,21%说“激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西欧走向联合是民心之所向 B西欧联合消除了内部矛盾C西欧联合将会影响国际关系 D西欧联合加剧了美苏冷战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自变法以来,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直隶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县,郡县的长官都非世职,也无世禄。始皇沿着成例,每灭一国,便分置若干郡。既吞并了六国,秦遂成为一个纯粹郡县式的大帝国。于是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狱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 张荫麟中国史纲材料二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的

8、,是1620年的“五月花事件”。经过讨论通过了一项公约,就是五月花公约,它是一个民主集体的雏形,大家共同服从于某些条例、某些规则,然后选出一个人来管事。这样就开始了在这块大陆上的生存和开发。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中文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法会议”。资中筠美国十讲(1)根据材

9、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成为“郡县式的大帝国”与美国举行“联邦制宪法会议”的社会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秦“帝国”与“美国”政治制度在建立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及本质区别。(13分)41(12分)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代中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二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

10、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主要措施及特点,并谈谈自己的认识。(12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唐代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所谓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呈送到中央时,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在未考之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通榜是考后出榜,据社会及政府先辈的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却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但有些

11、人便要借此制度之宽大处作弊,于是政府不免为要防弊而把制度严密化。但制度逐渐严密化,有事反而失却本义,而在防弊上着想。宋代考试制度,是远比唐代严格了,那时则糊名之制,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其实考试成绩,只是一日之短长,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而该人终于落第的。如是则考试防制严了,有时反而得不到真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选拔人才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不足。(7分)(2)根据材料,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考试制度进行了怎样的革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然则苟

12、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 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 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 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6分)(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

13、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2年美国U2发现古巴近程导弹发射场,肯尼迪总统立即向全世界公布此事,并派海陆空封锁古巴,B52携带核武器准备起飞。华约军事机构宣布取消全军休假,进入紧急状态。苏联领导人写信建议撤出导弹的条件是美国必须保证不再侵入古巴。肯尼迪同他的顾问们决心不采取任何轻率地军事行动,国务卿迪安拉斯科说“眼瞪眼”的对抗终于过去。而赫鲁晓夫颜面尽失,被赶下政坛,此后的领导人再也没有显出如此鲁莽的决心,要实现核均衡。摘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及现代国际关系史材料二 1963年美苏签署的部分核禁实

14、验条约约定有核国家不向无核国家转,无核国家不得制造和拥有核原料和器材。国际原子能总署有权检查无核国家的核技术情况。 摘自现代国际关系史材料三 北约欧洲成员国对美国对苏联的“越顶外交”感到不满,法国积极地发展独立核力量,倡导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中国揭露美苏企图,指出正确的途径应是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摘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及现代国际关系史(1)据上述材料指出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巴导弹危机只是一次有惊无险、肌肉展示的原因。(8分)(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导弹危机发生和处置所产生的影响。(7分)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林则徐和徐继畲

15、,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 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来源:学科网(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

16、何不同?(6分)(2)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9分)高二历史答案选择题:24-25BC 26-30DDABC 31-35CDCBC40. (25分)(1)秦:战国长期分裂,战争频繁;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等遭到破坏;秦国通过变法实力强大。(6分)美国:政治上是松散的联盟,州权较大;各地骚乱、社会动荡加剧;财政不统一,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6分)来源:学*科*网Z*X*X*K(2)不同:秦“帝国”: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沿用秦国的制度;中央政府在全国推行新制度。(5分)美国:拥有民主式的自治传统;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建立国家;通过协商制定宪

17、法确立新制度。(6分)区别:秦“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2分)41(12分)主要措施:规范为官行为;进行廉政教育;实行官员住房制度。(3分)特点:制度法规与思想教育相结合。(2分)认识:规范行为和廉政教育有利于约束官员的为官行为和提高官员的防腐意识;实行官员住房制度,可以消除官员的后顾之忧,养成廉洁奉公的风气。尽管出发点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但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6分)45(15分)(1)依据:既有平时成绩,也有考试成绩,还有社会以及先辈的评价。(3分) 不足:考核不严密,易出现作弊的现象。(4分)(2)革新:考试更加严格、严密;

18、强化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4分) 影响:增强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但仅凭考试成绩录取人才,不利于全面地选拔人才。(4分)来源:学科网46(15分)(1)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后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8分)(2)不对立。 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7分)47(15分)(1)关系: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上对抗、妥协、合作(勾结)。原因:势均力敌;核战的毁灭性;世界人民的反对;领导人的理智等。(8分)(2)对抗威胁世界和平;削弱同盟体系;(勾结)合作确保其核垄断地位;妥协利于控制核战争的发生。(7分)48(15分)(l)历史背景: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2分) 态度:林则徐主张武力驱逐并不惜战争手段解决;徐继畲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4分)(2)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主张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向西方学习;(4分)但在“乌山之争”中表现出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保守和狭隘,反映出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局限性。(5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