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294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60分,第卷90分,共150分(作文60分,其余9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第卷(60分)一、(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u)当 隽(jun)永 迥(jin)然不同 深恶(w)痛绝B呼吁(y) 睥睨(bn) 毋庸赘(zu)言 矫(jio)揉造作C冠冕(min) 孱(cn)头 残羹冷炙(zh) 恍(hun)然大悟D畏葸(s) 谄(cn)媚 味同嚼(jio)蜡 鲜(xin)为人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切肤之疼 出人意表 发髻 吝啬B九霄云外

2、 牛山濯濯 悻悻 苍颉C不图名利 耀武扬威 自诩 蹩进D不辩牛马 置之勿论 赎罪 差驰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世纪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天宇。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世纪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着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 。A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B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C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D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设成花园一样美丽。B大会主席号召说:“这次大会要充分发扬民主讨论。”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D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

3、香的大厅里进行的。5阅读下面这首词,对其赏析欠准确的一项是 ( )卜算子王 观北宋如皋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A这是一首送别词。上阕写别地,从空间着眼,景中寓情。下阕写别情,从时间着眼,情中有景。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诗人善用比喻,把水波比做美人的眼,把山峰比为美人的眉,而“眉眼盈盈处”则比喻山清水秀的地方,是行人要去的地方。C下阕开句用“才”“又”两字,将“景”和“人”都匆匆离去时那种恋恋不舍之情生动而又形象地刻画了出来。让人顿生伤春、伤别之情。D全词造语以意取胜。“送春”“赶春”“和春住”均采用了拟人

4、手法,借春陪人,叮嘱恋人,此去江南,有春同行,此行不会寂寞。阅读下面这的诗,完成6-7题。红 梅苏 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

5、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仔细揣摩这个句子,回答8-9题。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甲)的东西,这是(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为(丙),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8文中甲、乙、丙处依次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抛给 抛来 送来 B抛来 抛给 送来C送来 抛给 抛来 D送来 抛来 抛给9联系上下文的语境,简要说明你所选的理由。答: 10选出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过生日时,他送我一个生日蛋糕,他过生

6、日时,我也送去一份,礼尚往来嘛!B老张上次的讲演,讲的都是冠冕堂皇的话,精彩极了,博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C他这个人就爱故弄玄虚,话说到节骨眼儿上就不往下说了。D解放前,他穷途末路,只好讨些残羹冷炙来充饥。11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玲玲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B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怎样也会被人们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地捧来捧去,因为她们是贵人。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D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会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但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旧是太子或王子。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

7、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

8、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 )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 )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12对划横线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允许中国人到外国去,也不允许外国人到中国来。B不允许中国的产品卖给外国人,也不允许外国的产品卖给中国人。C朝廷禁止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中外交流。D不允许中国的思想文化传到外国,也

9、不允许外国的文化思想到中国传播。13对文中“送去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把中国的东西送给外国人,以搞好中外关系。B指主张把中国的东西送给外国人,以搞好中外关系的思想。C指送东西给外国人,以显示中国的地大物博。D指中国对外交流中的媚外政策。14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指出“送出主义”积极的一面。B运用讽刺手法,指出“送去主义”自欺欺人的卖国本质。C指出了“送去主义”所产生的结果是让外国了解了中国的地大物博和中国人的大方慷慨。D认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具有太阳一样的光辉,应该让外国人了解。15依次填入空白处的关联词语

10、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 也许 那么 因此 B因为 虽然 但是 因此C因为 也许 那么 所以 D然而 虽然 但是 所以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我们不应只是“送去”,还应该让外国人“送来”。B对待外国的东西,我们不要他们“送来”的,我们要自己去拿。C一味地“送去”,其结果就是使子孙后代一无所有,沦为乞丐。D列举尼采的事例,是说明“送去主义”其本质是疯狂主义,卖国主义。E我们实行拿来主义,就是为了避免子孙沦为乞丐。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人类发现宇宙,犹如近在昨天。百万年来,我们的祖先都只知有大地,不晓得天外有天

11、。只是到了1000年前,尤其是阿里斯塔恰斯时代以后,我们才不得不承认,我们并非位于宇宙的中心,并非是宇宙的主宰,而只是生活在一个无足轻重的脆弱的小天地之上,湮没在广阔无垠、永恒不变的宇宙大海之中,漂游在千亿个星系、上百兆亿个星球之间。我们斗胆检测了一下这“海水”,结果发现宇宙之海竟与我们有不解之缘。我们竟是由星尘演变来的。追本溯源,人类的产生和进化,都与遥远的宇宙中发生的事件有关。因此,我们探测宇宙的航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正如古代神话所说的,人类既是天之子,也是地之子。人类在地球生存的过程中,逐步继承了危险的进化包袱:对侵略和陈规陋习的嗜好和媚上仇外的习性,这对人类的生存是很不利的

12、。但是我们也学会了同情别人、热爱子孙后代、渴望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是我们得以生存和繁荣的有力武器。人类本性中的哪一方占上风尚无定论;尤其是当我们的眼光、理解力和思想境界只局限于地球,甚至只局限于地球上其一个小部分时,就更没有定论了。然而,宇宙的无穷奥秘,还要靠我们去发掘,因为至今尚无迹象表明,地球以外存在更高级的生命。这使我们不由得怀疑,像我们这般的文明是否总是轻率地、不可逆转地走向自我毁灭。从宇宙空间观看地球就无所谓国界了。假如地球是一个脆弱的蓝色发光体,在群星的辉映下正在衰变成一个不显眼的光点,那么种族主义、宗教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就难以维持了。宇宙旅行能使我们的眼界

13、开阔。在有些世界中,生命从未产生过,而在另一些世界上生命已经由于意外的宇宙灾祸而焚灭。但我们的世界却格外幸运,我们不仅还很好地生存着,而且还强有力地、牢牢地控制着我们的文明和人类自身。如若我们不为地球呼吁,还有谁来为它呼吁呢?如若我们不为自己的生存承担责任,那么要由谁来承担责任呢?17下列各句中,对“海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泛无垠、永恒不变的宇宙空间。B千亿个星系、上百兆亿个星球。C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D地球所在的银河系。18下列对“人类既是天之子,也是地之子”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证明了古代神话传说是有科学依据的。B人类的产生与宇宙的变化、地球的演变是密不可分

14、的。C人类先是宇宙的产物,其次才是地球的产物。D人类的产生和进化是在探测宇宙的航程中进行的。19下列各项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遥远而漫长的过程,一些错误的认识左右了人类若干年。B随着人们对宇宙认识程度的加深,自我认识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C经过多年的发掘和探索,科学家们已经确信人类是宇宙中最高级的生命。D人类所生活的星球,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脆弱的小天地。2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对侵略和陈规陋习的嗜好和媚上仇外的习性占了上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命运将是不堪设想的。B为了使人们的生存空间更美好,人类的

15、眼光、理解力和思想境界不应只局限于地球,而应着眼于整个宇宙。C如果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发光体,它在群星的辉映下正在衰变成一个不显眼的光点,那么种族主义、宗教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就难以维持了。D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为自己的生存承担责任,为地球呼吁。第卷(90分)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牡丹的拒绝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的、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跋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

16、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然而,枝繁叶茂

17、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

18、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和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委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

19、的体味。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21按要求解释。(6分)(1)人们一定要到洛阳看牡丹的原因。答: 。(2)“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答: 。22文中说“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

20、的个性”。牡丹具有怎样的“个性”?(4分)答: 。23文中说“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根据文意,作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位”?(4分)答: 。2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一般写牡丹的文章无非是赞扬牡丹的秀韵多姿、雍容华贵、绚丽娇艳,本文却另辟蹊径,赞美“牡丹的拒绝”,因而显得不同凡响。B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即先抑牡丹“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然后再赞美牡丹的“卓尔不群”。C洛阳的春天因为“浓云阴雨”“寒流接着寒流”而迟迟未来,树木萧瑟,落英缤纷,牡丹更是含苞不放,因而看花人感觉“牡丹城好安静”,进而认为洛阳牡丹徒有虚

21、名。D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第二人称“你”,而不是第一人称“我”,但写的仍主要是自己的感受和感悟。E“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意思是“富贵”和“高贵”之间的距离并不大,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答:【 】【 】五、(12分)25照例句的格式写一个句子:(4分)例句:人生既有四季,便自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人生既如登山, , , 。26把下面则消息概括成句话新闻。(不超过10个字)(4分)据台湾“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称,台湾宜兰县苏澳地震站东南方114.9公里处昨天凌晨5时49分29秒发生里氏5.7级地震,地震深度31.5公里,宜兰市和宜兰县均有强烈震感,目前尚无伤亡消息传出。一句话新闻: 2

22、7新年来临,请你写两句话作为“新年寄语”。(4分)要求:两句话要有内在联系,字数大致相等。每句至少要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中的一种。答:(1) (2) 六、作文(60分)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

23、出路,走向成功。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退路和出路”有关,文体不限,文题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1C2B3C4C5D6C(题中C项“尚余”句写出红梅“雪霜姿”的孤傲,实际是表现了她与众不同的精神和风骨,没有什么“透露出一丝无奈”。准确判断本题应从总体上把握诗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看,作者是对红梅的一种赞颂。苏轼一向爱梅,他的诗集中以梅为题的近四十首,以物喻人,暗暗流露出自己的深沉感喟。)7A(题中A项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自己不愿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自成一片春光,保持高洁、孤傲的梅格,坚持保持自己的节操。其实这两处错误容易看

24、出,因为这与整首诗的风格不和谐,也与苏轼一贯的操守迥异。)89第二问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细读注解的习惯,二是训练学生在上下文中据已知推导未知的能力。根据注释可知,作者不举出的事实指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是为了发展中国“棉麦种植”的“借款”,而美国以它剩余的小麦、面粉、棉花充作借款,而且你不要还不行。美国霸道地变了卦,中国还只能千恩万谢地收下,中国主权完全丧失了。据此推敲“抛来”“抛给”“送来”,再加上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可知最恰当。抛来,是双方的事,并无霸道在内;抛给,是一方的事,含有鄙视和霸道,如打发乞丐一般,没有你要与不要的余地。送来,则是冠冕的说法,是丧失了“主权”的乞丐遮羞

25、的说法。10B(常用于贬义。四个成语都来自课文,换个语境看使用是否恰当以培养学生根据不同语境揣摩同一词语的习惯)11D,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A引号并用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应用单引号。B中“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是陈述语气不必用问号,用逗号即可。C前文“正如有的评论所说的那样”后改用冒号,或者把引号里面的句号提到外面。二、12D13D14B15D(这是由四句话组成的语段。前两句间明显地是转折关系,但又不是强烈的转折,“然而”恰表微转,在惋惜的微转中对尼采“只给不取”的自诩作了否定。第三句尾作者使用了一个句号,造成了思考的困

26、难,若改为逗号,则前后关系一目了然,仍是转折关系,但,是强烈的转折,故用“虽然但是”表示,以对中国某些人的自诩给以强烈谴责。“所以”以下是第四句中的最后一个分句,表结论,结论是推理的结果。关联词语的选择填空题,同样不要仅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这四句话,前两句说尼采,后两句说中国的某些人,作两种“自诩”的类比论述,对尼采是惋惜地否定,对某些人是愤怒地谴责。关联词语的揣摩,对理解句意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16A、E三、17A(扣住“湮没在广阔无垠、永恒不变的宇宙大海之中”进行分析)18B(A项,这句话本身即来自古代神话,不能作证明的依据;C项,“先”“其次”的先后次序与“既也”不符合;D项,与探测宇宙的

27、航程无关)19C(“至今尚无迹象表明,地球以外存在更高级的生命”,不等于“确信”)20C(关于该项的表述内容,文中只是一种假设)四、21(1)牡丹之美举世公认,洛阳牡丹尤为出奇(或“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2)含义:与欣赏牡丹一样,人们往往只重视外在的富贵之美,而忽视或漠视内在的“品位”之美(或高贵之美)作用:与文章开篇所写的牡丹之美和中间所写看花人对“牡丹的拒绝”的责备相呼应,并点明主旨。22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敢于为

28、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23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有“气”有“魂”,有“筋骨”,有“神韵”。24A、D(文章是先扬后抑再扬,故B不对)五、25便难免峰回路转,花明柳暗,升降浮沉。26台湾发生5.7级地震。27略。六、28提示:这个话题富于哲理性。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事事留有退路,说白了就是败有退路。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要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自我安慰。发展到最后,可能导致自我麻痹、自我毁灭。到了这一步,“留有退路”的利处,却成了导致失败的“坏处”。而“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则是强调了做事尽量求得事事成功,这样做是负重前进,给自己加压,挤掉“懈怠”“自我毁灭”等不利因素。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如项羽的“破釜沉舟”即为“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的典范。论述时一定要体现出辩证的思想。-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