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283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5年高三第一学期文言文检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 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故以为汝粮耳。 因与为伴。B. 威自京都省之。 每至客舍,自放驴。C. 乃知其都督也。 质杖其都督一百。D.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与为伴。3.以

3、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A. B. C. D.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当他发现帮助他的是父亲帐下的都督后,就把父亲赠送给他的绢给了都督,并打发都督离去。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来看他时,他让胡威“停厩中”,胡威回家时,他仅取一匹绢送给胡威作路资。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他奉胡质之命护

4、送胡质回家,一路上对胡威曲意巴结,岂料弄巧成拙,不仅被打了一百杖,还被免去官职。D.晋武帝向胡威了解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

5、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注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文移:公文。遮留:拦阻挽留。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则缪为好言荐之朝(缪:同“

6、谬”,错误、谬误)B太原帅率用重臣(率:率领)C.或遂寝而不行(寝:止息)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贾祸:消除祸患)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永以书抵幕府袖举牒还之 复过之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袖举牒还之永杖巫,暴日中 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 吾知行吾志而已A B C D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B.郭永厌恶巫师借“

7、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持严。讼者,抶

8、不过十。诸所催科,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瓷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迁工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

9、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水利。注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催科:催收租税。中贵:有权势的太监。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袖:衣袖)B县民苦供应(苦:痛苦)C岁侵,谷涌贵(侵:荒年,庄稼欠收)D俾二水相通(俾:等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预为之期 遂为水利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则有所泄以入海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表明徐九思“一心为民”的一组是九思摘其奸,论如法 诸所催科,预为之期 巡抚发仓谷数百石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其山谷远者,则就旁

10、富人谷A BC D14对这篇文章的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徐九思刚担任句容知县时,别人以为他没有什么才能,等他依法惩治了“袖空牒窃印”的官吏以后,人们才对他充满敬畏。B徐九思担任句容知县时对孤苦无依的平民百姓非常友善,而对豪强却特别严厉。C徐九思反对巡抚用平价出售粮食的目的是怕平民百姓买不起粮食,而使得平价粮落到富豪手里。D徐九思看到漕水泛滥成灾,就在沙湾修建减水桥来泄洪。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隶莫敢至乡落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黯(及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

11、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析、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分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憨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

12、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变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注庄助:吴人。贲、育:古勇士陈贲、夏育。青:即卫青,平阳人,以出征匈奴著称。16对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群臣或数黯(数:屡次、多次)B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辅佐、帮助)C上或时不冠(帽子)D使人可其奏(可以)17对加点的虚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士亦以此不附焉 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且已在其位 病且满三月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

13、.和不同,和不同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汲黯秉正敢言、深为朝廷群臣所敬畏的一组是 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 (皇上)望见黯,避帐中A B C D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汲黯刚直不阿,遇事好犯颜直谏。B文中说,古代有许多能与国家共患难的忠臣,他们中很多就是近乎汲黯的人。C汲黯体弱多病,武帝曾多次特许他在家养病,但最终他的病还是不能好。D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汲黯是很受武帝器重的。20翻译下列句子: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虽自谓贲、育变不能夺之矣(五)阅读

14、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

15、,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

16、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召唐让曰(让:谦让)B乃卒复问唐曰(卒:终于)C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王宫)D赵几霸(几:几次)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上闻廉颇、李牧为人 时为吾将上以胡寇为意 以为陛下法太明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23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合的一项是A冯唐的大伯曾和李牧共事,也曾和李牧一起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B李牧能得到将士拥护的原因在于李牧敢于不听从国王的指使,而任何事都自作主张。C魏尚得不

17、到汉文帝重用的原因是因为魏尚“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D认为士卒到幕府报功时与实际情况不符,是因为这些士卒出身农家,只知“终日力战,斩首捕虏”,却不懂“尺籍伍符”的缘故。24对冯唐认为汉文帝不会重用廉颇、李牧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当将领身处边关时,汉文帝喜欢从中干扰军中事务。B汉文帝不准云中守魏尚市租以飨士卒,出私养钱,笼络将士。C魏尚率车骑击退匈奴入侵,只是因为杀的人少了六级,汉文帝就派文吏削去了他的爵位,处罚了他。D从汉文帝对魏尚的处罚中可以看出汉文帝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2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吕端,

18、字易道,幽州安次人。开宝中拜参知政事。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郊挫未尝惧,变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意以属端。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曰,内出手扎,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益谦让不自当。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

19、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复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得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知?”端曰:“以臣之早愚,宜置于延州以亲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至继迁之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注建明:即建白,陈述意见或有所倡议。李继迁(9631003):北宋时党项族人,西夏国的建立者,与北宋时战时和。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A亦不形于言 (形:表现)B太宗欲相端 (相:看望)C虑与寇准同列 (同列:同在朝班,同事)D端益谦让不自当 (当:承当)27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与”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C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2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体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内容的是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继迁之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A B C D2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

21、思的一项是A吕端有宰相的气度,因而受到赵普的称赞,更得到太宗的赏识,但也有人认为吕端办事糊涂,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太宗决意任命他为宰相。B吕端很注意团结其他人士,他首先担任宰相,引起寇准“不平”,他反复考虑,便请寇准参与国家大事,同升政事堂,化解了这个误会。C同僚们同在应对太宗时,常常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倡议,但这些见解和倡议都较为一般,只有吕端见解高明,很少有人企及。D.吕端知道太宗要处死李继迁之母后,以项羽、刘邦的典故为例,说明杀死李母并不能缓和局势,他建议妥善安置李母,果然取得较好的成果。3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文言文答卷

22、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1234678911121314CAACCDBCCDDD161718192122232426272829BDDBBDDDBDCD二. 翻译(每句2分,共28分)(一)又随行人上路,来去都是这样。暗中准备行装(路费),在百里外等候他。于是拿出先前(父亲)给他的绢送给都督作为酬谢,并打发他走。(二) 取的不是十分之一(的税),就都是百姓的血汗钱,拿他来作宴会的费用,可以吗?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太守)府,府中因此把连同派往其他县的“警盗”全都召回。认为从有县令以来,没有比得上郭永的。(三) 衙役中没有人敢到乡村中去的。就用当时的价格卖出一半的

23、米,把钱交给官府。(四) 皇上内心有很多欲望而表面上实行仁政,怎么可能效法尧、舜的治国之道?即使自认为(自称)是贲、育这样的人,也不能使他改变。(五) 你为什么要当众侮辱我?难道你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把军市上得来的税收全都用来犒赏士兵。(六) 如果是军国大事,我吕端身居宰相之位,不能不知道。如果(你)不这样做,只会(和他)白白地结下冤仇,更加坚定他的反叛之心。汲黯与人相处很傲慢,不讲礼节,会当面让人屈服,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但是汲黯好学,又好仗义行侠,很注重志气节操。他平日居家,品行美好纯正;入朝,喜欢直言劝谏,

24、屡次触犯皇上的面子,时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为人。他与灌夫、郑当时和宗正刘弃交好。他们也因为多次直谏而不得久居其官位。 就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时候,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坟)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都行跪拜之礼,田蚡竟然不予还礼。而汲黯求见田蚡时从不下拜,经常向他拱手作揖完事。这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惊恐担心。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群臣中有人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

25、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 汲黯多病,而且已抱病三月之久,皇上多次恩准他休假养病,他的病体却始终不愈。最后一次病得很厉害,庄助替他请假,皇上问道:“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庄助说:“让汲黯当官执事,没有过人之处。然而他能辅佐年少的君主,坚守已成的事业,以利诱之他不会来,以威驱之他不会去,即使有人自称像孟贲、夏育一样勇武非常,也不能改变他的志节。”皇上说:“是的。古代有所谓安邦保国的忠臣,汲黯就很近似于他们。” 大将军卫青入侍宫中,皇上曾蹲在厕所内接见他。丞相公

26、孙弘平时有事求见,皇上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进见,皇上不戴好帽子是不会接见他的。皇上曾经坐在威严的武帐中,适逢汲黯前来启奏公事,皇上没戴帽,望见他就连忙躲避到帐内,派近侍代为批准他的奏议。汲黯被皇上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 冯唐,他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汉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为人,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

27、“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在这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那,杀死北地都尉孙卬。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终于又一次询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善

28、于骑射的士兵一万三千人,能够建树功勋的士兵十万人,因此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支援韩魏。在这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法官却依法必究。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我确实愚蠢,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而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