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化学第三部分 高考21题逐题特训——选择题 第3题 题组二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190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化学第三部分 高考21题逐题特训——选择题 第3题 题组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化学第三部分 高考21题逐题特训——选择题 第3题 题组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化学第三部分 高考21题逐题特训——选择题 第3题 题组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题组二古典记载的化学物质挑战满分(限时10分钟)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写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蚕丝属于纤维素B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属于混合物C“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D蚕丝和石蜡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相同答案B解析A项,蚕丝是蛋白质;B项,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是各种烃的混合物;C项,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D项,石蜡属于烃的混合物,蚕丝属于蛋白质,分子中除C、H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元素,如N元素等。2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

2、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A氯化物 B合金C硫化物 D氧化物答案D解析在土釜中加热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3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A氨水 B硝酸C明矾水 D卤水答案A解析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4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A金 B硫黄C黄铜 D黄铁矿答案B解析液态的

3、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黄。5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例如,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HgS,下列关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B这个过程是可逆反应C这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D“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SO2答案D解析丹砂为硫化汞,不稳定,加热发生HgSHgS,温度降低时,又可发生HgS=HgS。6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

4、、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发生的是分解反应B“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答案D解析A项,“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炸药的爆炸;B项,淀粉和纤维素没有甜味;C项,“玉不琢不成器”只是玉的形状改变; D项,焰色反应为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7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B“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

5、学变化D“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项,空气属于胶体,海市蜃楼是光线在沿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B项,水乳交融体现的是物质溶解性,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体现的是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项,水滴石穿蕴含着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属于化学变化,绳锯木断体现的是物质间的摩擦,属于物理变化;D项,“落汤螃蟹着红袍”体现了在加热条件下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8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本

6、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答案B解析A项,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项,香中不含碘单质;C项,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D项,明矾的水溶液水解显酸性。9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

7、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ACaO BNaHCO3CSiO2 DCaCO3答案A解析牡蛎壳为贝壳,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灼烧生成氧化钙。10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C冶炼Zn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Zn3CO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答案A解析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不含铅元素,不可能生成单质铅,A项叙述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