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158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训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墨子“义”探微徐华有关“义”的论述,是墨子思想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览墨子全书,“义”是贯串其间的一条主线。墨子所讲的“义”,归结起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义行”,二是“义政”。所谓“义行”,首先便是尊重和爱护他人劳动果实,杜绝任何不劳而获、非法攫取的企图;同时,作为个体,还应积极履行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所谓“义政”,就是要“爱民”“利民”,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天下贫,则从事乎

2、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在墨子看来,这既是为政者的职责所系,也是判断其得失成败的标准。可见,墨子倡导的“义”,内涵相当丰富,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准绳,同时也是执政治国的理念。墨子的十大主张,几乎都是以此为底蕴展开的。墨子认为,平常之中处处皆可“见义”“行义”,走在路上看到有人背不动米而及时伸出援手是“义”;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追求,孜孜不倦,勤勉行政,从而令“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人民安居乐业,则更是“义”。因此,不能因为“义”小而轻视不为,也不能因为在行“义”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便畏缩退却。墨子还分析了当时社会“少义”甚至“无义”的主要原因:一是不愿

3、,二是不能,三是示范群体的集体缺位和失范。在贵义篇里,墨子就曾严厉批评了当时那些所谓的“知识精英”们“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然而不为”的消极态度,谴责了为政者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惜置天下人于水火之中的恶劣行径,呼吁他们改弦更张,多为百姓着想,为国家、为社会“不扣而鸣”。针对上述问题,墨子提出了四条解决办法和思路。首先是使人们明白“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的道理,充分认识到“行义”乃是“两全”之举:今天别人有了难处,你去热情帮助,明天倘若你遇到了困难,别人不也会如此吗?只有将心比心、相互扶持,大家才能共渡危急、共襄前行。其次是

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举公义,辟私怨”,使善者能真正得赏“举而上之,富而贵之”,恶者终得其罚“抑而废之,贫而贱之”,借此鼓励和促进人们“向义”“践义”,自觉地以“义”为贤、以“义”相亲、唯“义”是尊,并对“不义”者产生震慑效应。再次是示范群体自身应率先垂范、树立榜样。墨子所以“非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欣赏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是认为在当时财用不足、民生维艰的情况下,为政者却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行为,是其该做的吗?所谓“义者,正也”,如果连最高权力者自己都不能“行义”,反倒经常地“毁义”“害义”,那又如何教民众去“为义”呢?最后,就是各尽其能、同心协力,“然后义事成也”。总之,墨子对于“

5、义”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它是“天下之良宝”,是达成其所希冀的“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的美好愿景的基本前提与必要条件。墨子关于“义”的学说,与儒家“义”的学说相比,其特色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实践性也更强。它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深入发掘并加以借鉴。(有删节)1下列关于墨子“义”的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义”的论述是贯串墨子全书的一条主线,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义行”和“义政”。B.墨子提倡尊重和爱护他人的劳动果实,

6、社会成员应通过努力获取利益,反对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同时尽己所能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C.为政者应爱民利民,使百姓生活富足、安宁;这不仅是为政者职责之所在,也是评判其成功的标准。D.墨子认为不能因“义”小而不为,也不能因为在行“义”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便停止;因此,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义”“行义”。解析:颠倒了因果关系,因为“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义行义”,所以不能因“义”小而不为,也不能因为在行“义”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便停止。答案:D2下列不符合墨子倡导的“义”的行为的一项是()A.尊重和爱护他人劳动果实,任何人都应该亲自参加劳动,自食其力,消灭好逸恶劳的思想。B.每个人都应积极履行自身所承担的社

7、会责任与义务,乐于助人,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道德上共同提高。C.统治者要“爱民”“利民”,满足人民的所有愿望,及时解决人民的困难,大力发展经济,休养生息,让百姓富裕,社会安定太平。D.统治者以天下百姓的福祉为追求,孜孜不倦,勤勉行政,让人民安居乐业。解析:原文是“想百姓之所想”,不能理解为“满足人民的所有愿望”。答案:C3下列不属于墨子用来解决社会“不义”甚至“无义”的办法和思路的一项是()A.提高认识,要让人们明白“行义”可以双赢,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相互扶持,共渡难关。B.加强制度建设,激浊扬清。一方面要让“行义”者得到经济和官职等现实奖赏,促进人们“向义”“践义”“亲义”“尊义”,同时

8、也要让不义者得到严厉的惩罚,达到震慑目的。C.最高统治者率先垂范,树立榜样,勤俭节约,带头不欣赏歌舞、寻欢作乐、追求享受。D.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相互帮助,同心协力。解析:原文是“示范群体”,不仅仅是最高统治者,另外由“墨子所以非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欣赏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是为政者却只顾自己寻欢作乐”可知,墨子并非否定欣赏歌舞。答案: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大师的由来法莫洛亚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那位

9、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不画了。“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脚步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成千上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靠苦功,靠真诚。”“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

10、八边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这时,飘来一缕幽微的清香,斯卡夫人来了。这是一位美艳的女子,杜什赞赏不已。只因杜什没什么大名,她便也瞧不起他的画品,斯卡夫人瞅了一眼画布,娇嗔地说:“昨天,我看了个展览,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蛮好。”她用舌尖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地,婉转地,娇媚地,留下一缕清香,走了。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的、银行职员。画画这一行,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

11、了!”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你听着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不是肖像,而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章。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来表现。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悲的是,我不会胡说八道。”“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

12、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和吹捧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斯卡夫人,那么娇媚地跟着新晋的名人,寸步不离。“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烟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露出柔媚的微笑。风华正茂的斯特隆斯基,穿着兔皮领外套,在人群中议论开了:“高明!真高明!但是,杜什,你是从什

13、么地方得到启示的?”杜什吟哦半晌,得意地朝他喷了口烟道:“难道你,朋友,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妙哉!妙哉!”那一位点头赞叹道。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在画室里转了一圈,抓住画家的袖子说道:“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不告诉你,你就不要改变画风,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杜什像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画室里的人慢慢走空,这时楼梯上还传来渐渐远去的阵阵赞美。跟画家单独相对时,小说家兴冲冲地说:“哎,老兄,你信不信,他们全给你骗了?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他抑制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蠢货”“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

14、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用新法作画的?”这时,杜什消消停停地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4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画家杜什的静态写生被否定是因为他的画风平淡无奇,不能吸引人的眼光。由此看来,要想成名不能只靠苦功和真诚,有时要讲究一下技巧和手段。B.杜什颇感得意的肖像画换来斯卡夫人轻描淡写的评价后,他“抄”“扔”“倒”等一系列动作,表现出了他对自

15、己画风的极度失望之情。C.小说家深谙世事,处世圆滑,作为朋友也很真诚。他帮画家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这个画派的典型特征是以心中唤起的意念来代替肖像。D.画展胜利结束后杜什“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这句描写,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转承的作用,使得后文杜什性格变化有了支点。E.小说围绕“大师的由来”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写朋友给杜什启发、帮他成为“大师”;暗线写画家思想上的一步步变化,以致最终堕落。解析:A项,“由此看来,要想成名不能只靠苦功和真诚技巧和手段”错误,文章对此是否定和讽刺的。B项,这一系列动作,表现的是杜什对世俗对待绘画的愤怒之情。C项,“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错误,这是小说家

16、宣传杜什绘画的一个噱头。答案:DE5画家比埃杜什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注意两点:一是从文中找到体现人物性格的内容,如人物描写、情节等;二是概括这些人物描写、情节体现的人物特征。比如,开始的时候,杜什勤奋绘画,但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体现了他的老实本分等;后来通过小说家的宣传,杜什的绘画得到认可,而此时杜什抽着烟斗,并且对小说家说“难道你,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体现了杜什过河拆桥的性格特征。参考答案:画展举办前,老实本分、正直正派、勤奋真诚;画展举办后,骄傲自满、过河拆桥、随波逐流。6小说中斯卡夫人前后出现两次,请简要分析这个人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解析:

17、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斯卡夫人两次出现的情节以及她出现后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变化等。斯卡夫人第一次出现是贬低杜什的绘画,第二次出现是夸赞杜什的绘画的艺术敏感、造型美等。从斯卡夫人两次出现对杜什绘画的评定看,这个人物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助于刻画杜什的形象特征,同时也是对以斯卡夫人为代表的批评家的讽刺等。参考答案:斯卡夫人的两次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有效地勾连了前后文,使小说脉络自然合理;斯卡夫人的出现,增强了杜什内心的膨胀感,是他性格转化的催化剂;斯卡夫人是批评家们的代表,对斯卡夫人的刻画,讽刺了那些批评家们不看重艺术本身、只追求怪诞的不正之风,凸显了小说主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

18、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2012年2月14日,两院院士、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吴良镛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荣誉。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喜欢吟诗作画。读完红楼梦后,他突发宏愿,希望将来也建造一座像大观园那样秀美的园林建筑。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大学里,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他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让他

19、当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这也让他能有机会看到梁思成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从此,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在美国求学期间,吴良镛深受沙里宁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里宁对弟子吴良镛不吝溢美之词:“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回到祖国。归

20、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也很朴素。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从而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也遇到了与恩师一样的困境,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

21、为此,他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在他看来,城市和人体一样,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应该保留相对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烂的没有文物价值的,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旧。吴良镛认为,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的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的理论改造完成的菊

22、儿胡同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儿胡同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说:“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它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吴良镛从小受到红楼梦的影响,有从事建筑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亲对他也有这样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

23、。B.本文选取了吴良镛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现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创造性、热爱祖国与人民的建筑学家的精神品质。C.吴良镛在建筑方面的才华,得到梁思成的赏识,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的高度评价,沙里宁认为吴良镛身上有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性的精神。D.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吴良镛不仅呼吁各方面重视历史遗迹,而且亲自调研,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见解,并得到实施。E.吴良镛深受恩师梁思成的影响,工作刻苦勤奋,重视保护历史遗迹,因此菊儿胡同得以成功改造,并获得世界大奖。解析:A项,“也有这样的期望”错,吴良镛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并没有具体到建筑方面;C项,“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性

24、的精神”错,由原文第四段可知“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来自多个方面;E项,使得菊儿胡同成功改造的因素有很多,吴良镛的行为只是其中之一。答案:BD8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赞美吴良镛,说他的工作有“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具体体现在吴良镛工作的哪些方面?(3分)解析:“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指的是“来自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整合沙里宁的评价即可得出答案。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并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在建筑设计上,注重保护和传承前代的建筑古韵,并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念等。参考答案:“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指工作中考虑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兼顾传承与发

25、展,注重新与旧的整合。在培养中国建筑人才方面: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呼吁重视建筑教育,提出建筑专业与建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在建筑设计理念与构想方面:注重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的建筑古韵与满足人们实际居住的需求的结合,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9为何说“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主要从梁思成在吴良镛取得成就道路上的作用上来谈。起初梁思成在校刊文章上发现了吴良镛的才学,便让他当助手,让他看到了建筑领域的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梁思成的爱国品质、治学精神和态度感染和影响了吴良镛。参考答案:梁思成

26、是发现吴良镛的伯乐,并让吴良镛做自己的助手,让他了解了建筑领域的前沿信息,开阔了他的眼界。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写信将其召回,促使他成才。梁思成的爱国精神、工作态度与学术精神深深影响了吴良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藏书室记苏辙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

27、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之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28、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耶?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注傅说:商朝政治家。绞:言语伤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B.盖孔氏之

29、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C.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D.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解析:原文为: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答案: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B.“先君”,在这里指的是前代的君主,“先”在这里表示尊称死去的人。C.“古训”,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或可以作为准绳的话。D

30、.“社稷”,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在这里是用为国家的代称。解析:B项,“先君”在这里是指作者已故去的父亲。答案:B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方法。解析:B项,不是作者提的观点,而是其父苏洵提的观点。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

31、,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4分)(2)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6分)参考答案:(1)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2)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415题。贺圣朝留别宋叶清臣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注绿醑:美酒。都来几许:都算在一起才有多少时间呀!1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分春

32、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解析:联系词作的题目留别和词句“再相逢何处”等可以归纳出词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词人借春色三分写离愁别绪,这种表达方式别具一格。参考答案:这首词是酒席筵前留别之作。全词精心铺叙,情意殷切,表现了词人伤春惜别的情怀,也流露出人生萍寄之感。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15有人认为这首词的下阕设想奇特,不落俗套,一波三折,对此你有何看法?(6分)解析:这首词写相思之情

33、,在构思上一波三折,情感表达也颇具匠心,理清思路,整理即可。参考答案:“花开”两句,紧承上阕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都来几许”,由挚友不得长聚而引起时序更迭、流年暗换的慨叹与迷惘。这两句深化了上阕的离愁。但词人马上又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用“且高歌休诉”句一变而为高亢旷达。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词人的自我排遣,表现出词人开朗豁达的胸怀。可是一想到别时容易见时难,明年此时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朱熹曾对孔子的名句做过解释:“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朱熹解释的句子是“,”。

34、(2)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跟一般人不同,是因为他“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这是因为“ ,”。(3)庄子逍遥游中对宋荣子的论述是“且,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答案:(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运河两边,曾经经历风雨的杨柳依然飘拂,而丢弃在如今荒废的码头边的碎瓦片,只要你留心,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2)清晨的牦牛屯就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来给朱爷拜寿的人,全屯子里的人似乎都沉浸在这样一个盛典的欢乐之中。(3)圆明园里的宝物,可是经

35、历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再加上后世军阀混战,战乱频仍,现在都荡然无存了。A.应接不暇俯拾即是数不胜数B.俯拾即是应接不暇数不胜数C.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应接不暇D.应接不暇数不胜数俯拾即是解析:“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根据语境,可选出答案:。答案:B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做任何事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B.邵逸夫经

36、历了由默片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黄梅到武侠,由电影到电视,百年电影史上那些仿佛已成远古陈迹的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C.随着打车软件“嘀嘀打车”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为“经历了的时代”;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或“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电子商务”放到“不仅”之前。答案:A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37、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社会的发展总是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乡村文学在现实农村变革面前,是被动的、软弱的。它把握不住农村的深层脉动和走向,看不清中国农村的未来生路和光明。城市的膨胀式扩张与乡村的急剧衰落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现代工业科技文明强势崛起源远流长的乡村文明正在解体直接导致了城市文学的兴盛和乡村文学的式微面对这样一场现实变革乡村文学既努力跟踪和反映,又深感迷茫和乏力A.B.C.D.解析:这段文字说的是社会发展与文学走向的关系。社会的发展指的是城市兴起,乡村衰落,对应的文学走向则是城市文学兴盛,乡村文学式微,紧承。说“面对

38、这样一场现实改革”,这个“现实改革”指的是乡村文明解体,工业文明崛起,紧承。在这场变革面前,乡村文学是怎样式微的,可知紧承,紧承。直接回答社会发展与文学走向的问题,应排在最前面。答案: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一定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在古代社会长期历史发展中,在历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的不断发展补充下,“孝”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文化,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历史上讨论到“孝”的著作很多,。论语中多次讨论到“孝”的真谛,通过孔子和学生们的对

39、话,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精髓。参考答案:“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论语(大意对,表达连贯即可)21欣赏下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突出景物特征;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不超过80字。(5分)答案:示例(1)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2)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

40、。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谈甚欢。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生活困窘的人吃相不雅可以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的吃。”儿子不以为然:“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父亲说:“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有大的利益诱惑,他会怎样?”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父亲认定儿子的朋友是一个极为自利的人,并告诫儿子不能与之深交。其推理的逻辑:小细节见其自利本性,其在大的利益诱惑中,必然私利至上。而儿子有自己的看法。此题的立意可从下面三个方面思考。(1)核心事件揭示的是“识人”之智,并揭示了如何“识人”之法。立论:要有识人之智,从小细节中见真人品。(2)“朋友”品性之劣,从小细节中显露无遗,遇到大利,更会不堪。立论:小处修身,以成大德;治病救人,应防微杜渐;祛除大病,也要从小处入手。(3)从儿子的角度,小细节(生活习惯)未必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立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从大处,用人用专长;不因细节而否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