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课时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学习目标 1.知道黄赤交角的特点;通过示意图,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黄赤交角及其影响。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够绘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一、黄赤交角|教材初探|阅读教材第4页内容,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特点。(1)黄赤交角的形成。2326 A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即图中的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即图中的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作黄赤交角,即图中的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B (2)黄赤交角的特点。地球在公转过程中,
2、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过程评价|1.读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A.图中角 是黄赤交角 B.图中角 是黄赤交角 C.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为6634 D.黄赤交角的大小始终不变 解析:黄赤交角为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在图中为,角度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答案:B 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完成23题。2.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 B.TOF C.FON D.TON 3.若黄赤交角增大,图中度数将增大
3、的是()A.XON B.EF的纬度 C.ST的纬度 D.XOF 解析:第2题,图中MN为赤道平面,EF为黄道平面,因此MOE和FON为黄赤交角。第3题,XON是地轴与赤道的交角,为90,不会变化。EF是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随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增大。ST是北极圈,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随着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减小。XOF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与黄赤交角互余,随着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减小。答案:2.C 3.B 二、黄赤交角的影响|教材初探|1.阅读教材第45页内容,理解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范围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太 阳 直 射 点 是 有 变 化
4、 的。太 阳 直 射的范围,最北 到达 ,最南到达 。北纬2326 南纬2326 2.阅读教材第5页内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过程。时间 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点在 半球,正向 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2326N 直射点在 半球,正向 移动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赤道 直射点在 半球,正向 移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点在 半球,正向 移动 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赤道 北 北 北 南 南 南 2326S 南 北 赤道(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
5、归运动。北纬2326称为 ,南纬2326称为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就是一个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回归年(3)结合教材第6页“活动”要求,尝试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答案:|迁移应用|结合黄赤交角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1)黄赤交角()和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呈现什么关系?答案:两角之和为90,即两角互余。(2)黄赤交角度数和南、北回归线度数有什么关系?若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则南、北回归线度数会有怎样的变化?极圈度数又如何变化?答案:黄赤交角度数=南、北回归线度数。若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则南、北回归线度数将变大(或变小);由于极圈纬度与回归线纬度互余,因此极圈度数将相应变
6、小(或变大)。|过程评价|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字母所示地球公转位置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正确的是()A.a2326N B.b2326S C.c2326N D.d2326S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A.ab、bc段 B.bc、cd段 C.cd、da段 D.da、ab段 解析:第1题,通过对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位置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图中c位置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图中b、d位置分别为北半球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第2题,通过对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分析,可知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时段,也就是ab、bc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7、答案:1.C 2.A 3.读下图,回答问题。图1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2 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日(北半球)(1)将图1中的A、B、C、D标在图2中适当的位置,并注明二至日。(2)在图2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 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1中 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 (填“快”或“慢”)。(4)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解析:本题是对地球公转运动特点的综合考查。第(1)题,从图1看出,A、B、C、D分别表示的节气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图2中的地轴倾向可判断出左为夏至日,右为冬至日;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就能判断出春分日和秋分日
8、的位置。第(2)题,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第(3)题,地球在近日点附近时的时间是1月初,故冬至日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附近时的时间是7月初,故夏至日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第(4)题,从图1看出,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正在向北移动。答案:(1)(2)(3)正圆 B 慢(4)北 北 ACB冬至日夏至日D探究点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例】下图中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完成(1)(3)题。(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将向北移动 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将向南移动 C.
9、此时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90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2)当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的最大值 B.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此时为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D.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3)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做回归运动 D.太阳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答案:(1)B(2)C(3)B 信息提取 推断结论 信息1 当地球公转至甲位置时 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可知,地球公转
10、至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将向南移动 信息2 当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 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的最小值;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最慢;南极科考最佳季节为南半球夏季;此时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端,将向北移动 信息3 若黄赤交角为20 若黄赤交角由2326变为20,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往返运动;北纬20将成为北回归线;黄赤交角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没有关系;太阳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也不受影响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不同日期的判定。在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上,一般左右两侧被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上下两侧被固定为春分日和秋分
11、日。判断的时候可以根据此特点进行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如图。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第三步:作一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中的C。第五步: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经过上述操作过程,我们可以简化判断规律为:地轴北端倾向太阳(或地轴南端偏离太阳)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则为北半球冬至日。(2)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时要注意的问题。在未说明观察角度(地球北极
12、上空或南极上空)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方向一般可直接判定为逆时针。判定二分二至日时需要关注日地距离或地轴倾斜方向、地球公转方向。根据日地距离确定近日点与远日点,北半球冬至日附近为近日点,夏至日附近为远日点。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 ,C ,D 。(2)写出a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3)太阳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 (填“南”或“北”),D处接下来的运动方向为向 (填“南”或“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第(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出B、C、D三处
13、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纬线名称。第(2)题,由a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判断出a为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是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运动。第(3)题,由C、D两处的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答案:(1)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2)2326。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3)南 北 黄赤交角的特点一轴 两面 三角度 一轴 地轴(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黄道平面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 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夹角 90 三个基 本不变 两个变三个基 本不变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为2326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