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定位1.说明区域的含义与划分方法,了解区域的类型及其空间尺度的划分。2.分析区域的特征,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特点3.划分(1)指标(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思考1.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一定是明确的。诸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但诸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二、区域的类型1.类型类
2、型含义实例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地形区、干湿区、温度带(自然),方言区、水田农业区(人文)等功能区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经济区、贸易区、港区、工业区等提示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的方法凡是以区域物质内容(既可以是自然要素也可以是人文要素)的相似性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均质区范畴,凡是以区域内在联系(功能上有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功能区范畴。2.区域空间尺度的特点(1)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越宏观。(2)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三、区域的特征特征含义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
3、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表现为A内部、B内部各自的地理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表现为A、B内部分别具有相对一致性,但A、B之间存在差异性开放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性,能提供彼此所需思考2.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不存在差异?答案不是。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说内部特征的完全一致性,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而
4、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越小。探究点一区域的内涵探究活动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何规律?(2)导致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3)同一干湿区内部和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有什么特点?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充沛;而西北部位于非季风区,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隔,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3)同一干湿区内部,降水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特征具有差异性。例如,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那么湿
5、润区内部降水量在800 mm以上,这个特定的性质是其他三个区都不具备的。 反思归纳全面认识一个区域的思路(1)弄清划分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什么类型,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2)区位特征:也就是看该区域在何位置,与周围的区域有何联系。(3)区内共同性: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4)区域间差异性: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同。(5)边界形状: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迅速准确地识别和确认,如省区轮廓、湖泊轮廓等。探究点二区域特征及其实践意义探究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下列问题。材料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讲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青
6、藏高原,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也有分布,中国境内藏族人口约628万余人,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下图为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图。(1)青藏高原“高”“寒”自然特征的成因是什么?举例说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自然环境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分布有什么影响?(3)结合青藏地区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描述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特征。答案(1)地势高,气温低,因高生寒。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植被稀少且以耐寒的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耐寒且种类少。 (2)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该区以高寒农牧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及
7、农业区集中于河谷地带等。(3)我国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暖湿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受气候影响,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河流大部分属于内流河,湖泊多为咸水湖,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反思归纳区域的特征(1)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认识区域三大特征之间的关系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而开放性又体现了差异性和整体性。所以,区域的三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关系如下图所示:对点训练一区域的含义、类型区域是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
8、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2.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我国的北方方言区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区京津唐工业基地东北平原区浦东新区A. B.C. D.答案1.D2.B解析第1题,区域有一定的边界,但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A项错误。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B项错误。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地形区、温
9、度带等;也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文化区、经济区等,C项错误。区域以某种指标为划分依据,这种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D项正确。第2题,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浦东新区均属功能区,即都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区域。对点训练二区域的特征“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下图为“泛珠三角两个著名经济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泛珠三角”计划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发展性4.关于图中两大经济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0、()A.甲经济区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B.乙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发达C.甲经济区主要位于东部经济地带D.乙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工业化答案3.A4.A解析第3题,将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等9省区与香港、澳门在内的共11个地区合作,形成“泛珠三角”区域,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的特点。第4题,甲经济区在经济上要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综合提升5.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这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2)欲在海南岛拟建一纯碱厂,此厂应建在图1中_(字母)附近,原因是什么?(3)近年来,随着“南菜北调”的发展,海南岛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造成这一现
11、象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这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答案(1)优势:接近原料产地。特征:差异性。(2)B接近原料产地。(3)市场、热量。开放性特征。解析(1)海南岛发展制糖和制盐工业主要是当地有丰富的原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资源,这也体现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2)制碱工业需要大量的盐作为原料,因此应该靠近盐场分布。(3)我国“南菜北调”的时间主要是在冬季,因为冬季我国北方气温低,无法大量生产蔬菜,而海南岛由于纬度低,冬季温度也比较高,适宜蔬菜生产。不同区域间要素的流动体现了区域开放性的特征。教材P5活动方言是一个区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形成的。封闭的原因主要是区域间的高山或其他地理事物的阻隔,因此,相对
12、封闭和孤立的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如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平坦开阔,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北方方言区;而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山地、丘陵、河流的阻隔,被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元,形成了具有不同语言特点的众多方言区。另外,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少,也是方言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要了解自己家乡的位置,对照P5“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即可知自己的家乡属于哪个方言区。教材P78活动1.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北纬20以南,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处在广阔的南海的西北部。位于陆上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位;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连接亚洲
13、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交通位置重要。2.海南岛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有利于对外交往;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海岸平原带面积狭窄,植被茂盛,生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经济作物,而粮食作物的种植受到局限;矿产种类丰富,为工矿业发展提供了条件。3.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邻近港澳和东南亚,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因此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的前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享有
14、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这都是海南岛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基础过关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区域划分的基础是()A.区域差异 B.区域面积C.区域竞争力 D.区域内的人地关系2.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依据是()A.单一指标 B.气候、地形等自然指标C.行政区划 D.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指标答案1.A2.A解析第1题,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第2题,黄河流域是按水文单一自然指标划分的。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
15、此回答34题。3.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4.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行政区政治文化区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山东省和青岛市A. B.C. D.答案3.A4.C解析第3题,区域是人们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第4题,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而图示区域A的边界为明确边界。读图,回答56题。5.两图之间和各图内部所示内容分别体现了区域特征的()A.整体
16、性差异性 B.差异性整体性C.差异性开放性 D.整体性开放性6.从图甲到图乙,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加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居住习惯 B.气候差异C.地形特征 D.矿产资源答案5.B6.B解析第5题,甲图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景观,乙图为江南水乡的小镇景观,甲、乙两图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地理区域的差异性,甲、乙两图内部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及其影响的民居结构,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第6题,从图甲到图乙,从西北向东南,随着降水的增加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温度和湿度增高,房屋的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的差异。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箭头、表示区域之间的联
17、系。读图,回答78题。7.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箭头表示()水源资金能源技术A. B. C. D.8.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表示()劳动力矿产技术工业制成品A. B. C. D.答案7.D8.A解析第7题,东部地带具有资金、技术优势,中西部具有资源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第8题,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矿产资源。9.读“山东省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山东自古人杰地灵,风景优美。西部地区文化古迹众多,如聊城的光岳楼、山陕会馆,济宁的太白楼、曲阜的“三孔”;东部半岛地区风景名胜众多,如崂山、昆嵛山风景区。结合山东地形图,分析形成这种区域
18、差异的原因。(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与西部地区的差异日渐突出。你认为应该如何协调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差异,共同发展?答案(1)西部多平原,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形成了很多文化古迹。东部半岛地区多丘陵,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光秀丽多样。(2)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可以对西部地区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西部对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劳动力支持。解析由于山东省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异,使得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依据区域的开放性特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以在技术、资金、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能力提升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
19、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1011题。10.同一界线可以划分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A.不确定性 B.差异性C.过渡性 D.整体性1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长江与珠江的流域界限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答案10.C11.D解析第10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明确,具有过渡性特点。第11题,根据图中的界线所在的位置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判断为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下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13题。12.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
20、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13.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 B.d C.e D.f答案12.D13.C解析第12题,从图中各生态功能区来看,abc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b位于沙漠广布的新疆和甘肃,位于绿洲地区,地形平坦,c地光照充足、风沙强烈;e地处于青藏高原,光照充足;f地地形崎岖,但降水较多;dg处于东北和东南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林地多。第13题,e地地处青藏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有较多的高原湖泊和河流,因此该区域的生态功能
21、主要是保护湿地和涵养水源。其他区域主要是以保护林草和生物多样性为主。14.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年降水量由_向_递减,我们根据_的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2)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_、_、_。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这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_的分异规律。(3)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该区域有明确的_特征。(4)C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沙漠广布。这体现了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_、_,构成一个统一体。答案(1)东西降水量与蒸发量(2)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差异性从沿海到内陆(3)区位(位置、边界)(4)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解析(1)由东向西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也发生变化。(2)A距海洋近,降水多,为温带森林;B降水少,为温带草原;C在内陆,距海远,降水最少,为温带荒漠,这种植被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3)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4)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