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界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878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界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界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世界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世界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世界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世界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870年后)(1)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2)成就:电力广泛应用最显著特点,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相继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及使用。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和飞机等得到迅速发展。新通讯手段的发明。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化学

2、工业的建立。80年代起,科学家们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和苯染料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

3、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二、垄断组织形成(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竞争中壮大了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2)影响

4、: 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促进了生产发展。 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怎样看待垄断组织的历史作用 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生产无政府状况起了积极作用,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能力,尽管这种能力是有限的,这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美德两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高经济发展速度

5、最快。证明了垄断组织对生产力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同时。电不能否认垄断组织残酷的竞争性和掠夺性及对国家政权的影响。帝国主义阶段的特征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起来形成厂金融寡头;勺商品输出刁;同的资本输出有厂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在这些特征中,“垄断”又是帝国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所以列宁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成就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体现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

6、主义国家,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从一开始就超越了一国的范围,具有广泛的规模。而不像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对一些后进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们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1、美国(1)经济状况:飞速发展。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原因:幅员辽阔,环境优越,资源丰富。开发西部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欧亚移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经验。奴隶制经济废除。内战后,政治稳定

7、,欧洲资本涌入。科技发明多,垄断组织发达。(3)特征:托拉斯帝国主义。2、德国(1)经济状况: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飞速发展。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前列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原因:完成国家统一,开辟了国内统一市场。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来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了资源。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科技发明多,垄断组织发达。(2)特征: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二、英法经济的缓慢发展 1、英国 (1)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被美、德赶上并超过。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2)原因

8、: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资本大量输出国外。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可获得巨大利润。 (3)特征:殖民帝国主义。 2、法国 (1)经济状况:工业生产有一定发展,但远落在美、德之后。19世纪末,工业发展速度降至世界第四位。 (2)原因:农民贫困,农业技术滞后,国内市场狭窄。小企业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设备和新技术的采用。 普法战争后割地赔款损失巨大。 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和国外,收取巨额利息。 (3)特征:高利贷帝国主义。 三、俄日经济的发展1、俄国 经济状况:1861年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但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封建势力强大,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热衷于对外战争。 特征:军

9、事封建帝国主义。2、日本(1)经济状况: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始了工业革命,t885年前后出现高潮。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初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在政府保护下,产生了垄断组织19世纪末 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特征: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勾结,疯狂进行侵略扩张,因此日本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3)对外:日本天皇政府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了一系列特权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清战败,日本增强了控制朝鲜的势力。1904年,

10、发动日俄战争,1905年借日俄战争胜利之机,在美国支持下,把朝 鲜变为其“保护国”即实际上的殖民地。1910年,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四、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部分地区都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于是,殖民地半

11、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解释:马赫迪,原名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他利用伊斯兰教中关于马赫迪救世主的传说,宣布自己是众所期待的马赫迪。第三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一、亚洲的觉醒 (1)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3)重大事件: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20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a.背景:19世纪下半期,印度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

12、他们组织了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要求民主平等和自治。b.1905年出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起了领导作用,提拉克被捕(激进派:主张领导、团结人民进行一切形式斗争,实现民族独立);c.领导力量:资产阶级激进派。d.斗争形式:政治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这次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勇斗争的高潮,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4)特点: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1)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武装起义。(2)概况:埃及抗英斗争:1869年苏伊

13、士运河开通之后,七八十年代,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1882年开始由军官阿阿拉比领导;结果失败,埃及成为事实上的殖民地。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爆发,马赫迪领导“圣战”,赶走国外侵略者。斗争规模大,坚持斗争近20年。最终失败,英国控制苏丹。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1894-1896:a.1894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b.189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立克二世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c.1896年击败意军迫使意大利签订合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国家。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1)背景: 经济上,发展缓慢,封建大地产制盛行;政治上形成考迪罗体制,即大地主的独裁专制制度;文化思想上,天主教会保

14、持着传统的影响。 列强的经济军事侵略,使拉美实际上沦为半殖民地,拉美人民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课外了解)1876年,反动军官迪亚斯发动政变上台执政。(代表大地主天主教会和帝国主义利益),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对人民采取压榨和镇压政策。 1910年革命爆发,推翻了迪亚斯的统治。(农、工、部分军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国内反革命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又发动政变,建立反个革命政权。 后来,又推翻了美国支持下建立的反革命政权,挫败了美国的干涉。1917年制定的新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内容:国家是一切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所有者;国家有权收

15、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国家采取适当方法拆散大地产;斗争工人权利的。 这次革命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气焰。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不同特点 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亚洲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破坏了亚洲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亚洲革命风暴”,这是亚洲近代民族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其特点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都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性质。基本力量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出现,并带有宗教色彩。起义主要是反对外国侵略,不具有发展本国阻民族资本主义和改造社会的目标。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很大,坚持的时间很长,波及范围很广,对殖民主义

16、打击也很沉重,但终究难以取得胜利。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和人民的苦难,激化了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太众的矛盾,出现了亚洲的觉醒。其特点有: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印度国大党和中国同盟会。旧式的农民起义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逐渐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如 1908年的孟买工人大罢工。 如何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形式和性质上的差异 由于各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外来资本刺激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的变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区

17、和国家的运动斗争水平高低不一,形式和性质不尽相同。在亚洲是一场新型运动,亚洲的觉醒,其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同时也存在次要的旧式的反帝反封建的起义,如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和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在非洲,斗争水平相对落后,主要仍为旧式的反帝民族独立斗争。在拉丁美洲,则主要是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1第四节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9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19世纪70年代逐步走向高潮,罢工次数增多,规模扩大,影响最大的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五一”大罢工。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宣传家迅速成长起来。

18、思想基础。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美国社会主义工党等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组织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关心和指导。领导基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 二、第二国际:1889-1914(1)建立: 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通过每年庆祝“五一节”等决议。 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它促进国际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2)活动: 第二国际通过了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共产党指出了行动方向。 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派同第二国际内修正主义进行斗争。 “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内大多数政党倒向本国政府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1895年,恩格斯逝世,

19、第二国际瓦解。三、列宁主义诞生1、条件 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人数大大增加,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阶级基础。80年代,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组织基础。20世纪初,列宁完成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工作。2、俄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列宁主义的诞生。(1898年,俄社会主义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决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一派占了多数。这次大会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领导机构: 布尔什维克 孟什维克 从这时起,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

20、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布尔什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1912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在组织上正式决裂,成为俄国社会主义工党。关于第二国际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第二国际的建立是70年代后国际工人运动重新高涨的结果。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进一步传播,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领袖和马克思主义宣传家迅速成长起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国际社会主义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第二国际建立起来。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只是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二国际从建立起,内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三个派别。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随着第一

21、次世界大战的临近,各国党的领导机构逐渐为改良主义者所把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们纷纷倒向本国的帝国主义政府一边,第二国际陷于瓦解。 马克思主义传人俄国后,列宁完成了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坚持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纲,它宣告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可能性。在党内多数派的支持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如何认识国际工人运动在巴黎公社前后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19世纪上半期的工人运动以政治斗争和暴力斗争为特点,如英国宪章运动以政治斗争为特点,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

22、工人起义和法国六月起义等都是著名的暴力斗争。 巴黎公社以后的工人运动的特点:一是工人运动的组织性加强了,各国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各国工人运动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二是以合法斗争为主,如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利用合法权利参加国会选举活动。三是以经济斗争为主,如 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进行罢工。第五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根本原因。 (1)根源: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表现: 法德矛盾,由普法战争导致。 俄奥矛盾,由争夺巴尔干引起; 英德矛盾,由争夺世界霸权引起,并成为帝国主义间主要矛盾。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

23、的形成(1)三国同盟: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带有反俄性质。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2)三国协约: 1892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标志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20世纪初,英国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英法俄三国协约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a.核心:英国。b.1904年,英法协约针对非洲(埃及,摩洛哥)。c.1907年,英俄协约针对亚洲。三、第一次世界大战(1)爆发: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

24、宣战,“一战”爆发。1914-7-28 交战双方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主;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而出兵中国山东。同盟国集团: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比、日、塞尔维亚等27国(2)性质: 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塞尔维亚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3)进程: 第一阶段:1914年,德军的速决战汁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 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6年出现了三次大型战役: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夏季攻势。 日德兰海战是规模最

25、大的海战。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卜月革命,并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一战”结束。(4)后果: 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入门被卷人战争。对人类造成厂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等帝国,削弱厂英、法、意三国。封建的奥斯曼帝国解体。 战争后期,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尼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