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青浦区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15题)(10分)1.按要求填空(1)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师说)(3)过秦论中作者在最后指出秦的过失是“_”。【答案】 (1).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2)师不必贤于弟子 (3). 韩愈 (4).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
2、详解】本题考查情境式默写以及文学常识。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用,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难写的字、易混的字还有通假字,注意不要错漏添虚词、颠倒词序。注意从题干中寻找提示性的信息。另外,书写必须工整仔细。2.按要求选择(1)下列句子中与“中华传统美德”无关的一句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2)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三处并进行修改。语文匠编辑部:我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学生。久闻你刊大名
3、,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固复为谢!此致敬礼!张晓2018年7月6日_改为_ _改为_ _改为_【答案】(1)B(2)“你刊”改“贵刊”“大作”改为“拙作/拙笔”“拜读”改为“指正、斧正”“务必”改为“能、能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1)中要紧扣“中华传统美德”,B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与美德无关,故选B。(2)中要注意谦敬、语体、感情色彩是否恰当;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
4、”,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文中“你刊”显得太不礼貌,应改为敬词“贵刊”。“大作”是敬词,不能用来指自己的作品,故改为谦词“拙作/拙笔”;“拜读”是敬词,用来指读对方的
5、作品,这里是指恳请对方读自己的作品,为表敬意,改为“指正、斧正”“务必”是一定的意思,这里是求人办事,用务必太不谦逊,改为“能、能够”。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故都的秋(节选)郁达夫(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2)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
6、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3)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
7、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4)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5)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6)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
8、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7)“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8)“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9)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10)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3. 本文依次写了故都的哪些秋景?故都的秋景具有怎样共同的特点?秋景:_;_;_;_秋景的特点:_4. 分析第(1)段的表达思路。5. 对第(2)段的理解分折错误的一项是(
9、 )A. 第一句用“将近十年”突出了对北国之秋味的深重思念。B. 段中用了两个“破”字,客观地反映了北京民居的特点。C. 本段写景视角由高到低,描写细腻,有形、有声、有色。D. 最后两句即景抒情,将自己的主观情思融入了客观景物。6. 第(4)段划线句运用了_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蝉鸣声的_情感。7. 第(10)段划线句用了四组对比分别从烈度、_、_、色彩等角度切入,主要的效果有:_。【答案】3. (1). 秋晨院景 (2). 秋槐落蕊 (3). 积蝉残声 (4). 秋雨闲人 (5). 清、静、悲凉 4. 先说“所有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再说北国的秋天特别有秋味;最后说出了千里迢迢赶回北平的原因就是
10、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 5. B 6. (1). 类比或比喻 (2). 亲切、温馨、眷恋等情感 7. (1). 饱实度 (2). 味道 (3). 突出了南国秋与北国秋的巨大差异 (4). 突出了北国秋的秋味特别浓郁,令人回味无穷【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概括的能力。考生要去文中划记描写秋景、表明秋景特色的语句,如果有直接表明描写什么秋景或者秋景特色的词语,直接摘录就好。如果没有就需要考生自己概括。第一问由“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
11、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可概括为秋晨院景;由“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可以概括为秋槐落蕊;由“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可以概括为积蝉残声;由“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可以概括为秋雨闲人。第二问由“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知秋景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1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段落的结构。学生需要熟悉一般的结构模式。比如总分模式,一般到个别、现象到本质等。“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先说“所有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再说北国的秋天特别有秋味:清、静、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最后说出了千里迢迢赶回北平的原因就是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由一般到个别,再阐明原因。谈一般是为了突出个别。【5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
13、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B项,“客观地反映了北京民居的特点”说法错误。作者是故意选择了有点破旧的屋子,因为这样才与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相吻合。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表现手法与情感。考生需明确表现手法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抒情方式,描写手法,结构方式,修辞手法等。对某一句诗情感的把握需要联系全篇或者上下文。“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写蟋蟀耗子是为了跟秋蝉进行
14、类比;把秋蝉比作家虫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都体现了作者对秋蝉的喜爱、眷恋、亲昵之情。【7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表现手法。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其作用。考生需明确谁与谁进行对比,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对比的。一般对比是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等。“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黄酒之与白干”是从酒的烈度来进行对比;“稀饭之与馍馍”是从饱实度来对比的;“鲈鱼之与大蟹”是从味道的角度对比的。“黄犬之与骆驼”是从色彩、体型的角度对比的。这几组对比都是为了说明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不同的,说明二者差异非常大。同时南国之
15、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意在突出北国之秋秋味特别浓郁,令人回味无穷。(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寂静的春天(节选)(美)蕾切尔卡逊(1)现在我们主要关心的已不再是那些曾一度在全世界引起疾病的生物,卫生保健、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新式药物已经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传染性疾病。今天我们所关心的是一种潜伏在我们环境中的完全不同类型的灾害这一灾害是在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发展起来之后由我们自己引入人类世界的。(2)环境健康的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各种形式的辐射,二是由于化学药物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杀虫剂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这些化学药物正向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蔓延开来,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单个或
16、联合地毒害着我们。这些化学药物的出现给我们投下了一个长长的阴影,这一阴影并非吉祥,因为它是无定形的和朦胧的;这一阴影令人担忧,因为简直不可能去预测人的整个一生接触这些人类未曾经验过的化学和物理作用物的后果。(3)杀虫剂与环境疾病分布的相关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已经看到它们现已污染了土壤、水和食物,它们具有使得河中无鱼、林中无鸟的能力,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尽管他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现在这一污染已彻底地遍布于我们整个世界,难道人类能够逃脱污染吗?(4)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与这些化学药物单独接触,只要摄入的总剂量达到一定限度,他就会急性中毒的。不过这不是主要问题。农民、喷药人、航空员和其他接触一定
17、量的杀虫剂的人员的突然发病或死亡是令人痛心的,更是不应该发生的。无形污染我们世界的农药,被人少量吞食后所造成的危害是有潜伏期的,因此为全体居民着想,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倍加重视,研究解决。(5)负责公共健康的官员们已指出:化学药物对生物的影响是可以长期积累的,并且对一个人的危害取决于他一生所获得的摄入总剂量。正因如此,这种危险很容易被人忽视。人们一贯轻视那些看来可能给我们未来带来危害的事物。一位聪明的医生莱因达宝斯博士说:“人们平常只对症状明显的疾病极为重视。正因如此,人类一些最坏的敌人就会从从容容地乘隙而入。”(6)这一问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正如同对密执安州的知更鸟或对米拉米琪的鲑鱼一样,是一
18、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生态学问题。我们毒杀了一条河流上的可厌的飞虫,于是鲑鱼就逐渐衰弱和死亡。我们毒死了湖中的蚊蚋,于是这些毒物就在食物链中由一环进入另一环,湖滨的鸟儿们很快就变成了毒物的栖牲品。我们向榆树喷了药,于是在随后而来临的那个春天里就再也听不到知更鸟的歌声了,这不是因为我们直接向知更鸟喷了药,而是因为这种毒物通过我们现在已熟知的榆树叶蚯蚬知更鸟一步步地得以转移。上述这些事故是记录在案的、可以观察到的,它们是我们周围可见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反映出了生命或死亡的联系之网,科学家们把它们作为生态学来研究。(7)不过,在我们身体内部也存在着一个生态学的世界。在这一可见的世界中,一些细微的病原产
19、生了严重的后果;然而,平常似乎不易看出这种后果与那些病原之间的联系,因为病原出现在身体的部位离最初出现损伤的地方很远。有关当前医学研究动态的一个近期总结说:“在一个小部位上的变化,甚至在一个分子上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并在那些看来似乎无关的器官和组织中引起变化。”对一个关心人类身体神秘而又奇妙功能的人来说,他会发觉原因和后果之间很少能够简单、容易地表现出联系来。它们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完全脱节。为了发现发病与死亡的原因,要依靠将许多看来似乎孤立的、相互无关的事实耐心地联系在一起,这些事实是通过在广阔的、相互无关的许多领域中进行非常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取得的。(8)我们习惯于找寻那些明显的、直接
20、的影响,而不研究其他方面。除非这一影响以一种无法否认的明显形式急骤地出现,否则我们总要否认危害的存在。8. 根据文章内容推断,第(1)段提到“一种潜伏在我们环境中的完全不同类型的灾害”具体是指:_。9. 对第(4)段划线句的结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 单句,宾语是“他就会急性中毒的”。B. 单句,宾语是“如果一个人就会急性中毒的”。C. 复句,第一层次在“只要”前,是假设关系。D. 复句,第一层次在“他就”前,是条件关系。10. 分析第(6)段所用说明方法的作用。11. 第(2)段说,这些化学药物给我们投下的阴影是“无定形的和朦胧的”,综观全文,请分条陈述理由。12. 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意
21、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B. 第(5)段主要说的是化学药物对生物的影响是长期积累的,特别容易被忽视。C. 第(6)段和第(7)段分别从“可见世界”和“不可见世界”阐述生态学问题。D. 标题形象地展现了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带来的深重灾难,暗示着写作意图。【答案】8. 因滥用杀虫剂而带给人类世界的灾害。 9. B 10. 举例子,说明我们周围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整体。 11. 因为简直不可能去预测人的整个一生接触这些化学药物将产生的后果;这些化学药物污染我们的世界是无形的,被人少量吞食后所造成的危害是有潜伏期的;化学药物对人慢慢形
22、成的危险很容易被人忽视(或:人们一贯轻视那些看来可能给我们未来带来危害的事物);有些病原出现在身体的部位离最初出现损伤的地方很远,不易被人看出。 12. C【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语句理解。考生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对于句中有代词的要还原代词。由“二是由于化学药物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杀虫剂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杀虫剂与环境疾病分布的相关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已经看到它们现已污染了土壤、水和食物,它们具有使得河中无鱼、林中无鸟的能力,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尽管他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现在这一污染已彻底地遍布于我们整个世界,难道人类能够逃脱污染吗?”以及全文可知“一种潜伏在我们环境中的完全不同
23、类型的灾害”具体是指因滥用杀虫剂而带给人类世界的灾害。【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结构、成分的分析。单句是由短语或词语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语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原句“如果一个人与这些化学药物单独接触,只要摄入的总剂量达到一定限度,他就会急性中毒的。”是做“我们知道”的宾语,所以,这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谓语部分,是单句。综上分析,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
24、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用说明
25、: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本题非常明显是举例子,举了密执安州的知更鸟、米拉米琪的鲑鱼、飞虫、蚊蚋等例子。“这一问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正如同对密执安州的知更鸟或对米拉米琪的鲑鱼一样,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生态学问题。这不是因为我们直接向知更鸟喷了药,而是因为这种毒物通过我们现在已熟知的榆树叶蚯蚬知更鸟一步步地得以转移。上述这些事故是记录在案的、可
26、以观察到的,它们是我们周围可见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反映出了生命或死亡的联系之网,科学家们把它们作为生态学来研究。”可知作者举例子是为了更直观说明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世界。【11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概括的能力。一样遵循阅读题答案在原文中的原则。考生需审好题,带着问题筛选答案。解答时可以划记表明化学药物给我们投下的阴影是“无定形的和朦胧的”语句,没有的话要根据内容概括。第二段“这一阴影令人担忧,因为简直不可能去预测人的整个一生接触这些人类未曾经验过的化学和物理作用物的后果。”可以直接摘录作为答案。第四段“这些化学药物污染我们的世界是无形的,被人少量吞食后所造成的危害是有潜伏
27、期的”也是直接可以作为答案。“化学药物对生物的影响是可以长期积累的,并且对一个人的危害取决于他一生所获得的摄入总剂量。正因如此,这种危险很容易被人忽视。”可知化学药物对人慢慢形成的危险很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平常似乎不易看出这种后果与那些病原之间的联系,因为病原出现在身体的部位离最初出现损伤的地方很远。”可知有些病原出现在身体的部位离最初出现损伤的地方很远,不易被人看出。【12题详解】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
28、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C项,错在这两段不是从“可见”与“不可见”角度写的,而是从大自然中的“可见现象”再到人类自身的“可见现象”。故选C。(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注
29、释】茂嘉是他的堂弟,亦是爱国志士,时因事贬官桂林。昭君出塞辞别汉阙。春秋时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妾戴妫生子名完,庄公死,完继立为君。后完为同父异母的弟弟州吁所杀。戴妫被迫离开卫国。诗经邶风的燕燕诗,相传即为庄姜送别戴妫而作。降汉败将李陵送别被羁19年的汉使苏武。13. 下阕画线句用的是有关_的典故。14. 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苦恨芳菲都歇”句看,这首词写于暮春时节。B. 首句以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寄托词人的悲痛心情。C. 引用生离死别的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别茂嘉弟的心情。D. “谁共我,醉明月”句感叹知音难觅,孤独无依。15. 简析“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30、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答案】13. 荆轲刺秦王 14. D 15. 结构:呼应上阕中“算未抵人间别离”。内容:突出人间离别之恨远超啼鸟之恨已至啼血程度;借此表达自己离恨之烈、之深、之惨。【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本题考查的是课本的典故,荆轲要去刺杀秦王,送别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所以作者说满座衣冠似雪;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上车离开,所以作者说易水萧萧西风冷。
31、故用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典故。【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了诗词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项,无“知音难觅”之意。主要的还是生离死别的那种悲痛、不忍、不舍等情感。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鉴赏。本题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即从结构上和内容上的角度作答。一般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有总结全词或者呼应上文、过渡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有深化主题、表明情感的作用。“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是承上启下的两
32、句。啼鸟若知人间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泪,而总是悲啼着鲜血。呼应上阕中“算未抵人间别离”。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省力的铺垫。内容:“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突出人间离别之恨远超啼鸟之恨已至啼血程度。作者平时胸中郁积事多,有触而发,借此表达自己离恨之烈、之深、之惨。(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
33、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2)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
34、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16. 上面两段文字选自史记_中的故事“_”。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礼节甚倨( )大王必欲急臣( )18. 翻译下面的句子。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19.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B. 怒发上冲冠C. 舍相如广成传舍D. 秦贪,负其强20. 结合上文的细节描写,对史记如何塑造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答案】16. (1).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完璧归赵 17. (1). 傲慢无礼 (2). 使急迫、使着急 18. 为什么呢?(为了)尊重
35、(你们)大国的威严用来表示敬意啊。 19. D 20. 例:“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蔺相如的愤怒,生动形象,体现其忠勇。“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里的气势,体现其智勇。【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的能力。考生对必考篇目要熟悉,明确每部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故事情节、文章的主旨,明确每部著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要了解文学发展的历史。本题出自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中有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节选的是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36、。【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本题考查课内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夯实基本功。“倨”,傲慢无礼;“急”,使动用法,使急迫、使着急。【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何”,为什么;“严”,形容词用作动词
37、,尊重;“以”,表目的,来;“修敬”,表示敬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实词中的词类活用。考的是课本知识。考生平时可梳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A项“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B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C项“舍”,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宿。只有D项没有词类活用现象,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注意本题要求从细节描写的角度来赏析。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包括服饰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考
38、生据此找出选段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即可。当相如看顾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壁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可见他有智谋。在秦廷上,“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相如持壁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与壁玉同归于尽生动形象地体现其忠勇。“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和氏璧送回赵国,相如一人独对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辞,视死如归表现了他的勇敢,机智。【译文】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
39、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
40、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五)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简事(1)修道之
41、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静而思之,何迷之甚!庄云: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之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以隋珠而弹千仞之雀,人犹笑之,况背道德、忽性命而从非要,以自促伐者乎?(2)夫以名位比道德,则名位假而贱,道德真而贵。能知贵贱,应须去取,不以名害身,不以位易志。庄云:行名失己非士也。若不简择,触事皆为,心劳智昏,修
42、道事阙。【注释】简:选择循: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懂得生活的意义的人不去追求对生命没有价值的事物隋珠:夜明珠。21. 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也B. 耳C. 哉D. 矣22. 画线句“何迷之甚”的“迷”所指内容是_。(用自己的话概括)23. “隋珠弹雀”是一个成语,在本文中“隋珠”和“雀”分别喻指_和_。24. 文章两次用到“庄云”进行论证,对此加以评析。25.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首句提出中心论点:面对事物须分清主次、轻重,有所选择,懂得取舍。B. 本文正面提出观点,在论证上主要采用反面论证,揭示危害,敲响警钟。C. 本文论证思路严谨、论证方
43、法多样、语势酣畅淋漓,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D. “简事”的唯一依据是“道德”,其他诸如生命、物质、名声等都是浮云。【答案】21. C 22. 不顾一切追求酒肉、罗绮、名位、金玉等身外之物,导致身亡名败的后果。 23. (1). 道德(性命) (2). 名位(财物或金玉) 24. 引庄子的话反复从追求生命真正价值的角度,论证“断简事物”的道理,/运用引证法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25. D【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A项,“也”:语气助词:a.表判断;b.表疑问;c.表停顿;d.形容词尾。5
44、.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 :罢。B项,“耳”,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C项,“哉”,文言语气助词:a.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如“何哉?”“有何难哉?”b.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哉!”。D项,“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如“由来久”,“悔之晚”;表示感叹,如“大哉”。这里是表示反问的意思,只有C项“哉”有这个意思。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语句。对于语句的理解除了它本身的意思,还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以及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由前文“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
45、”可知“迷”指不顾一切追求酒肉、罗绮、名位、金玉等身外之物,导致身亡名败的后果。【2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语句以及鉴赏修辞手法。本题“隋珠弹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要求找出本体。考生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以及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根据原文“况背道德、忽性命而从非要”可知“隋珠”喻指道德或性命。由“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可知和“雀”喻指名位或财物或金玉。【2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有引证法、例证法、喻证法、类比法等。不管运用什么论证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证明观点。
46、这里是运用了引证法。“庄云: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庄云:行名失己非士也。若不简择,触事皆为,心劳智昏,修道事阙。”作者要论证的道理是“修道之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所以答案可表述为两次引用反复从追求生命真正价值的角度,论证“断简事物”的道理。引证法引用的都是名人名言,可以使论证更具说服力。【25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D项说法错误。从原文“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懂得生活的意义的
47、人不去追求对生命没有价值的事物)。况背道德、忽性命而从非要,以自促伐者乎?(更何况违背道德、忽视性命来追从不必要的东西,来自取灭亡的人呢?)可知“简事”的依据是“道德”和“生命”,其他诸如物质、名声等都是浮云。故选D。【参考译文】修道养身的人,莫过于判断事物的重要性,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比较次要的。也知道哪些该舍去的,哪些该取得的,不重要的东西,都应该屏弃,就象人们吃饭有酒肉,穿衣服有绫罗绸缎,又有名声地位,黄金玉石财物,这些都不是人们情感不可缺少的东西,不是延年益寿的良,那些追求这些的人,都是自取灭亡的,安静地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迷恋这些呢。庄子说:懂得生活的意义的人不去追求对生命没有价值
48、的事物。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是身外之物。蔬菜食物和破旧的衣物足够延续生命了,难道依靠了酒肉和绫罗绸缎,这样以后生命才完全了吗?因此对于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就必须要舍弃它;对于生命有用的多余的东西,也必须舍弃它。财富有邪气,积累了便会伤人,即使少了还会拖累人,更何况多了呢?用夜明珠去弹击高高在上鸟雀,人还会嘲笑他,更何况违背道德、忽视性命来追从不必要的东西,来自取灭亡的人呢? 用名声权位来与道德比较,那么名声权位虚假而低贱,道义德行真实而可贵。能够知道贵重与低贱,应该需要舍弃和留取,不因为追求名利而伤害自身,不因为追求权贵而改变自己意志。所以庄子中说:办事求名而失掉自己本性的人,不是有识之士。西
49、升经中说:与形体相抱而为一,能到达度脱成为神仙,你不能保持,只能做显达荣贵的官。如果不加选择,遇到什么事情都做,会内心劳顿而神智混乱,修道的事情也就毁败了。三、写作(70分)26.根据以下材料写作“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很快就要压死他们了。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因此,如果你是电车操纵员,是否应拉杆?”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回忆?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约7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答案】【例文】电车难题中的道德思考关于“电车难题”感触颇深。(一
50、)为了道德?康德认为,“一个好的意志之所以好,并不是因为它所达到的效果和成就”,“它本身就是好的,无论它是否盛行”,“它应当遵守道德法这一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为了道德法而被完成”。也就是说,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是由其结果决定,二是由完成这一行为的“动机”决定,重要的是你的动机:如果出于一种外在的、被动的目的,例如为了自我利益,为了少受非议,那么便不能称之为“道德”;但若是出于一种内化的、主动的自然,例如我就是想为他提供帮助,我认为它是一种自然,是我自然而然应该做的,我并没有产生其他任何“非自然”的意图,并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和强迫,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才能真正被称为“道德”。基于此种理由,电
51、车难题中,“以五换一”的做法很难用“道德”对行为动机加以掩盖。因为若是出于害怕被骂成“不会计算的蠢货”而救另外五人,那么便是出于一种“非自然”的动机,当然便不能称之为“道德”;若并未顾忌旁人的非议,而是自发想人为干涉电车走向,但只要有“少数一人的牺牲”的存在,便永远无法对此种行为的“道德性”说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你永远无法对一个原本不该死的人说:“让你死是出于真正的道德。”(二)“对多数人的理念或善”=“道德”?在此,有人对“道德”定义产生疑问: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难道不是大多数人认同的理念或是善意,就是“道德”的内涵吗?对此,我的回答是:道德的判断标准并非来源于“数量”,而是像康德所说,道德
52、标准源于“动机”。在此种情况下,“即使它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却仍然一事无成它也仍然像一颗珠宝一样因其自身的缘故而熠熠发光,就像那些本身就拥有完善正价值的事物一样”。人类历史上,符合大多数人认同的理念或是善意,却并不能被称为“道德”的事物或行为比比皆是。例如蓄奴制度、对种族的歧视、对同性恋的反对等等。毕竟历史的车轮一直前进,人类的观念必然会不断变化发展,前述所举例的例子,当对传统观念的反对意见首次被提出,必定被指责为“非道德”的异端行为;然而,当我们经过了那“思想的革命”,走过了那段新旧交替的腥风血雨,再回望过去的种种,才发现过去“多数人的理念或善意”并非道德,只是旧习旧观念罢了。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
53、,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作为一种思想实验,电车难题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也会带来更多的困惑。对于道德问题,我们不应该想当然,而是应该认认真真地对待,并且借此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更好地应对这个世界上诸多的道德难题。就像电车难题结尾,卡思卡特告诉我们的那样,“说出理由”。【解析】【详解】(一)审题: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于1967年发表的堕胎问题和教条双重影响论文中提出来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
54、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运用善恶或者是非之间的选择根本不是什么选择。真正的选择是两难之择。它发生于两种情境。已是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欲者,他两者都想要,但环境只能二者择一。而是两恶取其轻的选择
55、: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不欲者,他一个都不想要,但环境迫使他必须二者择一。如果两者都是他所欲,而且欲求的程度都很深,但是环境绝不允许两全,那也只好以哪个责任更重作为选择的标准了。如果两者都非所欲,但是环境又逼迫你必须择一,你的选择恐怕也只能是选择伤害更小的。就像那个著名的电车难题,恐怕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牺牲少数拯救多数。下面提供几个角度供考生拓宽思维:哲学讨论道德主义认为:人是目的,而并不是工具。因此,不能简单认为五个人的生命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不杀人是道德义务,救人亦是道德义务,这两种道德义务发生了冲突。道德主义的意旨要求,在面对此类两难选择时,应当不作为。仔细思考,道德主义的
56、应对方案站不住脚。选择不作为的方式意味着见死不救,并且是能救而不救。这种方案有些鸵鸟的味道。将这个逻辑再往前推一步,道德主义者用不作为的方式杀人。功利主义认为,从数量上看,五多于一。因此,五个人的生命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加重要。当必须放弃一者时,应当牺牲少数人的生命从而挽救多数人的性命。但是,功利主义面对的一个主要诘难是,生命是无价的,没有人有权利,也没有人有能力去比较五条命和一条命孰重孰轻。心理学讨论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在面对第一个状况:可以切换轨道,让电车撞上一个人,或是不切换,让电车撞上五个人时,都会选择切换轨道。但是在面对第二个状况:亲手把路人丢下天桥,让电车出轨,以拯救五个人,或是不动
57、手,让电车撞上五个人时,大多数人又会选择不动手。显示人类拥有的道德直觉,在第一个状况中,像是功利主义一样运作,而在第二个状况中,则像是道德义务论者。经由fMRI扫描,大多数人在第一个状况中,脑部使用一般的区域来运作;但在第二个状况中,则会动用到情感判断的部分。情感判断部位受到损害的脑伤患者,进行这项实验时,在第一个状况中,与第二个状况中,都会以功利主义方式,决定牺牲一个人,以拯救五个人。此外,在第一个状况中,如果不提示在轨道上的人,他们的身份,大多数人都会决定切换轨道,牺牲一个人,以拯救五个人。但是假如提示在轨道上的人,他们的身份,是自己的亲人,大多数人又会决定不切换轨道。(二)立意:1. 二
58、者皆所欲,以责任为重。2、两权相害取其轻。(三)素材:1、林觉民最终奔赴革命前线,不得不舍弃挚爱的妻儿,这种选择令人痛苦,但也是不得不为之。2、章炳麟答某书:“盖闻两害相较,则取其轻,与其使察、绥两省,同为日有,不如以一省付之共党之为害轻也。”3、除了善与恶之外,我想还有一种人性叫无所畏惧。当罗辑步履蹒跚的来到叶文洁的墓碑旁,站在为自己挖好的墓穴里,将手枪顶到自己的心脏位置慷慨激昂的大声与三体入侵者对峙时,不知为何,我竟莫名的热泪盈眶了。罗辑无疑是我所读过的书里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他的无所畏惧为三体中丑恶的人性染上了一抹光辉。我似乎听见了他用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对着天空大声呐喊:“现在,我将让自己
59、的心脏停止跳动,与此同时我也将成为两个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罪犯。对于所犯下的罪行,我对两个文明表示深深的歉意,但不会忏悔,因为这是唯一的选择!是的,这是英雄罗辑唯一的选择。他说:“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森林。”可惜,这也终究只是一个梦罢了。4、董存瑞炸碉堡,牺牲小我,保全大我。5、如果一个人出差,途中遇到扒窃、抢劫、上车劫持等违法犯罪分子,不同事主往往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有勇敢阻击的,有巧妙斡旋的,有机智报警的,有委曲求全的,当然,其呈现的后果往往是不同的,有合理化解的,有局部损失的,最严重的后果自然是丢了性命,空了钱财。最理智的办法是把钱财都痛快地交出来,两害相权取其轻。(四)结构:本文就材料电车难题从两个角度谈了自己的质疑。一开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第一个质疑是“为了道德”?对于两个选择的道德性,作者都持质疑态度。作者先引用康德的解说,再分别分析两种选择为什么都不道德。第二个质疑是“对多数人的理念或善”=“道德”?作者先破后立,解说何为“道德”,接着举出实例证明符合大多数人认同的理念或是善意的事物或行为,却并不能被称为“道德”。最后总结全文,提醒人们对于道德问题不应该想当然,而是应认认真真地对待,并且借此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更好地应对这个世界上诸多的道德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