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14章单元测试题姓名:_座号:_分数:_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因素是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B国家机器的完善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历史人物的决策2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40803609年之间。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A大汶口晚期 B夏朝 C商朝早期 D商朝中期3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A土地和义务 B贡赋和工具 C工具和奴隶 D王位和权力4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下列有关冶铁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铸铁柔化
2、处理技术淬火技术水力鼓风冶铁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A B C D5战国时代虽然战争不断,但这一时期的经济却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A各国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各诸侯国为了争霸而较注重发展生产C农民的经济地位要比奴隶高 D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6战国的名医扁鹊采用四诊法诊断疾病,被后代医学家奉为“脉学之宗”。这是因为其主要成就是A望气色 B听声音 C问病情 D切脉征7秦朝能够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的最主要原因是A. 国家的统一 B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C法治的实施 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8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 B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
3、世袭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 D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9春秋时的诸侯国与战国时的诸侯国最大的不同是:A领地的大小 B国家的实力 C政权的性质 D对周王的态度10下列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内容的有:老子 孔子 墨翟 孟子 韩非子ABC D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实行这一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A.地主阶级的要求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法家思想的启示 D统治阶级的权力欲12下列各项与外戚宦官控制中央政权有直接关系的是A中央集权 B皇权专制 C.地方割据 D土地兼并13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B丝绸
4、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14对于两汉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和亲”,正确的认识是A标志着双方战争结束,和平开始 B密切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C屈辱的求和行为,有辱人格国格 D于汉族是被迫,于少数民族是征服的结果15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新兴的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经济文化处世界领先地位 D广泛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与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A加快汉文化的传播 B促进民族融合C加速封建化的进程 D巩固封建统治17南北朝时期,统治
5、者宣扬佛教或大肆毁佛的根本原因是A想要控制寺院规模 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C受统治需要的制约 D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持对立态度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其原因包括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开发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建立在领先世界的秦汉文化的基础上A B C D19下列关于隋朝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央机构采取三省六部制 B开始采取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C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D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20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作用是A巩固隋朝政权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加强北部边防21隋朝开创科
6、举制,从本质上说是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C网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2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相似处有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制度虚怀纳谏发展生产A B C D2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C体现了唯贤的原则 D士族制度被摧垮24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B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C国家把大量土地分配给皇室、贵族 D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25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及其后的两税法,共同作用是A加强封建经济基础 B更新生产方式 C调
7、整生产关系 D巩固上层建筑26两税法最突出的特点是A改变纳税依据 B改变纳税时间 C收取银两 D赋、税合一27两税法的实行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增加唐政府的财政收入 B使政府控制的人口大量增加C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D减轻了农民负担28唐太宗说:“昔为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 又说:“汉武穷兵三十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已,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治理少数民族的政策是A和亲 B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C册封 D建立管辖机构29唐太宗与汉武帝相比,处理民族关系上相同点不包括A发动正义反击战 B加强行政管理 C注意发展经济 D实行册封
8、制度30唐朝儒、法两家思想和当时佛、道教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A麻醉人民 B促进艺术的发展 C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 D封建统治者重视和利用二、材料解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田之利十倍,珠玉(经商)之利百倍”周国人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指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2: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
9、,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用高利贷、掳掠等方式,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相国时,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请回答:概括材料1中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材料2中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铜权) 材料二,图2(秦半两钱) 材料三,图3(五
10、铢钱)从上图所反映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图1产生于何时?其用途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问题?(2)图2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它反映秦巩固统治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何意义?(3)图3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当时流通情况如何?它与图2有什么联系?三、问答题33科举制度的起因有哪些?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一、单项选择题15 C B A A D 610 D C B B B 1115 B B D B B 1620 B C D D C 2125 C C B
11、DC 2630 A C B D C二、材料解析题31现象: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力量增强,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国家政治。原因:当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劳动者的人身较为自由,统治者无法加强控制;当时商业发展,工商业利润较为丰厚,影响了资本的流向。特点:以伙计为代表的较自由生产方式(封建式)与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奴隶式)并存。反映了当时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时期,新旧生产方式并存的复杂性。影响了劳动力的流向;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对当时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甚至国家政治也产生了影响。32(1)产生于秦朝,衡器,即秤砣。反映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的交往和发展。(2)铜
12、。统一货币。利于商品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3)西汉武帝时。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汉承秦制,两者都是圆形方孔,五铢钱是秦半两钱的演变发展。三、问答题33.科举制度的起因:经历了300多年分裂战乱之后,一个统一了全国的隋王朝建立了,为扩大统治基础要选拔一批统治人才。魏晋以来,士族势力已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新的情况。科举制度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这样,科举选官制度应运而生。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它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考试步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势。它是封建半封建社会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消极作用: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它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致力于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尤其是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的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最严重的是继续阻碍知识分子放开眼看世界,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