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检测试卷(第6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各项中,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依据的是()A古生物化石B动物体型的大小C生物的染色体结构D动物的器官答案B2下列属于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A生存斗争B过度繁殖C获得性遗传D适者生存答案C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理论的主要内容。3(2019东北师大附中二模)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6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以下属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A提出了适者生存,
2、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答案A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A正确;用进废退的理论是拉马克的观点,B错误;达尔文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提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和生物进化的实质,D错误。4人类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有减弱的现象,此现象为对药物产生耐受性,这种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现象,可表示为(甲线为刚开始使用某种药物时的作用情形;乙线为长期
3、使用同种药物后的作用情形)()答案B解析药物剂量越大,作用效果越好,可排除C、D两项。随着药物使用次数的增加,原有剂量所产生的药物效用会有所降低,B正确。5家鸡起源于原鸡,已知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260个,而原鸡的年产卵量仅为12个。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鸡在食物充足的饲养条件下产卵多,并将此变异遗传下去B人工饲养条件能够满足原鸡的营养需求,从而使产卵量明显增多C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了的蛋,孵化出了产卵量高的鸡,并被人工选择D家鸡的起源可以证明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答案C解析原鸡在食物充足的饲养条件下产卵多,该变异是由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A错误;现在的家鸡产卵量高,是
4、由于原鸡产生的遗传物质改变的受精卵,孵化出产卵量高的鸡,被人工选择并保留下来,B错误、C正确;由原鸡到家鸡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错误。6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AAAa12,所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随机交配一代后产生的第一代的基因型频率为:AA,Aa2,aa,因为aa在出生前就已经死
5、亡,所以AAAa11。7.(2019湖北黄冈中学模考)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三种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如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后,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时,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D曲线乙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答案B解析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8(2019济南高一检测)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
6、淘汰,那么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种群将()A不断衰退B不断进化C产生新物种D丧失基因库答案B解析随着AA个体被淘汰,A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种群不断进化;只要该种群存在,基因库就不会丧失,只是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9经下列过程,形成了新物种的是()A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C由抗倒伏易染锈病和易倒伏抗锈病小麦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小麦D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占95%变成了s(黑色)占95%答案B解析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但骡是不育的,故骡不属于新物种,A错误;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的杂交后代为三倍体,是不育的,存
7、在生殖隔离,故四倍体西瓜属于新物种,B正确;抗倒伏抗锈病小麦可以与抗倒伏易染锈病和易倒伏抗锈病小麦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的物种,C错误;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占95%变成了s(黑色)占95%,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错误。10.江汉平原盛产油菜,科技人员非常注重油菜品种的选育。如图表示油菜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情况。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定向诱导了控制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B改变了控制产油的这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C改变了油菜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D淘汰了部分表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答案D解析基因的自
8、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是定向诱导的结果,A错误;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为1,是不变的,B错误;从每一代的变异个体中选育出含油量高的油菜品种进行繁殖培育,必然淘汰许多产油量低的类型,进而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改变了油菜的基因库,但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错误,D正确。11(2019广东深圳高中高二期末)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如印度犄龙化石距今大约有2.4亿年历史,该化石与非洲双角犀牛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北美洲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了解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B北美洲狼的存在不利于增加食草动物
9、的多样性C非洲双角犀牛与北美洲狼的基因库有差异D非洲双角犀牛与北美洲狼之间有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生物的进化是协同进化,捕食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绝对优势种,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开拓了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所以北美洲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食草动物的多样性,B错误。12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如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若干年后,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会与其天敌和无机环境协同进化C甲、丙两个海岛上的种群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海岛的环境促
10、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海岛上的鸟迁徙到乙、丙两海岛若干年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甲海岛上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丙海岛上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二者进化的方向不同,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就目前所掌握的证据,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35亿年前的古细菌化石B原核生物出现时,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三极生态系统C随着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两栖类出现,陆地环境在改变D恐龙的绝灭为哺乳类的兴盛腾出了空间,使生物进化翻开了崭新
11、的一页答案B解析原核生物出现的许多年里,生态系统是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两极生态系统。14(2019山东聊城模考)盲鱼常栖息在漆黑的岩洞中,其眼睛退化,却拥有发达的嗅觉和触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盲鱼和某种浅水鱼种群的基因库存在显著差异,则两者一定不能相互交配B盲鱼个体间在生存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协同进化C原始鱼类进化为盲鱼的根本原因是漆黑的生存环境D盲鱼和原始鱼类即使再次生活在相同环境也不能进化为同一物种答案D解析若盲鱼和某种浅水鱼种群的基因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则两者存在生殖隔离,两者之间可能能交配,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A错误;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而不是
12、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B错误;原始鱼类进化为盲鱼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即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异,然后由漆黑的生存环境对其进行选择,C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过程是不可逆的,盲鱼和原始鱼类即使再次生活在相同环境也不能进化为同一种物种,D正确。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误的得0分。15岛上某种动物的皮肤图案有a、b1、b2、c四种,不同图案的个体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1、b2类型的出现不一定都是突变的结果B岛上所有该种动物
13、的全部肤色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Cb1和c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T5时期,b2与a一定存在生殖隔离答案AC解析b1、b2类型的出现不一定是突变的结果,有可能是基因重组形成的,A正确;岛上所有该种动物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T5时期,b2与a基因库有所差异,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B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决定了进化的方向C个体的表型在个体死亡后消失,种群通过繁殖保留基因库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ABD解析生物进
14、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个体寿命有限,但是能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而保留基因,C正确;某些物种可不经过地理隔离而形成,例如四倍体西瓜,D错误。1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但不是协同进化C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松鼠,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D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过程中,纯种高茎豌豆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答案B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只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A错误;黑色与灰色桦尺蠖为
15、同一个物种,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但不是协同进化,B正确;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松鼠,由于地理隔离,导致两个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故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豌豆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但只要基因频率未变,豌豆就没有进化,D错误。1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所在生态系统的总称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昆虫多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只能是一种威胁D生物界的
16、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答案ABD解析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但对植物的传粉等有重要作用,故昆虫的存在对植物的多样性不只是一种威胁,有时也是一种保护,C错误,A、B、D正确。19科学家在研究某种鸟的进化时发现,在繁殖季节有的雄鸟能够吸引多只雌鸟来到其领地筑巢。有的雄鸟却“魅力不足”,致使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很少。经观察,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与雄鸟尾羽的长短有关。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鸟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其领地筑巢C从根本上说,若该鸟类没有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就不会进化D该种群中的长尾羽鸟(C类
17、)与短尾羽鸟(A类)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A解析鸟种群进化的原材料不仅仅来自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还可以来自其他可遗传的变异,如染色体变异等。20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长喙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协同进化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答案ABC解析地理隔离是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
18、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上的臭虫和生活在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没有地理上的障碍,D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21(12分)(2019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月考)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在一起,湖中有不少鳉鱼。一段时间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鳉鱼)。下图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万多年后,D湖中的_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
19、进化理论认为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a、b鳉鱼之间存在_,它们属于两个_;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3)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甲、乙两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乙水草产
20、生的原因最可能是_。(4)如果C湖中鳉鱼体色有黑色和浅灰色,为一对相对性状,黑色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环境变化后,鳉鱼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约为_(保留一位小数),该种群_(填“有”或“没有”)进化成一个新物种。答案(1)所有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生殖隔离物种遗传多样性(3)低温导致甲水草幼苗或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加,形成四倍体乙水草(4)52.4%没有22(10分)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下
21、列问题:(1)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既种群_、不发生_、不发生_、没有迁入和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和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答案(1)0.5(2)足够大突变自然选择0.25不
22、会(3)0.40.20.4会解析a的基因频率为0.41/20.30.5,A的基因频率为10.50.5。根据遗传平衡理论,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20.25。若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为AA0.30.41/40.4,Aa0.41/20.2,aa0.30.41/40.4。如果子一代同样进行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则子二代中基因型频率为AA0.40.21/40.45,Aa0.21/20.1,aa0.40.21/40.45。因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23(10分)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很多年以后又将其移植到原产地分别形成种群
23、b、c,种群b、c与一直位于原产地的种群a开花植物的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之间形成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_。(2)在对种群b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有没有发生进化(仅考虑D、d基因)?_,理由是_。(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
24、基本环节。答案(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2)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3)种群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24(12分)(2019江苏启东中学检测)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1)该地区原来的物种a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2)判断b与c是两个不同物种的依据是它们之间产生了_。(3)种群b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b的_。(4)种群b的过度繁殖,将会导致_加剧。(5)a1种群
25、中某一性状由等位基因M和m控制,当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后,基因M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加大,而基因m在该种群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那么该种群具有基因_的个体容易在当时的环境中生存;基因M和m在该种群中出现的频率发生变化是_的结果。答案(1)种群基本单位(2)生殖隔离(3)基因库(4)生存斗争(5)M自然选择25(10分)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云南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从各个民族采集来的DNA基因样本都存放在云南大学的基因库里,这个基因库是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
26、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原因主要是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通婚概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_。(2)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基因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在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其中基因_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在T点时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_。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每年减少10%,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约为_。答案(1)基因交流(2)QRA不一定2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