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768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专题3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通用版-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真题演练ks5uks5uks5u1(2014年江苏卷,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 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ks5uks5uks5uKS5U【答案】D2(2016年天津卷,3)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

2、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解析】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而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所以丝瓜地的丝瓜和昆虫不能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错误;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包括该种群的全部个体,而不只是成年个体,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值,而不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个体数量的比值,C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可推知丝瓜、昆虫甲和昆虫乙构成的食物链为丝瓜昆虫甲昆虫乙,乙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甲种群个体数量减少,进而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3、D正确。【答案】D3(2016年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符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答案】B4(2014年重庆卷,7)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ks5uks5uKs5u(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7

4、-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加剧。(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答案】(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2)整体性(系统论)5(2015年海南卷,28)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填“间接”或“潜在”)价值。(2)某红树林生

5、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图中A表示,生物成分E表示。生物成分F表示,表示初级消费者。【解析】(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2)分析图形可知,图中A是大气中CO2库,E与A之间为双向箭头,说明E是生产者;C以E为食是初级消费者,B是次级消费者,D是三级消费者;各种生物的能量均流向F,且F能将生物群落的有机碳分解为CO2释放到大气中,所以F是分解者。【答案】(1)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2)大气中CO2库生产者分解者 C模拟回放1(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三月考

6、生物试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答案】D2(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三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朱鹮是濒危动物。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右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B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C若朱鹃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kg(干重)D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

7、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A正确;日照时间的长短会通过刺激视网膜,使其产生兴奋,传递兴奋到下丘脑,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最终影响性腺分泌性激素,影响朱鹮的产蛋量。在此过程中,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是日照长短,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已知最高营养级,求至少消耗生产者的体重,传递效率要以20%计算。朱鹃增加15kg体重(干重),其中1/3来自小鱼,2/3来自泥鳅,则至少消耗水草的干重为:151/320%20%+152/320%20%=125+25=375 kg,C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

8、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正确。【答案】D3(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B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D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过程大大减少,并且过程增加D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答案】B4(20152016学年云南省临沧市一中高三上期末考试生物A卷)下

9、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冻原相比,热带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大B非生物环境中的C只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C在食物网中C以CO2的形式被循环利用D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解析】与冻原相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大,A错误;非生物环境中的C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B错误;在食物网中C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错误;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间的信息传递种类有物流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D正确。【答案】D 5(20152016学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三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通过过程,碳

10、由无机环境中的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2)一般图1过程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设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kJ。(3)过程表示作用。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4)由上图1可见,碳循环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其特点是带有全球性的循环而能量流动具有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ks5uks5uks5uKS5U【答

11、案】(1)二氧化碳(CO2)有机物(2)低 30107(3)分解者的分解群落(4)带有全球性的循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新题预测1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解析】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化学燃料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因此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是减少化学

12、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够固定大气中的CO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都能释放CO2。【答案】A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答案】C3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的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

13、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解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a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b、d、g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c代表捕食;e、f代表动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和粪便流向分解者,夏季植物正常生长,植物体内碳元素的来源(a)多于去路(bce)。【答案】D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选项不符合三大功能的是()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14、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B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C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产生的热能不能被利用【答案】D5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缸。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问题。(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1所示生态缸要放在_的、地方才能长期维持下去。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2)图2中甲对应的生物是图中的_。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3)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用图2中文字和箭头表示)。【答案】(1)有光(或散射光)负反馈(2)藻类植物有机物(或含碳的有机物)(3)甲环境中的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