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743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专题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2014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本专题主要讲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及“双百”方针等主要内容。【2014高考预测】 (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特点及现代科技与教育发展的表现及阶段特征仍将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内容。(2)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

2、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高考中可能利用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重视对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及其阶段特点的考查。一、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评价及两者的联系和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点(1)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异同比较。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发刊词上,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

3、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们的内容比较: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推翻清政府。明确反帝,反对民族压迫,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2)对新旧三民主义的评价及两者的联系。评价: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和中国的民主进程。孙中山在它的指导下开展了革命实践:191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

4、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适应时代潮流。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局部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两者的联系:立足于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不同时代特征,但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决定着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

5、弃和发展。(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点: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其它:如:基本相同的革命方法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根本的不同,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有着原则性的区别:指导思想:共:马克思主义,国:旧新三民主义。政党性质和利益代表;共: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国: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只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奋斗目标:共:完成民主革命后,还要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国:完成民主革命后,

6、要建立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些明显的不同就决定了国共两党只能是合作而不是合并。导致上列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共两党不同的阶级立场。【特别提醒】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 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革命斗争的纲领,是民主革命奋斗的目标,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有了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和完善的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就无法实现。实现奋斗目标惟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7、”。因此,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缺少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就是假的三民主义。二、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内涵、特点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1)条件:历史条件:A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B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C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国际条件-俄国

8、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社会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9、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提醒】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毛

10、泽东思想不能等同于毛泽东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正确思想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但是他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三、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科学内涵: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集体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而形成的科学指导思想。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2)形成经过: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发展道路:不照搬外国模式,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1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根本任务:强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4)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5)外部条件:强调利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有利国际环境;(6)建设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7)建设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8)依靠力量: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构想。(10)邓小平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 邓小平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1)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

13、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2)提供建设经验和方法论。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特别提醒】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14、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了变化了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

15、指针。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影响)(1)形成背景:国际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国内方面-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2001年,江泽民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三个代表

16、”重要思想的地位和影响。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指导思想。【特别提醒】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核心内容有继承和发展关系: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

17、的许多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共同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在继承中发展的,也与政治领袖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政治素养、开阔眼光等分不开的。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共同价值取向。考点1、深度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及贡献例1、 (2013天津高考)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

18、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提醒】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理论贡献(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强调重视农民及农村革命的作用。(2)形成井冈山时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3)成熟延安时期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新发展建国初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等理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其突出特点。考点2、关注文艺发展的时代性例2、(2013海南高考)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

19、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 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特别提醒】辩证原理解答“主要”、“根本”原因类设问(1)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一般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考虑。(2)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的根本原因从经济方面思考。(3)历史活动方面的根本原因一般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方面思考。(4)主客观认识和影响方面的根本原因从主观方面思考。(5)内外因素的分析从内因方面思考根本原因。例1、(2013安徽高考)从1

20、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解析】“19501957年”“国人的寿命、入学率增加”是两大关键信息。除C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完善”与史实不符外,其它备选项说法皆有道理,但仔细分析选项就会发现。A、B两项内容都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故选D。【答案】B【特别提醒】从通史视角掌握现代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时间阶段特点时代环境与阶段特征1949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

21、(1)政治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经济上,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3)教育上,建立了人民教育事业19561966年曲折中前进(1)经济建设有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3)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成就也有教训19661976年遭受严重挫折(1)政治上,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人权遭到践踏(2)经济上,受政治运动的冲击,经济建设几乎停滞(3)教育上,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教授受到批斗(4)文化上,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改革开放以

22、来全面繁荣(1)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3)外交上,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关系,努力争取世界的和平与稳定(4)教育上,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得到全面发展(5)文化上,“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1、2013年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梦的实现给予了思想保证,并由此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材料肯定毛泽东思想贡献的内容不包括()A是中国强国统一梦的指导思想B指导中国实现了独立C指导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及民主政体D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2、中共

23、90多年来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也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大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不包括()A三民主义理论B毛泽东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D科学发展观【答案】A【解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范畴,故选A。3、2013年7月人民日报网评论文章:“邓小平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物质文化基础。”下列相关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A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C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D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

2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45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519 322万亿,35年间增加100多倍,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企业占79家,仅居美国之后。以下现象与材料数据存在因果关系的不包括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伟大决策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推行“科教兴国”战略D“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答案】D【解析】“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的是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理论成果,与材料经济发展的主旨不符,故选D。5、2013年7月12日,科技日报:“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699万人,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均在700万左右。”虽然有网友戏称:“2013年为最难就业年”,但也客观上反映

25、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下列与材料数据发展联系不大的内容是()A“科教兴国”战略实施B教育立法的完善C“双百”方针的落实D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6、2013年6月,我国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王亚平精彩的太空授课,极佳地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与成就。回首历史,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A原子弹爆炸 B“东方红一号”C“天宫一号” D“神舟五号”7、2012年7月高考信息网:“我们学习研究历史,是站在今天来看过去的,这就容易犯两个错误:第一,拿今天的标准来要求前人,不理解前人的艰难,再一个是从后往前看,已经知道了结果就很容易做事后诸葛亮,去苛责前人”。材料强调研究历史 ()A要从后往前看,与时俱

26、进B要注重参考历史实践,感触历史真相C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D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考察【答案】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历史研究不应该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前人,即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加以分析、考查。8、 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A BC D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

27、同点是()A都开展了武装斗争B都实现了国共合作C都主张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D都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10、2013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 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A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推向了全世界。其推广应用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所以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11、

28、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12、从“两弹一星”、“一箭多星”、载人航天、“嫦娥二号”到“神舟十号”等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其必要的前提和原因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正确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A BC D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道路选择意义上,马克思主义

29、中国化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但在20世纪20年代,对于没有任何现代革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是不得已的选择;在从对“走俄国人的路”的反思中开创出“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中的经验总结。王增智“走俄国人的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材料二过去35年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请回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30、期,中国共产党人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分别说明“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过去35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人物观点荀子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彼特拉克我不愿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1)材料一中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特点?材料二康有为的

31、幸福观,以进步作为其理论预设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博爱、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为其思想的核心,把追求快乐、看成是道德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蔡成浩论康有为的幸福观(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的幸福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康有为幸福观形成的原因。材料三2013年3月,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民生幸福”的认识。【答案】(1)不同:荀子强调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或国家安危)统一;彼特拉克则强调个人的幸福与现世的幸福。社会特点:荀子处在战国诸侯纷争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彼特拉克处于文艺复兴早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要求个性的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