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试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满分为150,答题时间为150分钟。第卷(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累(li)赘 抚恤(x) 嗤(ch)之以鼻 汗流浃(ji)背B沉湎(min) 遒劲(jn) 妄自菲(fi)薄 博闻强识(zh)C慰藉(ji) 暴露(l) 数(shu)见不鲜 有条不紊(wn)D悄(qio)然 襁(qing)褓 恪(g)尽职守 蓊蓊(wng)郁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彩 弥漫 莫名其妙 曾经沧海难为水B渲泄 缘分 直截了当 好了伤疤忘了痛C相片 像章 蓬荜生辉 来而不往非理也
2、D脉搏 坐落 真知灼见 磨刀不误砍柴工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 的一段历史。(2)她艰难的命运, 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3)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4)天下无贼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时间好评如潮。A粘合 坚韧 点破 大肆 B粘贴 坚韧 打破 大事C粘合 坚忍 点破 大事 D粘贴 坚忍 打破 大肆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颜之推看,弈棋有风雅之趣,可助
3、消愁释愤,并非玩物丧志。B这几年国内知名企业的老总,在进军电脑领域时,并没有想象中的挥金如土的派头。C一位农民举着今年9月刚刚换发的土地承包经营证:“我可吃了定心丸了”D我从来就不会写诗,现在却偏偏要我写诗,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综合能力考试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考核内容、考生的作答内容和方式,不仅涉及事实问题,也涉及价值问题。B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C据了解,该通讯公司的这款新手机是专门为年轻的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的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D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
4、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1,3,5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68题。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
5、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
6、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
7、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和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选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6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C它已以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
8、用自然。7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B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C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般接受。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三、(每小题3分,共12分)1,3,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先大夫
9、集后序曾巩宋既平天下,开始出仕。当此之时,太祖、太宗已纲纪大法矣,公于是勇言当世之得失。其在朝廷,疾当事者不忠,故凡言天下之要,必本天子忧怜百姓、劳心万事之意,而推大臣从官观望怀奸、不称天子属任之心,故治久未洽。至其难言,则人有所不敢言者。虽屡不合而出,其所言益切,不以利害祸福动其意也。始公尤见奇于太宗,自光禄寺丞、越州监酒税召见,以为直史馆,遂为两浙转运使。未久而真宗即位,益以材见知。初试以知制诰,及西兵起,又以为自陕以西经略判官。而公常激切论大臣,当时皆不悦,故不果用。然真宗终感其言,故为泉州,未尽一岁,拜苏州,五日,又为扬州。将复召之也,而公于是时又上书,语斥大臣尤切,故卒以龃龉终。公之
10、言,其大者,以自唐之衰,民穷久矣,海内既定,天子方修法度,而用事者尚多烦碎,治财利之臣又益急,公独以谓宜遵简易,以与民休息,塞天下望。祥符初,四方争言符应,天子因之,遂用事泰山,祠汾阴,而道家之说亦滋基,自京师至四方,皆大治宫观。公益诤,以谓天命不可专任,宜绌奸臣,修人事,反复至数百千言。呜呼!公之尽忠,天子之受尽言,何必古人。此非传之所谓主圣臣直者乎?何其盛也!何其盛也!公在两浙,奏罢苛税二百三十余条。在京西,又与三司争论,免民租,释逋负之在民者,盖公之所试如此。公卒以龃龉终,其功行或不得在史氏记,藉令记之,当时好公者少,史其果可信欤?后有君子欲推而考之,读公碑与其书,及余小子之序其意者,具
11、见其表里,其于虚实之论可核矣。公卒乃赠谏议大夫。姓曾氏,讳某,南丰人。序其书者,公之孙巩也。至和元年十二月二日谨序。注:符应:古人认为天降的祥瑞,与人相应,称符应。逋负:拖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疾当事者不忠疾:痛恨B以与民休息,塞天下望望:希望C绌奸臣,修人事绌:通“黜”,罢黜D至其难言,则人有所不敢言者难言:责难当世的言论,难,读nn1,3,5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公之尽忠,天子之受尽言,何必古人 以自唐之衰,民穷久矣B始公尤其见奇于太宗 益以材见知C以自唐之衰,民穷久矣 以谓天命不可专任D天子方修法度,而用事者尚多
12、烦碎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曾公敢于直谏的一组是( )推大臣从官观望怀奸、不称天子属任之心而公于是时又上书,语斥大臣尤切以谓天命不可专任,宜绌奸臣,修人事公之尽忠,天子之受尽言。何必古人又与三司争论,免民租,释逋负之在民者公卒以龃龉终,其功行或不得在史氏记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立国后,虽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却未实现政通人和;在曾公看来,这主要是由于各级官吏心怀奸邪,不堪重任造成的。B曾公在朝廷上言论激切,通于谏诤,颇受两代国君的常识和重用,成就了历史上一段“主圣臣直”的佳话。C祥符年间,道教思想在朝
13、野泛滥,全国各地大建宫观,曾公极力谏诤,表现了敢于与潮流抗争的大无畏精神。D曾公关心民生,刚勇正直,对其巧绩与品行,史籍却言之不详,作者虽对此深感遗憾,叙述时却笔调委婉,藏锋不露。1,3,5第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屡不合而出,其所言益切,不以利害祸福动其意也。(4分)译文:故卒以龃龉终(3分)译文:当时好公者少,史其果可信欤(3分)译文:14阅读下面一首元词,回答题。(8分)鹧鸪天魏初却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综观全词,“心事”具体
14、指的是什么?(2分)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4分)“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每空一分,共6分)(1)指点江山,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句读之不知,_ ,或师焉,或不焉,_ _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3)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五、(12分)16请用一句话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针对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较为频繁的情况,中央气象台副台
15、长肖子牛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和冷空气频繁这三大因素是“祸首”。气温显著偏高。2006年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3.6摄氏度,比常年同期(2.9摄氏度)偏高0.7摄氏度。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至2摄氏度,部分地区偏高2至4摄氏度。由于气温回升,致使地表层解冻,土壤水分蒸发大,土质疏松,为初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提供了条件。 降水持续偏少。3月份至今,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只有常年同期的75。其中,秦岭及黄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青藏高原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基本无降水。与常年同
16、期相比,华北大部、西北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大部降水量偏少5至8成,部分地区偏少达8成以上。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气温回升,使地表土质干土层增厚,一遇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 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今年春季,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冷空气势力较强。从3月份到4月中旬,我国先后遭受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强冷空气袭击,尤其是4月份的强冷空气更是少见。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过程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答: 17将下列打乱语句子重新进行调整(4分)放眼江天 原来本在城下的长江不知何时已经远走 蓝天上飘游的却还是来自六朝的云 近处只有秦淮如带 两千多年的历
17、史巨册 携带着风声雨声金戈铁马刀兵杀伐之声 在我眼前一页页翻过 而前人咏叹这千古名城的诗句 也一一注到心头 最令我动心的,当然还是刘禹锡的石头城答:正确的语序是 18学校要举行队列比赛,作为高三、一班的一员,请你为班级拟一个口号,鼓励同学们以必胜的信心争取好成绩。要求语言生动、简练,不超过20字。(4分) 口号: 六、(18分)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一)文学作品阅读下面散文,回答1922题。(18分)农家【德国】赫黑塞当我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福地时,我仿佛总觉得自己从流亡中回到了故乡,仿佛终于又站在我理应
18、站的山的那一边。这里,太阳更亲切,群山更红,这里生长栗子、葡萄、杏仁、无花果,人们善良、友好、彬彬有礼,虽说他们都很贫穷。他们所建造的一切,看来是那么好,那么恰当而可爱,仿佛都是自然生成的。房屋、围墙、葡萄山的阶级、道路、种植地和梯田,这一切既不新也不旧,这一切仿佛不是靠劳动建造的,不是用脑筋想出来的,不是巧夺天工的,而是像岩石、树木、苔藓一样自然形成的。葡萄山的围墙、房屋、屋顶,这一切都是由同样的褐色片麻岩石砌成的,这一切相辅相成,这一切相辅相成,像弟兄手足一般。没有一样看来是陌生的、怀有敌意的和粗暴无情的,一切都显得亲切、欢畅和友好。 你愿坐哪里就坐在哪里,围墙上、岩石上或树桩上、草地上或
19、者土地上,全都可以。不论你坐在哪里,你周围都是一幅画和一首诗,你周围的世界汇成优美而幸福的清音。 这里是贫穷农民居住的一个田庄。他们没有牛,只有猪、羊和鸡,他们种植葡萄、玉米、果树和蔬菜。这所房屋全部是石头砌成的,连地板和楼梯也是,两根石柱间一道凿成的石级通往场院。不论在哪里,植物和山头之间,都浮现出蓝色和湖光。 忧和虑仿佛已留在雪山那边了。处在受折磨的人和可憎的事情之间,人们的忧虑实在太多了!在那里,要找到生存的理由,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至关重要。不然的话,人该怎么生活呢? 面对真正的不幸,人们煞费苦心,郁郁寡欢在这里,不存在难办的问题,生存无需辩护,思索变成了游戏。人们感觉到:世界是美丽的
20、,生命是短暂的,但不是万念皆灭。 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我把双腿伸进草丛里,并希望它们变得更长一些。我愿成为一个巨人,那样,我就可以把头枕在积雪旁一处高山牧场上的羊群中间,我的脚趾则伸进山下深深的湖中去戏水。我就可以这样躺着,永远不站起来,在我的手指间长出灌木丛,在我的头发里开出杜鹃花,我的双膝变成前山,我的躯体上将建起葡萄山、房屋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上千万年,对着天空眨眨眼睛,对着湖水眨眨眼睛。我一打喷嚏,便是一阵雷雨。我呵上一口气,积雪融化,瀑布舞蹈。我死了,整个世界也死了。随后我在宇宙中飘洋过海,去取一个新的太阳。这一夜我将睡在哪里?反正都一样!世界在做什么?创造出了新的神、新的法律
21、、新的自由?反正都一样!但是,这儿山上还开着一朵樱草花,叶子上银珠点点,那儿山下的白杨树间,甜蜜而微生在歌唱,在我的眼睛和天空之间,有一只深金色的蜜峰在嗡嗡乱飞这可不是一回事。它哼着幸福的歌,它哼着永恒的歌。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1,3,5(选自林中水滴)19作者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土地时,为什么感到自己仿佛“从流亡中回到了故乡”?(4分)20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作者写“雪山那边”有什么作用?(6分)21蜜蜂的歌有什么思想内涵?为什么说“它的歌是我的世界”?(4分)22作者笔下的“农家”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什么异同?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实用文体阅
22、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六岁时我已单独上了私塾。在私塾中我跟从了几个较大的学生,学会了顽劣孩子抵抗顽固塾师的方法,逃避那些书本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 逃学失败被家中学校任何一方面发觉时,两方面总得各挨一顿打。在学校得自已把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伏在上面受笞。处罚过后还常常罚跪至一根香时间。我一面被处罚跪在房中的一隅,一面便记着各种事情,想象恰好生了一对翅膀,凭经验飞到各样动人事物上去。按照天气寒暖,想到河中的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拨刺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想
23、到空山中歌呼的黄鹂,想到树木上累累的果实的。由于最容易神往到种种屋外东西上去,反而常把处罚的痛苦忘掉,处罚的时间忘掉,直到被唤起以后为止,我就从不曾在被处罚中感觉过小小冤屈。那不是冤屈。我应感谢那种处罚,使我无法同自然接近时,给我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家中对这件事自然照例不大明白情形,以为只是教师方面太宽的过失,因此又为我换一个教师。对我说来,这倒又得感谢我的家中。因为现在的学校可真很远很远了,不必包绕偏街,我便应当经过许多有趣味的地方了。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年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
24、尽人欣赏。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需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
25、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的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
26、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为的就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窖淋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拔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节选从文自传有删节)注:沈从文
27、(19021988),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19本文的标题是“我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结合全文说说“小书”和“大书”分别指什么?(4分) 答: 20“无数希奇古怪的梦”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21作者在光学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儿童的“野性”,结合全文,概括这些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22作者写逃学过程中遇到有赵的人和事时,描写了许多生动的细节。 (1)这些细节描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吗?为什么?(2分) 答: (2)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例,写一段评论述的文字,80字左右。(6分) 答: 七、写作(60分)23作文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