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14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解析题干中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惯)、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体现了现实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风貌,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2.下图为

2、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词藻描绘盛世局面解析汉赋在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故D项正确。答案D3.韦庄的洛阳吟写道:“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这首唐诗()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D.真实

3、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解析该诗反映的是洛阳商业的繁荣,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故B项正确。答案B4.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从此()A.词发展到新的高峰B.词走向衰落C.新的文学形式产生D.词走向世俗化解析南宋后期,词风向“诗化”“雅化”方向发展后,讲究格律,广大市民不愿听也听不懂,它不能适应市民生活需要,也就必然走向衰落,故B项正确;A项“高峰”不能从材料当中得出;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的文学形式,C项错误;D项世俗化材料未能反映。答案B5.由于仕进的道路被堵,元代许

4、多知识分子被迫流落民间与艺人为伍,他们把为杂剧演员编撰剧本当作谋生的手段。因此他们在编撰剧本时,首先考虑的是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这表明元杂剧()A.舞台语言通俗易懂B.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缺少精炼的艺术特色D.完成了诗书的平民化解析根据材料“由于仕进的道路被堵首先考虑的是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可以得出元杂剧舞台语言通俗易懂,故A项正确。答案A6.明清时期,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主要是因为()A.印刷术不断完善B.市民阶层不断扩大C.科举制的发展D.思想领域的活跃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一些市井文人将说书的话本加工创作成供人阅读、情节内容复杂的

5、小说,主要满足市民阶层对文学精神食粮的需求。答案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唐代的世族和文士从事各门艺术,钻研各种学问。各类儒学蓬勃发展,尤其是撰述历史和注释经典引人注目。在这一时期,人们并不认为学习儒家经典、献身于孔子为官之道与信仰佛教或道教相互抵触,很多人学习一种以上的传统学问。文人墨客对艺术甚感兴趣,他们很多人因书法作品受人敬重。几乎所有文人都写应景诗,赋诗被列为科举制度的最高级考试进士科中的一项。或许这有助于诗歌艺术的发展,因为唐代涌现出许多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剑桥插图中国史(1)根据材料,归纳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指出直接推动唐诗走向繁荣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诗繁

6、荣的表现。参考答案(1)世族和文人的努力;思想的开放;科举考试的推动等。(2)因素:科举制的实行。表现:诗人众多、作品丰富、体裁多样等。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注)於:叹美词。皇:美,辉煌。无竞:无人可以与他竞争。烈:光明显赫,功业伟大。允:诚然,信实。厥:其该诗句应出自()A.诗经周颂B.国风周南C.诗经大雅D.诗经小雅解析诗经中的“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而材料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对周武王和周文王的歌颂,故A项正确;“风”为地方民歌,因而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7、雅”是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布局分为“大雅”和“小雅”,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小雅”属于“雅”的一种,故D项错误。答案A2.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此可知,司马迁()A.意在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B.认为离骚与诗经的创作手法一致C.旨在消除汉赋虚辞滥说之风气D.对自己竭诚尽忠的不幸遭遇而心怀感伤解析材料大意是: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离骚两者兼而有之,可见司马迁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故A项正确;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而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两者创作手法不

8、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汉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感伤,故D项错误。答案A3.战国时期,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在文化领域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材料表明()A.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B.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C.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D.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解析根据材料“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在文化领域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可以得出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故D项正确。答案D4.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

9、.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解析关键信息:“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司马迁强调的是“节俭”,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西汉败亡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C项“一致”说法是错误;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文辞铺张,故D项“注意克服”说法错误。答案B5.关羽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正一派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A.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C.

10、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的内涵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解析“财神”是市民阶层的偶像崇拜;长篇小说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因此,关羽形象的变化及其故事在民间的广泛传播,符合当时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民众的行为。故选D项。答案D6.南宋后期著名的理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认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壮大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试题要求回答“严羽认为”唐诗繁荣的原因,而不是我们的观点。材料“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

11、”,说明唐朝以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提高了知识分子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故选B项。答案B7.史学家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如在诗歌方面,宋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造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在于()A.君主专制的日趋强化B.理学观念的影响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题干中宋诗“深奥含蓄”“富于哲理”的特点明显受到理学观念的影响,故选B项。答案B8.“说话”是宋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宋代“说话”的兴盛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A.市民阶层的文化要求B.封建统治的松弛C.词趋于衰落的必然性D.宫廷文学

12、的发展解析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因此适应他们文化娱乐要求的“说话”趋于兴盛。答案A9.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这些优秀作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C.元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D.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加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元杂剧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元朝科举制对元杂剧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对元杂剧的影响,故C项错误;元杂剧属于通俗文学,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加,故D项正确。答案D10.明

13、代中后期出版的大部分图书都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中的“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中的“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A.学术研究促进了社会转型B.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C.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D.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解析无论是对图书内容作出解释,还是对图书中的文字注音,其目的都是帮助大众阅读,为阅读提供便利。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11.西游记刊刻于明万历二十年,主角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

14、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崇尚法制,反对专制,理性至上的思想解析“自由自在”,反对约束,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而不是民主和法制思想。答案A12.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A.封神演义B.三言二拍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解析从时间上看,封神演义三言二拍为明代小说,排除A、B两项;C、D两项都是

15、清代小说,但聊斋志异描写的是志异鬼怪故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代漆文竹简冗重艰难,不可名状,秦、汉以还浸知钞录,楮墨之功简约轻省,数倍前矣。然自汉至唐犹用卷轴,卷必重装且每读一卷或每检一事,绌阅展舒甚为烦数,收集整比弥费辛勤。至唐末、宋初,钞录一变而为印摹,卷轴一变而为书册,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四善具焉。(明)胡应麟经籍会通材料二宋史艺文志载有宋一代,集部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较之自战国迄唐之集部,增二倍有余。旧唐书载唐仅一百一十二家,元人较之,尚多五倍。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

16、三臣僚言:“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士子之程文,机谋密划,不可漏泄。今乃传播街市,书坊刊行,流布四远,事属未便。乞严切禁止。诏照见年条法指挥,严行禁止。其书坊见刊板及已印者,并日下追取,当官焚毁今后雕印文书,须经本州委官看定,然后刊行。”摘编自宋会要辑稿(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书籍的演变过程及原因。(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并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朝对于书籍流通的态度及其影响。参考答案(1)过程:由竹木简到纸张卷轴,由手工抄录到印刷,由卷轴到书册。原因:竹简沉重;纸张手抄简便;卷轴不便翻阅、收集和整理;印刷书册易于成书,成本较低,便于收藏保

17、存。(2)现象:文化繁荣,著作丰富。原因:唐代雕版印刷术和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唐诗、宋词、元曲的兴盛;科举制的推行;国家重视文献的整理。(3)态度:严禁民间私自印书,加强对书籍的审查。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军事、政治机密的泄露,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但也妨碍了民间的文化交流,不利于文化的传播。14.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了繁荣期,出现了四大名著。观察下列小说中的插图,完成相关问题。(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出自哪部著作?(2)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创作出现高峰的原因有哪些?(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被拍成了电视剧,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又出现了重拍的

18、热潮。你对此持何种态度?为什么?参考答案(1)图1水浒传、图2三国演义、图3红楼梦、图4西游记。(2)小说创作的素材丰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与此同时,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这都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3)同意重拍。利用日益发达的科技更好地展现相关的故事情节,给人们带来视觉和美的享受;随着对四大名著研究的深入,能够更好地体现和挖掘它们的内涵等。(言之有理即可)反对重拍。对原有相关影视作品的超越非常困难,影视观众很难认同新的作品;多次重拍浪费大量的资金,会导致不良的社会风气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