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两幅“我国农业景观图”,完成第12题。1.两地所反映的农业景观差异很大,其分界线大致是下列中的()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 1月份0 等温线C.太行山脉D.大兴安岭2.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市场解析:左图为东北平原景观,以种植业为主;右图为草原景观,因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适合放牧牲畜。气候(降水量)差异是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答案:1.D2.B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
2、;“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第34题。3.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4.属于谚语表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河流众多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B.C.D.解析: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得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
3、大)、秦岭山脉。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低,河流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答案:3.C4.D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第57题。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B.C.D.7.甲、
4、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多山的地形干旱的气候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短缺A.B.C.D.解析:第5题,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为其汛期。第6题,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甲、乙两区域热量充足。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两区域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也较低。第7题,多山的地形、交通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是制约甲、乙两地发展的共同因素。答案:5.C6.A7.C读图完成第89题。8.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B.B地区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导致
5、土壤盐碱化C.C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D.与D地相比,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9.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这些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A.气候温暖B.暴雨频繁C.地质复杂D.植被破坏解析:第8题,青藏高原气候严寒,不利于农业发展,而深切河谷两岸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才可发展河谷农业。第9题,E地位于横断山区,地壳运动活跃,地质复杂;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答案:8.C9.A10.读图,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A.B.C.D.解析:茶叶生产需要一定的气候、地
6、形、土壤条件,一般要求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同时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武夷山区、皖西大别山区、浙南山区能较好地满足以上条件,适宜发展茶树种植。长白山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茶树的生长。太行山地区降水较少,同时冬季气温较低,也不适宜茶树种植。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黄土分布区,气温、降水、土壤等条件都不适宜茶树的种植。答案:A11.能够克服河湖、沼泽广布和土壤黏重等不利条件的因素是()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陆路交通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造小麦的种植A.B.C.D.解析: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船作为交通
7、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隔,反而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答案:C12.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小的原因可能是()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所产粮食大量出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A.B.C.D.解析: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人口、城市密集,城市、工业、交通等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耕地面积下降,再加上耕地破碎,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粮食增产贡献率下降。答案:D13.(2013福建文综,5)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B.总部调控生产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D.研发中心创意解析: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
8、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企业空间布局决策是其的应用领域,故A项正确。答案:A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完成第1415题。14.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A.河流分布B.地形特征C.商店布局D.客货流量15.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A.甲与乙B.甲与丁C.乙与丁D.甲、乙、丁解析:商店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条件和消费人群的分布状况。交通线路建设受地形、河流、人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答案:14.C15.D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理救助较为困难的灾害。据此完成第1617题。16.如果想快速及时地掌握森林火灾的受灾面积,最应该借助的地理信
9、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17.要想估测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应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解析:遥感技术可迅速获取“面”的信息。分析、评估、预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答案:16.B17.A18.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某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A.RSB.GPS+RSC.GPS+GISD.GIS+RS解析:指挥中心
10、需先借助GPS确定各救护车的位置,然后利用GIS计算出最近车辆及最短路径。答案:C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此完成第1920题。用来储存不同信息的GIS图层19.下列课题中,主要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近50年来,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近20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某市郊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某市市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A.B.C.D.20.图示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A.农业布局规划B.工业布局规划C.商场选址规划D.学校选址规划解析:第19题,地理信息系统(GI
11、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而中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不是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因此不能应用GIS来研究。第20题,GIS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不同的“图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了不同主题的地图。图中的图层有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这些地理要素均为影响农业的因素。答案:19.C20.A二、综合题(共50分)21.(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四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
12、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是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材料二:(1)试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比较两地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5分)武汉城市圈北部湾经济区地理位置地处,“九省通衢”的位置濒临海洋,紧邻和地区交通汉水在此汇入长江,、运输发达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港口群,是、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交通优势明显资源是之乡,丰富的人才、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资源和热带气候资源经济基础较好,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经济基础薄弱(2)湖北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部
13、湾经济区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方向是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花卉、水果、乳肉等,试比较分析它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6分)解析:本题比较了武汉城市圈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位置、交通、资源及经济基础,同时比较两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熟悉两区域的自然特征是答题的关键。答案:(1)武汉城市圈北部湾经济区地理位置我国中部东南亚珠江三角洲交通内河铁路西南中南资源鱼米海洋旅游(2)江汉平原:人多地少;水旱灾害频繁;易受寒潮影响。北部湾经济区:人多地少;易受台风的影响;技术水平较低。22.(18分)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差异很大。阅读部分省区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情况表,完成下列问题。中国
14、部分省区生存资源禀赋情况表(2005年中国农业年鉴)省区土地资源指数水资源指数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气候资源指数生物资源指数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总指数黑龙江93.5147.0673.9715.7479.6661.99内蒙古55.929.9227.7923.0166.8240.69海南11.6471.5799.099.8429.5462.32新疆46.6241.03021.1237.3729.23(指数是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1)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指数较高的原因是;内蒙古、新疆土地资源指数高的原因是。(3分)(2)海南省生存资源禀赋能力总指数高的主要原因是指数和指数较高。该省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
15、主要是。(3分)(3)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指数较低的限制性因素是,造成的原因是。(3分)(4)黑龙江省生物资源指数较高,主要是因为丰富。简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4分)(5)新疆的气候资源指数较低的限制性因素是。为提高该区的生存禀赋能力总指数,在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表格数据及区域地理知识即可作答。指数越高,说明该地该种资源优势越明显。答案:(1)土地质量好,黑土肥力高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大)(2)水土资源匹配气候资源水稻种植业(3)热量条件不足纬度位置较高,地处中温带和寒温带(4)森林资源坚持营林为主,生长速生
16、林;坚持合理采伐,培植珍贵树种;建立森林保护区。(5)降水不足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调整农业产业的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23.(9分)“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图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植物反射波谱的获取,依靠的技术是()(2分)A.传统测绘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D.GPS技术(2)最易区分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的波长范围是。(2分)(3)利用这种技术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_。(2分)(4)(多选)下列选项中可直接利用这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是()(3分)A.水体污染的判
17、断B.城市大气质量状况的分析C.洪水分布区的变化D.森林面积变化E.人口数量的变化F.城市绿地分布的变化解析:遥感可利用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不同性状对电磁波的反射率的不同,来判别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的不同性状。由图可知,波长大于0.85微米,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差异最大,最易区分。答案:(1)B(2)大于0.85 m(3)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4)ABCDF24.(12分)表A为某区域的空间数据模式,每个栅格的面积为250平方米,其中,r表示林地,s表示滩地,p表示水体。表B中的数值表示该区域内各栅格的平均海拔高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表Arrr
18、rrrrrrrrrprrrsprrrspsrrppsrrspsrrspsrrssrrrssrrrrrrr表B4444443.53.53.543.83.51.53.543.82.51.03.543.82.002.5441.5-12.5442.002.544.52.01.02.544.52.52.03.5482.52.53.5454.54.544(1)在表A中画出三种地物的界线。(4分)(2)该水体的类型是。(1分)(3)正常状态下,三种地物分布的海拔高度范围分别是水体;滩地;林地。(3分)(4)计算常年水体的面积和最大蓄水面积(包括水体和滩地)。(4分)解析:本题考查GIS工作过程中的数据输入过
19、程。由题干可知此区域为湖泊区,其三种地物的海拔范围以及水体面积都可从图中的栅格中读取或计算得出。答案:(1)如图(2)湖泊(3)小于1.5米1.52.5米大于2.5米(4)1 750平方米、4 750平方米。附加题(10分)25.古民居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特文化,被世界所关注。下列四幅民居图为几种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表示北方民居的是,表示南方民居的是。(4分)(2)依据d图,推测当地气候特点是怎样的。(4分)(3)图中各地区与对应的典型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2分)A.a春小麦B.b冬小麦C.c水稻D.d小麦解析:本题考查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地理环境会对民居产生影响,而民居会反映地理环境特征。由图可知,a为江南水乡民居;b为北京四合院;c为窑洞;d为傣家竹楼。傣家竹楼反映了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答案:(1)b、ca、d(2)d图为傣家竹楼,反映了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