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06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3-11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11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课标要求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意大利不宣而战,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2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来,德、意直接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转变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1939年,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37年,日本又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4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扩张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5德、意、日结成同盟德、意、日三国于19361937年签

2、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以反对共产主义的名义结成同盟,增强了法西斯的力量,使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愈加迫近。关键点拨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战争,既是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也是有国际力量参与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关键点拨“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是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侵略集团的形成,加强了法西斯国家在对外侵略扩张中的合作,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2共产国际七大1935年,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国

3、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就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具体实践。3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战:顽强抗击入侵的意军,沦陷后继续坚持游击战争。4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国际纵队”奔赴西班牙作战。深化探究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德、意、日法西斯为转嫁危机,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欧、亚、非部分国家的人民首先开展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思考(1)德、意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的原因是什么?(2)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和意义是什么?(3)这些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为什么没有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1)两国战略位置都十分重要,并且自然资源丰富;法西斯国家企图控制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

4、的自然资源,为其扩大战争作准备。(2)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敌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3)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三、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1英、法推行绥靖政策(1)含义:对法西斯侵略行为

5、采取姑息纵容政策。(2)表现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不包括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发起27个国家缔结不干涉协议,以不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名义,纵容法西斯扩张。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导致了西方大国与苏联的互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美国推行“中立法案”(1)原因:处于孤立主义思潮中的美国,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2)制定和修改:1935年制定“中立法案”,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家。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修改“中立法案”,把禁运的范围扩大到发生内战的国家的交战双方。重点精讲全面理

6、解绥靖政策(1)含义:绥靖政策是一战后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采取的一种妥协、纵容侵略的政策。(2)实质:为了保全自己,竭力避免与法西斯国家发生直接冲突,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或小国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将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也是一种绥靖政策。(3)影响:绥靖政策的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首先遭到了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其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4)破产:二战的爆发,宣告了绥靖政策的必然破产。19

7、40年春,德军进攻法国和英国张伯伦下台,标志着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重要概念“中立”政策是美国企图遏制苏联强大、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增长、压制英法的扩展而采取的外交政策,与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都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深化探究材料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和李顿(右)签署慕尼黑协定后,张伯伦回到伦敦思考(1)面对法西斯侵略,英法为什么推行绥靖政策?(2)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有哪些?(3)美国“中立”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英法地位的削弱。经济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无视小国利益。(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偏

8、袒日本;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西方听任意大利的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1935年西班牙内战期间,美国实行“中立”政策;1939年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3)美国的“中立”政策对战争性质不加区分,实质上是绥靖政策。四、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1苏德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内容:德国为了在进攻西方时避免两线作战,频频向苏联示好,提议两国和解。双方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影响:该条约使德国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得以发动战争;使苏联得以暂时不被拖进战争。2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

9、大战全面爆发。3“奇怪战争”与“静坐战争”(1)表现:二战全面爆发以后,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2)恶果:波兰沦陷后,德国顺利进攻北欧、西欧,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沦陷。1940年6月,德军进占“不设防城市”巴黎。不久,法国投降,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4“不列颠战役”法国投降后,希特勒向英国发动和平攻势,遭到拒绝后,发动以空战为主的“不列颠战役”,企图以炸迫降。英国军民英勇反击,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关键点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德国来说是一个暂时避免两线作战的缓兵之计,对苏联来说带有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主义色彩,对波兰等国来说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10、。 重点精讲法国战败的因素:一是法国长期以来对德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二是法国过分依赖法德边境马奇诺防线而消极防御;三是德军闪电战术的进攻;四是法国准备不充分,指挥不当。 教材互补“敦刻尔克大撤退”后,整个法国北部已经敞开,难以阻挡德军的强大攻势。(人民版)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在丘吉尔的坚强领导下,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人民版)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在丘吉尔的坚强领导下,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人民版) 深化探究材料一1939年8月31日,莫洛托夫在要求

11、苏联政府批准苏德条约的报告中,高度评价这个条约的重要性:“1939年8月23日必须看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苏德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是欧洲历史的转折点,而且还不单单是欧洲历史的转折点条约的意义主要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欧洲的两个最大国家已同意结束它们之间的敌对,消除战争的威胁,并相互和平共处。也正是这项条约,在欧洲的战场缩小了,而且它即使还不能证明欧洲有可能完全避免战争,这种敌对行动的范围现在也将受到限制依靠这项条约,苏联就不必再被迫让自己卷入战争,不管是站在英国一边反对德国,还是站在德国一边反对英国。”思考(1)根据材料,分析莫洛托夫是如何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苏、德双方这

12、样做的首要目的。(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苏联政策的实质。它带来了怎样的危害?答案(1)评价:能够消除战争或缩小战争的规模,避免将苏联卷入战争。首要目的:苏联以此避战自保,扩大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德国以此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2)实质:纵容侵略。危害:助长了日本和德国的侵略气焰,给亚洲和欧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苏联因此放松了警惕,导致了二战初期的严重失利,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材料二图一法军在防线内搞卫生图二法德两国签署停战协定思考(1)图一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原因。(2)综合上述图片和问题,谈谈你对二战初期法国对德政策及所造成后果的认识。答案(1)反映的问题:法军消极抵抗德

13、军进攻。主要原因:法国对德宣战后,继续推行绥靖政策。(2)法国对德宣战,但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致使法军坐失良机,最终导致法国沦陷。课堂小结1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C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D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答案C解析A项为1935年,B项为1936年,C项为1931年,D项为1938年。2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主要目的在于()A显示强大的军事实力 B配合德国和日本的侵略C满足人民的强烈要求 D抢占有利的战略位置答案D解析埃塞俄比亚临近红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占领该地可以控制红海南大

14、门,加强在东地中海的势力,意大利对侵占该国蓄谋已久。31937年,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德、意、日结成同盟的名义是()A称霸世界 B反对共产主义C维护世界和平 D帮助弱小国家答案B4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为“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德国采取的行动是()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区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法国答案C解析根据慕尼黑协定,德国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1939年,德国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这“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也使德国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5.欧洲桥

15、的架设观察右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是()A进攻波兰B进攻北欧C进军法国D不列颠大空战答案D解析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没能得逞,这是开战以来其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制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争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重大的问题。张伯伦1939年11月在下院的演说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

16、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丘吉尔1940年5月在英国下院的演说请回答:(1)张伯伦、丘吉尔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这些言论的?二人的言论目的是否一致?为什么?(2)张伯伦、丘吉尔在对待侵略问题上各自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分别?(3)在张伯伦眼里,小国的利益与英国的利益存在什么关系?就这一思想,简要评价丘吉尔的抵抗政策。答案(1)背景:张伯伦是在德国提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慕尼黑会议满足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的情况下发表的。丘吉尔是在德国重创了英法军队,打击目标直接对准英法的情况下发表的。目的是一致的

17、,都是为了英国的利益。(2)张伯伦:纵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因为当时英国没有直接受到法西斯的进攻,同时英国企图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丘吉尔:坚持抵抗侵略,因为德国在灭亡波兰后,没有去进攻苏联,而是进军西、北欧,把矛头对准了英法。(3)只要不牺牲英国利益,不使英国卷入战争,就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丘吉尔的抵抗侵略是在牺牲小国利益还不能保住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被迫与德国相抗衡。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结合不同时期英国的处境去寻找二人言论不同的原因,再结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加以评论。课中思考2提示评价:(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是:欧洲局势日趋紧张,战火可能向

18、东蔓延;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时刻警惕出现新的“慕尼黑阴谋”;英、法、苏谈判陷入僵局,德国竭力拉拢苏联。(2)苏联签订条约的目的:维护自身安全。德国的目的:避免两线作战。(3)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同盟的任何可能,使苏联不致首先与德单独作战,并赢得了一段备战时间。但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两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全面爆发。根据条约的秘密附属议定书,苏联同法西斯德国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尤其错误和可耻的。阅读与思考提示德、日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主要是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

19、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这样,“反共”就成了它们结盟的最好招牌。这一策略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英、法等国没有认清德、日的根本企图,采取了祸水东引的策略,纵容法西斯侵略,最后养虎遗患。解析与探究1提示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牺牲局部利益,维护和平;反对共产主义,防止本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2提示慕尼黑协定的签署削弱了英、法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德国随即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大大增强了经济、军事力量。 基础达标1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主要是因为()A西班牙战争导

20、致了二战的爆发B西班牙成为参加二战的举足轻重的国家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围绕西班牙战争有世界各派力量,但归纳起来只有三种:法西斯势力、反法西斯力量、推行绥靖政策的国家。二战的爆发,就是上述各种力量对比的结果。所以,西班牙战争实际上就是二战的预演。A、B两项明显错误;D项也错误,因为德意武装出兵,直接参战已使得西班牙内战性质发生了质变。2.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以佛朗哥军队轰炸格尔尼卡创作了名画格尔尼卡,其目的在于()A揭露西班牙政府的腐败B展示自己艺术上的成就C控诉法西斯分子的暴

21、行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答案C3如果对下列两幕场景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其主题应当是()图一英、法、德、意 图二苏德互不侵签署慕尼黑协定 犯条约签订 A纵容侵略,危害和平 B遏制战争,共谋发展C伸张正义,惩治邪恶 D铸剑为犁,稳定经济答案A解析慕尼黑会议是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顶峰,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免除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4德国进攻波兰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强调的是()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利益无关紧要B波兰的灭亡更有利于英国均势政策的实现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的国力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供的时间

22、是“德国进攻波兰前”,这一时期英国正在推行绥靖政策。英国推行这一政策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一是为了祸水东引。根据这一分析衡量四个选项,显然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5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旧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地坚持绥靖政策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张伯伦发生了一些动摇,但根本上仍推行绥靖政策。A项叙述错误;B、C两项不

23、符合题干要求。61940年9月,法西斯德国不定期推迟入侵英国的计划,主要是因为()A德国在实施之初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B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同法西斯德国作战C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D德国在东西两线作战分散了进攻英国的力量答案C解析1940年,德国主要是集中力量在西线发动进攻,这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还没有建立,因此,B、D两项的叙述不正确。随着法西斯德国向西线发动进攻,英国放弃绥靖政策,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人民英勇抗击法西斯的侵略,顽强抵抗,这是英国能够粉碎德国进攻的主要原因。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英两国政府一致深信局势当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

24、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英法政府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声明(1938年9月19日)材料二一、英法两国的建议是防止战争、防止强占捷克斯洛伐克的唯一办法。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如果作否定的答复,就得负起挑起战争的责任。三、这样就将消灭英法两国的一致同情,因为英国将置身事外。四、法国将不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战争,即不履行条约。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的电报(1938年9月21日)请回答:(1)推断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2)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接受英法的建议,将面临与哪国的战争?英法将采取何种立场?其

25、借口是什么?(3)英法奉行的是什么政策?其危害是什么?答案(1)要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2)德国。如果发生战争,英法将不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借口是引起战争的责任在捷克斯洛伐克。(3)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损害小国的利益,使德国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略扩张。解析两则材料反映的是慕尼黑会议的内容。材料中的英法两国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允许德国占领苏台德区,否则要负挑起战争的责任,这正是慕尼黑阴谋的重要内容。由材料并结合史实就可得知英法对苏台德区的态度,以及他们所怀的目的,即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换取自己的安全。只要仔细分析材料并掌握了慕尼黑会议及以后战事的发生状况,就能回答此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

26、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国际关系史材料二还有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国际关系史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英法纵容法西斯的原因有哪些?(2)依据材料,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3)绥靖政策的影响如何?答案(1)英法两国实力削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无视小国利益;希特勒的欺骗策略。(2)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具有反苏性质。(3)影响:客观上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是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本题相关材料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解答的关键是全面分析材料,切勿漏掉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