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 群文阅读传统文化类一、(2021襄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家国天下”传统的现代意义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首先,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
2、理的建设并不矛盾。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其次,“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
3、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最后,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仁爱原则是动态原则,最早的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最早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
4、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家国同构”早已超越了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时代已变,儒家教化论内秉的优秀文化部分也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8日15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但
5、汲取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B.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家国天下”意识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只要具备这种道德自觉,社会成员就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C.在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D.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所有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解析】选B。B项,“只要就”逻辑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后,层层递进,最后指出“家国天下”的现代意义。B.文章第一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目的是强调“家国天下”意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作用。C.文章在论述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建设的关系时,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D.文章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解析】选C。C项,“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错,根据原文“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可判断,应是类比。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家国天下”的
7、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修齐治平”深入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B.儒家以“生生”释“仁”,把原始的“仁”的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C.传统的“家国同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超越了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D.“家国天下”意识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解析】选A。B项,错在扩大范围,根据原文“宋儒也以生生释仁”可知,不是“儒家”,是“宋儒”。C
8、项,错在“各民族”,根据原文“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可知,应是“中华民族”;D项,错在“最重要”。原文“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不能推断出“最重要”。二、(2021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
9、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为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已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传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个地方官去拜访他,问他一个人在这儿是否感到寂寞,苏轼指指门外说,我这儿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何寂寞之有。又传说爱梅成痴的林逋终身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谓“梅妻鹤子”,都是典型的例证。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
10、,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却是自魏晋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松、竹、梅这些自然事物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首先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也。故古人主张养“浩然之气”,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文化讲风骨的精神源头。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
11、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这种现代意义上的风骨,往往与人的主体性有关,就个体而言,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就群体而言,则多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
12、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松、竹、梅作为一种被中国人所推崇的人格精神象征,它既能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也能表达中国文化。B.“物我同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和以物喻人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修辞手法决定了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这一传统。C.欣赏松的岁寒后凋、竹的宁折不弯、梅的玉洁冰清等内在品格,是自魏晋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D.从现代意义角度看,松、竹、梅所体现的风骨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也能多表现为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解析】选B。B 项,“决定了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这一传统”分析错误。原文第段“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3、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强调有关系,并没有说起决定作用,夸大事实。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林逋的典故,是为了论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将自然人格化的传统”。B.中国古代曾用松、竹、梅所具有内在风骨品评人物、鉴赏书画,后来这种风骨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C.文章用陈毅的诗、陶铸的散文、歌曲红梅赞等例子,论证了“松、竹、梅被赋予了现代新意义”这一观点。D.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松、竹、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具体表现。【解析】选D。D 项,“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分析错误。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展开论述,先分析
14、中国文人喜爱松、竹、梅的原因,然后分析这类自然事物所代表的中国文化风骨,接着阐释中国现代社会对风骨的继承与发展。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喜爱松、竹、梅,本不在于对其外在形象的观赏,而是在于对其内在品格的欣赏。B.古人概括提炼松、竹、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传达的人生态度是一脉相承的。C.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决定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所具有的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现代文明的创新性。D.为使传统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在今天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有必要对意象进行新的革命精神的阐释。【解析】选B。A 项,“中国人喜爱松、竹、梅,本不在于而在于”说法错误,把兼备关系、主次关系变成了取舍关系。原文第段为“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C 项,“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决定了”说法错误。“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现代文明的创新性”是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所具有的特点,“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是现代意义上的风骨的内涵,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D 项“有必要对意象进行新的革命精神的阐释”说法错误,个别不能代替一般,对松、竹、梅进行革命精神的新的阐释,并不代表一定要对所有的传统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都要进行新的革命精神的阐释。以偏概全。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