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回民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2005.11)第卷(共60分) 学号 姓名 一、 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 有一中国显要,吃着波斯枣,看着中亚舞,以高丽参养生,诵佛经以养性。此人最可能生活在A西汉 B西晋 C南北朝 D唐朝2 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有和日本、朝鲜交往频繁陆路、海路并重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技术政治经济制度被一些国家借鉴A B C D3 郑和下西洋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贸易活动是A 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政府加强对外交往的一种手段C.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 D.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4 清朝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其根本原因是A只希望官方获利 B防止不法商人
2、与海外恶势力结合C外商要求独占中国市场 D自然经济的封闭性5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于隋唐时期,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它就是A 钱庄 B邸店 C柜坊 D交子6 一次把开沟、下种、覆盖全部完成的生产工具最早发明于A汉 B唐 C宋 D明7 我们常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此处的“古”最早应是什么时期A东汉 B三国 C隋朝 D南宋8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A 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主张大力兴修水利工程9 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 解决了中央
3、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C. 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社会稳定D. 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10 对隋唐科举制中“举”的正确解释应为A考试 B推荐 C选拔 D提拔11 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在A东晋 B唐朝 C南宋 D明朝12 市舶使(司)是我国历史上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它最早出现于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南宋13 “生女直(真)旧无铁”,他们用马匹、人参与邻近各族换取来的铁,主要用于制造A钱币 B兵器 C生产工具 D生活用具14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曾“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以下关于这一措
4、施成功实施原因的表述中,不确切的一项是A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迅速稳定政局,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B 赵匡胤原为统军大将,控制着军队C 赵匡胤在经济上赐给将领们钱财,允许他们广置田宅D 将领们渴望享乐,纷纷要求自解兵权15 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局面,从反面证明了A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具备经济基础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16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的是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17 辛弃疾词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该词反映了A 辛弃疾青年时期曾梦想投笔从戎B 辛弃疾青年时期曾参加抗金斗争C 辛弃疾
5、痛恨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做法D 辛弃疾迷恋军事斗争,厌恶和平环境18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19 元朝与隋朝相比,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突出成就是A将大运河截弯取直 B开始了空前的海运C与欧洲最早实现了直接交往 D指南针用于航海20 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下列事件中,后果与安史之乱类似的是A七国之乱 B靖康之变 C土木之变 D三藩之乱21 蒙古“千户制”和女真“八旗制度”的相似点是A军政合一 B百姓平时耕猎,战时出征C
6、防止将领专权 D统一全国后废止22 元朝时,下列地区没有设立行省机构的是A云南 B甘肃 C河北 D东北23 史书记载:“明朝松江地区,开有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主,从店中给酬取值。”以下据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松江男妇均从事商品生产 B暑袜店主是包买商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松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4 儒家思想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B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崇C它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D传统习惯势力根深蒂固25 我国古代曾多次发生大规模人口迁移,其中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突出的是A 北方少数民族由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北方人民南迁内地人民向边疆
7、迁移华人迁居到南洋26 从清朝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的178年中,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由几千万猛增到4亿多。以下关于这一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中,正确的是社会长期稳定,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农业发展,粮食亩产量稳步提高各民族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区扩展到边远地区统治者鼓励人口增长,如康熙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A B C D27“两块长城墙砖被运往美国的一所著名大学,安放在该校博物馆的突出位置。旁边的牌子上写道:这两块长城墙砖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长。”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你认为这两块墙砖至少比美国历史长多少年? A1000多年 B700多年 C500多年
8、D400年左右28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连绵不断、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如果以原始社会的史实来证明这一观点,可以选择的文化遗址是(每一时期选择一个典型遗址)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大汶口文化 A B C D29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设立台湾府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A驱逐殖民势力 B加强对边疆的管辖C巩固东南海防 D维护国家主权完整30明清古典小说中,浓缩了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缩影的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西游记 D红楼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第卷(共90分)二、 简释题(共42分)31. 请仔细观察下列
9、图片,从中你可获取哪些信息? (6分)32.古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似此间无。”可见古代成都的繁荣。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成都经济发展情况。(5分)33.中国唐朝以前对外贸易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从两宋尤其是南宋开始陆路贸易地位开始下降,海路贸易地位逐渐上升。请简要说明两宋海路贸易地位上升的原因。(5分)34.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的加剧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把“土地兼并资本主义萌芽”两个历史名词在逻辑上联结起来。(5分)35.在中国古代史上,阿拉伯人和天主教传教
10、士先后扮演过中西交往的使者。请根据他们所处时代的不同,简要比较他们对中西文化交流所起作用的异同点。(6分)36.“一代枭雄铸吴越,千秋鼎铭事中国”(浙江临安钱王祠联)。对联中的“枭雄”、“中国”各指什么?根据此联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位“枭雄”的历史功绩。(5分)37.清朝建立之前,我国封建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收税的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由以实物为主转向以货币为主。两次转变分别发生于什么朝代?简述两次转变的有关史实。(4分)38明朝中期,广州有一举人欲赴京赶考。他想了解沿途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社会历史情况以充实文章内容,并决定由广州坐船出发。但究竟是由内河
11、北上,还是沿海北上,他举棋不定。请回答 (1)帮他设计一条路线。 (2)他沿途会了解到哪些情况? (3)这些情况对他参加科举考试有无帮助?(6分)三、问答题(共27分)39.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请以史实说明李约瑟的观点,然后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13分)4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共调随乡土产绫绢施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采籍属宗飞者,及诸亲王茹以上父祖
12、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 恶免课役。” 材料二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产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而行商者,在所郡县,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钧,便于饶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恶者,而丁颧不废,申报出入旧式。其田角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即公元29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摘自旧唐书卷一一八材料三 “总抚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颧办派办、京库、发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征银,折办与官,盖均徭,里甲与两
13、税为一,小民得无忧,而事亦易集,立法颇为单便。摘自明史食货志材料四 “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角,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摘自清史稿食货志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几种赋税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出该税制的四个特点?(2分)(3)材料二所反映的税制在哪些方面比材料一所反映的税制进步? (2分)(4)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税制内容有何异同?其异同说明了什么?(4分)四、写一篇关于古代“苛政”与“仁政”的小论文
14、,不少于600字(共23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你的历史知识与理解,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札记檀弓下 材料二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汉书郦食其传 材料二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李世民 材料四 如果统治者对其臣民管理不当,“他们就会因为这种失职行为而丧失早先人民为着完全相反的目的而授予他们的权力,权力就会被移交给人民,人民有权恢复
15、自己原先的自由。” 英洛克政府论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DCBDCABBDCBBBD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BABCACCCBADCDD二、 简释题31甘薯等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总量大幅增加;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南京商业贸易繁荣;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深层信息: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扩大,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资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商品化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
16、基础;商业的繁荣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6分)32唐朝:益州工商业繁荣,名产有锦和麻纸;(2分)北宋:成都商业繁荣,出现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1分)南宋:政府在成都设有织锦院,成都是当时的丝织中心之一;(1分)明朝:成都是著名的茶市。(1分)33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1分)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1分)两宋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1分)宋代造船业的发展;(1分)指南针用于航海;(1分)陆上丝路自然条件恶劣,时间久,运费高。34土地兼并造成农民贫困(1分),无力购买手工业品(1分);土地兼并使封建地租收益丰厚,吸引经营工商业致富的人买田置地(1分),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
17、生产(1分)。因此,土地兼并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分)。35时代不同:阿拉伯人来华时中国处于唐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1分);传教士来华时,中国处于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初期(1分),中国科技已开始失去世界领先地位(1分)。作用异同:同,客观上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往,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分)。 异,阿拉伯人主要把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先进文化传到西方,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发展(1分);传教士主要把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传到中国,在中国士大夫中产生较大反响(1分)。36枭雄:吴越王钱镏(1分)。中国:中原先后出现的五代政权(如后周)(1分)。政绩:开创吴越政权(1分),与中原
18、政权处理好关系(1分),修筑钱塘江沿岸海塘(1分)。37第一次转变:唐朝后期,杨炎实行两税法(1分),收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和财产为主(1分);第二次转变:明朝后期,张据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分),收税标准由以实物为主转为折银征收(1分)。38(1)明中期沿海倭寇猖獗,应选择内河北上。具体路线:珠江一漓江一灵渠一湘江一长江一大运河北京(2)大批物资从广州出口;棉花栽培遍及大江南北;武昌的木材市场;商贩贩运松江棉布、苏杭丝绸、成都茶叶、景德镇瓷器;北京城布局严整等。(3)按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和形式,其所见所闻对科举考试毫无帮助。(6分) 三、 问答题40史实证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
19、明,有三项是在宋代完成和进一步发展的(1分)。A.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分),比欧洲早400年。B. 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1分);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1分)。C. 北宋时,火药已在军事上广泛使用(1分);南宋时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突火枪(1分)。北宋科学家沈括著有梦溪笔谈(1分),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他编制的“十二气历”(1分),比英国类似的历法早800多年。原因(5分):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为科技发展创造了稳定环境;两宋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促进了科技进步;宋代科技发展建立在唐朝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起点较高;两宋长期
20、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双方的战争促进了火药兵器的使用和发展,双方和平相处、互通有无又促进了其它科技成就的传播和交流;两宋尤其是南宋政权鼓励对外贸易,促进了造船技术及指南针的发展和完善。41(1)唐代前期的租庸调制和后期实行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地丁银。4分 (2)特点:第一,按丁征税;第二,以实物税为主,或实物地租;第三,纳绢代役,称为庸;第四,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2分 (3)第一,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比按丁征税合理,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第二,贵族、官僚均要征税,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分 (4)相同点:第一,均征收银两(或者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第二,
21、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不同点:一条鞭法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地丁银把丁银摊丁人亩,废除了人头税。 相同点说明明后期以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简化税收制度。不同点则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农民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4分四、小论文 23分 (略)附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徒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
22、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中国古代史 材料2:在田律、徭律、仓律、工律、工人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秦史稿 材料3: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
23、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 材料4: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请回答: 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 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律颁布的目的、实质和作用。秦律具有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护私有财产,保证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规范社会经济活动,重农抑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秩序等职能。秦律内容繁复缜密,体现法家思想,严刑酷法,轻罪重刑。实质:它颁布的目
24、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是秦朝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作用:对消除原六国的反秦势力,巩固统一起重要作用。它从法律上维护了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性。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产生重大影响,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法律制度的完备奠 定了基础。但秦律过于严苛,激化阶级矛盾,成为秦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时曾向崇祯帝建议“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崇帧十四年二月,因“安内”不力,杨嗣昌忧惧自杀。结合历史知识判断这里所谓的“安内”“攘外”分别是指什么?该政策实行的结果如何? “安内”指镇压明末农民起义,“攘外”指抵御关外清军的进攻。结果:农民起义推翻明王朝;清势力壮大,1644年入关镇压农民起义,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