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单元测评: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489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单元测评: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单元测评: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单元测评: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单元测评: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单元测评: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单元测评: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测评(基础过关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解析:从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变化,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答案:B2.下列事件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解析:铁农具、牛耕出现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B项错误;井田制是一种名义上国有

2、而实际上归贵族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C项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三种形式,即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项错误。答案:A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项工程位于三国时期的蜀国。因此,从地域上判断,它应该是都江堰。答案:A4.下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先进的纺织技术解析:通过图片观察既有

3、曲辕犁又有纺车,此题应该理解为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故选C项。答案:C5.汉书地理志载汝南郡安城设“陶官”,齐鲁封泥集存有“安城陶尉”封泥。这主要表明()A.汉代的制陶手工业非常发达B.汉代有专门主管制陶业的机构和官吏C.汉代制陶产地遍及齐鲁各地D.汉代的官府制陶手工业达到鼎盛时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切入点是古代中国的手工业。解答本题要分析材料内容,从“陶官”“陶尉”等可以看出,汉代设有专门管理制陶的机构和官员。答案:B6.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

4、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手工业解析:从材料“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政治财政色彩”可以看出,该手工业形式生产的产品具有为皇室官府服务而脱离出市场经济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正确答案为B项。民营手工业、个体手工业的产品主要是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家庭手工业主要是为满足家庭的需要,故排除A、C、D项。答案:B7.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

5、,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解析:“蚕桑业”是指丝织业,元代棉花种植范围扩大,棉纺织技术先进,导致丝织业萎缩,D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不符合史实;B、C两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故选D项。答案:D8.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瓷器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的是()白瓷青花瓷青瓷珐琅彩A.B.C.D.解析:题干材料提到的四种瓷器分别出现于南北朝、元朝、东汉、清朝。答案:C9.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

6、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解析:材料中“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体现了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由此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D项。答案:D10.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

7、的需求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解析:本题涉及的是古代经济,A项错在“广泛存在于城乡”;B项表述过于绝对化;南北朝时期国家政局动荡,北方不可能商品经济非常发达,故排除C项;D项表述正确。答案:D11.(原创)唐中期以后,营金融业者之柜坊,益为社会所需要,同时商人皆感现钱交易之不便,竞以现钱存入柜坊而换用票据,于是票据乃与现钱同时流通于市面。上述材料反映了()A.柜坊初起于长安,五代及宋时波及各地B.柜坊是封建政府设置的金融交易场所C.柜坊兼具银行、客舍、邸店等多种功能D.柜坊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出现解析:据材料中“营金融业者之柜坊,益为社会

8、所需要以现钱存入柜坊而换用票据”等信息判断,D项符合题目要求。B、C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D12.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解析:唐朝的赋税以实物赋税和货币赋税为主,南宋的赋税则以货币赋税为主,这种表面赋税形式的变化,则反映了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故本题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曲解了题干原意,排除B项。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实

9、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与史实不符合。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答案:A13.(原创)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说明当时()社会分工很细,生产效率提高人口众多,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出现了雇佣关系景德镇制瓷工艺复杂、水平高A.B.C.D.解析:“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并不能体现当时的人口众多,更不能体现当时的社会治安恶化。因为虽然聚集众人,但多是找工作的,而非聚众闹事的。故排除含的选项,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14.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

10、帆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A.泉州B.广州C.南京D.上海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78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政府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故选B项。答案:B15.(原创)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

11、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清朝官员认为葡萄牙人在澳门与广东商人通商,容易“激变”,于是“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可见清朝延续了明朝末年的“闭关锁国”政策。B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意思,C项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16.下列是一组反映我国唐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图文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

12、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唐代时期,位于浙江宁波一带的越窑和位于河北邢台一带的邢窑,都是当时著名的官营瓷窑,其产品在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图1越窑青瓷莲花碗图2邢窑白瓷执壶材料三自春秋战国至唐代(中期)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中唐以后,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13、,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扬州最繁华的街道“十里长街市井连”,到了晚上,“夜市千灯照碧云”,一派繁华景象。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唐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6分)(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8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代“市”的基本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答案:(1)特点: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规模比较小;性别分工相对简单;产品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答出其中6点即可)

14、(2)发展状况:瓷窑遍布南北;瓷器制作精美;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答出其中3点即可)特征:起源早,历史悠久;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手工业种类逐渐增多;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分工日益细密;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并存。(答出其中5点即可)(3)发展趋势:交易场所由集中到分散;交易时间的限制逐渐取消。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的日趋进步;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7.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识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材料二汉武

15、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6分)(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6分)(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8分)答案:(1)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推动了小农经济的产生。(2)经济政策:盐铁官营。实施目的: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3)特点:生产规模庞大;资金投入巨大;生产分工细密;实行雇佣劳动。阻碍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