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464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届七宝中学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一 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携来百侣曾游,_。(毛泽东_长沙)(2)望西都,_。(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3)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设想未来相逢情景的诗句是“_,_。”【答案】 (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沁园春 (3). 意踟躇 (4). 何当共剪西窗烛 (5). 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峥嵘”“踟躇”等,要

2、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按要求选择。(5分)2.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B.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C. 蔡先生一句话也没有说就使我受到了一次春风化雨之教,这就是言传身教。D. 其实,他越矫揉造作,人们就越看出他在弄虚作假。【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言传身教:是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

3、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而C项中说“一句话也没有说”,与“言传身教”意思不符,可改为“不言之教”。A项,动中有静指动为重点,中心也会含有静。用来形容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使人快乐安适。使用正确。B项“各不相同”用来形容各个词调的不同,使用正确。D项“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和后文的“人们就越看出他在弄虚作假”符合,使用正确。故选C。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一句的是(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

4、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A. 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B. 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須的C. 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D. 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该段材料谈论的是油品质量的问题,紧接说举例说明,一些城市空气中 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说明

5、油品不合格造成的严重后果,“而”后说只要使用合格的油,后面自然应该接良好的效应,因此选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是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把握文段层次,确定中心。(2)

6、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5)选词造句;(6)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7)串读检查。如本题,经比较,AB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不一样,A表达效果更明显。视频二 阅读 7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现代的司马迁谈今日的资料压缩陈之藩大致说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与信息。从最原始的到最近的社会一直是如此。不过在上古的人没有意识到信息的重要,虽然语言、符号、图像、文字与人类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同时演进而来。我们意识到信息的极端重要与信息的定量估测是

7、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大致是由控制理论的创立者温纳(NorbertWiener)及信息理论的定义者山农(ClaudeShannon)所启迪的。温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如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不易存在下去。”山农则是把玻耳兹曼(LudwigBoltzmann)墓志铭上那个“熵”的公式借来,为信息做了定量工作并构建了分析理论。 信息不仅包括我们所有的知识,还包括感官所触到的一切。报纸上的新闻,书本上的报告,市场上的行情起伏,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简单到一张照片或一幅图画,复杂到终端机上的种种显示,印表机上的列列标记都是信息。我们固然一直是生活在物质如空气或水的海洋中,也是生活在能量如光

8、或热的海洋中;而今,我们忽然悟出更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从古以来就是如此,二十世纪下半叶情况尤然。 但信息与物质或能量有所不同。信息的最大特征是:它并非单独存在的东西,而是以互相联系为前提。没有联系,就没有信息。于是信息必依附于一定的载体。通过载体,这信息才能被处理、传输、操作。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多是经电子为载体、用数字作处理而表现出来的资料。 信息资料不能单独存在,是由互相联系而来。所谓互相联系,主要是传递与储存;而储存可以视为延迟了的传递,于是信息与传递,或者信息与储存的关系也就特别密切了。经由数字处理而得出的信息资料,自然因频繁的传递与大量的堆存,而逐渐成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随着

9、时间的推移而日形严重。人们遂发展出特别的储存与传递的方法,称之为资料压缩。 我们现在以电脑问世以后的眼光,回顾一下历史,也许对于人类目前对付资料压缩的问题能够有所理解。 我们先以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子。司马迁是把从轩辕到汉武帝时代汗牛充栋的史实,用一片片竹简写出五十二万字的史记。他的志趣所在,是把这一大堆竹简写成的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这整个的过程与目的可以说是信息的传递,也就是他所谓的“传之其人”。而储存的方法则是写在竹简上,把竹简“藏之名山”。当然如果能省掉一个字,就可以少写一个字。竹简上少写一个字,就可以少用些竹简,而藏之名山时就可节省些空间。_4_自然,竹简像晶片一样,是载体,

10、而所写的字可以比为位元了。这正说明了上古所用的信息系统,已经是在做资料压缩了。 第二个例子,可以举莫尔斯所发明,由中国改造成功的汉字电报系统。这是把汉字的每一个字均编成一个数字码,也就是有一电码本在拍发端,而有另一同样的电码本在接收端,载体把点与划的莫尔斯符号一个一个地传过去。这种编码与解码的思想方式与目前正在用的LZ(LempelZiv)的思想并无原则上的不同,只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罢了。我们细览这些人类所发展出的文字资料压缩技术,会恍然悟到由竹简到晶片是工具在变,而储存与传递的思想并没有改变很多。 资料压缩的思想与技术,如同计算机科学中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有些是突如其来的自我生发,有些则是意

11、想不到的闯进来的外来影响。例如,利用“训练”制作的大的编码,正显示了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理论影响下处理信息的发展前景。我们若用司马迁的例子做比喻,这种研究可以说是训练一些字练句遒的司马迁机器来做彻底的大编码工作。 可是,以上所述总是载体系统的手段问题,而从未涉及信息本身的内容问题。古时的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目标及“叙游侠,述货殖”等的各重点,在现代司马迁的作风上是绝对不见踪影,绝对不予置问的。以至今日域中,发信者不知所云,收信者不知所措,只有络绎于途的传信者,在急促慌忙地奔走与煞有介事地呼号。这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象征缩图,不也正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问题所在吗

12、?4. 高中阶段,我们学过课文鸿门宴就是选自司马迁所修史记_,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体例),为二十四史之首。5. 根据文章内容,为“载体”下定义。6. 下面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控制理论的创立者温纳认为,信息对于人类社会至关重要。B. 自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我们便一直生活在信息的包围之中。C. 压缩资料可以解决信息在储存和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D. 科学家正在尝试通过“训练”机器来做彻底的大编码工作。7. 第段空格里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这可以说是编码程序,以不致使人误解原意为最低诉求那就需要一些念懂古文的工夫,也就是后世的人要有解码的训练使所写文言文字达于精纯,然后才写到竹简

13、上去于是,司马迁就需要把自己的写作技术练入化境而后人在名山内拿到竹简时,得到竹简上所示的信息A. B. C. D. 8. 联系全文,对本文标题“现代的司马迁”加以评析。【答案】4. (1). 项羽本纪 (2). 纪传体通史 5. 载体就是储存(记录)信息,使信息能够被处理、传输、操作的介质/工具。 6. B 7. C 8. (1)本文标题含义丰富:以“司马迁”指代信息资料压缩的思想和技术,以“现代的司马迁”为题,包含了“从古至今,文字资料储存与传递的思想并没有太多改变”的意思;另一方面,司马迁著史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现代的信息储存与传递则只重方法研究而不重内容、价

14、值的思考,作者以“现代的司马迁”为题也暗示了信息时代所存在的问题。(2)标题巧妙地避开了专业名词,富有形象性,易于理解;以“现代”一词修饰“司马迁”,既可使读者产生新奇感,也同时暗示了信息时代的不足,能引发读者的反思。【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一些文学常识,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此题是对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的考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

15、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我们学过的课文鸿门宴是选自司马迁所修史记项羽本纪。【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根据文章内容,为“载体”下定义,解题思路主要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和抓住“通过载体,这信息才能被处理、传输、操作”这句话来概括。通常用什么是什么的判断句式。在内容的揭示方面往往是:种差+属的形式。所以由此可得出答案“

16、载体”就是储存(记录)信息,使信息能够被处理、传输、操作的介质/工具。【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项“自二十世纪下半叶起”范围错误,原文是“而今,我们忽然悟出更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从古以来就是如此,二十世纪下半叶情况尤然”,所以B项错误。故选B。【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题干要求“第段空格里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解题思路就是要结合第段空格前后的内容,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里正确排序。根据第八段

17、的内容“当然如果能省掉一个字,就可以少写一个字。竹简上少写一个字,就可以少用些竹简,而藏之名山时就可节省些空间”,可知要想节省些空间,就要少用些竹简,那么只有提高写作技艺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第句承接前文,放第一句,排除AD。再比较BC两项,主要是句的位置。句中的“这”应该代指的是句“使所写文言文字达于精纯,然后才写到竹简上去”所说的内容。所以句紧承句。故选C。【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题干要求联系全文,对本文标题“现代的司马迁”加以评析。其实就是考查赏析标题的能力,可从含义和手法、作用等角度分析。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

18、中的含义 (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回答本题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本文主要是谈论信息时代的现状,司马迁是作者列举的一个事例,要抓住文中“文字资料压缩技术”,“储存与传递的思想并没有改变很多”,“在现代司马迁的作风上是绝对不见踪影,绝对不予置问的”,“这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象征缩图,不也正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问题所在吗?”这些关键句可帮助理解作者的观点。所以本文标题含义丰富:以“司马迁”指代信息资料压缩的思想和技术,以“现代

19、的司马迁”为题,包含了“从古至今,文字资料储存与传递的思想并没有太多改变”的意思;另一方面,作者以“现代的司马迁”为题也暗示了信息时代所存在的问题:现代的信息储存与传递则只重方法研究而不重内容、价值的思考;还可从读者感受角度分析:以“现代”一词修饰“司马迁”,既可使读者产生新奇感,也同时暗示了信息时代的不足,能引发读者的反思。【点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爸爸的去世。标题的作用。(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造成悬

20、念,引起读者关注;(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一语双关。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最苍凉的海岸迟子建如果上帝还在怜恤失落在人间的迷途的羔羊,请他把目光投向大西洋岸边的诺曼底吧。那里有一片浩浩荡荡的白色墓葬,那下面掩埋着成千上万的年轻的士兵,虽然他们告别这个世界已经有六十年了,但他们的灵魂,仍然在大西洋的海浪中盘旋和呜咽。和平年代的欢歌笑语已经彻底湮没了他们满怀着伤感的心语,那些在诺曼底海滩牵着爱犬享受着阳光的度假者,那些劳作了一天、在晚餐时喝着诺曼底特有的苹果烧酒的农人,有谁还会在意这样的一片坟墓呢也许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墓葬太多太多了! 人类的战争史应该永远铭记着194

21、4年六月六日的黎明事实上那一天是没有黎明的。盟军在薄雾中向着防御薄弱的诺曼底发起了攻击!为了抵御盟军的登陆,希特勒早在1942年就下令修筑一道从诺得角到西班牙海滨的防线大西洋壁垒,虽然到了1944年还没有完全建成,但它设置的地雷场和像丛林一样潜伏在水中的障碍物,还是给登陆的英美联军士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伤亡。 战争永远离不开流血和牺牲。从中世纪开始就不断在欧洲大陆崛起的教堂,从来就没有以上天赋予的无穷力量阻止过炮火的袭击。我们在高唱赞美诗的同时,屠戮却在烽烟中进行。也许我们应该感谢上帝,如果不是德军的最高统帅把盟军的登陆点预计在加来地区,而把更多的兵力部署在了那里,如果不是天气护佑着艾森豪威尔

22、,那么,盟军在诺曼底的伤亡将会更加惨重。 我们不知道那些肩负着武器、野战背包、防毒面具、水壶、急救包以及食物的士兵在冲上诺曼底海滩的那一瞬间,怀着怎样的心情。当战争像一条条看不见的坚韧的饵线把他们如鱼一样鲜活的身体强行拖上海岸时,他们就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了。命运好的,他们躲过了敌人炮火的袭击,活到了和平年代,能在夕阳中一次次地回忆那个惊心动魄的早晨。命运差的,会被敌军的子弹射中,当他还来不及看到这片陌生的陆地上哪怕一抹的生命绿色时,就永久地闭上了眼睛。那些在飞机掩护下先期登陆的伞兵,他们并没有因为来自天上而特别受着上帝的眷顾,他们有的落入了沼泽地里,有的掉入农户的花房中,还有的被吊在教堂的十字

23、架上,十字架充当了刺刀的角色,使他们一命归天! 随着德军反扑的加强,漂浮在岸边的盟军的尸体越来越多,沙滩上被炮火击中的登陆艇在燃烧,坦克也在燃烧,硝烟中受伤的士兵无助地坐在沙滩上,鲜血如朝霞一样染红了那片海域。但伟大的盟军还是拥有兵力和武装上的绝对优势和主动,一批人倒下来了,另一批人又冲上去了,最终,大西洋壁垒被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诺曼底登陆成功,艾森豪威尔可以畅快地喝上一杯香槟酒,为他的规模宏大的两栖登陆战的巨大战略成果而庆贺! 我是在三月底来到诺曼底的。春天来了,行进在乡村公路上,可以看到初开的各色花朵。我们奔向诺曼底海滩,走向那片掩埋着登陆战中死去的盟军士兵墓地的时候,确实有一种被现实

24、击痛的感觉,虽然说这个“现实”距离我们已有漫长的六十年了。 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吃着青草的一群羊。那些伫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

25、,我缓缓地独自穿行在墓葬中,看着白色十字架上的碑文,后来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士,十五岁花季的年龄啊! 有谁还会记忆着这些客死他乡的战士呢!他们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的大海,诉说着他们永远的乡愁!他们的死亡,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伟大的辉煌的死亡。可是再崇高的定义,也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富诗意,他们在最该对着青山碧海抒发豪情的年龄闭上了眼睛,在最该亲吻恋人的年龄闭上了嘴巴,所以我相信,他们年轻的心,一直没有死亡,大海上那些漂浮的云,可是他们流浪着的灵魂?他们该诅咒谁?诅咒制造了那场人间地狱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或者诅咒让他们成就英名的艾森豪威尔? 在二战的将帅中,我最尊崇的人就

26、是艾森豪威尔。凭着自己咄咄逼人的“战绩”,他成为一名五星上将,并且做了两届的美国总统。他的战绩之一,就是我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走在这样的墓地中,艾森豪威尔的光环在我心中黯淡了一圈,虽然我知道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将军!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和平的来临就是伴随着这样一个又一个沉重的代价!然而我们并不珍惜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这世界的局部战争从来就没有止息过,我们战胜了法西斯,可我们一直没有战胜我们内心的贪婪和愚蠢! 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一天,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

27、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来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炮声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怀来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一个砝码! 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

28、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1957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黑暗消失了吗?! 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9. 第段画线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请加以赏析。10. 简析第段画线句的含义。11. 联系全文,分析第段的用意。12. 文中多次提到“六十年”,请分析其作用。【答案】9. 将战争比作看不见的坚韧的饵线,将水中战士的鲜活的身体比作鱼,形象地表现了诺曼底登陆中士兵为战争所操纵、无法主宰命运的可悲状况。含蓄

29、地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 10. 我们在用战争争取和平的时候,往往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这是对和平的伤害。 11. 第段写诺曼底墓地因政客的到来又为世人关注,这与第段墓地平日的冷清形成对比,由此引发的作者的忧思与质问,到底应该怎么纪念这场战役?今人应如何反思过去?质疑布什和布莱尔祭奠阵亡战士的意图,暗含了对政客们用战争牺牲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批评。 12. “六十年”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在第一、第六、第十段。一是起强调作用,提醒今人关注六十年前发生的这场屠戮,从中去发现人类昨天的问题,思考如何面对明天,二是有穿针引线的作用,逐步推进文章,每次出现即新启一层意思,由回想战争,到

30、祭奠沉思,到“黑暗消失了吗”的追问。【解析】【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分析语句所运用的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一定要选择最主要、最鲜明的),接着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语句内容、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等),最后分析蕴含的作者情感。简单概括就是:手法 + 内容 + 情感。本题主要考查比喻手法的运用,找出本题和喻体,然后具体分析句意,最后指出效果即可。“当战争像一条条看不见的坚韧的饵线把他们如鱼一样鲜活的身体强行拖上海岸时”,这句话中将战争比作看不见的坚韧的饵线,将水中战士的鲜活的身体比作鱼,再结合

31、“他们就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了”这句话可知,是为了形象地表现诺曼底登陆中士兵为战争所操纵、无法主宰命运的可悲状况。从而含蓄地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题干要求“简析第段画线句的含义”,这是考查句子含义。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这句话是用一个形象的类比来说明战争和和平的关系。“橄榄枝”代表和平,“折取橄榄”的行为就相当于发动战争,再结合文中的“

32、就是我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和平的来临就是伴随着这样一个又一个沉重的代价!”两个句子可知,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在用战争争取和平的时候,往往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这是对和平的伤害”。【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第段主要是写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

33、眠在这里的士兵。结合文中的“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炮声也会隆隆地响起”这句话可知诺曼底墓地因政客的到来变得热闹,又为世人关注。再结合最后一句“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怀来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一个砝码!”可知,作者对这些政客的到来是持质疑的态度的,甚至是批评。所以作者通过第段的论述是来引发今人的反思的,到底应该怎么纪念这场战役?以及暗含了对政客们用战争牺牲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批评。【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分析语句所运用的手法,接着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4、最后分析蕴含的作者情感。题干要求分析“文中多次提到六十年,请分析其作用”。一个词语在文中多次被提到,应该联想到强调作用,以及线索的作用。“六十年”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在第一、第六、第十段。作者反复强调这个时间,是要提醒今人关注六十年前发生的这场屠戮,从中去发现人类昨天的问题,思考如何面对明天,所以起强调作用。文中在不同的段落多次出现“六十年”,且每次出现都有一层新的意思,由回想战争,到祭奠沉思,到“黑暗消失了吗”的追问,所以还起到线索和逐步推进文章上文作用。【点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

35、,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13. 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 14.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熏陶。B. 这首诗第一、二句描绘

36、了一幅春日农村的寻常小事,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随风漂浮,悠悠荡荡,由近及远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C.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净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D. 这首诗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使人感受到水乡的宁静,一派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15. 请任选角度,赏析划线句。【答案】13. 近体诗/今体诗/绝句/七绝 14. B 15. 心理描写/白描手法。作者用“凝”、“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

37、形象。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解析】【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对诗歌体裁和情感内容的考查。这首诗有四句,每句都是七个字,而且二四句都押韵,所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由近及远”分析错误,应为“由远及近”。故选B。【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浏览诗歌确定答题要点;最后根据要求组织答案。本题要求赏析“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两句诗,可从手法和内容

38、等角度赏析。这两句的意思是: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作者用“疑”、“急”二字,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点睛】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

39、人怎样的感情。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贺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元光中为轻车将军,军马邑。后四岁,出云中。后八岁,遂代石庆为丞相,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李蔡、严青翟、 赵周三人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初,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曰:“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上与左右见贺悲哀,感动下泣,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出,左右问其故,贺曰:“主上

40、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ft之竹不足受我辞, 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有私,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 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元光中为轻车将军,军马邑( ) (2)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

41、词语选择释义相同的一项。(1)父子并居公卿位( )A. 居官任职 B. 岁月不居 C. 后来居上 D. 安居乐业(2)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比坐事死A. 比权量力 B. 比肩接踵 C. 无与伦比 D. 比屋连甍18. 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B. 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C. 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D. 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19. 把第段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下有司案

42、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20. 根据第段判断公孙贺不接受丞相之职的直接原因是( )A. 公孙贺担心自己出生边远地,见识浅陋,不利管理国家。B. 公孙贺担心自己靠军功做官,没有全面治理国家的才能。C. 公孙贺担心自己像前面三位丞相一样被责罚,处危险中。D. 公孙贺担心自己在英明君主的监管之下,难以施展才能。21. 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公孙贺的主要品质。【答案】16. (1). (1)驻扎 (2). (2)屡次 17. (1)A(2)D 18. D 19. 案件交给有关部门查询验证(审讯)公孙贺,一一追究他所犯的罪过,于是父子都死于狱中,全家被灭族。 20. C 21. 明哲保身/侍君谨

43、慎 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解析】【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1)军:名词作动词,驻扎;译文:武帝元光年间,任轻车将军,驻军马邑。(2)数:屡次。译文:石庆虽然因为谨慎得享善终,但多次遭受谴责。【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1)例句和A项都是“位居”的意

44、思,B项,停留,C项,占据,D项,居住,译文:父子同居公卿之位。(2)例句和D项都是“接连”的意思,A项,衡量;B项,并列;C项,相比。译文: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连着因事获罪而死。【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景帝时”为完整时间状语,其前停顿,排除BC;“以将军击吴楚有功”为完整的介宾结构,作“封平曲侯”的状语,中间不停顿,排除A;译文:公孙贺的祖父昆邪,汉景帝时任陇西郡太守,因

45、为率军攻打叛乱的吴、楚等国有功,被封为平曲侯,著书十几篇。故选D项。【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句得分点:下:交付;案验:审讯;穷治:一一追究;遂:于是;家族:名词作动词,被灭族。译文:案子交给有关部门,审讯公孙贺,一一追究他犯的罪过,于是父子都死在狱中,被灭族。【2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直接原因”,

46、原文第三段“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人物话语表明直接原因,其余选项都是间接原因和推辞的话语。故选C。【2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内容概括公孙贺的品格,注意通过文中的事件概括。从原文第三段看“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原因自述为“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从中可概括为谨慎小心;原文第四段“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可知自请逮捕朱安世是为自己儿子,可见其有私心。【点睛】文言文断句,应当分三步走:首先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然后先易后难,攻破难点;接着寻找标志和辅助标点;最后灵活运用排除法。寻找标

47、志的方法有:找名词(或代词),若做主语在其前定句读,作宾语一般在其后断开。找虚词,定句读。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凭对话、引文定句读。“曰”“白”“语”“道”“谓”“对”“云”“言”等。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况。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据修辞,定句读。依总分,定句读。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参考译文:公孙贺,字子叔,北地郡义渠县人公孙贺的祖父昆邪,汉景帝时任陇西郡太守,因为率军攻打叛乱的吴、楚等国有功,被封为平曲侯,著书十几篇。公孙贺年轻时当骑士,参军作战数立战功汉武帝做太子时,公孙贺为太子舍人,到武帝即位,

48、提拔公孙贺为太仆公孙贺的夫人卫君孺,是卫皇后的姐姐,公孙贺因此而受宠幸。武帝元光年间,任轻车将军,驻军马邑四年以后,率军出云中攻击匈奴。又遇了五年,以车骑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南卵侯。后又以左将军身份从定襄郡出击匈奴,无功,因献酎金成色不足而获罪,失去侯爵。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郡二千余里攻击匈奴,无功。八年以后,终于代替石庆任丞相,被封为葛绎侯。当时朝廷多事,监督责罚大臣。从公孙弘以后,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连着因事获罪而死。石庆虽然因为谨慎得享善终,但多次遭受谴责。当初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不愿接受丞相印绶,叩头哭泣,说:“我本来是边界上的人,靠鞍马骑射的本领当了官

49、,才能实在不能胜任宰相。”皇上和左右大臣看见公孙贺悲哀,都触动感情流下泪来,武帝说:“扶起丞相”公孙贺不肯起来,皇上就起身走了,公孙贺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宫后,左右大臣问公孙贺不愿当丞相的原因,公孙贺说:“皇上贤明,我当丞相不称职,害怕受重责,从此就危险了。”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代替公孙贺做了太仆,父子同居公卿之位。公孙敬声仗恃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骄纵奢侈不守法令,武帝征和年间,擅自挪用北军的钱一千九百万,事情发现后,被逮入监狱。这时皇上下诏搜捕阳陵县人朱安世还没捕获,皇上急于将其逮捕归案,公孙贺自己请求追捕朱安世来赎公孙敬声的罪。皇上允许了公孙贺的请求。后来,公孙贺果然抓获朱安世。朱安世

50、是京城的大侠客,听说 公孙贺想用他为儿子赎罪,笑着说:“丞相的灾祸牵连到他的宗族了我正要告发丞相违法的事,诉讼的话很多,砍伐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用斜谷的木头做桎梏也不能束缚我,不让我 告发”朱安世于是从狱中上书,告发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以及指使巫师在祭祀时诅咒皇上,并且上甘泉宫在驰道上埋偶人,用很恶毒的语言诅咒。武帝下令有关的主管部门审讯查验公孙贺,彻底追查他所犯的罪行,竟致父子二人死在狱中,全家被族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砚室记 明陆树声余性寡嗜好,自为史官,蓄一端砚。及官南雍,得一砚,歙石也。已前后得石,属工理之,凡得砚者十,曰:“蓄此足矣,越十吾无取焉。”自号十砚主人。椟藏之,题

51、曰砚室。间一出之,置几上,兀傲相对。客有规余好之癖者,余曰:“癖此不犹愈于癖他好乎?”异日,客有具辨眼者,视之,举非佳品也。余曰地:“客知余癖砚矣,宁庸以佳品为癖乎?且昔之论砚者多矣,自欧阳永叔蔡君谟洪景伯推龙尾良者出端石上,而苏子瞻至列以牛后,乃复为罗文作传,岂物无定论,其轻重一出士人之喙耶?双安知余所蓄之果佳乎否乎也?如使余嗜而取必于佳,则珍玩殊品,世不有万于砚者乎?夫珍玩殊品,非有力者不能致,而往往规夺所好于他人,故不以移余之嗜。独余材薄无文,知嗜矣,不能为之重。他日,璋子学书,出其一授焉,曰:“俟汝能书,吾将举全室畀之。”有问者曰:“此余家青毡也,惟勿以籝金例之。”十砚主人记。注释:龙

52、尾罗文:都是砚子名。璋子:作者儿子陆璋。青毡:指故家旧物,这里指的是砚子。籝:筐,笼一类竹器。22.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 盖 B. 因 C. 夫 D. 即23. 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所藏砚台之石材纹理皆为上品。B. 作者所藏十方名砚之后便不再收藏。C. 作者所藏十砚故自号“十砚主人”。D. 作者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砚室”。24. 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砚的品质高低并没有定论,全凭文人主观评价。B. 若是讲究珍品,那世上优于砚的东西就太多了。C. 有权有势的人,把天下名砚都收归于自己所有。D. 自己文采有限,即使收藏好砚也无法使之闻名。25.

53、 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以余之不足以重砚也。又何暇计其品之高下?A. 第段末尾 B. 第段末尾 C. 第段段首 D. 第段段首26. 第段说理很具说服力,请分析作者的说理思路。【答案】22. B 23. C 24. C 25. B 26. 首先反驳客对我癖名砚的质疑,然后举例证明砚的品质高下没有定论,全凭文人主观评价,所以我的收藏不在乎名否,最后感慨无力让自己所藏之砚成为名砚。【解析】【2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

54、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可知,主要是介绍自己“号十砚主人”的原因,所以前面应该填一个表示结果的虚词,所以选“因”,“于是、因此”的意思。故选B。【2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已前后得石,属工理之”;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蓄此足矣,越十吾无取焉”,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椟藏之”,把它藏在柜子里,故选C。【2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

55、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把天下名砚都收归于自己所有”,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夫珍玩殊品,非有力者不能致,而往往规夺所好于他人,故不以移余之嗜”,应是从他人那谋划夺得。故选C。【2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以余之不足以重砚也。又何暇计其品之高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我不是看重砚的出不出名,又哪里有时间去品鉴砚品的高下呢?”,这是对客人“举非佳品也”的反驳,所以放在第二段的结尾合适。故选B。【26题详解】试题

56、分析:本题考核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筛选答题区间,然后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最后组织答案。题干要求分析“第段说理很具说服力,请分析作者的说理思路”,本题要求分析“说理思路”就相当于分析论证层次,可先划分段落内部的层次,再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最后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表示层次的词语连接起来即可。第段中第一二句是第一个层次,反驳客对我癖名砚的质疑;第三至七句式第二个层次,主要通过举例论证来证明砚的品质高下没有定论,全凭文人主观评价,所以我的收藏不在乎名否;最后三句,是总结,感慨无力让自己所藏之砚成为名砚。【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

57、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三 写作 70分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著名作家毕飞宇在近期的“朗读者”中,接受董卿的采访,当他们谈

58、到“漂泊”时,毕宇飞说,我们能说水中的浮萍是漂泊的,但我们不能说水中的鱼是漂泊的。【答案】在城市中漂泊在酷狗音乐的随机播放中听到山鹰组合久违的漂人,我联想到在城市中漂泊的我们,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地随着工作迁徙,伴着梦想浮沉。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究竟是义无反顾的?还是心力憔悴的?你是过着风生水起的生活?还是在这种日益的繁忙和机械一样的运转当中日渐沉沦呢?所有的一切,冷暖随心、甘苦自知。一晃之间,我在这座城市当中漂泊快十年了,自然现在定居在这座梦的城市当中,可是心里总觉得还是在漂泊着。就像城市中的夜归人,一个人的一座城。我努力地找一个夜的入口,在夜幕当中寻找新的希望,为自己的梦想拼尽全力一次。我付出,

59、但许多时候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不知道到最后能不能到达心中向往的那个彼岸,可是我还是去做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种义无反顾,即便最后失败了。我只是一个过客,不知道疲倦地奔波于各个城市之间,就像是停留在孤岛上休息片刻的候鸟,当秋天的风再次吹起的时候,又要继续迁徙,春去秋来永远没有终点。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用自己的双脚来解读这漂泊的一生。于是我们从一个站台越到另一个站台,从一个路口走到另一个路口,从一个城市迁徙到另一个城市。我的脚步匆忙而又悠然,这么多年的漂泊已经让我有一些力有不逮和力不从心。其实我们都在生命当中寻找一些新的东西,我们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总觉得有未知的美好。这些东

60、西不是在某一个地方就能够找到的,所以为了找到它我们注定要漂泊,除非你放弃,可是我们是不能放弃的,所以我们还在漂泊。当疲惫的双脚踏上一个又一个月台,每一个月台都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总是觉得来来往往的人群当中会有一些熟悉的影子,虽然他们每一张脸都挂着不同的表情,每一种表情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的故事。在异乡漂泊最能引起我们牵绊的,我想应该就是身边的人。可是我们为什么总是觉得孤单呢?这样的一种孤单如影随形,即便是我们正在和朋友进行狂欢,即便是我们有着一份十分体面的工作,或者是体面的一份职业。妻子说在不属于自己的异乡,她总觉得和其他人打起交道来非常的有压力。是的,我们只跟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交往,并且用那种

61、最直接的方式,一谈起来就掏心掏肺,稀里糊涂的有时候被人算计了还不知道,这种经历相信许多人都有过。每个人对自己心中的那座城有着不同的注解,有的时候城市是一个战场,又或者是一个职场,都是要去拼杀或者是要去竞争的,但同时城市也向我们展开了它另外的一面。不管它是悲情的还是欢愉的,不管它是孤单的还是快乐的,这样的一座城市在我们的内心当中都会投射出不同的色彩。只是有的时候我会突然的想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在这样的一座城市当中不停地突围、不停地奋斗,一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可是我追求的东西依然还很遥远,奇怪的是,这座城市却依然还是这么的年轻。我一直都在漂泊,从来都没有停留过。然而城市的夜空有太

62、多霓虹闪烁、太多纸醉金迷,我为何不舍、为何留恋?我也不得而知。漂泊在这座有梦的城市也许我还算是幸运的,有梦想在我也就习惯了漂泊。下一站将漂向何方我不知道,但有梦想的地方就有我的足迹。【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著名作家毕飞宇对“漂泊”一词的理解,他说“我们能说水中的浮萍是漂泊的,但我们不能说水中的鱼是漂泊的”。要求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此题审题立意的方法是:抓住关键词,对比分析,因果分析,整体概括文意法。比如因果分析法:为什么“我们能说水中的浮萍是漂泊的,但我们不能说水中的鱼是漂泊的”?对比分析法:鱼与浮萍

63、的本质不同是什么?可以得出立意方向:同为水中有生命之物,浮萍没有思想活力、没有自控力,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无助地任风水摆布,不能自我主宰,永远是被动的;而鱼,有思想、有实力,不受风水摆布,能够把持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能够掌控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主宰自己,特立独行,迎风飘舞,逆流而上。让我们做一尾有思想的鱼吧,自立者必自强!参考立意:主宰自己的命运;自我主宰;掌控自己的方向;生活要靠自己;自立更生胜过于上帝之手;做一尾有思想的鱼【点睛】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第一步:概括现象(是什么)第二步:分析现象(为什么)现象反映了什么,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三步:如何解决(怎么办)第四步:确定立意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触较深的,有素材积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