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能用数学符号和自然语言描述椭圆的定义。2能说出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3会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重点难点】1.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2.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化简。【预习案】【导学提示】任务一:复习1:过两点,的直线方程 复习2:方程 表示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 任务二:预习教材38-40页,找出椭圆定义的关键点。【探究案】探究一: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同一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这时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一个 如果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
2、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对议:移动的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经过观察后思考:在移动笔尖的过程中,细绳的 保持不变,即笔尖 等于常数 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 ,这两个定点叫做 ,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 组议:1.若将常数记为,为什么? 当时,其轨迹为; 当时,其轨迹为 2.已知,到,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的点的轨迹是 探究二: 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若焦点在轴上,两个焦点坐标 ,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组议:例1. 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轴上; ,焦点在轴上; 对议:方程表示焦
3、点在轴上的椭圆,则实数的范围 组议:例2.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并且经过点,求它的标准方程 对议:椭圆过点 ,求它的标准方程【训练案】1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常数,则点的轨迹为()A椭圆 B圆C无轨迹 D椭圆或线段或无轨迹2如果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3如果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6,那么点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是( )A4 B14 C12 D84. 已知的顶点、在椭圆上,顶点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边上,则的周长是( )A B6 C D125椭圆两焦点间的距离为,且椭圆上某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等于和,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6 如果点在运动过程中,总满足关系式,点的轨迹是,它的方程是7. 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焦点在轴上,焦距等于,并且经过点;焦点坐标分别为,;8.椭圆的焦距为,求的值9.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求实数的范围【自主区】【使用说明】教师书写二次备课,学生书写收获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