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429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上海市2014届高三历史阶段性测试卷C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与您相伴。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上海高中历史阶段性测验卷C(选科)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11.12考生须知1 考生要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试编号。2 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三大题。3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做答无效。4 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老师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00分)1、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天竺

2、 C.郑和下西洋 D.新航路开辟2、“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二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3、李大钊在国民之薪胆中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通过“甲寅之役”,日本帝国主义 A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 B迫使俄国出让旅顺、大连租借地C侵占山东,取代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D把中国东北三省变其独占的殖民地4、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

3、”的历史转型中,下列哪一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5、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6、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是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有维护贵族和平民利益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为罗马公民法奠定基础 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A B C D7、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是指A罗马帝国范围内的

4、外族自由民B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C罗马本邦的自由民D指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公民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都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9、“人民不想冒可能发生内战的风险,而且他们希望詹姆士二世做一个可敬的理智的国王。但事实证明他是个很差劲的国王。他一意孤行,脱离议会统治,威胁到伦敦城和许多其他城镇的利益。表现的像一个专制独裁君主。他让英国多数有产精英觉得他们必须推翻他。” 英国皇家历史学会 副主席 哈里狄更斯 为推翻国王,英国人采取的政治选择是 A.议会打出“自

5、由”的旗号,号召人们讨伐国王 B.以“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名义判处国王死刑 C.发表 为英国人民申辩,阐述推翻暴君统治的合法性 D.发动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迫使国王下台 10、年轻的皇帝威廉二世即位后所发的第一个圣谕就是致我的军队,他宣称:“我和军队是一体,我们天生互相帮助,不管上帝的意志是要给我们和平还是风暴,我们都将站在一起” 对威廉二世这一“圣谕”的阐释正确的是 表明威廉二世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 说明德意志的军国主义传统再次抬头 威廉二世试图维护世界和平 预示着德国即将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A. B. C. D. 11、“其中有一个人他寄给华盛顿一封信,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指拥护华盛顿

6、当美国国王)。华盛顿的回复很有讽刺意味,他说,再也没有什么建议比让我成为国王,更令我觉得受到冒犯和谴责。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华盛顿,如果他不做国王,就不可能有国王。” 通过上述材料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领导独立战争的华盛顿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B.独立后的美国围绕建立什么样的政体存在争议 C.独立后的美国人大多留恋君主制度 D.华盛顿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反对君主制12、1931年7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则征求如意郎君的征婚启事:“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三、高尚的人格;四、风姿潇洒,身体壮健。精神饱满,服饰洁朴;五、

7、对于女子的情爱,专而不滥。诚而不欺;六、经济有相当的独立;七、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八、有创造的精神,有保守的能力。”这些内容说明当时出现男女平等的思潮 女性勇于公布自己的折偶标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受到了挑战 婚姻习俗已得到彻底变革A. B. C. D.13、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14、右图是2011年热播的电视剧宫的宣传海报。女主人公晴川穿越到了

8、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孔庙中悬挂着皇帝亲书的“万世师表” 用满文写的尼布楚条约 皇帝下旨设立安西都护府A B C D15、对下列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红色中华 刘大白(民国7年)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 A “新潮”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潮流 B“黑暗”指南京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统治C“一线红”暗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卷到远东”主要是由于一战的影响1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

9、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 B C D17、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8、中国古代一机构具有“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职能的是A刑部B内阁 C厂卫D军机处19、“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

10、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该说法突出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0、在某历史教科书中评价建国初期的土改运动时提到:“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的斗争,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此处所提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大约自以下哪一时期起存在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21、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由此可知皇帝看重的是A城市商业税 B官办作坊收入 C农业赋税收入 D海外贸易收入22、“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

11、,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3、右图反映出日本某时期教育普及率迅速提高。你认为影响日本教育普及率迅速提高的时期在A明治维新之后 B日俄战争之后C日本工业革命之后D日本侵华战争之后2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

12、的人身自由25、古代中国的法律随着近代潮流而消逝,古代罗马法则对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两国A法治精神和意识不同 B法律文本形式不同 C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 D统治者的认识不同26、“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描述的形象是A早期的耶稣会士 B同文馆的外籍教师C京师大学堂教习 D清末学堂里的教师27、王国维曾论道“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文中“天水一朝”借指A. 西夏 B. 隋朝 C. 宋朝 D. 辽朝28、“帝裔里的近亲,亦即刘家的叔伯、兄弟、从兄弟等封为王,功臣中之卿相则封为侯。他们的领域和直隶于中央的郡县犬牙相

13、错。”文中的“帝”是指A周武王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29、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30、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在英国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织品大

14、量涌入中国31、“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该论断源自A. 洛克 B. 孟德斯鸠 C. 伏尔泰 D. 卢梭32、古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作者抨击这种现象,最终导致 A、靖康之变 B、澶渊之盟 C、南宋灭亡 D、靖难之役33、1688年7月30日,英国的7位政治要人悄悄聚会,起草了一封邀请信,派密使送往荷兰,要求荷兰执政率军前来英国。他们的真实意图是A. 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B. 恢复正统的斯图亚特王朝C. 阻挡专制捍卫英国自由传统 D

15、. 压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抗1. 什么是第三等级?是一切。2. 迄今为止,第三等级是什么?什么也不是。3. 第三等级要求什么?34、右图是法国大革命前夕流传甚广的什么是第三等级?宣言。第三等级主要的要求是A. 政治地位 B. 经济地位 C. 人身保障 D. 信教自由35、下列地图所反映的历史场域按时序排列,位居第三的是罗 马 帝 国ABCD拜占庭36、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

16、论不一定合理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37、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1850年1887年1914年1936年1949年人口数(千人)414699377636455243510789541670人均收入(元)43.635.941.2250.5134.98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C19141936年人

17、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38、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9、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

18、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恰当的是 A. 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40、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41、 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为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

19、造成的破坏 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 A B C D42、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A.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

20、运动D. 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43、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l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l的情况出现于A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解放战争期间44、郭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东方物产的

21、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ABCD 45、更衣记中写道:女人穿旗袍 “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据此,张爱玲主要强调A.近代的旗袍样式发生变革 B.西学东渐的局面已经形成C.女权运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D.近代妇女地位发生变化46、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47、1

22、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A B C D48、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程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

23、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49、 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在双方的相互妥协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了。 下列四位同学对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而“相互妥协”的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甲:“由于法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共和派无法战胜君主派,被迫与君主派相互妥协。” B.乙:“宪法已经规定,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派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对君主

24、派的胜利,妥协只是表面现象。” C.丙:“反复的革命和复辟只会造成法国政局的动荡;只有相互妥协才能建立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秩序。” D.丁:“当时共和派和君主派都缺乏一个象拿破仑那样的既象狮子般凶猛,有象狐狸般狡猾的政治强人,只有相互妥协才能维护自身利益。” 50、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而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这说明A梁启超注重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梁启超强调修史论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C梁启超全面否定旧史观,提倡新史观D梁启超的史学观点为民

25、主革命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51、 (8分) 历史文献中的孔子形象材料一: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材料二:东门有人(孔子),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三:其生之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三字经(相传宋元之际开始流行)问题: (1)依据材料分别指出孔子在不同历史文献中的形象特点(不得照抄材料)。(3分)(2)指出造成文献中孔子形象差异的主要因素。(3分)(3)根据以上分析,你如何看待历史文献的史料价值?(写出两点即可)(2分)52、(17分)2006年 11月13日

26、至24日,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一套共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已同步发行。位于北太平洋地区的中国和日本都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两国迈向强国的历史轨迹给人类留下众多启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宋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立了合理完善的行政体制,使国家的政令在幅员广大的疆域内基本上得到执行,保证了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唐宋政治制度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上)第310页材料二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而这一过程也正深

27、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影响着世界格局。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让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巨变,使我们能够更自信和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大国崛起解说词:结束语材料三 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从1955年至1964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对于这

28、个奇迹般的速度,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它虽然物质上像楼房炸塌了,但是它这些,用现在的话就是软实力,还是保留下来了,所以,这是日本战后尽快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大国崛起解说词:百年维新(日本)(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与北宋初期完善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并简述其共同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是如何探索强国之路的?(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实现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战争?(1分)简述

29、两次战争结局对日本的不同影响。(3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指什么?(1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崛起对你的启示。(2分)53、(25分)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班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探究一: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俞邃关于“

30、中国模式”之我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6分)探究二:西方模式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 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Yes”。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8分)探究三:苏联模式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这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斯大林时期人力和自然资源都可以大量获得。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渐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效。不过也许苏

31、联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政治方面的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5分)探究四:中国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复兴之路解说词 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6分)12345678910DBCDCDBD

32、DD11121314151617181920C ABDAABCAC21222324252627282930DBABAACBBB31323334353637383940DCCABDBCDC41424344454647484950CDDACABDC B51、(1)材料一:仁爱而威严的人师(学者)形象;材料二:长相特异而不得志的政治人物形象;材料三:上天之后的圣人形象。(3分)(2)文献的作者不同;文献的时代背景不同;儒学的历史地位不同;孔子个人的经历不同(文献评述历史人物的内容范畴不同)等。(3分)(3)文献史料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主观性体现在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创作的文献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陈述

33、)不同,客观性体现在可以通过文献史料了解文献创作时期的时代特征等。(2分)52、(1)措施:唐朝: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1分)北宋:用和平手段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1分)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1分)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1分)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中央。(1分)共同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政局。(1分)(2)近三十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1分)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1分)坚持

34、“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分)(3)两次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1分)影响:甲午中日战争日本获胜,一方面通过马关条约向中国勒索了巨额赔款,取得了在中国内地扩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和开设工厂的特权,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战争增强了控制朝鲜的势力,国际地位达到提高,成为亚洲强国。(1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日本失败,一方面战争使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被彻底打垮,国际地位急剧下降。(2分)

35、“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一些科学技术人才基础和学习西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经验。(1分)(4)启示:不断完善政治制度,进行体制创新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发展。注重教育,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坚持科教兴国,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对外开放,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坚持运用和平的外交政策来处理国际间的事务。(说明:考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酌情赋分,答出其中任意两个要点即可得2分)53、(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民贵君轻)。(6分)(2)15世纪(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王权强大。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8分)(3)单一公有制,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大量需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指令性调控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5分)(4)结束文革,邓小平恢复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6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试卷、试题、教案、学案等教学资源均可投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