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428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第五专题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7 课 战国策目录序1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 12 策,33 卷,共 497 篇,约 12 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 490 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 221 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2墨子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

2、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曾习儒学,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现存墨子53 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这是曾巩校勘整理战国策后,为书作的目录序。整篇序言是围绕对刘向说法的批驳而展开的。序文摆出刘向的论点后,就正面阐述儒家先王之道不可变,只能以道为本、以法适变的道理。并赞扬孔、孟阐明先王之道是“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他们这样做才是坚持正道、不为流俗所惑。再

3、用战国时代谋士们论诈言战的投机行为和孔、孟对照,揭露他们的言行并非顺应时势,“不得不然”。批驳了刘向的观点之后,文章转而谈到对战国策的处置意见,过渡得十分自然。作者提出对一种错误学说的否定,不能采用毁灭书籍的办法,而应将邪说的内容公布于世,让大家鉴别以引起警惕,自然而然地消除影响。全文结构谨严,条理清晰,言词简洁,立论精到,是曾巩书序中的代表作。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缺失(2)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太平(3)偷为一切之计而已:苟且(4)而俗犹莫之寤也:同“悟”,醒悟,觉晓(5)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考,考究;疵,毛病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治

4、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形容词,安定太平二帝三王之治:治理天下故治国无法则乱:动词,治理,管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动词,医治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惩治(2)之臣访之士大夫家:代词,指战国策李斯之徒以亡其身:指示代词,这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助词,的(3)易此理之不易者也:动词,改变未有以此而易彼也:动词,更换,替换而乐于说之易合:形容词,容易(4)绝放而绝之:灭绝、禁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僻远的,与世隔绝的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不知道之可信古义:“知”,知道;“道”,先王之道。今义:认识、懂得。(2)其设心注意

5、,偷为一切之计而已古义:用意。今义: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3)放而绝之,莫善于是古义:“于”,比;“是”,这种做法。今义:表承接关系的连词。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纠正(2)邪说之害正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正义、正道(3)明教化,修法度: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则可谓惑于流俗:被动句(2)臣访之士大夫家:省略句,省略介词“于”(3)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被动句(4)而俗犹莫之寤也:倒装句6翻译下列句子(1)而俗犹莫之寤也。译文:(2)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译文:(3)岂将强天下之主以

6、后世之所不可为哉?译文:答案(1)但是世人没有醒悟到这一点。(要点:宾语前置句,“寤”同“悟”。)(2)等到后来,阴谋欺诈的权术被各国采用,而仁义之路被堵塞。(要点:无标志的被动句。)(3)难道是将要用后世所不能办的事去强迫当时天下的国君吗?(要点:“以为”介宾短语译时提前。)1曾巩和刘向观点的异同分别是什么?答:答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这个观点,曾巩是同意的,他夸赞刘向这样持论是“美矣”。意见相左之处:刘向认为,战国策士们是考虑在当时的形势下国君所能够做的,也就是所能选择的,不能不用谋诈,这样,刘向的“不得不然”论,事实上,就为谋诈之用作了一种

7、开脱,这是曾巩不认可的。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不赞同废弃禁绝战国策的原因。答:答案 君子禁邪说的方法是“明其说”“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孟子之书载神农之言、墨子之言而非之;这本书记录了二百四五十年间的很多大事,不可以轻易丢弃。3文章第 2 段说“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第 4 段说“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这两句话分别说谁?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答:答案 前者说的是战国之谋士,后者说的是孔、孟二子。前者指出战国谋士的错误观点,后者以孔、孟二子的正确做法与之对比,对其进行批判。1本文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答:答案 本文主要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述观点。正

8、面以孔孟、二帝三王为例,证明时势变化,变法可以,但先王之道不可易,意在言谋诈不可用;反面以苏秦、商鞅、战国诸侯因谋诈而“亡其身”、“灭其国”的史实,言谋诈不可行。2古人论及曾巩文章“纡徐而不烦”,“纡徐”即文辞委婉舒缓,也就是说曾文说理时论点简明而持平。请以第 2 段或第 6 段为例,说说你对曾文论点简明而持平的理解。答:答案 第 2 段曾巩只用两句话就概括了刘向战国策书录的主要精神,行文简洁。对于刘向战国策书录的评价,先扬后抑,先肯定他见解的高明,再指出自己与刘向不同的意见,客观公正。第 6 段既把战国游士的某些言论视为“邪说”,从思想上明辨是非,但又肯定了战国策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反对将此书

9、销毁,显示了一种进步的开明态度。刘向所 定 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 第十一刘向所编订的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指出第十一篇者阙。臣 访 之 士 大夫 家,始 尽 得 其 书,正篇残缺。我到士大夫家里去探访,才得到了书的整个内容,订正其 误 谬 而 疑 其 不 可 考 者,然 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它的谬误,对那些难以考证的提出疑义,这样以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 完。叙 曰:才又变得完整。序中说:向 叙 此 书,言“周 之 先,明 教化,修 法度,所刘向编订这本书,说“周代的先帝,阐明教化,整修法度,所以 大 治。及 其后,谋 诈 用,而仁义之路以天下大治。等到以后,人们运用了计谋和欺骗手段,仁义的路

10、途被 塞,所 以 大 乱”。其 说 既 美 矣。卒以谓“此 书 战堵塞了,因此天下大乱了”。这种说法很好呀。最终称“这本书是战国 之谋士 度 时 君 之所 能 行,不得 不 然”。则国时候的谋士估计当时的君主能这样去做,不得不这样的”。这个 可 谓 惑 于 流 俗,而不 笃 于 自 信 者 也。结论可以说是被流行习俗迷惑,而不能对自己的见解有坚定的信念。夫孔、孟 之 时,去周 之 初已数百岁,其旧 法已 亡,孔子、孟子的时候,离周初已经几百年了,旧法已经消亡,旧 俗 已 熄 久 矣。二 子 乃 独 明 先王旧的习俗已经消除很久了。他们两人仍然能独自地阐明先王之 道,以 谓 不 可 改 者,岂

11、将 强 天下之主以后的道理,说那是不可以更改的,难道不是要勉强天下的君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 将 因 其所遇之 时、所遭之 变世不能做事吗?也应该按照他们所遇的时代、所遭的变故,而 为当世之 法,使 不 失 乎 先 王 之 意 而已。制定出当世的法规,只是使他们不违背先王的精神罢了。二帝三王之 治,其 变 固 殊,其 法二帝三王治理天下,他们的变化本来与众不同,他们的法度固 异,而其为 国家天下之 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也与众不同,但他们治理国家天下的思想,本末先后,没有不相同的。二 子 之 道,如 是 而 已。盖 法 者 所以适变也,孔、孟两人宣明的是同样的道理罢了。法度是要适应时代变化

12、的,不 必 尽同;道 者 所 以 立 本也,不 可 不 一,不需要完全相同;道德准则是确立根本的,不可以不保持一致,此 理之 不 易者 也。故 二 子 者 守此,岂 好 为这种原理是不会变的。所以孔、孟两人坚守这一点,难道是喜欢发 异 论 哉?能 勿 苟 而 已 矣。可 谓表这种奇异的论调吗?只是能够不去苟且而已呀。可以称得 不惑 乎流俗 而笃于自信者也。上是不被流俗迷惑而能坚定自己的信念。战国之游士则不 然,不知道 之可 信,而乐于战国的游说之士却不这样,不知道先王之道的可信,却喜欢说之易 合,其 设 心 注 意,偷 为 一 切 之 计 而游说的容易与世相合,他们的用心措意,苟且为权时之计,

13、不作长已。故 论 诈 之 便而 讳 其 败,言战 之 善久打算。所以谈论诈术的好处却避讳它的弊端,说明战争的好而 蔽 其 患。其 相 率 而 为 之者,处而遮蔽它带来的祸患。那些争相去做这些事情的人,莫 不 有 利焉,而 不 胜 其 害也;有得焉,没有人从中得到利益,却不能承受它带来的祸害;有所得,而不胜 其 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却不承担它带来的过失。一直到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等人以 亡 其 身,而诸侯及秦用之 者 亦 灭 其国,因此而失去生命,而诸侯和秦国也使用谋诈之术而灭亡了自己的国家,其 为 世之 大 祸 明 矣,而俗 犹 莫之寤也。惟它作为天下的大祸患才被

14、人明了,但世人仍然没有醒悟。只有先王 之 道,因 时 适 变,为 法 不 同,先王的治国之道,按照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制定出不同的法律,而 考 之 无 疵,用 之 无 弊。故 古 之 圣 贤,并且考核它没有瑕疵,使用它没有弊端。所以古代的贤能之士,未 有 以 此 而 易 彼 也。没有用这个来替换其他的。或 曰:“邪说之 害 正也,宜放而绝 之,则有人说:“邪谬的学说损害了正道,应该予以抛弃,那么此 书之不泯,其 可 乎?”对 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这本书的流传,大概可以了吧?”回答说:“君子禁止邪说,就是将 明 其 说 于 天 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 之 不 可 从,要向天下阐明那种学说,让当

15、世的人都知道那种学说不可遵从,然后 以 禁,则 齐;使后世之人皆知 其 说之不 可然后予以禁绝,那就认识统一了;让后世的人都知道那种学说不可以为,然后 以 戒,则 明。岂 必 灭 其 籍 哉?实行,然后予以戒绝,那就明白了。难道一定要灭绝那些书籍吗?放而绝之,莫 善 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 农 之言者,弃绝它们,不比这种办法好。因此孟子的书,有记载神农氏的言论的,有为 墨子之言 者,皆 著 而 非之。至于此书之有记载墨子的言论的,都记载下来并且否定它们。至于这本书的作,则上继 春 秋,下 至 楚 汉 之 起,二百四五十年之编纂,上从春秋时起,下到楚汉兴起的时候,二百四五十年的间,载 其 行

16、 事,固不可 得而废 也。”时间,记载了其中发生的大事,实在是不该废弃的。”此书 有高诱注者 二十一篇,或 曰 三十二篇,崇文这本书有高诱注释的二十一篇,有人说是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 八篇,今 存 者 十篇。总目保存的八篇,现在保存下来的十篇。纵横捭阖何 平盘古开天,肇立苍穹;原子碰撞,迸发核能;涓流奔海,波涛汇涌;春草迎辉,大地葱茏开放,让世界相通相融;开放,看寰球孰轻孰重。梦回汉唐,我们曾拥有多少包容四海的宽阔胸襟;千年变局,我们也遭遇多少固步自封的积弱困穷。历史,现实与未来让我们更加清醒;开放是治贫治愚治落后的神奇良方,开放是有效破解难题的重要途径,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放是

17、实现国家振兴的强大引擎。改革开放 30 余年,中国唱着春天的故事,高歌奋进,激情拥抱五湖四海,中原奏响崛起的强音,阔步前进。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单打独斗,闭关自守,势必处处掣肘,寸步难行,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方能纵横四海,互利共赢。我们惟有持续发展,扩大开放,提升开放,务实开放,发展机会才会越来越多;积累厚度,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惟有坚持恒心,充满热心,增强信心,下定决心,发展势头才会越战越勇。持续开放,呼唤思想解放。莫为浮云遮望眼,不做井底之蛙,不能目光短浅。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放得开,就会破难关。以更加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走向世界,博采众长。文明成果,为我所有,后发优势,

18、助我超前。扩大开放,活力释放,引得源头甘甜,既要资金项目,更要先进经验,用开放“倒逼”,以改革“攻坚”,积极主动促发展方式转变,千方百计与世界接轨通关。提升开放,理应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春满园,开放视野舒展,开放领域拓宽,开放水平提高,开放机制完善,放手“引进来”,项目落地,滚滚财源,潇洒“走出去”,生意兴隆,风光无限。务实开放,必定精彩绽放。魅力四射看中原,构筑投资洼地,开发创业福地,铸成财富宝地,打造内陆高低,让河南走向世界,让世界聚焦河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豫商的文章举省开放促崛起,站得高,立足长远,分析透,冷静思辨,举措好,应对有方,目标实,谱写新篇。一个兼容并存,八面来风的开明形

19、象,跃然纸上;一种一往无前,决不言弃的开放决心,势不可挡;一张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开拓蓝图,神采飞扬。无论千难与万险,纵横捭阖艳阳天。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偷:暗暗地B亦将因其所遇之时因:根据C盖法者所以适变也所以:用来的D然后以戒,则明则:就答案 A解析 偷:苟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B然后以戒,则明C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D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答案 B解析 B 项没有活用,明白,明确。A 项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C 项使动用法,使丧命。D 项数词用作动词,保持一致。3

20、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则可谓惑于流俗 B而不笃于自信者也C固将明其说于天下D莫善于是答案 A解析 A 项表被动。B、C、D 三项都是介词,不表被动。4翻译下面的句子。(1)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译文:(2)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译文:(3)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译文:答案(1)也应该按照他们所遇的时代、所遭的变故,制定出当世的法规。(2)道德准则是确立根本的,不可以不保持一致。(3)记载了其中发生的大事,实在是不该废弃的。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

21、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5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后,谋/诈用,而仁

22、义之路/塞B去/周之初/已数百岁C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D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答案 A解析 应为: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6清人恽敬曾说:“曾子固文章自儒家人,故其言温而定。”这句话说出了曾巩行文从容、气韵尔雅的特点,你觉得这一特点在节选的第段是如何体现的?答:答案 这一段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说“其说既美矣”,肯定了刘向对战国时代特点的分析,然后批评刘向的错误观点,显得公允得体。对刘向的观点也没有进行锋芒毕露的指斥,而是说他被流行的习俗迷惑,从而不能对自己的见解有坚定的信念,遣词委婉。7第段中加点的“然”字,作何理解?曾巩指出刘向的哪一个观点是错误的?答:

23、答案“然”是“那样做”,具体指“用阴谋欺诈的权术”。曾巩认为刘向说“战国时期的策士们为了迎合时君而不得不用阴谋欺诈的权术”是错误的。8结合第、段考虑,曾巩强调了怎样的本末先后关系?答:答案 曾巩强调“道”的不可变易的一贯性,而“法”却可“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有所变化,但任何“当世之法”都不能“失乎先王之意”,“道”为“本”为“先”,“法”为“末”“后”,二者的“本末先后”关系,是不可更改的。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

24、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

25、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

26、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 窅(yo):怅惘。汩没:沦落。欧:同“瓯”。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振发:显扬C宜其司当代文柄司:职掌D皆可征于集征:验证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多”应为“称赞、喜欢”的意思。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随人而问章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B.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其

27、身也,则耻师焉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而、者、于、以”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 项“而”,第一个表承接关系;第二个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B 项“者”,第一个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是“者”的定语;第二个是代词,的人。C 项“于”,均为介词,对。D项“以”,第一个是连词,用来;第二个是介词,凭借。1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

28、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 项表述不当。原文“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中的“爱”是“与交好”的意思,即欧阳行周少时在乡里没有交好的朋友,并不是“乡人都不喜欢他”。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君 加 以 谦 德 动 不 逾 节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 深 矣 君 之 声 渐 腾 于 江

29、淮 且 达 于 京 师 矣 时 人 谓 常 公 能 识 真答案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整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段中的两个“矣”后面要断开,虚词“且”前面要断开。根据主语不同句子就不同的原则,断开其他句子,如“君”“常公”“时人”。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译文:(2)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

30、唯恐不及。译文:答案(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状语后置句、判断句。(1)“若”是代词,你,你们;“奈何”是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为什么”;“此若家之宝也”是判断句。(2)“诱”是动词,诱导,引导;“进”是动词,进取;“推拔”是近义词连用,推举选拔;“推拔于寒素中”是状语后置句。参考译文 欧阳君出生在闽地乡下。还是幼童时,就不跟其他小孩子亲近玩耍,行走坐立常常自己独处。十多岁时,在乡里没有关系好的朋友。每当看见河边山畔有一点点风景可以观赏,内心就独自欢喜,常常

31、手拿一本书,流连于风景而忘了回家。遇到月明风清之景,有时很晚了还会留在那里,内心怅惘不能释怀,自己却不知道原因,大概他的本性就喜欢山水吧。不怎么懂文章时,跟随别人去问文章字句,忽然有一句话非常合乎他的内心,很长时间内心感到很得意,长吟高啸,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停下来。他的父母不了解他的内心,常常对乡里人说:“这儿子不知道他心志怎样,怕不会成为沦落的饥民吧。不知道他这样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乡人中有知道事情多见闻广的人,都来祝贺他们说:“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欧阳行周从此就天天读书,叹服仰慕圣人平易近人的教化,通晓君臣父子之间的礼节,对于忠于君主孝敬长辈这些事情,唯恐达不到圣人的

32、要求。提笔写文章,言辞秀美,才思敏捷,一般人们说不出来的,他写起来却很容易,从此名声在乡里显扬。建中、贞元年间,他的文章兴起,名声更加显扬,瓯闽一带,人们不知道还有别的文人。恰逢原来的丞相常衮来做福建的观察使,他在文章方面名望很高,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常公到福建之后,把欧阳行周比作芝英。每逢他有文章问世,就屡次加以赞赏激励。游玩宴饮,一定会招来欧阳行周同席。欧阳行周更加谦让有礼,一举一动绝不会失礼。常公对他的了解,随着时间更深入了。欧阳行周的名声逐渐在江淮一带响亮起来,并且都传到京城去了。当时的人认为常公善于识别真正的人才。不久,宰相

33、陆贽主管科举考试,搜罗天下文章,录取士人之多,之前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所以欧阳君的名字自然也在榜中。经常跟欧阳君文道相同、才能不相上下的,有侍郎韩愈、校书李观,等到把欧阳君并入几百年来的杰出人物中,人们到现在才信服。欧阳君的文章新奇,没有什么沿袭的东西,才能不曾乏困过。他精于事理,所以文章大多周密详尽;切合于感情,所以叙述事情非常详尽:应当让他职掌当下的文坛,来改变文风。他忽然去世了,上天多么无情啊!欧阳君对我说过亲朋故旧的情分,首推我的外祖父一家。所以他写的文章之中,为我的伯舅所写的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从文集里得到验证。所以我在幼年时,就在外祖父家拜见过欧阳君。大和年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他的儿子欧阳价从南安来到福州,献上欧阳君的旧文一共十编,从头到尾有很多篇,哭泣叩拜请求我为他写一篇序言。我已经答应他的要求了,但文章终究没写完。欧阳价没有文名,又早就死去。大中六年,我又做观察使,让人查访他的后人,于是找到了他的孙子欧阳澥。不能让欧阳君的文章就断绝在他的传人身上,于是为他的文集题写序言,也用来完成他后人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