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350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5页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广东专用)配套精讲课件: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最新考纲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名师解读思维导图1.识记: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3应用: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4识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5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形成原因地域差异原则基本途径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考点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知 识 整 合1人地关系的历

2、史回顾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物质和能量自净能力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等短缺、土地荒漠化、减少等、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地域差异发达国家更突出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地区、发达国家严重形成成因过度消耗资源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过度开采交通、工业活动和

3、人类居住地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能源大气污染城市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方法技巧】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方法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4、发展是目的。(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原则。生态持续社会持续共同性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深 度 思 考1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表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箭头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箭头是

5、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原 因典型事例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短缺 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我国人均耕地较少能源短缺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

6、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噪声污染交通、工厂噪声等城市噪声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石油泄漏续表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内容要求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

7、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高 考 探 究1(2014广东文综,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

8、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解析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答案 B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014天津文综,6)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解析 增加商城数量,扩大商城规模会占用土地资源,大量购物者

9、的到来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A、B项错误;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会给景点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D项错误;立体建设商场,集约开发土地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答案 C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32014福建文综,37(4),8分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

10、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解析 若支持观点A,则要从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有利影响提供论据;若支持观点B,论据可从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加大基础设施的压力,人才短缺、农业劳动力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分析。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答案 观点A:有利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

11、、城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答四点即可。)观点B:不利论据: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四点即可。)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1.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某种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特点2.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及治理措施3.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措施4.结合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影响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考点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知 识 整 合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必然性

12、):庞大的人口压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人均资源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手段核心方式目的实践环境无害化技术提高生态效益环境友好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工业:发展.农业:推行.公众:提倡适度消费清洁生产生态农业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深 度 思 考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3)深刻的环境危机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实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13、。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3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

14、利用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多次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置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高 考 探 究1(2013福建文综,12)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1)(2)题。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促进民居集中ABCD 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解析 第(1)题,从图中所给的循环农业模式中,我们

15、可以提取到水稻、甘蔗种植和沼气等信息,所以最适宜该模式的是位于亚热带的闽浙丘陵。第(2)题,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是对乡村的作用,而是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故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答案(1)D(2)B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2012江苏地理,1718)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BCD 解析 读图可看出,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既不能提供生活能源,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饲料,可以为农田提供粪肥,也可获取畜产

16、,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可获取工业产品,也可用来发电,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沼气原料,其沼渣、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方式符合题意。答案 D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3(2010广东文综,56)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2)题。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数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故

17、选C。第(2)题,由图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小,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大,故选B。答案(1)C(2)B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42013安徽文综,35(3),11分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11分)解析 从循环经济的角

18、度设计解决方案,要以解决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果渣污染环境问题可以在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以果渣和草作饲料;解决薪材缺乏问题可以发展沼气,且以果渣和粪便为原料;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可以与发展沼气相结合,以沼渣和沼液作为果园肥料。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答案 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示意图表达):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

19、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1.以生态农业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2.以工业生产流程图为载体考查有关清洁生产的问题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答题能力培养 环境问题解答的方法技巧 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思 维 模 板考查角度解答的基本思路类型、表现与分布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如水土流失问题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

20、少;(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后果与危害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水土流失的危害为:土壤破坏,土质下降,诱发多种自然灾害解决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答:一是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二是提倡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如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压缩农业用地,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矿渣回填,矿区复垦续表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应用提醒】(1)在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往往会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导致失分。以污染类问题的分析为例

21、,如下所示: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

22、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典例剖析】(2011广东文综,11)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目前面临的最 主 要 的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是_。(4分)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答案展示】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失分诊断】(1)审题不准,忽略“最主要”,

23、错把“土地荒漠化”答成“水资源短缺”。(2)答案要点不全。忽略答案的限制条件“农业措施”。答案要点不准确,将“合理开采地下水”答成“开采地下水”。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2)措施: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高 考 探 究2014安徽文综,35(1),16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

24、决定。上图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16分)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能力培养解析 描述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整体变化特点、极值区、疏密状况等方面展开。结合霾形成的条件从污染物来源和气象条件两个方面分析霾日数多少的原因。答案 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较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