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性必修 下册 38 离骚(节选)语 文 2023高 考 总 复 习 优 化 设 计 GAO KAO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 内 容 索 引文本精读透解字词梳理整合知识归类教考衔接拓展运用离骚(节选)屈 原 作家作品: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离骚是其代表作。课文节选了原诗的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叙述了诗人的出生和早年进德修业的积极精神,后一部分写诗人遭受贬谪后的抑郁愤懑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为,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战斗精神和爱国情感。文本精读 透解字词 通读全文,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远代子孙 我 对已故父亲的美称 即摄提格,寅年的别称当,正当 降生 “皇考”的简称测度,衡量开始 美名 命名 起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盛多 美好的内在品质 加 美好的容态披 同“僻”,僻静,幽静 连缀,连接佩饰 比喻时间过得飞快 担心 不等待我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
3、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拔取 土坡 采摘 迅速 久留 时序更替 有才德、有作为的人 趁,凭 壮年法度,准则骏马同“导”,引导 前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叹息 掩面而泣哀叹人生美好 束缚,约束谏诤废弃佩带 重复,加上喜欢 即使指楚怀王荒唐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
4、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 小人美好的品德毁谤本来世俗 善于取巧违背同“措”,举准绳,准则追随邪佞竞相 迎合讨好忧愁烦闷 失意的样子 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走投无路宁肯 突然死去 随流水消逝 凶猛的鸟合群,同群这样同“圆”合 何,怎么志向不同委屈 压抑 责骂容忍辱骂同“服”,保持 为忠直而死 看重,推崇
5、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观察 道路 清楚久立 掉转回原路趁着 走入迷途缓行长满兰花的水边地 驱马疾行在那里休息 进入朝廷,到朝廷做官 不被容纳同“罹”,遭受 指责 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裁制采集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
6、)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不知吾”,不了解我如果,只要确实 美好加高高耸的样子加长 佩带 修长的样子交织光明纯洁的本质 减损放眼观看四方众多的样子 同“彰”,显著 美好肢解因受创而戒止梳理整合 知识归类 1.通假字(1)扈江离与辟芷兮 (2)来吾道夫先路 (3)偭规矩而改错 (4)何方圜之能周兮 (5)伏清白以死直兮 (6)进不入以离尤兮 (7)芳菲菲其弥章 “辟”同“僻”,僻静、幽静“道”同“导”,引导“错”同“措”,举措“圜”同“圆”“伏”同“服”,保持 “离”同“罹”,遭受“章”同“彰”,显著 2.一词多
7、义(1)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 长余佩之陆离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形容词作动词,以为是好的动词,擅长副词,友好地副词,长久形容词作动词,加长副词,长期(3)虽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4)之 哀民生之多艰 又申之以揽茝 高余冠之岌岌兮 (5)度 皇览揆余初度兮 何不改此度 连词,虽然连词,即使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名词,情况 名词,法度、准则(6)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竞周容以为度 谣诼谓余以善淫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介词
8、,因为介词,把介词,用 3.词类活用(1)名余曰正则兮 (2)字余曰灵均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4)又重之以修能 (5)纫秋兰以为佩 (6)恐美人之迟暮 (7)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名词作动词,起表字 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形容词作名词,美德 纫,名词作动词,连缀、连接;佩,动词作名词,佩饰 形容词作动词,变得衰老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8)鸷鸟之不群兮 (9)謇朝谇而夕替 (10)伏清白以死直兮 (11)何方圜之能周兮 (12)固前圣之所厚 (13)高余冠之岌岌兮 (14)长余佩之陆离 名词作动词,合群、同群 名词作动词,合群、同群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为而献身 形
9、容词作名词,方枘,圆凿形容词作动词,看重、推崇形容词作动词,加高 形容词作动词,加长 4.古今异义(1)春与秋其代序古义:今义: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2)恐美人之迟暮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3)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今义:形容广阔或壮大。时序更替。有才德、有作为的人。荒唐。(4)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5)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今义:形容色彩繁杂。随流水消逝。修长的样子。5.特殊句式(1)帝高阳之苗裔兮。(判断句)译文:(2)惟庚寅吾以降。(倒装句)译文:(3)肇锡余以嘉名。(状语后置句)译文:我是高阳帝颛顼的远代子孙。我降生的日子
10、是正月的寅日。(先父)在我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名。(4)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译文:(5)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译文:(6)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译文:我担心岁月不等待我。(我)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佩带。6.名句默写(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既有天赋又注重后天的努力的两句是:“,。”(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担忧的语句是:“,。”(3)离骚中“,”两句说太阳与月亮不停留,新春与金秋更迭交替。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4)屈原看到树木的凋零,感到自己年岁将老的
11、两句是:“,。”(5)“,”两句,表达了屈原愿意为君王前驱,引导楚国走向富国强兵的康庄大道。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7.文化常识(1)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2)考:称已故的父亲。“先考”,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3)美人:容貌美丽的女子;亦指相貌俊逸、才德出众的男子。古代“美人”也喻君上、品德美好的人。链接高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020全国卷)离骚中“,”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2)(2020江苏卷)扈江离与辟芷兮,。(屈原离骚)(3)(2019江苏卷
12、)名余曰正则兮,。(屈原离骚)(4)(2015全国卷)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纫秋兰以为佩 字余曰灵均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教考衔接 拓展运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远游(节选)屈 原 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
13、静以恬愉 兮,澹无为而自得。注:迫厄:困阻灾难。轻举:升,登仙。徙倚:徘徊不定。怊惝恍:惆怅失意。乖怀:心愿违背,心气不顺。荒忽:恍惚,神思不定。流荡:心情不定,无所依托。倏忽:形容迅速的样子。漠:清静淡泊。虚静:清虚恬静。恬愉:快乐。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揭示了屈原“远游”的原因: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B.“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表现了屈原内心的愤懑:身处污浊黑暗的楚国,独自苦闷却无从诉说。C.“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表达了屈原由于自己不被理解,于漫漫长夜之中,孤单独守直到天明的苦楚。D.“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采用联想手法,由天地的无穷无尽,想到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D 解析 D项,“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错误,“哀人生之长勤”指哀叹人生的辛苦坎坷,这里指自己不被理解,仕途艰辛。2.“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自我反省,坚持操守;不断地追求,探索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