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前导学】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起源:距今_年左右。(2)相当发达:距今七八千年时。(3)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和_的国家。(4)耕作方式:_。(5)生活方式:经常_。2商周时期工具_农具以及木制的_和石锄等技术开沟排水、_、沤制绿肥与_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等3.影响(1)人们的生活从频繁_开始走向_。(2)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原始农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相比有什么特点
2、?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_和_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赵过推广_,后来出现_。(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_。(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_,安装了_,可调节犁耕的深浅。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2)西汉:赵过推行_。(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_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_技术。4耕作制度(1)两汉:_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_制,有些地方形成_制。5灌溉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汉朝的_、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
3、时改制_;唐朝创制_;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_。(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思考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条件(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_到_的变化。(2)_的出现和_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_的确立。2特点(1)组织形式:以_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_。(3)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_作出了贡献。3作用(1)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_、_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局限:经营规模小,徭役沉重,十分脆弱。思考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
4、素有哪些?【课堂探究】探究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问题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耕作方式是农业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你知道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吗?2材料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生产组织的小型化,中国农耕文明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很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问题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探究二小农经济1材料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关系:自然经济是指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某一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它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形态,它存在于原
5、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一种最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问题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基本特征?2材料小农经济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或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这种经济模式在中国古代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问题你知道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吗?探究三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问题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解题方法探究】典型例题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一图二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思维流程答案B解题技巧图片类型的题
6、目,有利于构建新情境,解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认真审题,正确分析理解图片内容,并提炼有效信息;二是以图片信息为基础,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判断;三是按照题目要求,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的组织答案。变式训练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一、1.(1)一万(3)水稻粟(4)刀耕火种(5)迁徙2青铜耒耜除草培土治虫灭害3.(1)迁徙定居思考1(1)中国农业时间久远,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2
7、)在种植业方面,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它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3)在畜牧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而西亚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中南美洲则主要饲养羊驼。二、1.(1)铁农具牛耕(2)耦犁犁壁(3)珠江流域 (4)曲辕犁犁评2.铁犁牛耕3(1)垄作法(2)代田法(3)耕耙耱耕耙4(1)一年一熟(2)一年两熟一年三熟5(1)都江堰漕渠(2)翻车筒车风力水车思考2(1)农具不断改进。(2)耕作技术不断提高。(3)耕作制度日趋合理有效。(4)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改良土壤,进行适时耕种。(5)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产量。(6)重视农业灌溉。三、1.(1
8、)集体劳作个体农耕(2)铁农具牛耕(3)封建土地私有制2.(1)一家一户(2)交纳赋税(3)精耕细作3.(1)土地农具思考3(1)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大多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封建剥削的沉重,使农业始终维持。课堂活动区探究一1中国古代农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旧石器时代“刀耕火种”的“火耕”或“刀耕”阶段;二是新石器时代“石器锄耕”的“耜耕”阶段;三是铁器时代的“铁犁牛耕”阶段。“铁犁牛耕”方式的出现
9、和应用,是古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是古代人类把冶铁技术、畜力资源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标志,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1)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代中国的人们除积极垦辟平原地区外,还向山争地,向水夺田,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复种指数;珠江流域双季稻的种植,最迟不晚于汉代,宋代稻麦复种制普遍推广;明清时期,黄河流域形成了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长江流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闽江和珠江流域形成了一年三熟制。(2)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为此,人们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在耕作方面,一是
10、改革农具,二是改进耕作技术。在排灌方面,不仅兴修许多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还发明了多种引水工具,对排涝灌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施肥方面,早在商周时代,已懂得使用粪肥和绿肥。(3)巧用农时。古代中国的人们逐步认识到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的好坏与天时有重要关系,他们根据天象观测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许多关于农时的规律。(4)科学育种。经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创造出许多较为科学的育种方法,包括穗选法、株选法等。探究二1(1)出现原因:小农经济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出现,牛力耕犁产生,这就使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成为可能。(2)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
11、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生活的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1)从总体上看,小农经济与农民的经济利益直接关联,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如果管理措施得力,可以防止地方势力恶性膨胀,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封建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对社会发展主要起积极推动作用。(3)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小农经济的消极作用越来越突出。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严重
12、制约了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也阻碍着新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超过积极作用。探究三(1)历史地位: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2)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3)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4)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5)农耕技术的发展:用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重视水利的兴修,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解题方法探究变式训练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及生产工具演变历程的认识与判断。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由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