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沧海 目 录 3 古诗词曲鉴赏a2 文学介绍a1 原文呈现a4 译文a5 主旨a6 对点训练a原文呈现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泛指大海,本诗中指渤海 银河 文学介绍 2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qi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曹操的诗风格质朴刚健。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
2、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古诗词曲鉴赏 3 【赏析】内容: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炼字:“临”字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赏析】内容: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描写先总后分,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联想埋下伏笔。炼字:“涌”字既写出
3、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和赞美之情。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赏析】艺术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炼字: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借助奇特想象,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种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气派。注: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译文 4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大
4、海水波荡漾,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山上的树木和百草都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中涌起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好像在海涛中运行;灿烂的星辰好像在海涛中闪烁光彩。幸运得很啊,就用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主旨 5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对点训练 6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东临碣石 临:(2)水何澹澹 澹澹:(3)山岛竦峙 竦峙:(4)幸甚至哉 幸:至:2.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同时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到达,登上 水波荡漾的样子 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幸运 达到极点 .3.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两个“若”字表明这是写的虚景,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有助于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更能突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4.在这些对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可以感受到一个胸怀宽广、踌躇满志、欲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5.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那么观沧海是不是呢?若不是,请用四个字表达。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