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152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人教版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第八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新中国时期 单元小结与测评(八)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一、知识纵横贯通思维拓广度(一)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异同谈不上自治,只是经济体制不同有“一定的自治权”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自治程度特殊经济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指导原则沿海特定区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港澳地区设立区域区别经济特区民族区域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类 别项目 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三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联系实现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解决问题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区别经济特区民族

2、区域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类别项目 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针对训练1(2017全国名校联考)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此“模式”()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C反映了“事实求是”精神D是首先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解析:“一国两制”是在和平统一思想逐步深化和成熟的基础上形成,故 A 项错误;“多体”共存早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可知,“一国两制”反映了“事实求是”精神,故 C 项正确;“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故 D 项错误。答案:C 结 束 单元小结

3、与测评2我国先后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三者都是根据国情制定的正确决策B三者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C三者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D三者都有一定的外交自主权解析: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都是根据国情制定的正确决策,故 A 项正确;只有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故 B 项错误;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 C 项错误;三者都没有外交自主权,故 D 项错误。答案:A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二)从经济体制的角度看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按劳分配分配制度集体经营经营方式满足了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资金、市场、原料)建立了社会

4、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集体所有制所有制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底多劳多得分配制度分散经营(个体)经营方式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民土地所有。农村生产力得到解决,为农业生产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农民土地所有制所有制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主要作用调整内容阶段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多劳多得分配制度分散经营经营方式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调动积极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土地公有制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以来平均主义分配制度集体经营经营方式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集体所有制(一大、二公)所有制人民公社体制19581978底主要

5、作用调整内容阶段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针对训练3(2016湛江调研)1951 年 4 月山西省委发出警告:农民“不是向着我们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所以要“动摇、削弱、否定私有基础”。中央后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实施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提出“八字方针”解析:从 1953 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着手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私有制改造成为公有制,体现了材料中“向着集体化方向发展”这一主旨,故 B 项正确。答案:B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4(2017江南十校摸底)2015 年 7 月 15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逝

6、世于北京。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三)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建设速度“文化大革

7、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中心任务事例(史实)经验教训项目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具有广泛性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改革开放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建设道路事例(史实)经验教训项目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针对训练5(2017四川高考适应性测试)下表是 1961 年 10 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后两年补充计划的报告部分内容。计划时间 基本建

8、设投资(亿元)钢指标(万吨)原煤指标(亿吨)粮食指标(亿斤)1961年初167 1 900 4.36 4 100 1961年底78 850 2.74 2 700 1962年42.3 750 2.5 2 900 此报告的批准表明当时()A重工业投资建设趋于停滞 B农业集体化运动深入开展C“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 D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6(2017河南六市一模)1982 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以上认识的变化()A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9、B科学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D扫除了中国入世体制上的障碍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二、真题集中研究备考上高度(一)全国卷 7 年考情统计分析把握考向建国以来,历史发展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十年探索建设、“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四个重要时期。“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高考密集命题的主干知识。高考在此处命题有助于考生更好的认识新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这表明高考命题不追究考点的覆盖,而侧重于对今天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教训的内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

10、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试题关注对建国以来时政热点的隐性考查和学术成果的创新考查,重视对学生史观史法学科素养的考查,复习时应重点关注。命题分析节假日变化2015全国卷 中国的海外移民2016全国卷 综合考查现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2013全国卷 俄语热2015全国卷 文化上有企业改革国经济恢复调整2011全国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2012全国卷计划与市场的关系2013全国卷 粮食的统购统销2014全国卷 粮食计划供应2014全国卷“一五”计划(工业化)2015全国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16全国卷“一五”计划2016全国卷 经济上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变化中

11、苏关系,不结盟政策2010全国卷中苏关系2016全国卷 政治上命题角度年份卷别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二)选择题集中演练洞悉命题点1(2016全国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2(2016全国卷)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 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 626 万

12、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3(2016全国卷)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的 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4(2015全国卷)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

13、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5(2014全国卷)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6(2014全国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14、)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粮食供应进行宏观统筹、计划管理,这对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 B 项。材料信息与 A 项没有必然联系;当时中国并没有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故排除 C 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于1952 年底,故排除 D 项。答案:B 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7(2013全国卷)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

15、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8(2012全国卷)据统计,1992 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 12 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 1 000 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1992 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解除了人们对“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等问题的困惑,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共识,社会因此出现“下海潮”。故答案为 A 项。答案:A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9(2012全国卷)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

16、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解析:美国的文件高估了苏联对华援助的作用,不符合中苏两国关系后来的走向,也不符合后来中国的工农业发展状况,故答案为 D 项。答案:D 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10(2011全国卷)1962 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 30 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

17、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11(2011全国卷)1985 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 1%。工资总额增长 0.3%0.7%,最多不得超过 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解析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12(2010全国卷)1950 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8、1989 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题干材料体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不再和苏联结盟,这是中国不结盟政策的体现。答案:D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13(2010全国卷)1960 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解析:1960 年前后中苏

19、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走向瓦解,B 项正确。A 项“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应在 20 世纪70 年代初;C 项美苏两国间的关系和 D 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在 1960 年前后都没有显著的变化。答案:B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三)第 40 题、41 题专题研究提升答题规范2015全国卷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1111星期日3322国庆节1311劳动节3333春节1111元旦2008200019951950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1中秋节1端午节1清明节111星期六2008200019951950表中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

20、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感他人得失样卷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阅卷评点该生作答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对“趋势”的把握上,未能从几个重要的“节点”来掌握变化,总结趋势。原因分析、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概括归纳的能力均未达到要求。增分指导解题首先读题,总结趋势和分析原因。读题之后研读材料,观察表格,找到“节点”,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结 束 单元小结与测评满分示例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命题探源近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传统节日进行假期安排,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本题以中国传统节假日的变化为命题切入点,以开放探究的形式考查我国的改革开放。单元质量检测 点击此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