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年下学期高三月考试卷历 史第卷(选择题,共36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新政权建立后都比较重视政治制度的建设,回答1-4题:1 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A建立皇帝制度 B确立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 D以法治理国家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C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D加强了皇权3金朝统帅阿骨打推行的猛安谋克制A适应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差距 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表现C
2、有利于军事和地方行政的统一管理 D加强了民族融合4康有为提出的具有立法职能的“开制度新政局”的主张出自于A孔子改制考 B变法通议C应诏统筹全局折 D定国是诏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最终都未能成功。据此回答58题。5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真正实现,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临时约法不够完善 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6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民主政治可望而不可及的主要原因是A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背叛了革命C国民大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D东北的奉系军阀依然存在7抗战胜
3、利后,国共谈判失败再一次使民主政治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遗憾,主要原因是A美帝国主义的阻挠 B蒋介石对中共表示不满C蒋介石坚持独裁的政策 D中共不愿放弃有原则的妥协8近代中国人与民主政治擦肩而过,根本原因是A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B国共合作的关系不稳定C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化的基础法制建设在人类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914题:9主张“明主悄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嬴政10商鞅变法中“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的规定 目的是加强对民众反抗活动的镇压 对后来的秦朝
4、有消极影响 保证了法令的施行 导致了受车裂而死的下场A B C D11对大明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 B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C增加了经济立法,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D“谋反”罪判决“陵迟处死”,祖孙三代也要株连斩首12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反对“人治”,提倡“法治”的进步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3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的历史背景是A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后 B1913年就任正式大总统后C1914年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后 D1915年称帝后14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公
5、民的权利和义务 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 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A B C D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生过一系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8题。15明朝一条鞭法和唐朝的两税法体现了倡导者怎样的理财思想A轻徭薄赋B无夺农时C平均负担D开源节流16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赋税缴纳方式趋于简化和货币化B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趋于弱化C客观上反映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D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17明朝“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形态,从经济发展趋势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A使白银成为市场上普遍流通的货币B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实物地租C刺激了冶铁业的发展D促进了农产品和手工业
6、产品的商品化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有密切的关系。据此回答1217题。18汉代始铸五铢钱和唐代始铸开元通宝钱的皇帝分别是A汉高祖、唐高祖 B汉武帝、唐高祖 C汉高祖、唐玄宗 D汉武帝、唐玄宗19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C茶和丝的生产日益商品化 D茶和丝的生产者获利甚多20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里的“和平过渡”是A商业资本家由剥削者向劳动者的过渡 B商业初级社向高级社的过渡C商业公私合营向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过渡 D商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7、儒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据此回答2124题21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政治哲学,主要是因为它倡导君权神授 “大一统” “民贵君轻” “讲信修睦”A B C D22康有为指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 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 D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23袁世凯上台后大搞“尊孔复古”的主要目的是A复兴中国优秀古典文化 B利用孔子权威巩固统治地位C为复辟封建帝制制造舆论 D与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进行对抗24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愚之信共和,必排孔教”。这表明他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完全否定儒家思想 代表无产阶级
8、的文化A B C D2004年下学期高三月考试卷答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历 史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大题4小题,共计52分。(第25题11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6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阀之冲突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祥、方振武已开端在先。其他如四川军阀战争正酣,西南的反蒋的酝酿,都昭示着各帝国主义列强正在积极准备便于他们瓜分中国的军阀战争。引自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论反帝运动中的统一战线(1933年6月8
9、日)材料二 中国民众在福建所谓人民革命政府的存在与破产之中深刻地了解到反革命改良主义的实质。在福建聚集了一切中国的反革命的改良主义的集团与派别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与失败主义的行动。引自中央为福建事变第二次宣言(1934年1月26日)材料三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引自为抗日救国
10、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8月)材料四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三省后,现在又并吞整个华北,而且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我们的任务,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引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年12月25日)回答:(1)指出材料一、二中的策略错误及其实质(2)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指出党的策略路线的变化。(3)据材料三、四,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4)从党的策略路线的这一变化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削弱富农经济上的势力,与打击他
11、们窃取土地革命果实的企图。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以坏的“劳动份地”。1933年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决议材料二 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实行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材料三 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工作。因为战争已经在大陆上基本结束,和1946年至1948年的情况(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生死斗争,胜负未分)完全不同了。国家可以用贷款的方法去帮助农民解决困难。以补农民少得一部分土地的缺陷。因此,我们对待富农的政策应有所改变,即由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变为保护富农的政策,以利于早日恢复农村的生产,又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保护中小土地出租者。毛泽东
12、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党对富农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在哪一时期推行?为什么党要采取这种政策?(3分)(2)材料二中,党对富农的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3分)27背景材料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摘
13、自人民日报2003年10月16日试回答下列问题(1)明清之际,清军主力进关,沙俄乘机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为捍卫边疆,康熙帝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2)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将东北作为战略决战的首选战场,试从军事、地理及经济等方面分析原因?(3)“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意义何在?28中国共产党在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上有何区别?(2分)结合时代背景说说这样处理的原因?(10分)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4分)2004年下学期高三月考试卷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CBCCABCDCAABCAC161718192021222324D
14、DBBDBDCC25(11分)材料一将冯、方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日活动等同于军阀战争。材料二完全否认福建事变的抗日反蒋的进步意义,斥之为反革命的改良主义。错误的性质是“左”倾关门主义。(3分)党开始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2分)日本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由此引起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4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对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正确判断是党制定正确路线的基本前提。(2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26、(9分)限制富农。土地革命时期。因为当时左倾错误在中央
15、占据统治地位。(4分)抗日战争时期,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4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为了早日恢复农业生产,孤立地主,稳定民族资产阶级。(4分)27、(13分)康熙帝于1685年和1686年,命令清军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经过双方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 在内是中国的领土。(4分)东北之所以成为首选战场,是因为:第一,当时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只是困守在几个大城市和铁路附近的狭长地带,分布分散。第二,东北地理位置优
16、越,北邻苏联、蒙古,南临大海,通往华北的通道一旦被卡死,就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这就粉碎了国民党的战略收缩。第三,东北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一旦成功,便可以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从而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6分)建成了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汔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向工业化过渡奠定了基础。(328区别: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皖南事变采取坚决回击。(2分)原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分)日本的侵略不仅损害了英美的利益也损害了蒋介石的利益,蒋介石有转向抗日
17、的可能性;(1分)张、杨主张和平解决,逼蒋抗日;(1分)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扩大内战,不利于民族利益。(1分)皖南事变时坚决回击的原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2分)事变后,蒋介石反诬新四军是叛军,面临被解散的危险;(1分)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气焰,维护统一战线;(1分)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分)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皖南事变后坚决回击,打击了分裂势力,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2分)说明:中共已走向成熟,能独立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灵活处理问题;统一战线政策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但建立和维护应讲求策略;中共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