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八综合检测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图标中代表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是22019年中美欧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特设置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七十年,指出其遗产:一是各国都认同应避免“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二是应开展多边合作,体现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民主化。三是要使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和国际收支的调节从属于一种有约束力的规则。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A 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 彻底避免国与国的货币贬值C 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D 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32019年11月5日新华网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达成协议,确认向新兴经济实体转移超过6的投票权。这一
2、情况反映了当今世界A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B 世界经济的多极化C 区域经济的集团化D 国际贸易的自由化4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这种现象A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 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C 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 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5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章程有如下表述: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体现“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联合发展”
3、为基本内容的组织精神;坚持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并重,安全先行。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 上海合作组织B 欧洲联盟C 亚太经合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6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A 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 建立“福利国家”C 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D 发展“混合经济”7“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 B C D
4、8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亚太经合组织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世贸组织的谈判。”这可以说明A 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 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C 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D 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9下图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国家/年份19891991199320192019美国167157159153175欧盟128134126148155日本11111913514111
5、2中国00024其他4748411410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10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的标志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C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11一部iPhone手机,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台湾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 经济区域集团化B 文化多元化C 政治格局多极化D 经济全球化12欧洲共同体出现的因素包括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战后国际形势及西欧国际地位的变化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
6、要共同的农业政策和渔业政策的实施A B C D 13对下列当今经济区域集团的评述,正确的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完全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A B C D 14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美国掌握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大约1/3的决定权A B C D15美国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100美元的成本是6美分,利润为99.4美元对美国来说,
7、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C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16“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这种情况源于()A 美国是战后世界超级大国 B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C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 D 战后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7(题文)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一只掺了黄沙的香馍馍,是发展中国家的一朵血玫瑰。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A 世界各国机遇与挑战并存B 发达国家处于更为有利地
8、位C 导致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D 避了各国多数民众的反对18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美国未参加的组织有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到1980年欧共体能成为超过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主要得益于 A罗马条约的签署 B关税同盟的建成C共同的农业政策的实施 D统一的欧洲货币的制定及启用20结合所学,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经济实体美国苏联日本欧共体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国民生产总值27759401067290788869146154
9、2A 1945年B 1951年C 1980年D 1993年21(题文)有学者认为,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使许多具有全球化经济特色的交易逃避了各国政府的控制,或者只受到最低限度的管理。国界对一些大公司的交易和许多支撑全球经济的金融活动越来越无关紧要。材料表明A 经济活动由全球关系取代了国家间关系B 国际金融贸易组织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C 政府态度越来越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 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的功能逐渐消失22英语在19、20世纪迅速传播到全球,原因不包括A全球迅速西方化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美国的快速崛起 D英国的海外扩张23日、韩、新三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迅速崛起的共同经验是( )进行广泛的
10、社会改革适时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接受市场经济制度 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ABCD242009年11月19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特别首脑会议上推举出了欧盟历史上的首位“总统”和“外长”,这使欧盟在形式上更像一个国家了。这说明A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B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发展C .欧洲军事一体化的发展 D欧洲思想文化一体化的发展2520世纪70年代,美国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这一现象说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C国际贸易实现自由化 D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26下图所示漫画发表于1986年。对其信息解读准确的是A世界经济格局
11、呈现三足鼎立局面B美、日、西欧经济竞争激烈C欧盟的建立提升了西欧竞争力D日本成为可以抗衡欧美的政治大国27欧元区进程:2019年,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11国正式使用欧元;2019年希腊加入欧元区;20192019年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相继启用欧元。英国、丹麦、瑞典等拒绝加入。这一进程表明A 各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诉求存在差异 B 欧元区的推进对各国经济影响差异显著C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各国对欧元的态度 D 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走向深入2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原材料、
12、资本和劳力的国际流动加速。这一现象反映了A.政治多极化趋势 B.政治民主化趋势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军事合作化趋势292019年,泰国爆发金融危机,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当时泰国政府应向那一国际组织求援?A 世界贸易组织B 欧洲联盟C 世界银行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0(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对下图美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A 1950-1955年增长率下降是因为第三世界的兴起B 1955-1965年增长率上升是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C 1975-1982年低谷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D 20世纪90年代持续地增长是受益
13、于信息技术革命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迅速增长的人口中生活水平有节制但稳定的提高;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在2019年,历史再度发生了位移。如果我们用总量指标作判断,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
14、在西方,而是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那里至少曾保持部分的政治独立,同时使西方的技术适应它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和天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即使我们根据人均指标作判断,日本也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看来正在紧随其后。摘编自【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评析材料中关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变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赞同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2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海路上的中国商船逐渐减少,而此时欧洲商船则日益活跃。 资料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并
16、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指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并与国际市场联为一体,具体包括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经济全球化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并且改变其思维方式。材料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节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6分);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现在倡导建设“一带一路”的
17、有利条件。(9分)33(30分)阅改材料回答问题。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何意义?(8分)20年前,冷战结束,世界进入单极时代。在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的倡议下,加强亚太之间合作的经济组织APEC成立。经过20年的发展,APEC从创立时的12个成员增加到21个成员。其涵盖的人口也占了全世界的40,GDP更是达到了54。可以说,APEC会议是半个地球出席的会议。中国自1991年加入APEC以来
18、,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的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对APEC的影响越来越大。APEC成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开展多边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正如澳大利亚APEC研究中心的报告所评述的那样:“APEC的故事就是亚洲崛起的故事;今天,则主要是中国崛起的故事。”(2)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APEC的发展及中国地位作用的变化。(12分)第 9 页参考答案1D 【解析】 A图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是世界银行,D是亚太合作组织。亚太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2C【解析】 “国际经济关系的民主化”“有约束力的规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国际合作和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稳定作
19、用,故C正确;A中至今说法绝对,该体系20世纪70年代已经崩溃;B中彻底说法绝对,排除。D中材料中没有体现。3B【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达成协议,确认向新兴经济实体转移超过6的投票权”说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故B项正确;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区域经济集团化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金融组织,不是国际贸易组织,故D项错误。4A【解析】材料内容是经济全球化中利润分配极不平衡的表现,这种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
20、利益失衡,故A项正确;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占据主导显然不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B项错误;当今国际经济秩序仍需要建立,故C项错误;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是全球化的体现,不是材料体现出的主旨,故D项错误。5A【解析】“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联合发展”符合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A正确;欧洲联盟不符合材料“奉行不结盟”,排除B;亚太经合组织不符合“坚持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并重,安全先行”,排除C;世界贸易组织体现经济全球化,不是“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排除D。【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章程” “奉行不结盟、不
21、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联合发展”即可解答。6C【解析】【详解】由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破坏,大危机的破坏导致保护主义盛行,金本位制崩溃以及经济协调机制缺失。材料 “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说明经济危机原先的货币体系崩溃,为此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稳定货币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稳定国际贸易体系,故C项正确。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属于国家管理经济方针,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是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实行措施,故B项错误。“混合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经济“滞胀”解决的措施,故D项错误。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2、。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经济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表现,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全球化,因此的表述不合史实;的表述不合史实,综合分析得出符合题意,故选D。8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APEC是区域经济集团,WTO是全球化的标志,“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主要说明了当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所以应选B。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观察表中数据,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在世界财富500强中的比重占据较多,说明主导着世界经济。所以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23、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10C【解析】世界贸易体系是在关于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原则、规范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最终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故选C;AD是关于国际金融领域的组织或者体系,B是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D。11D【解析】依据“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台湾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生产全球化的现象,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D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强调集团内的经济合作,对集团外的国家或经济组织具有排他性,与全球化趋势相反,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2B【解析】
24、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故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遭到沉重打击,德意战败被彻底击溃,英法虽是战胜国但也遍体鳞伤,西欧各国无不陷入生产力极大破坏、财政拮据、物质极度匮乏的困境之中,丧失了称雄争霸的条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形成两极格局。如何在美苏争霸中求发展,重振西欧,恢复各自国家的实力,发挥西欧应发挥的作用,成为许多欧洲政治家探讨的问题。他们逐渐形成共识,这就是建立西欧乃至全欧洲的联合。故、项正确。共同的农业政策和渔业政策的是欧盟成立之后实施
25、的共同政策,不是欧共体出现的因素,故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选B。1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概括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故正确;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故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完全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错误,本题选择项正确。14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布林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而固定汇率制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美国在国际金融中
26、的特权,所以应选D。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15C【解析】试题分析:当今世界,由于美国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使美元与其他国家的货币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成为许多国家外汇储存的重要方式,美国可以大量印刷以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所以选择C项。A项“唯一”不符合史实;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操纵,排除B项;D项与题意信息无关。16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储备的中心货币,与题干其他国家用商品换美元的情况相符,C项正
27、确。美国是战后世界超级大国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的原因,与题干无关,排除A。“关贸总协定”的签署与贸易方面有关,题干是金融领域,排除B。战后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7A【解析】 由“黄沙的香馍馍”和“血玫瑰”,这是强调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故选A;由“掺了黄沙的香馍馍”说明发达国家并非一概有利地位,排除B;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排除C;由于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反对经济全球化难免,排除D。18C【解析】试题分析:欧盟是欧洲国家组成的经济政治联盟组织,美国不属于欧洲国家,故没有参加;其他三个组织美国都是主要倡导国和参加国,故
28、选C。 19B【解析】试题分析:欧共体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欧共体首先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使到80年代欧共体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20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纪年代,日本、美国和欧共体的经济总量都在明显增加,所以结合所学,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只能是C1980年。2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金融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使许多具有全球化经济特色的交易
29、逃避了各国政府的控制”、“或者只受到最低限度的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取代”一词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在强调“政府态度”,排除C;D项“民族国家的功能逐渐消失”一说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排除;题干信息提及的就是国际金融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B。22A【解析】略23C【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适时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接受市场经济制度、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是日、韩、新三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迅速崛起的共同经验。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仅仅是日本所独有的原因,故此题应选C项24B【解析】25A【解析】略26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可以
30、看出,老鹰代表美国,相扑手代表日本,最右边站着的一群人代表欧共体,漫画反映的是美、日、西欧经济竞争激烈,B正确;图片不能够反映世界经济格局,A错误;欧盟1993年成立,与题意不符,排除C;日本经济实力增长,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但是D选项表述太夸张,排除D。27A【解析】题干反映了由于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平衡,历史文化也存在差异,利益诉求肯定会多元化,甚至有分歧,故答案选A项。题干没有体现欧元区的推进对各国经济影响,排除B项;影响着各国对欧元的态度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问题,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8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
31、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原材料、资本和劳力的国际流动加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多极化趋势,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政治民主化趋势,故B排除。原材料、资本和劳力的国际流动加速,不能说明军事合作化趋势,故D排除。29D【解析】泰国爆发金融危机,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属于货币问题,应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D正确;A是国际贸易组织;B是区域经济组织;C是救济问题。30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三世界的兴起与美国1950-1955年经济增长率下降无关,故A项错误。朝鲜战争的起止时间为1950年1953年,所以1955-1965年增长率上升与朝鲜战争无关,故
32、B项错误。1975-1982年低谷是因为1973年经济“滞涨”现象的出现,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国阶经济持续地增长是受益于知识经济,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故D项正确。31观点一:16至18世纪,世界经济的中心是东亚(主要是中国),而非西欧。赞同: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西欧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对外财富掠夺基础上,西欧内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反对:尽管中国农耕经济的水平仍然较高,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而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三百年,西欧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33、奠定了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基础。观点二: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中心是欧美地区。赞同: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殖民扩张及科技发展推动了欧美国家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美先后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日益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经济附庸。观点三:二战后至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由欧美转向东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赞同:19世纪70年代,欧美经济出现“滞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日益解体;19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反对:二
34、战后欧美经济尽管出现曲折发展,但欧美尤其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并未丧失。欧美国家仍然主导着世界金融与贸易体系。由于经济基础等历史原因,中、日等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彻底改变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之前,世界经济的中心主要是在亚洲,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但中国是以农业为核心的农耕经济,虽然经济发展量上领先西方,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农耕经济不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可以此为观点进行评析,突出东方经济的领先的地位和原因;进入工业革命以后,以欧美为核心的西方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广大的亚非拉美地区则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东方
35、开始从属于西方。这一段出现变化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机器生产超越了手工劳动,可以此为观点进行评析,论述西方经济成为中心的过程和原因;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济重心重新开始了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的趋势。出现此趋势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西方经济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在于以日本、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东方的新兴经济体不断崛起,但世界经济的中心仍然还在西方,西方仍然在世界经济体系、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以此为观点进行评析时要注意东西方之间的地位对比。本题要求学生观点提炼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32(1)A.变化 路线:从陆上为主转变为海上为主
36、;商品:从丝绸出口为主转变为瓷器、茶叶出口为主;贸易:从宋元时期的显著增加到明清时期的萎缩;政策:从政府扶植到政府限制。(任意2点共4分)B.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支持;瓷器和茶叶质量好;西方国家对瓷器、茶叶需求扩大;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海上商贸活动的发展(任意3点共6分) (2)A.步骤: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19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6分) B.有
37、利条件:古代丝绸之路加强了世界几大文明圈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为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3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形成;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6分,答出3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在作答的时候,重点在于根据材料一,把握住关键信息,然后,分析
38、、认知。关于第一小问的“变化”,围绕材料一信息依次展开,符合相关史实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的“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重点注意把握以下维度:A.国内:经济重心南移;经济政策的调整;B.国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的“重要步骤”,解题的关键,即在于把握住相关重大历史事件,诸如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1947年,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19年,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
39、体系建立起来。关于第二小问的“有利条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难度较大。重点把握以下维度:A.历史基础(古代“丝绸之路”带来的影响);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33(1)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成为潮流。有利于深化对 外开放,推动中国贸易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8分)(2)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揭示了事物变化中前进 的、上升的趋势。20年来,“APEC”的成员从创立时的12个成员增加到21个,GDP达到了全世界的54,体现了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5分)事物的发展总是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自1991年加入APEC以来,脚踏实地,不断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并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的合作,对APEC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已经是APEC一个重要成员,对地区合作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7分)【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