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优化提升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各个派别的比较派别 背景阶级属性 主张结果评价 抵抗派鸦片战争中西方的船坚炮利,使先进的中国人惊醒由在鸦片战争中主张抵抗的官僚组成,属于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著有海国图志,但未实践启迪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派别 背景阶级属性 主张结果评价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面对内忧外患,由一些有实力的中央及地方官员组成,属于地主阶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工业、海军、学堂,但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刺激民族工业产生及发展,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在一
2、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 派别 背景阶级属性 主张结果评价 维新派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由一些开明士绅和爱国知识分子组成,属于资产阶级变法维新,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制度1898 年掀起戊戌变法,但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最终失败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派别 背景阶级属性 主张结果评价 革命派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主革命兴起在民主革命过程中主要由中小资产阶级组成推翻清政府,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国,平均地权1911 年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结束封建君
3、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派别 背景阶级属性 主张结果评价 激进派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在新文化运动中,由一些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组成,属于资产阶级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得到弘扬,后期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但有片面性【对点训练】1(2019漳州五校高二联考)新青年自问世到终刊,所发表的“民主与科学”专题文章不过数篇。但到 1919 年陈独秀却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陈独秀看来()A“民主
4、与科学”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B“民主与科学”的社会进步意义已经显现C新文化运动已改变了其性质和方向D“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解析:选 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以“民主与科学”为专题的文章不多,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说明“民主与科学”的社会进步意义已经显现,故选 B 项。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A项错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C 项错误;结合 1919 年的时间信息可知,“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表述过于绝对,D 项错误。二、从五个视角认识 16 世纪以来的“西学东渐”一是以平等的视角把“西
5、学东渐”性质定位为两大不同文明的交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西文化交流出现新的格局,拉开了世界文化史上“西学东渐”的序幕。二是“西学东渐”特点及原因分析。在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了数百年“西学东渐”现象。在“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广度上都大大地超过了前一时期。文化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暴力征服或战争方式为主,并出现了空前的碰撞和冲突。三是“西学东渐”走的是先科技、后制度、再思想的道路。19 世纪 40 年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凿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将西方文化强行输入到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在特殊的背景下展开。中国人也开
6、始了自我救赎,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四是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存在着“东学”的“西传”。方式主要是借助西方传教士在华期间所作的通信、笔记和译介文献等传播,这些涉及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著作、笔记、信札等向西方社会传播了大量的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制度、礼仪习俗、天文地理及科技的知识,对西方的启蒙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大都从中国文化中摄取可资利用的证据以充实其理论。五是本阶段还可以分为不同的两个学习时期:一个是16 世纪到 1840 年,是“西学东渐”的主动学习和接纳阶段。另一个是 1840 年以后,“西学东渐
7、”在被侵略和被压迫中进行。【对点训练】2(2019邢台高二月考)“他们(维新派)不是一味地否定传统文化,而是主张通过托古改制,将西学纳入中学之中,化合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这说明维新思想()A初步改造了中国的旧文化B继承了“中体西用”思想C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D试图融合中西方的文化解析:选 D。据题干“化合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可知,维新思想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特点,故选 D项。A 项表述并未牵涉“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排除;B项表述是洋务派的观点,排除;题目中“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体现的是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C 项错误。1(2018高考全国卷,T28)英国科学家赫胥
8、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解析:选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是一位维新思想家,天演论的翻译主要是为了促进国人变法图存,而非为了进行反清革命,故 D 项正确,排除 B 项。严复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并非对生物进化论进一步研究并纠正其错误,可排除 A 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 C 项。2(2018高考全国卷,T29)五四运动
9、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选 C。五四运动后的这场争论会使更多的人接受社会主义,这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 C项正确。经过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实践,毛泽东等人探索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材料中的这场争论并没有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故排除 A
10、 项;材料并未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排除 B 项;D 项中“消除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D项。3(2018高考全国卷,T29)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解析:选 C。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920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结合材料“一些人”主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
11、,故 C 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传播的思想,可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和批判礼教,可排除 B、D 项。4(2017高考全国卷,T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 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解析:选 A。材料中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不平衡表现在长江流域省份与东南沿海省份明
12、显高于内地省份,这一状况与当时中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不同有关,A 项正确。B 项“革命运动”“高涨”与材料信息“1904 年”不符,当时清政府正在推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高涨”,排除;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并未变化,C 项错误,排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与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没有直接关系,D 项错误,排除。5(2016高考全国卷,T29)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解析:选 D。根
13、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03 年”可知,当时处于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故 D 项正确。6(2016高考全国卷,T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选 C。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 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 项错误;改良思潮发端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D 项错误;根据诗文内容并联系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
14、的民族危机可知,C 项符合题意。1(2019江西红色七校高二联考)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中有这样的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作者提出的主张不切合实际B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C落后的制度带来思想的闭塞D锁国政策对思想的影响解析:选 C。解读题干可知,清朝守旧官僚不能正确看待海国图志救国之法,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造成思想闭塞,故选 C 项。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
15、张,符合清朝国情,A 项错误;对海国图志持反对态度的人不能代表整个封建顽固势力群体,B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打开国门,锁国政策早已废除,D 项错误。2(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实验班高二检测)“它(中体西用)用貌似公正、开放的态度,在适合民族文化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之下,将仿效西方、变革社会的方案局限在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内。”这说明该思想()A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改造B清除了西学引进的阻力C具有明显的文化封闭性D具有文化冲突的调和性解析:选 D。据题干可知,这种思想既“仿效西方、变革社会”,又“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调和,故选 D 项。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在一
16、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A 项错误;据“不从根本上突破千年传统文化本体”可知,该思想并没有清除西学引进的阻力,B 项错误;据“开放的态度”“仿效西方”可知,该思想并不封闭,C 项错误。3(2019安阳高二调研)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康有为()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C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解析:选 A。根据题干材料“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可知,康有为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调整,
17、其目的就是力图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以挽救民族危机,故选 A 项。4(2019孝义高二模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说:“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在此他强调()A人性的解放和自由B民族的独立与解放C社会的公平与正义D国民的社会责任感解析:选 D。据题干材料可知,陈独秀在这里强调的是国民的社会责任感,故选 D 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对人性的推崇与呼吁,A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陈独秀强调的四点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都没有直接的关联,B 项错误;陈独秀在这里并没有刻意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C 项错误。单元综合检测(五)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