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0590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79页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通史印象 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 (共79张PPT)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一轮开篇与通史印象通 史 印 象纵横把脉历史的相互联系古今贯通古代中国(从远古到鸦片战争前)先秦时期(公元前 2070 年夏朝建立公元前 221 年秦朝统一)重大史实归纳远古时期(1)禅让制、公天下(2)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3)原始文字、绘画夏商西周(1)政治: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2)经济:青铜农具、井田制、工商食官(3)文化:甲骨文、金文、学在官府春秋战国(1)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变法改革、郡县制雏形(2)经济:铁犁牛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抑商(3)文化:儒家学派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诗经、离

2、骚(4)选修:改革,商鞅变法;人物,孔子线索特征梳理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政治方面:西周时期,王位、爵位实行世袭制;地方管理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内部实行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出现诸侯争霸和割据混战的局面;各国纷纷变法,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经济方面: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方式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土地公有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

3、兼并现象的根源。商业发展从西周“工商食官”到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3思想文化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和思想主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石氏星表成为天文历法成就的代表;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浪漫而古拙。秦汉(公元前 221 年秦朝统一220 年魏国代汉)重大史实归纳政治(1)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集权(2)汉:郡国并行、察举制、中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经济(1)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2)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王景治黄河

4、文化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汉赋选修秦始皇线索特征梳理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秦始皇所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政治方面:秦朝统一,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重用亲信近臣,削弱相权;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解决了王国割据问题。2经济方面:秦汉统一货币,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

5、实行专卖制度。汉代农业有较快发展,普及并发明犁壁,使用二牛一人犁耕法;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成效突出。汉代手工业有所发展。西汉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东汉使用水排鼓风冶铁;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3思想文化方面: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儒学经过西汉董仲舒改造形成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以医学、数学、天文学和造纸术为代表的古代科技得到发展;“赋”成为汉代的主要文学体裁;“印宗秦汉”的篆刻艺术产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年)重大史实归纳政治九品中正制经济均田制、翻车、灌钢法、草市文化王羲之、宗教画、佛教盛行选修北

6、魏孝文帝改革线索特征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过渡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三省制形成及选官制度的变化,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1政治方面:长期处于政权分立时期,北方战乱频仍,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九品中正制维护了士族的政治特权。2经济方面: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并开始赶上北方。北魏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达

7、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白瓷,制瓷业取得重大突破;战乱不断使商业发展受到影响。3思想文化方面:佛教盛行,道教文化突出;道教、佛教迅速传播。儒学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发展。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形成:顾恺之“以形写神”;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以东晋王羲之为代表。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隋唐(581907 年)重大史实归纳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筒车、曲辕犁;瓷器南青北白、陶器有唐三彩;坊市制度、柜坊和飞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唐诗(李白、杜甫)、火药用于军事、文人画王维、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选修唐太宗线索特征梳理隋唐时期(581907 年)是中

8、国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政治上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农耕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商业发展仍受时空限制;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1政治方面: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继承和发展魏晋时期的中央制度,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开创和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影响了社会的发展。2经济方面: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缂丝技术推动了丝织业的发展。制瓷技术进步,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对外贸易的代表。唐代商业繁荣,交通便利,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但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重农抑商

9、”政策有所松动。3思想文化方面:佛、儒、道三家思想均有所发展,儒家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领域。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出现,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绘画艺术,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唐代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唐文化泽被后世。宋元(9601368 年)重大史实归纳政治(1)宋:二府(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知州、通判、转运使(2)元:行省制、中书省、宣政院、枢密院经济市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瓦肆;棉花的推广;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程朱理学;宋词、元曲、元杂剧;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

10、火药改进、三大发明西传、青花瓷选修王安石变法线索特征梳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时期。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商业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商品经济兴盛,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1政治方面: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推行文官制度;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控制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三冗”现象;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但收效甚微。元代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2经济方面:租佃关系的发

11、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王安石变法力图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效甚微。南宋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棉花种植传播,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晓市,宋代汴梁、元代大都都是繁荣的商业大都会;纸币交子出现,推动了商业发展;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3思想文化方面:程朱理学的出现促进了儒学的成熟,成为官方哲学。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元代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文学上,宋词和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宋“话本”兴起;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

12、意无法”;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俗画兴起,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明清时期(13681840 年鸦片战争前)重大史实归纳政治(1)明:废宰相、权分六部;内阁制(2)清:军机处、密折制经济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文化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小说、京剧、西学东渐选修康熙帝线索特征梳理明清时期(13681840 年鸦片战争前)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理学仍占主流地位;科技文化处于专制社会末期的总结阶段,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色

13、彩。专制制度走向腐朽,阻碍了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政治方面: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强化皇权;明成祖设内阁,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加强管辖。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帝时设南书房,雍正帝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将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经济方面:明清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明代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缓慢地发展。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市镇;以徽商与晋商为代表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明清政府继续实行专卖制度,继续推

14、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外贸易逐渐萎缩。3思想方面:儒家思想从理学发展到心学,封建理学占据思想主流地位。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否定君主专制,主张个性自由,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反专制的民主思想,但封建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4科技文化:传统科技处于总结阶段,出现了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巨著。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四大名著等作品适应市民生活需要。书法、绘画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戏剧繁荣,“国粹”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隐性线索发掘1中枢机构的变动:三公九卿(秦)中外朝(汉)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宋)中书省(

15、元)废丞相、设内阁(明)军机处(清)2地方行政制度演变:分封制(西周始)郡县制(秦始)行省制(元始)3选官制度变迁:世官制(先秦)察举制(汉始)科举制(隋唐始)废八股取士(近代)4儒学发展:创立(春秋)发展(战国)厄运(秦)独尊(西汉)创新(南宋)批判(明清)冲击(近代前期)摧毁(“文化大革命”)新生(现代)古代世界(从爱琴文明到文艺复兴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 8 世纪公元 6 世纪)重大史实归纳1古代希腊政治城邦国家、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权力机构经济工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文化人文主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选修梭伦改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6、2.古代罗马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自然法。3中世纪时期(公元 516 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教权高于王权、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宗教裁判所。线索特征梳理古代希腊、罗马(前 8 世纪6 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文化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人文主义思想,古罗马的法律,犹如璀璨的明珠,为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政治方面:雅典民主制度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等人的努力逐步确立和完善,其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它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但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国家权力易被滥用和误用,又造

17、成雅典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成文法的出现,历经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转变,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完成。其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2经济方面: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发达,海外贸易盛行。雅典工商业发达,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成为推动雅典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国际 交往的扩大,罗马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3思想文化方面: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成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

18、。近代中国(从 1840 年至 1949 年)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1840 年鸦片战争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前)重大史实归纳政治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经济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文化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线索特征梳理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 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

19、、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剧变,中国人民展开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近代中国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新思潮。1政治方面:两次鸦片战争。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西方列强疯狂对外扩张,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由此发动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展开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太平天国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

20、潮流背道而驰;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并没有真正实施。2经济方面: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先后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3社会

21、生活方面: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4思想文化方面: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浅显层次上。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提出了君主立宪的主张,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提升到制度的层次。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前

22、)重大史实归纳政治(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2)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3)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4)五四运动经济(1)资本输出(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实业救国兴起(4)民族工业春天到来文化维新思想、断发易服、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选修戊戌变法、孙中山线索特征梳理甲午中日战争后,觉醒、探索构成了 1895 年至 1919 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深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甲

23、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1政治方面:深重的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义和团运动: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从帝制

24、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巨变。2经济方面:列强侵华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和发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21919 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3社会生活方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近代中国的交通、通讯事业起步和发展。4思想方面:维新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政治民主化由此开端。共和思想

25、。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社会主义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后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大史实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时期:19191927 年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创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 年南

26、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民族工业处于黄金时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南京大屠杀、两个战场、四大会战、中共七大、抗战胜利;日军对沦陷区疯狂掠夺、官僚资本膨胀、民族工业萎缩;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年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国统区经济崩溃,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线索特征梳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21 年中国共产党

27、诞生。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胜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一定的发展,但随后陷入绝境;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历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19191927 年):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

28、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大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2)土地革命时期:新道路的开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逐渐走向成熟。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扶植伪满洲国政权,继而向华北进犯,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3)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日: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

29、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防御、相持、最后胜利,是中国抗战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趋势。抗战胜利:抗日战争是 100 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4)解放战争时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参加重庆谈判、召开政协会议。解放战争胜利:经过战略防御、反攻、决战三个阶段,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历史结束。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

30、治前期,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民族资本的萎缩: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在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榨下而陷入绝境。3社会生活: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 年)中国的航空业起步;报刊业获得发展;影视业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风俗发生重大变化。4思想领域的新成果: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成熟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

31、基础。隐性线索发掘1外敌入侵: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1931 年1945 年)2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3反侵略斗争: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4学习西方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兴民权、倡西学)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5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兴起(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春天(民国初年)民族工业黄金时期(1927 年1936 年)萎缩(抗日战争时期)

32、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6国共关系:第一次合作(1924 年1927 年)十年对峙(1927 年1937年)第二次合作(1937 年1945 年)再次决裂对抗(1946 年1949 年)近代世界(从 15、16 世纪至 20 世纪初)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15 世纪至 18 世纪)重大史实归纳政治(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2)美国:独立战争、1787 年宪法、联邦政府建立经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圈地运动、重商主义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典力学选修宗教改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牛顿线索特征梳理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

33、14、15 世纪18 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启动时期。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近代科技思想发展。这一切为西方向工业文明的迈进开启了大门。1政治方面: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此后,逐步出现了内阁和两党制,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颁布了 1787 年宪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4、确立联邦共和制度,成为历史上伟大的创新。2经济方面:1500 年前后,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同时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与争夺。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海上霸权和殖民国家。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宗

35、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提倡民主和科学、自由和平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法国、对欧洲、对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科学文化方面:牛顿力学体系建立。16 世纪,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为经典力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7 世纪,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生物学方面,封建神创学说受到冲击。18 世纪,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细胞学说发展起来,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工业文明的发展(18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至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重大史实归纳1工业革命时

36、期的世界政治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德国统一、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和 1875 年宪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经济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轮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诞生、达尔文进化论、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选修马克思、恩格斯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政治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石油、内燃机、汽车;垄断组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文化量子力学、相对论选修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爱因斯坦线索特征梳理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 世纪1918 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

37、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欧美先进国家确立和完善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工业革命出现和逐步扩展,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将人类历史推进到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文学艺术领域成就非凡。1政治方面: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18

3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2经济方面: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生产结构和组织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 世纪 70 年代后,主要欧美国家再

39、次出现了技术革新的浪潮,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成了工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思想方面: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成为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自由主义思潮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社会主义:随着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日益暴露,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19 世纪 70 年代,巴黎公社成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4科学文化方面:科技进步:19 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实现了生物学领域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蒸汽机、电的发明和应用,促使城市

40、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艺术: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要形式;音乐、美术佳作不断;电影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隐性线索发掘1人文精神的发展:蒙昧中的觉醒(古希腊)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2世界市场的发展:新航路开辟(雏形出现)殖民扩张(市场开拓)工业革命(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3近代英国线索: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内阁制世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1832 年议会改革世界工厂(19 世纪中期)发展缓慢(19 世纪末以后)4科学发展: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5殖民霸权转移:西、葡(15、1

41、6 世纪)荷兰(17 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拿破仑帝国时期(19 世纪初期)现代中国(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 年新中国成立1978 年改革开放前)重大史实归纳1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政治外交(1)新中国成立、三大政治制度建立、共同纲领、1954 年宪法(2)三大外交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经济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文化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双百”方针、移风易俗2.20 年曲折探索时期(19561976 年)政治外交(1)中共八大、反右派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

42、、“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经济“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国民经济困难、“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经济破坏、邓小平整顿科教文化“两弹一星”、袁隆平杂交水稻、“样板戏”、“上山下乡”选修毛泽东线索特征梳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该时期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就,也有挫折、失误,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政治方面: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这是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宪法。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新中

43、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构成了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践踏。2外交方面: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0 世纪 50 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中国开始步入国际外交舞台。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经济社会生活:1953 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精神的指引下,“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同步

44、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共八大、60 年代初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等。另一方面,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生活水平总体较低。与此同时,新中国的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4科技教育文化:科技成果丰硕。“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56 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新中国文学、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 年至今)重大史实归纳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

45、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一国两制”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发展;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结盟运动、上海合作组织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科教文化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科教兴国、载人航天、互联网选修邓小平线索特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 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1978 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这一时

46、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时期。1政治方面: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完善民主政治,健全法律制度。“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两岸关系逐步回暖。2外交方面:实行对外开放,采取不结盟的外交策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3经济社会生活: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增强了我

47、国的经济实力;20 世纪 90 年代,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社会生活巨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交通、通讯、大众传媒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4科技教育文化:改革开放后,载人航天、计算机研制及生物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文艺领域清除了极“左”路线,强调贯彻“双百”方针,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20 世纪 80 年代,党和政府在教育领域提出“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的战略,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共同发展。隐性线索发掘1新中国经济政策变化:过渡时期的总路

48、线“一五”计划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邓小平全面整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三个世界不结盟政策3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现代世界(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二战前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调整与创新(1917 年十月革命至 1945 年二战结束)重大史实归纳政治(1)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联成立(2)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

49、式(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印象主义绘画、现代立体绘画、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选修两次世界大战线索特征梳理20 世纪上半期(19171945 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是该时期典型的特点。十月革命打断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和斗争拉开了序幕;一战后到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19291933 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

50、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1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在四月提纲的指导下,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国际关系方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秩序;到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前,国际关系相对稳定;20 世纪 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动荡不安。2经济方面: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俄国小农经济占主导的生产力水平;实施新经济政策,是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尝试

51、,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经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以 1936 年苏联宪法颁布为标志,斯大林体制确立,高度集中、集权是其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1929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适应大工业时代的要求;罗斯福新政开创了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不但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而且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3思想方面:由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4科学文化方面:20 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20 世纪以来,欧洲文学艺术传统向现代形态过渡,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成为主流。其共同特征是

52、反传统和反理性,注重自我表现和感受,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重大史实归纳19451955 年(1)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德国的分裂、朝鲜战争(2)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赫鲁晓夫改革(3)第三次科技革命20 世纪 6070 年代(1)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不结盟运动(2)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勃列日涅夫改革、美国经济“滞胀”20 世纪 80年代至今(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区域集团化加强、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欧元的诞生、戈尔巴

53、乔夫改革选修联合国、美苏冷战、局部战争线索特征梳理二战后至今(1945 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并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力量对比。以美苏两极为主的世界格局形成,美苏争霸,威胁了世界和平;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充分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新变化;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和平竞争、相互借鉴,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速;从两极格局的解体到多极化趋势加强,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1政治方面:欧美:二战后,欧美各国纷纷进行社会改革,

54、建立福利国家,缓和社会矛盾,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苏联:二战后,苏联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的领导体制,下放权力,扩大地方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突破。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主宰世界的两大主要力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了冷战局面的出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出笼,1949 年北约成立、1955 年华约成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强: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欧共体、日本、第三世界、中国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

55、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2经济方面: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建立,分别确立了资本主义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演变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显示了目前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成果和前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其实质是列强新一轮的资本争夺。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二战

56、后,斯大林体制严重阻碍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相继改革,收效甚微,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福利制度、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科技文化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果包括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子能技术的应用。文学上,以贝克特等待戈多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呈现出与以往文学不同的特点。现代主义音乐、美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隐性线索发掘1苏联(俄国)史线索:1861 年农奴制改革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建立斯大林体制美苏冷战赫鲁晓夫改革美苏争霸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2美国史线索: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冷战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滞胀”美中改善关系唯一超级大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