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944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十章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湘教版)一、选择题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12题。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煤炭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丰富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ABC D解析:由图可知,左图为山西,右图为德国鲁尔区,这两个地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此基础上,这两地都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区域特征。答案:D2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完善交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A BC D解析:两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特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可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要结合当地污染严重的问题,积

2、极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答案:B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 BC D4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 BC D解析:第3题,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煤炭的气化,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焦化和二氧化硫等气体的部分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图中涉及的是产业

3、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发生转移。第4题,生产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生产方式,只是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由于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将增多,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从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答案:3.D4.C近十年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增长值长期占工业增长值的60%以上,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P能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此回答56题。5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A交通运输压力加大B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C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D耕地面积减小,劳动力短缺6针对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物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

4、平的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有()A加强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革新,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B对紧缺的矿产资源停止开发,加大对储量丰富的资源的开发力度C严格限制高能耗工业的发展D加大重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劳动力投入解析:第5题,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主要问题为资源与能源的消耗量大,环境污染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破坏植被;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不会造成我国目前劳动力短缺问题。第6题,针对我国单位GDP能耗、物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强技术和工艺上的改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约意识,寻找紧缺

5、资源和能源的替代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当压缩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小的高新技术产业等;仅仅依靠加大劳动力的投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严重的问题。答案:5.C6.A二、综合题7(2010山东高考)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工业区区位条件鲁尔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自

6、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交通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内河航运、陆路、航空和_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市场市场广阔市场广阔劳动力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解析:第(1)题,本题的解答要立足于两工业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鲁尔区作为大型传统工业区,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再加上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与鲁尔区对比,沪宁杭工业区的海运优势突出,从劳动力角度看,鲁尔区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整体素质高。第(2)题,本题应遵循传统工业区整治的一般原则,从产业结构

7、调整、环境治理等方面阐述。答案:(1)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海洋运输;劳动力素质较高(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回答13题。1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A BC D

8、2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处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处C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D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3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解析:第1题,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也使该乡镇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就业结构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

9、展也需要交通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另外,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也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第2题,坑口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故坑口电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第3题,煤炭基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答案:1.D2.C3.B“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200亿吨,新增煤炭资源量100亿吨,将加大向外输送电能的比例,缓解当地的环境问题。据此回答45题。4与直接向外输送煤炭资源相比,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的劣势在于()A减轻交通压力,提高

10、运输效益B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C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D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5山西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列关于其生态问题与根治措施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A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把采空区作为西气东输的中转站B破坏土地资源,引起土壤退化保存好表土,进行复垦C大量煤矸石弃之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在煤矸石上面修建厂房D饮用水环境被破坏跨流域调水解析:第4题,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具有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等优势,同时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但会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第5题,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需要密闭的环境,山西煤炭资源的采空区岩层断裂,不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存

11、放;针对土地浪费和土壤退化,应采取复垦等措施加以治理;煤矸石之间的空隙较大,在上面直接修建建筑物容易发生坍塌;跨流域调水不能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答案:4.D5.B(2012哈尔滨模拟)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67题。资源种类省区甲乙丙丁新陕川粤6读上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甲天然气乙煤炭丙水资源丁太阳能B甲天然气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煤炭C甲煤炭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天然气D甲煤炭乙天然气丙水资源丁太阳能7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A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B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C产业全部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

12、二产业D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解析:第6题,从表中四个省区地理环境判断,新疆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光照充足;太阳能、天然气资源丰富。陕西煤炭资源、天然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矿产能源基地。四川与广东地处湿润气候区,水资源丰富,但广东矿产缺乏,而四川天然气丰富。第7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要有计划地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答案:6.C7.B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810题。8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的是()A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B随GDP

13、的增加呈增长趋势C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D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后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9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经济结构科技水平生产规模能源结构A BC D10根据下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A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B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C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D降低GDP增长速度解析:第8题,由图示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早期快速增长,1978年后下降,2001年至2005年又略有回升。第9题,能源消费强度主要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与生产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第10题,在我国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能耗比例最高,所以建

14、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答案:8.D9.C10.B读下表和图。完成1112题。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08年40.2%44.1%6.2%1.3%8.2%1119782008年R河流域()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12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解析:

15、第11题,由表可知,该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面积所占的比重下降,林地、草地面积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因此可推断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加强,故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变小,A不正确;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使水土流失现象减少,故土壤层不会变薄,B不正确;水土流失减少会使河流的泥沙淤积现象减少,故D错;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的多样性会增加,C正确。第12题,露天开采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若处理不当往往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要做好土地的回填、复垦工作,而地面沉降主要是由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A错;有色金属矿产冶炼工业往往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但

16、不会使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加,B错;应在工厂附近建酸性气体回收厂即硫酸厂,实现循环利用,D正确;矿产开采对水资源的利用较少,故C错。答案:11.C12.D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2广州测试)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1: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材料2: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1)这里的“乌金”是指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生产基地。(4分)(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的过渡地带,呈现典型的_规律。(4分)(3)根据材料2,“乌金三角

17、”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_。(4分)(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煤炭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第(2)题,该区自东向西由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本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又以暴雨形式降落,植被较少,河流含沙量较大。第(4)题,该区煤炭丰富,邻近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加上国家支持,成为重要工业基地。第(5)题,开发煤炭资源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18、,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1)煤炭能源(煤炭、重化工)(2)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森林向草原)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流量大,含沙量大(成正相关关系)(4)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5)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1:2011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消息日前从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全省能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获悉,为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山西将加快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集约、绿

19、色、多元、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2)下图为山西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10分)(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山西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6分)解析:第(1)题,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基地,其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交通条件、消费市场和地形、水源等方面。第(2)题,根据题目“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工业联系的特点可以判断出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第(3)题,与20世纪初的鲁尔区相比较,山西能源基地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