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导入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1 6 最 苦 与 最 乐 七年级 下册 语文 部编 RJ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8年,他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他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他的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合集。作者简介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 分析问
2、题 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引论)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本论)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结论)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文体知识 陪()倍()卸()御()赔()焙()赔偿 陪伴 加倍 烘焙 pipibibi 防御 卸车 xiy契()楔()楔子 契约 qxi锲()锲而不舍 qi字词学习【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
3、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词语理解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快速阅读,从原文找出作者认为的人生最苦与最乐的事情。整体感知 浏览文章,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第一部分(1-3):阐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4、,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本文论述的道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不应该逃避责任。谈苦 论乐 责任 带着问题读课文谈苦 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论乐 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责任 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课文解读 一、谈苦 1.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引出这个论点的。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设问 引出 分论点(1)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出论点 否 定 贫 失意 老、死
5、 知足 安分 达观 谈苦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2)作者是如何论述“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的呢?结论:最苦的原因是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正:反:2.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3)举例论证:列举个人对他人的责任 承诺未完 欠钱未还 受人恩惠不回报 得罪人不赔礼 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责任未了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于自己。对自己做事的责任 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二、论乐 3.品读第二部分,分析作者
6、论证人生最乐的事的过程。观点:人生最乐的事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4.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3)引用论证: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尽了责任所达到的快乐自由境界,简明易懂。讲道理的论证方法5.作者认为这种乐的决定权在谁呢?结合文中语言谈谈你的理解。论说: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三、担责任 6.第三部分作者要论证什么观点,是如何论证的?引用名言的作用: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
7、人生当勇于承担负责”的结论。引用论证: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7.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8.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9.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到了长成,那责任自
8、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最苦”:10.作者把苦乐和责任联系起来,提出自己的苦乐观,最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1.“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以排比句列举种种没有尽到责任的现象,再用设问,一问一答来证明“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使原本凝重的道理变得轻松活泼。佳句品析 2.“凡属我应该做的事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运用排比且句子的表述准确、形象。3.“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
9、远乎?”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凸显出文章凝重中的轻灵。4.“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对偶句,从内容上看凝重、深刻;从词句的容量角度看语言简练。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合作探究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本文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好处:大量的排比,使文章流畅,气势磅礴;设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使语气更
10、强烈,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作者是怎样将道理说得清晰透彻,令读者易于接受的?什么是未尽责任 未尽这些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 每个人应负的责任有哪些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引用古语、俗语、名人名言充当理论依据 分析观点的正确性,层层深入论述道理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写作特色 1.设问开头,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课文开头在提出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这一问题之后,一连用了四个问句,连续提问,连续否定,句式简洁,语气干脆,且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起到了吸引读者注意和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2.道理论证,使论证极具说服力和权威性。文章引用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来证明中心论点,使文章论证
11、严密,说服力强。最苦与最乐最大的痛苦未能尽责 最大的快乐尽到责任 苦与乐的关系有苦才有乐 正反对比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板书设计 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课文小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知识拓展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 【译文】君子安于现在的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不企求地位以外的名利。现在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该做的事;现在处于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人该做的事;现在住在夷狄地区,就做在夷狄地区可以办到的事;现在处于困难危险的境遇,就做困难危险中可以办到的事。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国学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