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理解三种典型的环境问题各自的分布、成因、危害与防治措施,并学会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全球气候变暖1表现: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 100 多年中明显_,到目前已经_ 0.30.6。2主要原因:人类大量燃烧_(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_等温室气体。上升升高了矿物燃料二氧化碳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
2、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影响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1臭氧层的破坏(1)臭氧层的作用:吸收太阳_,保护地球生命,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2)现状:地球的臭氧层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_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3)危害:导致到达地面的_增强,影响人类健康、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紫外线南极上空紫外线辐射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
3、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大气污染与酸雨(1)大气污染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酸雨定义:pH 值小于_的降水。成因: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地面即为酸雨。危害毁坏森林,使湖水_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使_酸化,造成农作物减产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和我国_地区。5.6酸化腐蚀土壤长江以南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长江
4、以南地区酸雨特别严重的原因(1)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2)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强劲,易于酸性气体扩散。(4)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判断题1人类的生产活动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2氟氯烃化合物是臭氧层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3全球变暖有百
5、害而无一利。()4环境污染也会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5我国北方冬春季节沙尘暴频发是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反映,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答案:1.2.3.4.5.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选择题6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工业发达,盆地地形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答案:D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
6、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A地方病 B土壤次生盐碱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答案:A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7 年 4 月 22 日是第 48 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并确定 4 月 17 日4 月 23 日为主题宣传活动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89 题。8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环境问题也
7、越来越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A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B科技的进步C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不协调D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9“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能直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酸雨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8.C 9.C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合作探究】读玻璃温室效应示意图(见教材 P81 图 412)和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见教材 P81
8、 图 413),探究下列问题。(1)玻璃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什么?(2)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示:(1)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透过玻璃加热地面,地面放出长波辐射。玻璃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阻挡能力较强,使地面热量不易散发,大多保留在温室内,使温室温度升高。(2)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与二氧化碳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9、【核心归纳】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球当前正处于比较温暖的时期。(2)人为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 CO2 等温室气体,由此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加剧气候变暖。毁林,导致对 CO2 的吸收量减少。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以 CO2为主体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需针对人为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
10、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联图记忆全球气候变暖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跟踪训练】全球气候变暖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其后果影响到诸多领域。据此完成(1)(3)题。(1)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A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加剧B亚寒带针叶林退化为苔原C温带草原变化为热带草原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冰川总量增多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
11、的协调发展(2)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但不会影响到()A海陆间水循环B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C台湾海峡的宽度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3)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是()A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B城市郊区建设防护林带C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替代传统能源D将火电厂建设到森林茂密的地方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后,黄淮海平原蒸发量增大,因而该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第(2)题,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台湾海峡的宽度将扩大;海平面上升,珠穆朗
12、玛峰海拔将会发生变化;海平面上升将影响水循环过程;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由两地的距离决定,与海平面上升无关。第(3)题,二氧化碳气体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形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将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答案:(1)A(2)B(3)C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合作探究】读臭氧层对地球大气的保护作用图(见教材 P82 图 417)、煤烟污染图(见教材 P83图 4110)和汽车尾气污染图(见教材 P83图 4111),探究下列问题。(1)臭氧层
13、对地球大气有何保护作用?(2)燃煤中的污染物主要是什么?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什么?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示:(1)臭氧层能够吸收 99%的太阳紫外线,使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而少量穿透大气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人类和生物则是有益的,正因为如此,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2)燃煤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烟尘等;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等。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
14、展【核心归纳】1臭氧层的破坏(1)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保护臭氧层的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参与国际合作。2酸雨形成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 H2SO4、HNO3 和 HCl,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污染物来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释放的酸性气体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5、污染物来源人为污染源固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工业污染源: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酸雨类型硫酸型酸雨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的硝酸型酸雨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的对环境的影响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
16、、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洲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常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成因对策土地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量少;人为原因: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牧沙尘暴自然原因:干旱、大风、气流上升、快行冷锋;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暴雨、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滥垦、滥伐、植被破坏保护好现有森林和植被
17、,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严禁开垦陡坡地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问题成因对策公害病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如日本的“水俣病”(汞中毒)修建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后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含氮、磷的废水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留的化肥、农药;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赤潮自然原因:温度高,蒸发量大,降水少,海域封闭,水体交换少;人为原因:含氮、磷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海洋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
18、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
19、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后果与危害 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剧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跟踪训练】我国已将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划定了两个控制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20、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煤炭、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的酸溶解在雨水中,并以雨、雪、露等形式降到地面,如其 pH 值小于 5.6 即为酸雨。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降水 pH 值大小的分布状况图。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有关我国两个控制区的控制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污染多集中在城市B二氧化硫只污染北部,酸雨只影响东部C我国
21、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D部分工业锅炉改用天然气比较适合我国国情E酸雨区与酸性气体的排放源地一致(2)我国南方酸雨强度比北方_,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防治酸雨可采取哪些措施?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最大,因此酸雨类型主要为硫酸型,且污染多集中于城市。另外,我国的酸雨与酸性气体排放区并不完全一致,其主要原因应从酸性气体排放与降水多少两方面分析。(2)据图可知,南方酸雨强度比北方大。原因主要从当地降水多少、土壤酸碱性等方面分析。(3)防治酸雨的措施,应从能源结构
22、的改善、燃烧技术的改进、管理技术的推行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入手分析。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1)ACD(2)大(高、严重)原因:我国北方雨水较少,土壤多呈碱性,沙尘可以中和酸性气体,利于减轻酸雨强度;而南方雨水多,土壤呈酸性,所以酸雨的强度较大。(3)洗选加工原煤,减少硫含量;开发使用低硫煤和天然气;改进燃烧技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安装脱硫装置;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公众参与等。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23、协调发展 地理漫画图的判读【典图示例】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结合上图分析,请填写:“小鸟的悲哀”反映的是_,动物失去了家园,生物多样性_;“小草的哀求”反映的是过度_,草地_;“飞来的山峰”反映的是人口_,耕地_。答案:乱砍滥伐森林 减少 放牧 退化 过度增长 不断减少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判读技巧】地理漫画的表现主题多集中在资源、人口、环境、粮食等重点问题上,用以反映人口问题以及由于不合理的人类
24、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展示人地关系及其协调途径。在判读地理漫画时,应先抓主题,再分析,找出前因后果,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措施、意见)。以上三幅漫画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解读: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解读标题漫画不能采用直白的标题,应该用夸张、比喻、象征性的标题。若上面三幅漫画的标题用“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人口过度增长”,就达不到漫画的效果,甚至就不是漫画了。2反映的问题每幅地理漫画都反映了特定的地理问题,一般从画面中的内容可以直接读出来。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
25、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产生的原因如上图中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人口过度增长之间就存在因果联系。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一些地区为了生存,对森林进行大规模的采伐,通过毁林造田,种植粮食,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一些地区运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进行掠夺性种植,或采取粗放型经营手段进行过度放牧,致使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量良田土质退化,甚至产生沙漠化或盐碱化,从而导致耕地减少。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造成的危害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
26、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一旦破坏将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物种灭绝等不良后果。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5解决问题的措施如预防和治理滥伐林木的对策:完善林木保护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起打击滥伐林木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的林木保护意识。又如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问题,人类必须考虑自身发展与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依赖关系,根据自然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保持和调节人口与环境相适应的比例关系,决不盲目地发展自身,要使人口的适度增长
27、与环境保护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更要注意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针对练习】读漫画“祸从口出”,完成(1)(2)题。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此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过度垦荒,水土流失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C森林砍伐,全球变暖D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
28、调发展(2)下列利于缓解该环境问题的措施有()生态移民 退田还湖 扩大灌溉 禁樵禁采ABCD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第(1)题,细看漫画可知,远方是沙漠或者荒漠,近处有一个树桩吐出三个字来,因此反映的问题是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第(2)题,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退田还湖可以减小洪涝灾害的发生,扩大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答案
29、:(1)D(2)D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点练一 全球气候变暖下图为 19 世纪中叶以来每 10 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 12 题。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A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B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20 世纪 50 年代,全球气温较 19611990 年平均气温高D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全球每
30、 10 年都比前 10 年明显变暖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解析:第 1 题,结合图示可直接读出答案。第 2 题,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并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之中使大气温度升高。答案:1.D 2.B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点练二 臭氧层的破坏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
31、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 9 月份 30S80S 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 34 题。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 CO2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第 3 题,从图中可
32、以看出,臭氧总量的分布在 50S60S达最大值,其位置基本保持不变,高纬地区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递减明显。第 4 题,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臭氧总量减少,平流层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会有所降低,射向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增多。答案:3.C 4.B 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点练三 大气污染与酸雨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据此完成 56 题。5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变得“面目残破”。此现象的成因与下列哪一现象的成因相同()A瑞典的无鱼湖B夏季购买
33、防晒霜的人越来越多C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D城市正午时的空气质量好于清晨时的空气质量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为保证城市拥有良好的大气环境,河北省某城市市长调整了下列工业部门,其中不恰当的是()A将化工厂迁至城市的东北远郊B将钢铁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远郊C将酿造厂迁至城市的东南近郊D将火电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近郊解析:第 5 题,云南某地大理石雕像“面目残破”是酸雨造成的。瑞典的无鱼湖也是酸雨造成的。第 6 题,河北省夏季多吹东南风,把酿造厂迁到城市的东南近郊不合适。答案:5.A 6.C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栏目导引重难探究师生互动课题研究图表解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自学导引新知初探随堂巩固自测自评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