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语文常识词汇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五.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8630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语文常识词汇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语是非辨析之 学而篇五【原文】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重师长。要少承诺,务必讲诚信,有爱心,要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工作生活之余要多学习。”【评析】儒家思想,许多都是讲究人的素质培养,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修炼和培养,通俗点说,就是怎样自己对自己进行思想教育。一个人敬重师长,文明礼貌,讲诚信,有爱心,追求道德完善,又善于学习。如果全中国的公民都成为这样的人,该有多好啊!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思想教育完全可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教给我们的孩子。【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

2、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见贤思齐并改变自己、能尽心尽力侍奉父母、能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效劳、与人交往恪守信用,就算他没有什么学历,我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评析】关于“贤贤易色”,有人解释成是“向贤人学习不好色”,我觉得这里的“易色”与好不好色没有关系,一来在古代,男人好色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孔子也从来没有发表什么男子不能好色的观点。因此这里的“易色”我理解成“改变颜色”的意思,引伸为“改变自己”的意思,而这个改变正是前面“贤贤”的结果。这一段话,孔子提出了关于什么样的人才算有学问的观点。从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个观点有点片面性,因为今天学问的范围有了极大的扩展,因此仅仅做到上面的几点,还远远不能算是有学问的人。不过考虑到两千年前的衡量标准,真能做到上面几点,也就难能可贵了。其实即使在今天,不是还有许多官员连这样的标准都还没有做到吗?因此希望我们的公务员,尤其是各级政府的官员,首先要做到这一点,为全体公民树立一个好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