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8553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滕州五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第卷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有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

2、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事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在空谈中探讨自

3、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神韵”这一独特

4、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士人通过自身在乱世中真实而坚定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感染力,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1下面对“魏晋风度

5、”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名士用言行、诗文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放旷、真率与智慧。 B以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表现出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 C超越形的束缚,品味玄趣,生发了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 D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造就了文人自古至今清高的气质和清醒的思辨。2以下不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魏晋乱世,文人思治,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 B魏晋文人清醒认识现实,怀才不遇,统治者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 C魏晋名士放浪形骸,追求个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学艺术。 D魏晋时期的文人酷爱老庄,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和

6、源泉。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 )A“人的觉醒”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的形成,这是魏晋风度的突出表现。B魏晋士人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对黑暗政治不满,只好转而研究老庄之学,借此麻痹自己。C玄学是魏晋名士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此来关照自我,探寻苦难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和意义。D魏晋风度以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识分子获得了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毕资伦,缙山人也。崇庆琪为防御使,选资伦为防城军千户。至宁元年秋,大元兵至镇州,高琪弃城遁。资伦行及昌平,收避迁民兵,转战有功,擢授都统军。仆散阿海南征,军次梅林关不得过,能取

7、此关者,资伦首出应命。问须军士几何,曰:“止用资伦所统足矣,不烦余军。”明日迟明,出宋军不意,引兵簿之,万众崩,遂取梅林关。阿海军得南行,留提控王禄军万人守关。不数日,宋兵夺关守之,阿海以梅林归途为敌据计无所出复问谁能取梅林者以帅职赏之资伦复出应命以本军再夺梅林阿海破蕲黄按军而还,论功资论第一。既而,枢密院以泗州。兴定五年正月戊戌,提控王禄汤饼会军中宴饮,宋龟山统制时青乘隙袭破泗州西城。资伦知失计,堕南城求死,为宋军所执,以见时青。青说之曰:“毕资伦,我知尔好男子,亦宜相时达变。金国势已衰弱,尔肯降我,宋亦不负尔。若不从,见刘天帅即死矣。”资伦极口骂曰:“不幸失国家城池,甘分一死尚不能报,肯从

8、汝反贼求生耶?”青知无降意,下盱眙狱。宋人亦赏资伦全活之,钤以铁绳,囚于镇江府土狱,略给衣食使不至寒饿,胁诱百方,时一引出问云:“汝降否?”资伦或骂或不语,如是十四年。及盱眙将士降宋,宋使总帅纳合买住北望哭拜,谓之辞故主,驱资伦在旁观之。资伦见买住骂曰:“纳合买住,国家未尝负汝,何所求死不可,乃作如此觜鼻耶!”买住俯首不敢仰视。及蔡州破,哀宗自缢,宋人以叹曰:“吾无所望矣。容我一祭吾君乃降耳。”宋人信之,为屠牛羊设祭镇江南岸。资伦祭毕,伏地大哭,乘其不防投江水而死。宋人义之,宣示四方,仍议为立祠。(选自金史毕资伦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军次梅林

9、关不得过 次:停留B、宋亦不负尔 负:辜负C、时一引出问云 引:拉,牵引D、宋人义之 义:坚持正义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阿海以梅林归途为敌据/计无所出/复问/谁能取梅林者/以帅职赏之/资伦复出应/命以本军再夺梅林/阿海破蕲/黄B、阿海以梅林归途为敌据计无所/出/复问/谁能取梅林者/以帅职赏之/资伦复出应/命以本军再夺梅林/阿海破蕲/黄C、阿海以梅林归途为敌据/计无所出/复问/谁能取梅林者/以帅职赏之/资伦复出应命/以本军再夺梅林/阿海破蕲/黄 D、阿海以梅林归途为敌据计无所/出/复问/谁能取梅林者/以帅职赏之/资伦复出应命/以本军再夺梅林/阿海破蕲/黄6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宁元年秋,毕资伦在昌平招集避祸迁徙的兵民,辗转作战,由此建立功劳,最终被提升为都统军。B、危难之时,毕资伦敢于挺身而出,他统帅自己的本部人马两次夺取梅林关,在评战功时被列为第一。C、兴定五年正月戊戌,毕资伦召集军中人饮酒,时青趁机攻破泗州西城,毕资伦对自己的疏忽懊悔不已。D、毕资伦忠贞爱国,面对时青的劝降,他极力斥骂;囚于狱中十四年,坚决不投降;最终投江水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明日迟明,出宋军不意,引兵簿之,万众崩,遂取梅林关。(5分)资伦知失计,堕南城求死,为宋军所执,以见时青。(5分)(二)阅读

11、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分) 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8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9“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3)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4) ,不能十步; ,功在

12、不舍。(劝学)(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6) ,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7) ,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行)(8) ,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7分)改变从自己开始自从李开复创业的那一天起,他和他的创新工场就注定是中国商业社会中的一只“出头鸟”。李开复是个善于制造话题的人。从高调地从谷歌离职到出版自传再到创新工场的成立,以及在之后持续不断地与科技领域的新闻点和焦点人物的紧密结合,让他一路走来从没缺少聚光灯的关注。他也是个深谙新媒体传播能量和传播技巧的人。在新浪微博还在内测时就成为了第一批名人用户,如今,

13、他已经成为新浪微博平台上商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人士,近1000万的粉丝数量让无数圈内大佬难以望其项背。他还是个对青年人和商业圈子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在大学生群体中人生导师的形象使得他的创新工场在刚一创立甚至连项目都没有的时候就能收到纷至沓来的7000多份简历;而在商业圈中,他的人缘和口碑也聚拢了一大批朋友,他们从掏钱支持到紧密合作,以及到“微博打仗”的站脚助威。但最显眼的还是,李开复是个不回避说出理想的人。他会对媒体毫不讳言地表述希望创新工场的愿景是可以作为一个推动中国科技创业文化和发展模式演进的关键力量,他的理想是想让年轻人创业成本更低,创业成功率更高、甚至想让创业者们拥有他和创新工场所

14、推崇的更好的企业文化但是,在中国这个崇尚“闷声发大财”的商业社会中,任何一只“出头鸟”都不是那么好当的。创新工场最初两年一直在被人注视的过程中走来,有人盼望着他的成功,同样也有人在等着他跌倒。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创新工场的成绩单大概是这样的:截至2011年11月,创新工场投资孵化了超过30个项目,其中10个项目进入A轮,融资规模从500万到1000万美元不等;两个项目被收购,其中魔图被百度收购;有两个项目最终失败关闭。而从吸引融资的层面来看,从创业初期郭台铭等朋友支持的1500万美元启动资金开始,创新工场已经募集了1.8亿美元基金,投资者包括Foundation Capital,联发科,投资F

15、acebook的DST等国际著名的投资机构。这更像是一个阶段性总结,因为创新工场的价值还需要通过旗下更多优秀创业公司的商业成功来印证,而这还需要23年的时间才会真正体现出来。现在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创新工场已经走过了最初最艰难的时期,开始赢得了主流投资圈和创业者的认可。对于李开复的理想和创新工场的愿景而言,这两年或许可以定义为在其推动中国科技创业的愿景下迈出了比较靠谱的第一步。但是这一步,首先是改变自己。在创新工场初期,一些相对成熟和有经验的创业者,恰恰对于创新工场的孵化器模式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创新工场的孵化就是李开复、汪华几个经验丰富的人来指导创业者怎么做产品,对于那些摸爬滚打多年的成熟创

16、业者,这并不那么关键;更何况创新工场在孵化的初期还要占有比其他VC更高的股份,这对一些成熟创业者来说就更无法接受了。在他们看来,那时的创新工场要资金没资金,要服务没服务,只有一些创业者并不急需的孵化和自己股份的损失,实在不是一个让他们心动的合作伙伴。这个时候,李开复等人只好一边继续碰壁,一边开始充分利用招来的毕业生和技术人员,真正成了“工场”开始自己定方向,搭团队,做产品了。从学生时代起就几乎一直一帆风顺的李开复在创业一开始就遭受了打击,一时间他也很难理解创新工场这个在他看来将能够改变中国青年创业环境的孵化器模式,为什么到了这些创业者面前就没人买账?是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过高,还是这种孵化器的

17、思路出了什么问题?如同大多数波澜起伏的戏剧,当主人公完成了痛苦的坚持和自我重塑后,那些柳暗花明的节点往往总是毫无征兆地随之而来。对于创新工场,重新厘清自己的定位至关重要,当创新工场开始把对自身产业大方向和产品感觉,以及辅助服务的估值调低,开始认真做好“投资+服务”的角色之后,这种从企业最基础的思维层面的调整让整个公司运营逐渐步入正轨,这让其产品价值和对创业群体的影响力也开始加速提升于是,我们看到了之前的截至2011年11月的创新工场的成绩单。(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开复一路走来从没缺少聚光灯的关注,就是因为他善于制造话题,并从中为自己和自己的团队谋求利益和发展

18、机会。B在创新工场初期,一些相对成熟和有经验的创业者,对于创新工场的孵化器模式并不认同,使得李开复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滑铁卢。C中国商业社会中崇尚“闷声发大财”,对李开复这只“出头鸟”,有人盼望着他成功,同样也有人在等着他跌倒。D创新工场,重新厘清自己的定位之后,如同大多数波澜起伏的戏剧,它完成了痛苦的坚持和自我重塑,迎来了柳暗花明的节点。E截至2011年11月,创新工场投资孵化了超过30个项目,绝大多数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创新工场的价值已完全得到了印证。(2)作为一篇传记,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李开复的? (6分)(3)创新工场是怎样实现现在这个阶段性的成绩的?请简要分析。(6分)第

19、II卷四、1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无失其时 虽有槁暴B始皇既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C传道受业解惑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君子生非异也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而绝江河 (断绝) 善假于物 (借助)B因遗策 (沿袭) 赵奢之伦制其兵 (控制)C孰能无惑 (疑难问题)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晓)D养生丧死 (为办丧事) 鸡豚狗彘之畜 (畜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锲而舍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师道之不复 吾

20、从而师之D斧斤以时入山林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4)下列各句中不全含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弃甲曳兵而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之众人C然而不王者 斧斤以时入山林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以愚黔首(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能水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据崤函之固耻学于师 追亡逐北序八州而朝同列 以弱天下之民小学而大遗 谨庠序之教A /B /C / D /(6)下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蚓无爪牙之利 铸以为金人十二B是亦走也 非及向时之士也C惑之不解 金城千里 D不拘于时 善假于物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21、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C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言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怕有买椟还珠之憾。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大邱市政府18日表示,大邱市将推出一款“大邱星星旅游”,配上

22、“炸鸡+啤酒”套餐,以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B因为台湾学生不满国会审查的程序,就以违反法律的方式占领立法院议场,使国会运作全面瘫痪,瘫痪了5天,对立法行政等五院运作造成严重的影响。C莫言不讳言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他表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道不该是当今国人不应具备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吗?D尼泊尔民航局局长萨曼23日称,21日,马来西亚航空一架飞机在降落加德满都时,挡风玻璃被一群鸟撞碎,所幸机上18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无恙。15请选择填入空行中诗句顺序正确的一项(3分)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

23、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题联成一首绝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 ”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 ”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 ”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 ”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金樽斟酒月满轮 手举金樽带月吞圆月跌入金樽内 一轮圆月照金樽ABCD 16结合意象特点,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诗句扩展成一段富有意境的景物描写。(不少于60个字)(6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六、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24、字的文章。葡萄藤借助木竿,盘旋而上,沐浴阳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处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清风,随遇而安,繁衍生息。自然生命借助外物,得以生存发展。我们人类也是如此。牛顿借助伽利略的学术理论,建立起牛顿力学体系,奠定了自己在物理学上的地位;奥巴马借助美国民众的支持和多数华人的好感,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滕州五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 2C 3C 4.D(义: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合乎正义”。)5. C(“出”的主语是“

25、计”,应该是“计无所出”,所以在“计”前停顿;“应命”应该连在一起,“以本军再夺梅林”是结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6. C(“毕资伦召集军中人饮酒”错误,应该是“王禄召集军中人饮酒”。) 7.(1)第二天天毕资伦趁宋军没有料到,率军逼近宋军,宋军上万人崩溃,于是就攻取了梅林关。(得分点:“迟明”1分,“簿”1分,“崩”1分,句意通顺2分)21cnjy (2)毕资伦知道失算,就从南城跳下,以求一死,被宋兵捉住,来见时青。(得分点:“失计”1分,“堕”1分,“执”1分,句意通顺2分)8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2分)。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

26、国势日渐衰微;(1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分)。9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1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10略11(1)CD(2)从李开复的行为方面。从李开复的影响方面。从李开复的思想方面。(一点2分)(3)首先是改变自己。创新工场重新完成了痛苦的坚持和自我重塑。开始认真做好“投资服务”的角色。(一点2分)12答案:(1)B (2)D(3)B(4)D(5)C(6)A13C 14A 15C16略(采分点:结合意象描写2分;意境概括准确2分;想象合理、语言流畅2分)1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