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853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57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解释 内 力 作 用对 地 表 形 态变化的影响1.通过绘制示意图,说明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理实践力)2.据图判定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并说明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综合思维)3.据图说出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综合思维)任务设定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哪里?表现形式有哪些?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哪里?有何影响?3.在板块相撞挤压和张裂的地区常形成什么宏观地形?4.什么是地质构造?5.从形态上看,背斜和向斜的岩层有何特征?往往成为何种地形?什么是地形倒置?6.地垒和地堑分

2、别形成何种地形?7.裂隙式喷发的火山和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常分别形成何种地貌?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本身,主要包括地球运动_和_,以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_等地 球 外 部,主 要 是_ 表现形式_、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_、搬运和_旋转能引力能热能太阳辐射能地壳运动破坏堆积特别提醒 内、外力作用同时作用于地壳,从相反方向改变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塑造了地表形态,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外力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使得地表趋于平缓。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A 为_、B

3、为太平洋板块、C 为_、D 为美洲板块、E 为非洲板块、F 为_。(2)板块的边界类型:M 为_、N 为生长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如图中 a 是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形成了巨大的_山脉。如图中 b、c 是_相碰撞处,形成_、岛弧、海岸山脉。如图中 d 是板块张裂的地区,形成了_。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海沟东非大裂谷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_引起的岩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错开的情形。地壳运动(2)主要类型:_和_。褶皱:图中 A、B 处水平岩层发生_,形成褶皱。其中,A 处岩层向上拱起,叫_。B 处岩层向下弯曲,叫_。在地形上

4、,A 处成为谷地、B 处成为山岭的情况称为_。褶皱断层波状弯曲背斜向斜地形倒置微思考 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提示:(1)从岩层形态上判断: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判断: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为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为向斜。特别提醒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断层:图中 C 处地层发生_,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其中 E 处叫_,常形成断块山;D 处叫_,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破裂地垒地堑三、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1含义:_喷出地表

5、即为火山喷发,是地球_强烈的释放形式。2类型(1)裂隙式喷发的火山:熔岩物质往往形成宽广的_。(2)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常在地表形成_、火山口等火山地貌,没有破坏的_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成湖。岩浆内部能量玄武岩高原火山锥火山口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而变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2)地球表面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3)断裂构造就是断层构造。()(4)安第斯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形成的。()提示:(1)变质作用也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2)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与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

6、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3)断裂是指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裂。而断层是指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岩层发生断裂并且有明显的位移。所以断裂不一定是断层,而断层属于断裂。(4)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形成的。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探究点1 探究点2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接处,全长 2450 千米,宽 200350千米。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 8848.86米。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 1 厘米。问题 1(区域认知)喜马拉雅山脉

7、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的边界类型属于哪一类?提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由于这两大板块相互碰撞,因此其板块的边界属于消亡边界。问题 2(综合思维)为什么珠穆朗玛峰仍然在增高?提示:由于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移动,俯冲至欧亚板块之下,使欧亚板块抬升,因此珠穆朗玛峰仍在增高。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图示实例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喜 马 拉 雅 山脉、青藏高原碰撞挤压消亡边界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海岸山脉、岛弧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弧 板块运动边界类型宏观地形图示实例 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往往形成巨大的裂

8、谷东非大裂谷彼此分离生长边界 海洋板块内部张裂处往往形成海岭或大洋中脊大西洋中脊1.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2)下列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1)A(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板块海拔高度相近,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板块类型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边界,阿尔卑斯山脉

9、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撞形成,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日本列岛和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华山张乔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问题 1(综合思维)造成华山挺拔如削雄姿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华山是断层构造形成的断块山,因此挺拔如削。问题 2(综合思维)除了诗中所描述的这种地质构造外,常见的地质构造还有哪些?它们所形成的基本地形有何不同?提示:还有背斜和向斜。背斜常形成山岭,向斜常形成谷地。问题 3(综合思维)如何从岩石形态上区分断层、背斜、向斜?提示:断层中岩层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背斜岩

10、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凹陷。1褶皱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如下面的图表所示:16 代表地层由老到新褶皱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表形态 背斜一 般 是 岩 层向上拱起中 心 部 分 岩 层 较老,两翼岩层较新未被侵蚀的背斜顶部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一 般 是 岩 层向下弯曲中 心 部 分 岩 层 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未被侵蚀的向斜槽部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侵蚀,反而成为山岭2断层的组合类型:地垒、地堑组合形式岩层运动方向地表形态例证图解 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常 形 成 块状山地华山、庐山、泰山等 地堑两条

11、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常 形 成 狭长 的 凹 陷地带东非大裂谷、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如图 A 为背斜,B 为向斜)2“两看”法判断断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

12、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例如,下图中 A、B、C 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 A、B、C 三处都是断层;而 D 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2读下图,回答(1)(2)题。(1)图示地质构造为()A背斜构造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D褶皱构造(2)若图中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AQ 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BQ 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C在 P 地向下钻探可找到岩层所含资源DP 地地下水丰富(1)D(2)B 第(1)题,图中 Q 地岩层向下弯曲且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故 Q 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P 地岩层向上拱起,且中

13、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故 P 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图中岩层无明显的断裂。因而图示地质构造为褶皱构造。第(2)题,P 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但不利于地下水的汇集;由图可知,P 地顶部岩石被侵蚀,岩层缺失,故在 P 地钻探不可能找到岩层所含的资源。Q 地为向斜,不利于油、气的贮藏。但在其地下有岩浆岩的侵入,使靠近岩浆岩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其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的分布。核心素养案例对接研讨 NO.3地理实践力: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1)利用向斜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如

14、下图)(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故其分布于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下图)(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矿、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位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而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已被侵蚀、搬运掉。(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由于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故断层处常为泉水、湖泊分布地,有河谷发育。可见,断层面底部,水土条件较好,植被则比较茂盛,这是找水的良好标志。(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如修水库易诱发

15、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水汇集区,隧道可能演变为水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背斜构造找油气,向斜构造能储水;开凿隧道走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点;泉水出露顺断层,工程建设避断层;矿难瓦斯藏背斜,透水事故在向斜。(1)为什么“背斜找油气,向斜找水”?(2)上图中甲、乙、丙、丁各点有泉水出露的可能是哪一点?在 a、b 两处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是哪一处?易发生透水事故的是哪一处?答案:(1)背斜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天然气密度最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最大,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富集,两翼的水向中间汇

16、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可在向斜槽部打井。(2)甲、乙、丙、丁四处,丁处为断层,最可能有泉水出露。a 处为背斜构造,易发生瓦斯气体聚集,导致爆炸事故;b 处为向斜构造,易汇聚地下水,导致透水事故。该题组通过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要求。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 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能,以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等,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2.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3.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课 堂 速

17、记 4.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作地质构造。5.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在地形上,有时候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背斜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岭,称为地形倒置。6.地垒常形成断块山,地堑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7.裂隙式喷发的火山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常在地表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4题组 1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 13 题。1图中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2图中示意的是()A大西洋中脊B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

18、平洋中脊D印度洋中脊3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是()A大分水岭B安第斯山脉C海岸山脉D阿巴拉契亚山脉1D 2A 3B 第 1、2 题,两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位于海洋,是海岭。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都是碰撞、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虽然是生长边界,但海岭两侧地理事物排列与题中信息不符,故只有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符合题意。这样就是大西洋中脊(海岭),图中的左侧就是南美洲,右侧就是非洲。第 3 题,位于非洲或南美洲纵列分布的山脉,符合题意的只有安第斯山脉。题组 2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生活、生产中的地理)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据此完成 45 题。4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A B C D5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会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ABCD4C 5A 第 4 题,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处是上升岩块。第 5 题,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为背斜构造。点击右图进入 课 后 素 养 落 实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