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古诗品韵西江月苏 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赏析】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两句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
2、,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思考】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 前 预 习 夯 基 固 本 基础梳理 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苋菜(xin)咳嗽(sou)调羹(n)深恶痛绝(w)肋膜炎(li)荸荠(b)紊乱(wn)抽屉(ti)解剖(pu)水门汀(tn)嘈杂(co)铁门闩(shun)2.多音字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 1.变换变幻 两者都有“改变”的意思。“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如果变换的内容、方式很不固定用后者。例:在国际关系缺少重
3、大热点的情况下,各国领导人无论怎样_,也都不可能在国际关系领域有大的作为。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开创和精心培育的中柬睦邻友好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_的考验,不断发扬光大。2.呕心沥血处心积虑 变换变幻两者都有“费尽心思思考、谋划”之意。“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多含褒义;“处心积虑”指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例:历代各民族杰出的书法家_,创作出不计其数的书法珍品,对世界文化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重大的影响。呕心沥血仅仅因为喜欢打火机,竟然_想歪主意,将一个打火机拆开隐匿携带,最近一旅客在洛阳机场被机敏安检员拦下。四、词语释义 1.轻捷:_ 2.旷代:_ 处心积虑轻健敏捷。当时所没有,无人;当
4、代无人比得上。3.深恶痛绝:_ 4.散置:_ 5.淅沥:_ 6.门闩:_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的做法。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门关上后,插在门内使门推不开的木棍或铁棍。7.耽搁:_ 五、名句默写 1.横眉冷对千夫指,_。2.寄意寒星荃不察,_。3.心事浩茫连广宇,_。4._,怒向刀丛觅小诗。5._,怜子如何不丈夫。6._,相逢一笑泯恩仇。延迟;延缓;停留;耽误。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以我血荐轩辕于无声处听惊雷忍看朋辈成新鬼无情未必真豪杰度尽劫波兄弟在资料卡片 1.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
5、,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县人。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开始爱好文学和绘画。1930年,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过流浪生活。1932年到达上海,与鲁迅相识,来往密切。1933年写了跋涉、旋风等短篇。1935年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生死场出版,这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 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它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1936年去日本养病,写了短篇小说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孤独的生活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写了散文集旷野里的呼喊。后应李公朴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她于1940年去香港,抱病
6、勤奋写作,完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作品。1942年因患肺病逝世于香港。她的作品还有马伯乐、小城三月,短篇集牛车上、朦胧的期待等。1958年出版了萧红选集。2.写作背景1934年10月初,萧军、萧红给远在上海的鲁迅写信,请教写作的事情。鲁迅先生10月9日就回了信,并且表示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萧红审阅小说生死场。1936年4月到7月,是萧红和鲁迅先生频繁交往的一段时间。1936年7月,萧红去日本生活,10月,得知鲁迅逝世的消息,万分悲痛。在1936年10月19日以后,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多,仅日本友人纪念鲁迅先生的文字就达60万字。而萧红却一个字也写不下去她不能接受鲁迅先生去世的现实。直到193
7、9年10月,在重庆,萧红才写出二万余字的回忆鲁迅先生,以其真实亲切细腻的笔触,别具一格,独领风骚。3.相关知识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但凡回忆录有两种形式:一种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熟悉的历史事件,一种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课 堂 互 动 文 本 探 究 细剖深析 1.如何理解“两只手空闲地垂着差不多一刻也不停地吸烟,而今几乎完全放弃了”这段话?【点拨】作者描写病重的鲁迅特别强调了其表情的平和舒缓,然而两处“似乎”以及手的“空闲”却使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细致
8、文笔中潜藏的沉重。外表的平静下隐忍着难以想象的病痛,一个人的坚强与善良在此刻看似矛盾的文字冲撞中得到了极大的彰显。2.“17日,一夜未眠。18日工作完了,他休息了”,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点拨】这段文字,是萧红为鲁迅谱写的一阕哀而不伤的安魂曲。她没有着意渲染鲁迅临终前的痛苦挣扎,只用“喘着”这个词一带而过,极力烘托出一种宁谧安详的气氛。“休息”在这里作为全文结束,似乎很平静,很自然,作者的“大哀”以一种平静的方式表达,显得格外深沉。文字和句式的参差错落,长短交错,张弛互现,缓急更迭,洋溢着抒情诗般悠缓绵长的曲调。3.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结合对鲁迅的认识说说我们如何
9、看待伟人?【点拨】伟人首先是“人”,是活生生的,具有人的一切优点与缺点。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社会化进行得比一般人要好要快,他们在关键时候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克制身上的一些缺点,更好地为人类作贡献。伟人更注意向社会奉献自己的智慧劳动,给予社会的多,向社会索取的少。伟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为社会培养自己优秀品质的过程:鲁迅冷峻、严肃的一面就是他深刻思索社会、思索人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写照。但这不能说明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冷冰冰的人,是一个没有正常人物感情的怪物。今后,我们了解一个人,要全面地了解他,不能只看一面不及其余,那样容易犯片面的错误,容易捧高或者抹杀一个正常的人。4.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
10、样的形象?【点拨】萧红笔下的鲁迅是一个热情、幽默、平和、睿智而又深刻的形象。他对青年人热情关心爱护,平易近人,性格直率耿直,对萧红的衣着服饰直言不讳;待客热情,笑声明朗,这与人们印象中严肃的怒目金刚式的鲁迅形象不一样;鲁迅一家人愉快相处其乐融融,对孩子充分尊重,体现了鲁迅为人夫为人父的亲切平和的一面。萧红笔下的鲁迅对每件事都认真严谨,不事张扬,家庭摆设节俭实用。文中还写到了他带病坚持工作、不影响他人的优秀品质,另外文中写鲁迅先生饶有兴趣地讲鬼故事等细节,都体现了鲁迅先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5.既然本文题目为“回忆鲁迅先生”,为何又要大篇幅地写许广平?【点拨】许广平的形象融合了中国传统妇女与新时代
11、女性的勤劳、节俭、善良、聪慧、宽容等品质。在整篇文章里,很多地方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夫妻间的相濡以沫。特别是在鲁迅先生病重后,许广平无微不至地照顾,“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虔诚的目光,许先生看着她自己手里选得精精致致的菜盘子,而后脚板触着楼梯上了楼”,诸多细节感人至深。因此,与其说鲁迅与许广平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更愿称他们为一对志同道合、彼此激励的战友!精神的相互慰藉与理解包容中更能展现鲁迅平和执著的一面。他们二人犹如沐浴在烈火中的凤凰,用坚毅和隐忍完成最后的人生涅槃!这恐怕也是萧红的回忆录的独到之处。探究争鸣 细读本文,从细节和语言方面入手,说说文中萧红眼中的鲁迅与你所了解
12、的有何不同。【各抒己见】“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在学生的记忆里鲁迅总是一个紧锁眉头、目光深邃的沉思者。而这里的鲁迅却截然不同,爽朗开怀,这也是萧红笔下的鲁迅才有的独特魅力。“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夜黑亲自送萧红出门,并指明隔壁茶字牌的标记。”一个思想犀利的人在生活上却能如此的体贴入微,甚至在着装这么小的问题上也关注女孩子的自尊心。“海婴吃鱼丸说不新鲜,众人都怀疑的时候,鲁迅却通过亲自品尝证实了孩子的说法。
13、”“海婴睡觉前与病重的父亲道晚安,鲁迅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能很大声地答复他。”当孩子处在成人世界一个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的角落时,鲁迅先生却能以慈父的柔肠用尊重与理解来回应孩子的呼声。文脉图示 技 法 借 鉴 素 材 挖 掘 一、写法归纳 白描手法的运用 白描是用极简短的文字,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出来。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技法借鉴 如“鲁迅先生一推开门从家里出来时,两只手露在外边,很宽的袖口冲着风就向前走,腋下挟着个黑绸子印花的包袱”,一句话用了四个分句,用“推”字写开门,用“露”字写“手”,用“冲”字写“袖口”,用“挟”字写“黑绸子印花的包袱”。把一个不善修饰、风尘仆仆的鲁迅勾画出来了
14、。二、技法指导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运用白描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白描与具体叙述的异同。记叙和描写是并列的两种不同方式,白描是描写中的一种具体手法,它和记叙中的具体叙述非常接近。具体叙述是一种具体的交代,虽笔法粗疏,却与白描的质朴简洁相近。2.白描要重点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大师们常三言两语而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3.白描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准
15、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三、随堂练笔 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文字,渲染一幅夏日场景。要求运用白描手法,语言连贯,不少于40字。四、他山之石 1.夏天的夜晚是可爱的,走在树影斑驳的田间小路上,微风送来阵阵蛙声,还有那浅浅的银河,构成一幅天上人间的美景。2.最喜欢夏夜,月光像流水一样静静地洒下,留下斑驳的树影,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静听她讲述银河上牛郎织女的故事,远处的蛙声渐渐地把我带入梦乡。素材挖掘 一、课内素材开发究竟什么才是鲁迅精神?1936年鲁迅逝世,许广平写了挽词,“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如今,包括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陈漱渝在内的不少
16、学者将此归纳为,是最具普适性的“诚与爱”。在鲁迅自身认为的,他的人生哲学都体现在的散文诗集野草中,过客一文的主人公“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在得知前方是坟地和野花而且“料不定可能走完”后,唯一的选择仍然是决不回转的前行。这样执著不懈的追求,这样内心满怀光明的希望者形象,即使早已远去,也仍能让身处另一时空的我们感知来自他的温暖和人性光辉。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勇于奉献”、“诚与爱”、“执着地追求”、“时代精神”等有关话题作文的写作中。【类文示例】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粗糙、坚硬,关节粗大。其实这本是一双翻唐诗填宋词的手,也可以调朱粉点秋香。但在腥风血雨、黑暗如磐
17、的长夜里,你选择用这双手奋笔疾书,万千笔墨化作一把把锐利的匕首直刺向反动腐朽组成的阵营。你用这双手紧握长矛,横站着战斗。你坚定地说:“我一个也不饶恕。”书生成了战士,脂粉化作侠气。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干瘦、枯黄,略带些苍白,却从手心里流淌出永不枯竭的热量。握住这双手,我明白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刚烈和赤诚,明白了“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广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的忧思和深邃。二、课外素材储备 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
18、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孝心无价”、“传统美德”、“让爱充满人间”、“坚强与执着”等有关话题写作中。【类文示例】我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
19、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实 战 演 练 轻 松 闯 关 美文欣赏鲁迅的后园李建民绍兴我去了两次,都是朝着鲁迅先生去的。百草园是新台门周氏家族共同拥有的一个普通菜园子,因为荒芜,杂草丛生,人们雅称其为“百草园”。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后
20、园是我对鲁迅的发见。鲁迅十二岁进三味书屋就学,前后长达五年时间。老师寿镜吾授业极严,但严中有宽,这书屋的南北二洞门连接空间,便是业间的“谈余小憩”后园我所说的地理上的后园,就是这三味书屋后面偌大的空间。在这人迹罕至的后园,我却似乎听到一群孩子放下书本之后群拥而至的欢呼声和咯咯笑声,那种从课堂上刚刚解放出来的孩子的笑声、那种只可以释放十几、二十分钟的笑声,铃铛一样的扣人心弦!这有如天籁之音的笑声在这四面是墙的后园来回冲撞。这是地理上的鲁迅在故里的一个后园。这百草园是儿时周树人的乐园,同时也是成人鲁迅的失乐园!它记载着一个鼎盛家族的由兴而衰,小小心灵早历了人世沧桑。它出现在鲁迅的童年时代,之后的鲁
21、迅的另一个后园,可不是地理上的、故里和童年的,而是人生和思想的另一个后园。作为藐视鬼眼天空的那一个后园,则是秋夜里出现的长着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后园,这已是一个战斗与斗争中的鲁迅思想的后园。在这个看似诗意横生的“后园”,洁白的栀子花开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在鲁迅的意识里,是思索和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面对诸如那个强盗出身的绍兴革命军首领嚷着要杀死他,“我就到了南京,在教育部办事”;因为写文章的鲁迅就是“我”,弄到段祺瑞将我撤职,并要逮捕我,我就到厦门大学做教授。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便到了广州中山大学做了教务长兼文科教授。后来国民党清党大肆杀入,鲁迅回到上海
22、以译作谋生。但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国民党通缉他便躲了起来,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所有译作全被禁止。这就是不断抗争,不断迂回的鲁迅先生遭遇的人生境况总不尽人意的人生后园,它增强了鲁迅的战斗力与意志力。设想没有这么多的思想与生活的阻扰,这封建士大夫家庭出来的长房长孙周树人,最多的努力就是使这个业已失去昔日光彩的家族恢复到中落之前的境况。破落的前台没有了,负笈远行的世态炎凉又让他看清楚腐朽社会真面目的后园,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后,鲁迅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21岁周作人作了这首自题小像诗,三十年后51岁的鲁迅书写了这首诗
23、,可见其间的无奈和以血荐乾坤的气概!后园不尽都是诗意,后园充满着战斗与号角,人生的后园与精神的后园在一个优秀人物身上都是那么的重要!鲁迅有言,中国的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就因为史官单一地从帝王的视点出发,忽略了更广大的人群,尤其忽略了他们的精神状况。我们的英雄史诗其实也在重复在史碑对人们的精神状况的忽略,私人性、精神性内容的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与世界的补充其实是很重要的。任何的惟制度文物和公共事件构成的历史肯定是残缺不全的,不真实的。所以许多的英雄式的历史人物的前台与后园其实是并重的。甚至后园会有更多历史与事件的真实!从鲁迅故居那个“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的三味书屋的后园,到已成了历史云烟的人生
24、舞台不幸的后园,我看到了一种铁骨铮铮的必然。有如后园的那枣,直剌剌地要刺破夜空,划亮时代。安逸与幸福固然让我们分享时代的前台荣光,浸淫其间又让我们在靡声中软化,是站立还是萎靡?思想者不能放弃选择!这是我从鲁迅故里徜徉出来的一个闪念,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自主的选择,他们的父母只为他们选择了课堂而不是后园;长大的我们,则更多的选择物质和名利的前庭,所以我们缺少锐利与伟岸!鲁迅故里粉墙青瓦的老街依旧人流熙攘,滑稽的孔乙己塑像不知道是为了纪念孔乙己还是纪念鲁迅,我在觉得他的传神之外,总觉出他还夹杂在我们人群中眨眼。虽然不复见祥林嫂那苦样,阿Q也只在影视书画上作戏谑的解读,可那满街的臭豆腐昭示着一种不散的偏爱。想说什么呢?鲁迅作品人物的后代还有我们!【赏评】本文开篇介绍了百草园的概况和童年的鲁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与后文写成年鲁迅的生活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一段笔锋一转谈及现代社会人们追名逐利、精神缺失的现实,在对比中凸显本文主旨,更有现实针对性,表现了作者对“思想和人生的后园”的呼唤。本文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朴实无华却不失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主旨搭配很好,给人言近旨远、文质皆修的感觉。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