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06考前必做难题30题1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2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属于中央
2、司法机构 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3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曰:“赐寰宇黎庶罗马公民权庶民承担诸种负担,亦应共享凯旋之欢乐,此神之天条也。朕之制也,欲显罗马人民之伟大。一旦寰宇黎庶具享公民之权,罗马之伟大远胜海外诸邦,荣耀亦弗先祖可比肩。”该敕令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授予全体罗马人公民权 B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C增强罗马人国家认同感 D提高罗马帝国的声誉4 1788年,汉密尔顿在纽约邮报发表的文章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以下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复合共和国”指的是联邦制共
3、和国“两种不同的政府”是指总统和国会“两种不同的政府”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分立的部门”是指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A B C D5下图是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时制作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他据此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总体来看通商口岸的开设由沿海向内地深入通商口岸的开设反映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通商口岸的开设均与列强的侵略路线相关通商口岸的开设均与列强的侵略意图相关A. B. C. D.6有学者观点认为,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民主选举人民代表 C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建立新的国家机器7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
4、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等。上述法律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B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回应了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后面临的挑战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8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
5、的局部“热战”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美日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A BC D960年前召开的这次“会议树立了不同文明和文化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否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是A“另起炉灶” B“求同存异”C“不结盟” D“一边倒”10下图是名为“无题”的漫画。根据观察与理解,你认为它的主题是A揭露战争对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B讥讽“美国式”民主政治的虚伪C揭示美国进行全球扩张的野心 D影射“北约”东扩的严重危害11古今图书集成-经济篇中分为“选举典、诠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这种图书分类表明“经济”的内涵是A经世济民
6、 B治国之才 C心外无理 D经济管理12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过程。图1到图2转变中的新因素有( )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钢铁化工领域内的技术革命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A B C D131903年4月17日大公报注:“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A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 B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C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 D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14据统计,美国建筑工业的产值从1919年的1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
7、近175亿美元。同时,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也很显著,其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加了64%。下列现象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无关的是( )A.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B.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C.罗斯福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1929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1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B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C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
8、,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D“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16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B. 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17美国
9、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他还预言“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预言主要基于( )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C.现代化史观 D.民族史观18如何理性看待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彰显平等价值。东西方思想家中有人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有人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有的倡导“人生而自由”。下列人物中,分别表达了这些主张的有( )墨翟 孟轲 塞内卡 卢梭 A B C D19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
10、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20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21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都反对罗马教皇权
11、威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 B. C. D.22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戏曲表演的发展 绘画艺术的演变 墓葬文化的沿革 火药武器的使用A B C D23恩格斯曾赞誉一部1859年出版的科学巨著所阐述的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该书( )A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B表明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了作者的自然科学理论C通
12、过比较解剖学研究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D继承林耐注重个体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不同结论24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25“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
13、山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26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27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
14、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28下图图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对于该流派兴起的时间与地点,正确的是( )A14世纪,意大利 B19世纪初,法国C19世纪七十年代,荷兰 D20世纪,法国29(26分)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时的社会稳定导致人口逐渐增加,人均占有土
15、地下降。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许倬云汉代农业分析材料二 宋初定天下,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每张计钱一缗。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然滥发滥造,没有相当的准备金,纸币就不能维持它的票面价格。王伯祥、宋云彬
16、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材料三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汉代农业是“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的理由。结合该模式存在的条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地位。(8分)(2)指出“交子”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述“交子”发行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
17、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8分)3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
18、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材料二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有何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10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