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14届湖南衡阳高三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记棚民事清梅曾亮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
2、,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其下水也缓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C高田犹受其浸溉 其无知,悲不几时D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3、,正确的一项是 A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B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C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D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分析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得与失,即尽收地利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他们担心的是怕破坏分风水,还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C尾段“如董公之所忧”,“忧”的是不许开山种植辅助稻米的不足,容易
4、惹出事故。D本文是一篇经世致用、现实性较强的论文,文字简洁,意蕴深厚,富有思辩性,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小题5】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 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 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 【答案】【解析】【小题1】【小题4】试题分析:阻止棚民开荒的人,没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5】【译文】二、(9分,每小题3分)(14届九江七校高三上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鼻对方孝儒方子病鼻寒,鼻窒不通。踞炉而坐,火燎其裳。裳既及膝,始觉而
5、惊,引而视之,煜煜然红,盖裳之火者半也。于是骂鼻曰:“夫十二官各有主司,维鼻何司?别臭察微。臭之不察,何以鼻为?今火帛之臭亦烈矣,而尔顽若不知,遽俾火毒烬裳及衣。雍蔽之祸,岂不大可悲乎?”久之,鼻忽有声,声与口同。曰:“我受命为子之鼻,今二十又二冬。兰茝椒桂,其气苾方,我闻我知,俾子佩藏。槁莸腐鲍,风腥气恶,我觉其秽,俾子避匿。子足不妄履而山不遇毒者,皆我之得职也。今子乃昧于治身,宜暖而寒,去裌就单,为风所加,外铄内郁,雍我鼻观,遂至火燎切肤,而不知其然,皆子之过也,于鼻何罪?假使服食以节,起处有常,顺阴燮阳,无所败伤,宁有不闻馨香乎?且古之志士,至于耄老,犹且居不求适,维道是奋。大雪皴肌,而
6、炉不暇近,恐适意之致毒,知炎上之生灾,可不慎也?今子当始弱之时,有荼毒之祸。方当茹冰嚼雪,块枕草坐,愁思怵迫,冻饿摧挫,犹恐不可;而乃放不加思,恣意颓惰。当祁寒时,遽自溺于火,为身计者,良已左矣。不此之责,而反诮我为何哉!夫雍蔽之祸,厥有攸自:秦亥蛊昏,赵高乃弑;彼梁偏任,始有朱异;隋广淫酗,而世基以肆。木不虚中,虫何由萃?此三主者,苟以至公为嗜好,以众庶为耳鼻,上宣下畅,无所凝滞,虽有奸邪,何恶之遂?顾乃偏僻猜忌,执一遗二,以莸为薰,椒兰是弃,由是祸乱交兴,宗覆社圮。今子不务自尤,而维鼻是訾。一身之理且不达,况于政治也哉!”方子仰而嗟,俯而愧,屏火捐炉,凝神养气,既而鼻疾果愈。注:荼毒之祸,
7、丧父之祸。【小题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我觉其秽 B 臭之不察 则或咎其欲出者 句读之不知C何以鼻为 D 踞炉而坐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子靠在炉边烤火,火烧着了衣服,直烧至膝部才发觉,于是责怪鼻子不管用。B秦二世胡亥因为受到赵高的蒙蔽,所以最终杀了他;隋炀帝因为沉迷酒色,所以世基才敢放肆作恶。C鼻子反驳方子说:如果你生活有规律,衣食有节制,顺从阴阳,身体没受伤害,我怎么会闻不到气味呢?你应该责怪的是你自己。D本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鼻道阻塞不通的危害,并以此说明治国也必须做到言路畅通,不偏
8、听偏信,否则会招致祸乱。【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今火帛之臭亦烈矣,而尔顽若不知,遽俾火毒烬裳及衣。(4分)(2)当祁寒时,遽自溺于火,为身计者,良已左矣。(4分)(3)此三主者,苟以至公为嗜好,以众庶为耳鼻,上宣下畅,无所凝滞,虽有奸邪,何恶之遂?(4分)【答案】译文:气机不畅,使我的嗅觉受阻,以至于火烧切身,却毫无察觉,这都是您的过失啊,对于鼻子来说有什么罪三、(14届浙江宁波重点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简易不修威仪,博学多通,能文章,有见地,不谄媚,而喜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9、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默默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备。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
10、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世祖即位,征待诏。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书奏,不省。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初,谭著新论言当世行事,世祖善焉
11、。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家,乡里以为荣。(节选自后汉书桓谭传)注: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悫:诚实、谨慎。谶: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图记。【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 竟:最终 B夫士以才智要君 要:要挟C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 善:交好 D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 谢:谢绝【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女以媚道求主 乡里以为荣 B诏狱,无所得,乃解 良久乃得解C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说以辅国保身之术 D闻谭名,欲与之交。 贤不能用,遂不与通【小
12、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桓谭博学多才,著有新论琴道,但由于生活中不拘小节,不重仪表,好发表意见指责他人,所以常受排挤。B桓谭为人正直,劝诫傅皇后的父亲傅晏,遣散门客,廉洁谨慎,多加提防董贤。傅氏一家在哀帝时期终于能保全性命。C桓谭不善谄媚,在董贤结交他之前,他写信给董贤,陈述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但董贤并未采纳他的意见,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D桓谭敢于批评时政得失,因极力反对皇帝迷信谶语,险遭杀身之祸,经苦苦哀求才幸免于难,最后被贬出京城。【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臣 闻 国 之 废 兴 在 于 政 事 政 事 得 失 由 乎
13、辅 佐 辅 佐 贤 明 则 俊 士 充 朝 而 理 合 世 务 辅 佐 不 明 则 论 失 时 宜 而 举 多 过 事 夫 有 国 之 君 俱 欲 兴 化 建 善 然 而 政 道 未 理 者 其 所 谓 贤 者 异 也。【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3分) (2)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4分) 【答案】【解析】【小题1】参考译文:有人驱使医巫,在外寻求占卜星象的方士,这不可不防备。另外,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不如遣散门客,务必坚持廉洁谨慎,这是修身齐家躲避灾祸的办法。”傅晏说:“好
14、。”于是遣散门客,入朝告诉皇后,如同桓谭所告诫的那样。后来董贤果然唆使太医令真钦,让他罗织傅氏的罪状。于是朝庭逮捕了皇后的弟弟侍中傅喜,奉诏立案,一无所获,才解除关押,所以傅氏在哀帝时期最终保全了性命。等到董贤做大司马,听到桓谭的名字,想和他结交。桓谭先呈递书信给董贤,用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来劝说他,董贤不能采纳,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四、(14届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1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东海太守濮阳汲黯为主爵都尉。始,黯为谒者,以严见惮。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为主爵都尉,
15、列于九卿。其治务在无为,引大体,不拘文法。”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大将军青尊宠
16、,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大将军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上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
17、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抵息罪。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七卷第二十,有删改)【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臣或数黯 数:责备B独汲黯与亢礼 亢礼: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对待。 C愈贤黯 贤:以为贤 D过大行李息曰 过:经过【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汲黯担任东海太守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选择好的郡丞和各曹掾史,然后放手任用,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B庄助认为让汲黯担任职务做官,才能未必能超越常人;但如果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
18、移地维护祖先基业,即使有人引诱他、苛责驱赶他,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C皇上很是尊敬和倚重汲黯,在皇上眼里,他比大将军卫青、丞相公孙弘都重要得多。只要是汲黯来奏事,皇上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D汲黯认为御史大夫张汤狡诈、奸佞,不肯为天下正事发言,一心迎合主上。劝大行令李息早加揭露。否则的话及至张汤倒台时将会与张汤一同受到惩处。【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甚矣汲黯之戆也!(2分)译文:_(2)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3分)译文:_(3)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4分)译文:_【答案】【解析】【小题1】【参考译文】儒家学者,武帝说:“我
19、想要怎样怎样。”汲黯应声回答说:“陛下心中藏着许多欲望,而表面上却做出施行13(14届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11月联考)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景德中,河北用兵,车驾欲幸澶渊,中外之论不一,独寇准赞成上意。乘舆方渡河敌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忷忷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人以其一时镇物,比之谢安。(选自梦溪笔谈)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五、(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
20、。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
21、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于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来,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嘿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荻辎重、牛畜万计。率以马病,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上问公,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往。公闻命驰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见公,曰:“议不成,公不归矣!
22、”鄂托、宰桑者,华言十四路头目也。公叱曰:“出嘉峪关而思归者,庸奴也!某思归,某不来矣。今日之议,事集,万世和好;不集,三军露骨,一言可决。”诸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来,献橐驼、明珠等物。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 穷:
23、穷究,彻查B卒以马病,不能穷追 病:生病C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徇:示众D事集,万世和好 集:成功【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奏曲B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请于大将军马尔塞 不拘于时D诸酋相目以退 不赂者以赂者丧【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傅鼐为人刚直的一项是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 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用兵数年,所言验 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公愤激,自率所部出 辄迎拒曰:“王误矣!”A B C D【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羹尧被诛杀
24、后,傅鼐能从大局出发,劝说朝廷大臣对胁从的人不予治罪,使无数人得以平反昭雪。B傅鼐在察看军情途中偶遇贼军,在兵疲无援的情况下,仍大败贼军,获得皇上的嘉奖。C果亲王掌权时,群臣都对他唯唯诺诺,只有傅鼐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面具体指出他的错误。D作者对傅鼐的举荐有误和失察家人的过失并不隐讳,对主人公生平的记叙客观真实。【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3分)(2)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3分)(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4分)【答案】
25、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B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下句“不能穷追”内容大意可知,病:疲惫不堪。所以选B。参考译文:寓察公名讳傅鼐,字阁峰。祖先世代居住在长白山,号富察氏。祖父额色泰,跟从皇太极出兵,立有大功。有四个儿子,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佐康熙皇帝平定天下,生下富察公。在这之前,傅鼐在皇上面前曾经谈论准噶尔部的情况,皇上不以为然。用兵几年后,傅鼐所说的都得到验证,于是征召傅鼐回来,授予他侍郎的官衔,让他担任军前参赞。还未出发,命令他仍然入宫侍奉皇上起六、(14届河南中原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摸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陆襄,字师卿,吴郡吴人也。天监三年,都官尚书范岫表荐襄,起家擢拜著作佐郎
26、。后昭明太子统闻襄业行,启武帝引与游处。昭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将八十,与萧琛、傅昭、陆杲每月常遣存问,加赐珍羞衣服。襄母常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时冬月,日又逼暮,求索无所,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母忧去职。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太子忧之,日遣使诫喻。中大通七年,为都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琮服食修道法,常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毦,又于地中得石玺,窃怪之。琮先与妻别室,望琮所处常有异气,益以为神。大同元年,遂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号上愿元年,署置官属。其党转相诳惑,有众万余人,将出攻郡。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为备,及贼至破之,生获琮。时邻郡豫
27、章、安成等守宰案其党与,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或有善人尽室罹祸,唯襄郡枉直无滥。人作歌曰:“鲜于抄后善恶分。人无横死赖陆君。”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雠共车。”在政六年,郡中大宁。郡人李睍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襄弱冠遭家祸,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 (选自南史卷四十八,有删节) 注毁顿:哀痛伤身。家祸:指陆襄父亲陆闲被叛贼王追光所杀一事。【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28、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启武帝引与游处 引:邀请。 B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 货:出售。C守宰案其党与 案:搜捕。 D母忧去职 忧;指(父母的)丧事。【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现陆襄“孝敬父母”和“治郡有功”的一组是( )A始欲酬直,无何失之 及贼至破之,生获琮B复掌管记,母忧去职 鲜于抄后善恶分,人无横死赖陆君C启武帝引与游处 唯襄郡枉直无滥 D释服犹若居忧 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鲜于琮借神灵之名,聚众谋反,杀死广晋县令并想攻打郡城,陆襄对此已有防备,最终打败贼人,生擒贼首。B陆襄的品行深得昭明太子萧统
29、的赏识,昭明太子因此与他相识交往,并每月亲自到陆襄家中拜望陆母,赐给她美食衣服。C在查办处理鲜于琮同党的过程中,邻郡的一些官员趁机索贿,不能公正执法,使好人受害;陆襄则秉公执法,明察曲直善恶,赢得了百姓的赞扬。D陆襄以德化为政,面对结怨甚深的彭、李二家,他并未简单责罚,而是好言相劝,晓之以理,使两家和解。【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 (2)李睍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案:审查。结合上下文语境案件正在调查中,因此不能解释为“搜捕”。【参考译文】情欢饮
30、,酒宴完毕让他们同车还家,于是他们二家互相亲近。百姓又作歌唱到:“陆君为政,没有怨家,争七、(14届江西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宣、大数告警,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
31、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君既没,而海内
32、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选自古文观止) 注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馘:gu,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阃寄:kn,指边将领。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裒:pu,聚集。【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痛斥B以恣寇之出没 恣:任凭C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 遗:留存D而作之忾也固矣
33、忾:愤怒【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而父之哭其子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B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不赂者以赂者丧C其能遗之也乎 其孰能讥之乎D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茅子受读而题之【小题3】下列六句话,都能说明沈青霞是“古之志士之遗”的一组是( )(3分)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数鸣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讥刺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A B C D【小题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已而,君累
34、然携妻子,出家塞上译文: (4分)(2)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译文: (4分)(3)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译文: (4分)【答案】【小题2】参考译文: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八、(14四川绵阳高三一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姚天福,字君祥,绛州人。父居实,避兵徙雁门。天福幼读春秋,通大义。及长,以材辟怀仁丞。至元五年,诏立御史台,以天福为阁管勾,寻拜监察御史。每廷折权臣,帝嘉其直,赐名巴儿思,谓其不畏强悍,犹虎也。仍厚赐以旌其忠,天福曰:“臣职居抨弹,惟负爵禄是惧,敢贪
35、厚赏,以重臣罪?”时御史台置二大夫,纲纪无统,天福言于世祖曰:“古称一蛇九尾,首动尾随;一蛇二首,不能寸进。今台纲不张,有一蛇二首之患。陛下不急拯之,久则紊不可理。”帝诏玉速帖木儿及孛罗谕之,孛罗以年幼自劾。天福时按行畿内,有出使者凌民取贿,天福乃易服间行得其状,奏戮之以徇,豪右慑服。十二年,诏罢各道按察司,天福白大夫玉速帖木儿曰:“是司之设,所以广视听、虞非常,虑至深远,不但绳有司而已也。”大夫骇然曰:“微公言,几失之。”夜入帝卧内,奏其言,帝大悟,诏复立之。权臣不悦,左迁天福朝列大夫、衡州路同知,不就,起为河东道提刑按察副使。时北鄙兵兴,转输烦急,河东民苦徭役。天福以反侧为忧,劾执政失计,
36、奏罢其役。征拜中顺大夫、治书侍御史。十六年,江南既平,授嘉议大夫、淮西道按察使。淮甸当兵冲,将吏有豪猾为民害者,悉铲除之,民大悦。转湖北道按察使,发省臣赃事数十以闻。帝以其尝有勋劳,特原之,而流其党与,州郡称治。二十年,迁山北道按察使,其民鲜知稼穑,天福教以树艺,皆致蕃富,民为建祠,而刻石以纪之。二十二年,入为刑部尚书,寻出为扬州路总管。二十六年,复为淮西按察使,按巨奸一人,没其家赀,政化大行。二十八年,桑哥败,考讯党援,平阳为多,以天福为平阳总管,俾穷治其事。俄拜甘肃行省参知政事,以母老辞。三十一年,授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寻除真定路总管。真定驿传之需,多为民害,天福更议措置之方,使不扰民,
37、宪长争之。省臣以其事闻,诏从之,颁其制为天下式。大德二年,授江西行省参政,以疾辞。四年,拜参知政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畿甸大治。后之尹京者,以天福为称首。六年,以疾卒,年七十三。初,天福拜御史时,其母戒之曰:“古称公尔忘私,委质为臣,当罄所衷,以塞其职,勿以未亡人为恤,俾吾追踪陵母,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天福亦请于宪府曰:“监察责当言路,有犯无隐,苟获谴,乞不为亲累。”或以闻,帝叹曰:“巴儿思母子虽生今世,其义烈之言当于古人中求之。”(节选自元史 列传第五十五)【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长,以材辟怀仁丞辟:征召B奏戮之以徇徇:示众C时北鄙兵兴鄙:边邑D按巨奸一人
38、按:揭发【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仍厚赐以旌其忠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B陛下不急拯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C帝以其尝有勋劳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D颁其制为天下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小题3】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职居抨弹,惟负爵禄是惧,敢贪厚赏,以重臣罪?(4分)(2)淮甸当兵冲,将吏有豪猾为民害者,悉铲除之,民大悦。(4分)【小题4】第卷文言文传主姚天福“公尔忘私”的高尚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答案】是否包含特殊句式,这些都是考点,有时也是得分点。如(1)抨弹:弹劾。惟负爵禄是惧:宾语前置,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不久任
39、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因母亲年迈推辞。三十一年,授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不久又调任真定路总12(14四川绵阳高三一诊)用斜线()给下面文段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划5处)(5分)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九、(14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半期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
40、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41、。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赈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千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隋书李士谦传,有删改)【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之危坐,终日不倦。 危:高。B债了矣,幸勿为念也。 幸:希望。C我曹
42、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 曹:辈,可译为“们”。D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寝:息,止,可译为“搁置”。【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士谦“以振施为务”的一组是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A B C D【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士谦学识渊博却淡薄名利。让他做员外郎,并被推举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找借口推辞了。隋朝建立后,一直没做官。B李士谦因为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不曾喝过酒吃过肉。他非常节俭,即使亲朋好友来到家中,也只
43、用黍米招待。C李士谦乐善好施,使“分财不均,至相阋讼”的兄弟“愧惧”、“推让”而成善人。D李士谦在族人眼中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也很高,故去时有上万人为他送葬。【小题4】(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3分)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4分)【答案】【解析】【小题1】【参考译文】绝了,一点都没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谦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粥(2)(14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半期考)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一室之中必有主
44、道焉父母之谓也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孝慈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说苑杂言十、(14届湖北襄州一中 枣阳一中等四校高三上其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同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
45、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惑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
46、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1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韦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博学坚贞)。1燮和:调和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有删节)【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遂不发书 发 发送B俊臣未至追还,恨之 恨 怨恨B瑰使按普思者 按 审问D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 论
47、判处【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苏瑰“文贞”(博学坚贞)的一组是(3分)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 立庙塔,役无虚岁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卒削相王辅政事A B C 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瑰躬行孝悌之道,他的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感染到他人,因此左庶子张大安上表举荐他。B苏瑰嫉恶如仇,郑普思的党羽遍布岐、陇,他们煽动诱骗百姓作乱。苏瑰逮捕郑普思,将其处以极刑。C苏瑰为官清廉爱民,他严格要求自己,生活简朴。他劝谏武后为民着想,希望她少建庙宇。D苏瑰直言敢谏,他不按照当时的习惯给天子献食,在宴会上自
48、我辩解时还讽谏皇上要体恤民情。【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 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 (2分)(2)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 (3分)(3)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 (4分)【答案】(2)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宫中。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得参考译文:力争郑普思不可赦,皇帝仍旧犹豫。司直范献忠,苏瑰让他审讯郑普思的人,进言:“苏瑰身为大臣不能诛13(14届湖北襄州一中 枣阳一中等四校高三上其中联考)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天之生斯民也为业
49、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选自伯牙琴【答案】十一、(14届江苏苏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未几,拜工部尚书。永乐三年,陈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行部尚书。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已,复职,督安南军饷。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
50、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阯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阯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
51、号泣不忍别。福还,交阯贼遂剧,讫不能靖。仁宗崩,督献陵工。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有守。”无少贬。 (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二有删减)【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旅未息,庶务繁剧 庶:希望 B于是编氓籍 氓:百姓C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 怙:依仗,凭借 D素孚于人 孚:信任【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黄福才干出众的一组是(3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
52、部右侍郎。 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 福还,交阯贼遂剧,讫不能靖。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 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A B CD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福才干深受各位皇帝倚重。明太祖破格提拔他为工部右侍郎,建文帝时深受重用。索然名列成祖奸党名单,但是成祖没有听信李景隆指摘,恢复了他的官职。B黄福做事符合实际,都很有条理,上书请求减轻赋税,兴办学校,置办官师,鼓励交通运输,抚慰父老,禁止官吏扰民,因此上下都很顺从服气。C黄福在交阯为官不畏豪强,多次抑制马骐仗着自己受宠爱就虐待民众的行为,曾经遭到马骐的诬陷,离开交阯的
53、时候,民众哭泣不舍, D黄福很有个人修养,他注重仪容,公正廉洁,宽恕他人,被人们信任。做官不为名利,做事情严谨细致,非常节俭,只给妻子和孩子提供衣食,俸禄都用来招待了宾客。【小题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4分)(3)福还,交阯贼遂剧,讫不能靖。(3分)【答案】(3)他回来后,交趾人的反叛加剧,终于无法平定。【解析】【小题1】【小题2】【参考译文】运安南军饷。一、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0分)【小题1】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 逊
54、 春 秋 方 壮 威 名 未 著 摧 而 克 之 罔 不 如 志 予 既 奇 逊 之 谋 略 又 叹 权 之 识 才 所 以 济 大 事 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节选自三国志)【小题2】写出三国志的作者名称【小题3】作者认为陆逊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不超过15个字。) (3分)【答案】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予”人称转换应该断开,“所以”表结果前面应该十二、(15届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期初诊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
55、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
56、,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
57、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有删节)注:羌:指西夏,即元昊。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宜卷甲而趋之 趋:驱赶 B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 审:谨慎C方西鄙用兵 鄙:边境 D王安石弛铜禁 弛:放松【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3分)( )皆谓其论出姑息 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方平曰:“此必妄也。”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A B C 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58、3分)( )A元昊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用。B对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尽快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C有人煽动说依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迅速果断地解散士兵,停止其它战争,正值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百姓才安定下来。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而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所以他要求疏浚日益堵塞的汴河。【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
59、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2)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答案】【小题4】试题分析:一定要结合上下的具体语境,把握句子的大意。然后再把握好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如(1)句:厉,选拔,可根据对称得出;坚,使动用法,使坚固;除,修整;(2)句:罪,动词,【文言文翻译】十三、(33分)(13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杨巍,字伯谦,海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操江佥都御史史褒善已迁大理卿,巍言:“东南倭患方剧,参赞、巡抚俱论罪,褒善独幸免,又夤缘美迁,请并吏部罚治。”帝怒,
60、停选司俸,还褒善故官。巍既忤吏部,遂出为山西佥事。已,迁参议,分守宣府。寇入犯,偕副将马芳击斩其部长,赉银币。寻为阳和兵备副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逾年,以养母归。归二年,召起巡抚陕西。增补屯戍军伍,清还屯地之夺于藩府者。隆庆初,进右副都御史,移抚山西。所部驿递银岁征五十四万,巍请减四之一。修筑沿边城堡,檄散大盗李九经党。复乞养母去。神宗立,起兵部右侍郎。万历二年,改吏部,进左,又以终养归。母年逾百岁卒。十年,起南京户部尚书,旋召为工部尚书。有诏营建行宫,巍争之,乃止。明年,改户部,迁吏部尚书。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祖制由此变。至是
61、,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有时望,然年耄骫骳,多听其指挥。御史丁此吕论科场事,时行及余有丁、许国辈皆恶之。巍论谪此吕,为御史江东之、李植等所攻,与时行俱乞罢。帝从诸大臣请,慰留巍等而戒谕言者,巍乃起复视事。当居正初败,言路张甚,帝亦心疑诸大臣朋比,欲言官摘发之以杜壅蔽。诸大臣惧见攻,政府与铨部阴相倚以制言路。先是,九年京察,张居正令吏部尽除异己者。十五年,复当大计,都御史辛自修欲大有所澄汰,巍徇政府指持之。出身进士者,贬黜仅三十三人,而翰林、吏部、给事、御史无一焉。贤否混淆,群情失望。十七年夏,帝久不视朝,中外疑帝以张鲸不用故托疾。巍率同列请以秋日御殿。至十月,巍等复请。帝不悦,责以沽名。巍初
62、历中外,甚有声。及秉铨,素望大损。然有清操,性长厚。明年,以年几八十,屡疏乞归。诏乘传、给廪隶如故事。归十五年,年九十二而卒。赠少保。(节选自明史)【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除武进知县 除:任命B又夤缘美迁 夤缘:攀附权贵,向上巴结C六部分莅天下事 莅:监视D给廪隶如故事 故事:旧例【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巍在任职期间几次因为奉养母亲而辞官回家,母亲年满百岁去世后,他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B杨巍曾担任吏部尚书,虽然按明制六部应该分别掌管天下之事,但自张居正起六部权力尽归内阁。C杨巍虽然曾因沽名钓誉被皇上责备,但在他年近
63、八十告老还乡后,皇帝仍下诏给予他规定的待遇。D杨巍走上仕途后,任职经历复杂,声名一直不错,但他在任吏部尚书后,名望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小题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从诸大臣请,慰留巍等而戒谕言者,巍乃起复视事。(4分)(2)帝亦心疑诸大臣朋比,欲言官摘发之以杜壅蔽。(3分)(3)十七年夏,帝久不视朝,中外疑帝以张鲸不用故托疾。(3分)【答案】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译文】:十四、(13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
64、,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已,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皆报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趾
65、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趾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 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正统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八。成化初,赠谥忠宣。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历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于人。当官不为赫赫名,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缙评之,惟于福曰:“秉心易直,确乎
66、有守。”无少贬。 (节选自明史)【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察其妄,不问 妄:荒谬 B皆报可。于是编氓籍 报:上报 C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 赞:辅助D公正廉恕,素孚于人 孚:信服【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黄福经历六朝,颇受皇帝器重。太祖越级提拔他;成祖虽把他列入奸党名列,但仍重用他;英宗时,他开起了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的先河。B黄福为政有方,处理政事有条不紊。安南初定,事务繁杂,他因事制宜,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向父老宣讲皇帝的恩德和旨意。C黄福为官清廉,不事家产。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家
67、资仅够妻子儿女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罢了。D黄福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他对被贬到交阯的官员加以拯救和周济,并且和他们共事。而对侍宠欺压百姓的马骐,黄福则多次压制他。【小题4】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5分)译文: (2)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5分)译文: 【答案】【参考译文】缙品评,(解缙)只对黄福评价说:“持心平易正直,为人的确有操守。”没有丝毫贬抑他。【解析】【小题1】十五、(14届江苏省盐城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惟公字天球,姓程氏。公性方重,寡言笑,凡
68、所处画,常先虑谨备,所以条目巨细甚悉,至临事简严,僚吏莫能窥其际。尝夜张灯会五门,大集州民,而城中火起,吏如公教不以白,而随即救止。终宴,民去,始稍知火。监军得告者言军谋变,惧而入白,公笑曰:“岂有是哉?”监军惶惑不敢去,公曰:“军中动静,吾自知之,苟有谋者,不能隐也。”已而卒无事。召为给事中,知开封府。前为府者,苦其治剧,或不满岁罢,不然,被谤讥,或以事去,独公居数岁。久而治益精明,盗讼稀少,狱屡空,诏书数下褒美。为三司使。不悦苟利,不贪近功。时议者患民税多目,吏得为奸,欲除其名而合为一。公以谓合而没其名,一时之便,后有兴利之臣必复增之,是重困民也。议者莫能夺。其于出入尤谨,禁中时有所取,未
69、尝肯予。宦官怒,言陛下虽有欲,物在程某何可得!公曰:“臣所以为陛下惜尔。”天子以为然。景祐四年,以本官参知政事。是时,元昊叛河西,朝廷多故,公在政事,补益尤多。而小人侥幸皆不便,遂以事中之,坐贬为光禄卿,知颍州。北京建,遂以为留守。宦者皇甫继明方用事,主治行宫,务广制度以市恩,公为裁抑之,与继明章交上。天子遣一御史往视之,还,直公。天子为罢继明,独委公以建都事。其在延州,夏人数百驱畜产至界上请降,言契丹兵至衙头矣,国且乱,愿自归。公曰:“契丹兵至元昊帐下,当举国取之,岂容有来降者乎?闻夏人方捕叛族,此其是乎?不然,诱我也。”拒而不受。已而夏人果以兵数万临界上,公戒诸堡寨无得出兵,夏人以为有备,
70、引去,自此不复窥边。改镇安军节度使,在镇四年,犹上书愿复守边。书未报,得疾,薨于陈州之正寝,享年六十有九。(节选自欧阳修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为府者,苦其治剧 剧:繁难B议者莫能夺 夺:夺取C务广制度以市恩 市:求取D书未报,得疾 报:回复【小题2】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公治政才能的一组是(3分)城中火起,吏如公教不以白,而随即救止 军中动静,吾自知之久而治益精明,盗讼稀少,狱屡空 不悦苟利,不贪近功公在政事,补益尤多 公为裁抑之,与继明章交上A B C 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公
71、为人刚正沉稳,不喜言笑,考虑问题条分缕析,严谨周到,大大小小措施皆备,遇到事情镇定自若,从容处置。B任三司使时,有人担心税目繁多,官吏会从中为奸,欲统而为一,程公认为此举舍本逐末,弊大于利,十分不妥。C任参知政事时,程公忠于职守,使得投机取巧的小人不能肆意妄为,但他也因此受到诋毁,被贬谪到颖州做知府。D在延州任上,几百名夏人带着畜产来归降,程公洞察实情,果断拒绝;后来夏人虽然数万兵临界上,却无功而返。【小题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于出入尤谨,禁中时有所取,未尝肯予。(4分) (2)天子遣一御史往视之,还,直公。(3分) (3)闻夏人方捕叛族,此其是乎?(3分)
72、【答案】看情况,(御史)回到朝廷,认为程公的奏议公正合理。听说夏人正在捉拿叛逃的人,这大概是真的吗?【解析】【小题1】【参考译文】为奸,想除掉那些税目名称合二为一。程公认为合二为一并消除那些税目名称,只是一时方便,后来想逐十六、(14届云南昆明高三上第一次摸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王缙,字夏卿,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少好学,与兄维俱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历侍御史、武部员外郎。禄山乱,擢太原少尹,佐李光弼,以功加刑部侍郎,迁兵部。太原将王无纵、张奉璋恃功,以缙儒者易之,不如律令,缙斩以徇,诸将股栗。再岁还,以本官复知政事。时元载专朝,天子拱手,缙曲意附离,无敢忤。又恃才多所
73、狎侮,虽载亦疾其凌靳也。京兆尹黎干论事执,载恶之,缙折干曰:“尹,鄙贱之人,安晓朝廷事?”缙素奉佛,不茹荤食肉,晚节尤谨。妻死,以道政里第为佛祠,诸道节度、观察使来朝,必邀至其所,讽令出财佐营作。初,代宗喜祠祀,而未重浮屠法,每从容问所以然,缙与元载盛陈福业报应,帝意向之。由是禁中祀佛,讽呗斋薰,号“内道场”,引内沙门日百馀,馔供珍滋,出入乘厩马,度支具禀给。或夷狄入寇,必合众沙门诵护国仁王经为禳厌,幸其去,则横加赐与,不知纪极。京戡上田美产,多归浮屠。虽藏奸宿乱踵相逮,而帝终不悟,诏天下官司不得棰辱僧尼。初,五台山祠铸铜为瓦,金涂之,费亿万计。缙给中书符,遣浮屠数十辈行州县,敛丐赀货。缙为上
74、言:“国家庆祚灵长,福报所冯,虽时多难,无足道者。禄山、思明毒乱方煽,而皆有子祸,西戎内寇,未及击辄去,非人事也。”故帝信愈笃。群臣承风,皆言生死报应,故人事置而不修。大历政刑,日以堙陵,由缙与元载倡之也。性贫冒,纵亲戚僧尼招纳财贿,锱铢相较,若市贾然。及败,刘晏等鞫其罪,同载论死,晏曰:“重刑再覆,有国常典,况大臣乎!法有首从,不容俱死。”于是以闻,上悯其耄,不加刑,乃贬括州刺史。建中二年死,年八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王缙传)【注释】凌靳:lngln冒犯戏弄;堙陵:ynlng犹度置,败落。【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客:客居。B举草泽、文
75、辞清丽科上第举:推选。C历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历:历任。D以缙儒者易之易:轻视。【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王缙“性贪冒”的一组是(3分)讽令出财佐营作馔供珍滋,出入乘厩马京畿上田美产五台山祠铸铜为瓦,金涂之,费亿万计遣浮屠数十辈行州县,敛丐赀货锱铢相较ABC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缙自幼好学,和兄长王维都很有名声。“安史之乱”时,王缙协助李光弼守太原,颇有功绩,加任刑部侍郎。B在太原少尹任上,王缙整肃纪律,将恃功自居不受约束的太原将王无纵、张奉璋等以军法处斩,全军将校再不敢居功自傲或玩忽职守。C王缙是虔诚的佛教徒,不吃肉食荤。妻子死后,他把宅
76、邸改为佛寺。他和朝臣大谈福业报应,使原先喜好立祠祭神的皇帝都有意向佛了。D王缙使代宗笃信佛教,并深信只要如此,唐朝即便一时遭受什么灾难也能免于覆亡。群臣顺奉这种风气,都不理人事而大谈生死报应,政令刑罚日益废置。【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元载专朝,天子拱手,缙曲意附离,无敢忤。(5分)(2)重刑再覆,有国常典,况大臣乎!法有首从,不容俱死。(5分)【答案】举考试”之意。【参考译文】五台山佛寺铸钢为瓦,涂上金粉,耗费钱財以亿万计.王缙发给中书省符牒,派遣几十个僧人分行州县,十七、(14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迁之所记,从汉
77、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面贵俗功。此其大敞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国语 世本睦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主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基垒疏略,或有抵牾。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
78、间,斯以勘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一,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呜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 序:记述B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咎:过失C此其所蔽也 蔽:短处D质而不俚俚:鄙俗【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善述序事理,辩而
79、不华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斯以勤矣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C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 不拘于时,学于余D既明且哲,能保其身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班彪看来,史记存在严重的问题,司马迁受极刑乃咎由自取。 B“诚令”三句,是班彪惋惜司马迁未能用“圣”的观点写史记。C班彪、班固父子对史记的评价基本相同,他们认为史记欠缺的要害为“是非颇缪于圣人”。D班固所见刘向、扬雄以来对史记的评价,并发表己见,但并未为此后的史学批评立下准则。【小题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
80、伤悼小雅巷伯之伦B以迁之博物治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C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D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乏伦【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3分)译文: (2)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3分)译文: (3)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牾。(4分)译文: 【答案】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应视为班固为后人立下的史学批评的准则。 十八、(14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
81、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明永乐二年,以敏练,拜工部尚书。七年丁母忧,诏留视事。九年命开会通河。会通河者,元至元中,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会通”。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明初输饷辽东、北平,亦专用海运。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绝安山湖,会通遂淤。永乐初,河海兼运。海运险远多失亡,而河运则由江、淮达阳武,发山西、河南丁夫,陆挽百七十里入卫河,历八递运所,民苦其劳。于是命礼及都督周长往治之。礼以会通之源,必资汶水。乃筑堽城及戴村坝,横亘五里,遏汶流,使无南入洸而北归海。汇
82、诸泉之水,尽出汶上,至南旺,中分之为二道,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达临清者十之六。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所谓水脊也。因相地置闸,以时蓄泄。自分水北至临清,地降九十尺,置闸十有七,而达于卫;南至沽头,地降百十有六尺,置闸二十有一,而达于淮。凡发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三十万,蠲租一百一十万石有奇,二十旬而工成。是年,帝复用工部侍郎张信言,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使河不病漕,命礼兼董之。八月还京师,论功第一,受上赏。明年,以卫河水患,命礼往经画。礼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复自德州西北开支河一,泄水入旧黄河,使至海丰大沽河入海。帝命俟秋成后为之。礼还言:“海运经历险阻,每岁船辄损败,
83、有漂没者。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派为民病,而船亦不坚。计海船一艘,用百人而运千石,其费可办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运四千石。以此而论,利病较然。请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衮州粮,合百万石,从河运给北京。”于是河运大便利,漕粟益多。十三年遂罢海运。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宋礼传)【注】丁忧: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蠲:除去,免除。【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汶绝济 绝:截断B属之卫河 属:连接(集中)C因相地置闸 相:交互D帝命俟秋成后为之 俟:等待【小题2】以
84、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礼治河有方的一组是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 乃筑堽城及戴村坝,横亘五里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 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 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A B C 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礼主要从事水利工作,并得到皇帝的重用,即使遭逢母亲丧事,皇帝也不同意他回家守丧,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B由于会通河淤滞,永乐初年,河海兼运。海运路途险远物质易失,而河运要抽调壮丁,也周折劳顿,所以皇帝下决心治理会通河。C要治理会通河,宋礼认为首先要解决会通河水源补给问题,他采用筑坝的方法,引汶(水)入卫(河)。宋礼因
85、治水有功,受到皇帝表彰。D宋礼认为海运劳民伤财,上言请求改用河运。会通河、卫河修浚后,河运昌盛,可运输大量物资。永乐十三年,海运终止。【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5分)(2)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派为民病,而船亦不坚。(5分)【答案】【小题2】参考译文:水闸二十一处,而后到达淮河。总共派遣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工三十万,免除租税一百一十万石有十九、(14届广东十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仕吴为通江吏。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
86、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谓
87、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侍。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
88、。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卒于官。选自晋书吾彦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抗奇其勇略 对 感到惊奇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 率领C乃更荐之 改变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 优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B 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后当至此,不足慕也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C 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D 以
89、君之相,后当至此所以为陛下擒 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90、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没有谁不服的。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彦的恨意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而且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分) 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
91、,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4分)【小题6】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2分)【答案】【解析】【小题1】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会”是“召集”之意;【参考译文】二十、(14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
92、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
93、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焉。注:计典,指古代对官吏三年政绩进行考核的大计之典(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与:参加B一权量。定法度一:统一C卒定谳,论罪如律论:议论D坐不
94、检验失实,会赦免坐:犯了罪【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3分)()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焉ABC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代理崖州事务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让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得知
95、后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入衙门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厉声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D陶元淳厉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小题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2)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答案】【小题4】试题分析:翻
96、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二十一、(14届江西红色六校高三一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9分)唐论曾巩 成、康殁而民生不见先王之治,日入于乱,以至于秦,尽除前圣数千载之法。天下既攻秦而亡之,以归于汉。汉之为汉,更二十四君,东西再有天下,垂四百年。然大抵多用秦法,其改更秦事,亦多附己意,非放先王之法,而有天下之志也。有天下之志者,文帝而已。然而天下之材不足,故仁闻虽美矣,而当世之法度,亦不能放于三代。汉之亡,而强者遂分天下之地。晋与隋虽能合天下于一,然而合之未久而已亡,其为不足议也。 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
97、宗。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可谓有天下之志。以租庸任民,以府卫任兵,以职事任官,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以尊本任众。赋役有定制,兵农有定业,官无虚名,职无废事,人习于善行,离于末作。使之操于上者,要而不烦;取于下者,寡而易供。民有农之实,而兵之备存;有兵之名,而农之利在。事之分有归,而禄之出不浮;材之品不遗,而治之体相承。其廉耻日以笃,其田野日以辟。以其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可谓有天下之材。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夫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不得与先王并者,法度之行,拟之先王未备也;礼乐之具,田畴之制,庠序之
98、教,拟之先王未备也。躬亲行阵之间,战必胜,攻必克,天下莫不以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万里,古所未及以政者,莫不服从,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太宗之为政于天下,得失如此。 由唐、虞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汤之治;由汤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文、武之治;由文、武之治,千有余年而始有太宗之为君。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是则人生于文、武之前者,率五百余年而遇治世;生于文、武之后者,千有余年而未遇极治之时也。非独民之生于是时者之不幸也。士之生于文、武之后,千有余年,虽孔子之圣、孟轲之贤而不遇。虽太宗之为君,而未可以必得志于其时也。是亦士之生于
99、时者之不幸也。故述其是非得失之迹,非独为人君者可以考焉,士之有志于道,而欲仕于上者,可以鉴矣。 【注】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统治之时被后人认为周之盛世。租庸:即租庸调,唐代赋役制度。【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放先王之法 放:仿效,效法B拟之先王未备也 拟:比较C人人自厚,几致刑措 措:废置,搁置D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 治:管理,统治【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B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
100、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C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D行之几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余/蓄行者有余资/人人自厚/几致刑措/可谓有治天下之效。【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5分)成、康殁而民生不见先王之治,日入于乱,以至于秦,尽除前圣数千载之法。(2)(4分)汉之为汉,更二十四君,东西再有天下,垂四百年。 (3)(3分)天下莫不以为盛,而非先王之所务也。 【答案】【解析】【小题1】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二十二、(1
101、4届哈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
102、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
103、目也!”上闻而嘉之。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保裔选精锐赴之 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身复战没,世有忠节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A BC 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沙场;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C康保裔战死
104、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并肩抗敌,直到敌军退去。【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5分)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5分) 【答案】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2)关键词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二十三、(13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
105、考)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每题3分)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欧阳修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
106、舍。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
107、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适长山朱氏适:嫁B、自边制久隳隳:毁坏C、凡直公者直:认为正直D、戮力平贼戮:杀C、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仲淹身世不幸,但有志气。他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随因无依无靠而再嫁的母亲来到长山朱家;长大后,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便毅然离开朱家。B、范仲淹读书发愤,学有所成。离开朱家后,他过着一般人都难以承受的物质生活,日夜苦读,终于精通了六经的要义,后来考中了进士。C、范仲
108、淹节操高尚,行事稳重。他不计个人得失,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情操;在延州做官时,逐步采取有效措施,使当时的一些大族归顺于朝廷。D、范仲淹为官清廉,乐善好施。他为官多年,但家中经济拮据,退职后,妻子儿女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但却乐意把财物施舍给其他人。【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近将图南。(逍遥游)【答案】【解析】【小题1】参考译文: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哭着离开长山到了南都。来到学堂,打扫了一间房子,日夜读书,他的起居二十四、(14届山东曲阜师大附中高三上二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魏
109、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自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熹游。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遗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乾道中,诏举遗逸,刺史芮烨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掞之力辞。时宰相陈俊卿,闽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先是,学官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掞之既就职,日进诸生教诲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
110、励。掞之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程颢、程颐,列于祀典,不报。复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专以空言取人”,又不报。遂丐去。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遗书陈俊卿责其不能救止,语其切。遂以迎亲请归,行数日,罢为台州教授。掞之在朝不能半岁,既归,喟然叹曰:“上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条理旧闻,以求其所未至。其居家,谨丧祭,重礼法。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每遇岁饥,为粥以食饥者。请官米以贷民,至冬取之以纳于仓。部使者素敬掞之,捐米千余斛假之,岁岁敛散如常,民赖以济。与人交,嘉其善而救其失。后进以礼来者,苟有寸长,必汲汲推挽成就之。至或訾其近名,则
111、蹙然曰:“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以书召朱熹至,委以后事而诀。卒,年五十八。后上思其直谅,将召用之,大臣言已死,乃赠直秘阁。(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有删节)【注】将丧:护送灵枢。从祀:孔庙中除主祭孔子外,还附祭历代官方认可的儒家圣贤。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胡宪,与朱熹游 游:交往 B逮至一无所得 逮:逮捕C移疾杜门 杜:关闭 D为粥以食饥者 食:给吃【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拘汾于兵家所 赵尝五战于秦 B乃以布衣入见 今君乃亡赵走燕C遂以迎亲请归 举匏尊以相属 D委以后事而诀 拔
112、剑切而啖之【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魏掞之正直的一组是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 特诏召之,掞之力辞 日进诸生教诲之今乃专以空言取人 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 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A B C D【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父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掞之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后因其德行被征召入朝觐见皇上,他的建言受到皇上赞许,被赐予同进士出身。B魏掞之任职太学期间,改变先前学官陋习,亲自教诲学生,改善学舍条件,让学生深受感动和激励。C魏掞之主张太学应把培养学生德行和传授经学知识放在首位,所以请求朝廷把程颢、程颐列入从祀大典。D对于登门拜访的后学之士,即使略有才能,魏掞之也竭
113、力举荐成就他,但也因此招致有些人的诋毁。【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3分)(2)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4分)(3)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3分)【答案】【解析】【小题1】【参考译文】朋友的往来书信。翁蒙之提前派人告诉赵汾,让他焚烧了这些信件,等到翁蒙之到后一无所获。章杰大怒,二十五、(14届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 分,每小题 3 分)陆贾从沛公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
114、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
115、殊失礼仪。”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据中国,何遣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已并天下。
116、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授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吏。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注】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亲戚:父母B屈强于此 屈:通“倔”C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 D人众车舆 舆:车马【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 欲以客往赴秦军C何可乃
117、比于汉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南海尉任嚣病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小题3】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4分)(2)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吏。(4分)【小题4】文言文中,陆贾是如何劝说尉佗并使尉佗最终屈服的?请简要概括。(5 分)【答案】【小题2】【参考译文】生。陆生就劝尉佗说:“您本是中原人,父母、兄弟、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却一反中原人的习俗,(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12、(14届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考)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4分) 客 有 问 陈 季 方
118、足 下 家 君 太 丘 有 何 功 德 而 荷 天 下 重 名 季 方 曰 吾家 君 譬 如 桂 树 生 泰 山 之 阿 上 有 万 仞 之 高 下 有 不 测 之 深 上 为 甘露 所 沾 下 为 渊 泉 所 润 当 斯 之 时 桂 树 焉 知 泰 山 之 高 渊 泉 之 深 不知 有 功 德 与 无 也【注】太丘: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解析】二十六、(14届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上期初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南康直节堂记宋苏 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
119、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
120、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注: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府史
121、之所蹲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惟杉能遂其性 其孰能讥之乎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君以客饮于堂上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小题3】下列是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有讲自己的政治品
122、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小题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分)【答案】都是具体描写杉树的状态,而“与众不同”是概括性的词语,显然不太合乎就语境。【小题5】起办公的场所,簿册文书丢在里面,没有人知道这儿有什么可贵之处。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二十七、(33分)(14届安徽江南十校高三摸底联考)阅读下
123、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初,魏人范雎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及牛、酒。须贾以为雎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雎,折胁,折齿。雎佯死,卷以箦,置厕中,使客醉者更溺之,以惩后,令无妄言者。范雎谓守者日:“能出我,我必有厚谢。”守者乃请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遂操范雎亡匿,更姓名曰张禄。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雎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雎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雎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
124、“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王亦拜。范雎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
125、,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雎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府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闵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雎为客卿,与谋兵事。(节选资治通鉴)【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126、的一项是(3分) ( )A起兵而伐齐 伐:讨伐B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 潜:私下C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匡:纠正,矫正D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亲:亲切【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私赐之金及牛、酒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此臣之所大愿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 燕王欲结于君D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范雎因为接收齐襄王的赏赐被人告发而被魏齐打断肋骨和牙齿,他装死并买通看守人而得以逃脱。后来魏齐对毒打范雎感到十分后悔。B范雎深夜拜见出使魏国的王稽,王稽
127、把他带到了秦国,秦王在离宫召见范雎。而范雎却以十分无礼的姿态面见了秦王,秦王并未生气。C秦王多次跪请范雎赐教,表现出求贤若渴的诚意,最终打消了范雎的顾虑,范雎为秦王分析了秦国发展方略的失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D范雎以齐国攻打楚国而使好处落到韩、魏两国手中为反面教材,劝说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并根据形势,各个击破,以取得霸权。【小题4】将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须贾以为雎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5分)(2)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5分)【答案】【解析】【小题1】【参考译文】下至大臣,希望您都一一对我指教,不要再怀疑我的真心了!”范雎于是下拜
128、,秦王也急忙回拜。范雎这才二十八、(14届广东百所高中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帝注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
129、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郊湛等曰:“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
130、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注帝:晋武帝司马炎。【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委:放弃B其先识不伐如此 伐:夸耀C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当:挡住D面陈饯吴之计面:当面【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B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
131、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D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羊祜不仅仪容俊美,善于谈吐,而且具有远见卓识。曹爽早年征召羊祜,羊祜拒绝,后来曹爽失败,羊祜免难。B羊祜在出镇南夏期间,开办学校,发展生产广积粮食,采取怀柔策略征服吴人民心,为后来晋灭吴奠定了基础。C羊祜用计平定边害,为晋国守边腾出了一半兵力。羊祜命腾出的将士去垦田种粮,使得晋军储备了十年的军粮。D羊祜率军外出打猎不越边界,凡自己的士兵得到吴人打伤的猎物,悉数归还。吴人深服羊祜此举,称其“羊公”。【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3分)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4分)(2)除有远见卓识外,羊祜还有哪些美好品质?(3分)【答案】【小题3】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附【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