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陌上桑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7807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陌上桑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陌上桑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课 陌上桑课题备课人 案序学 习目 标重 点难 点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学习内容及教师导学过程学生活动(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这首民歌刻画了秦罗敷这一形象,她美丽、善于劳动,言辞锋利,对于不轨之徒敢于斗争,且善于斗争,人民通过她的口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 1介绍“汉乐府”的文学常识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

2、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正音。 3学生对照注释,弄懂课文意思。 4分析课文。 全诗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5讨论书后练习题。 (1)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后,老师点拨,在表现罗敷的美丽时作者不从正面写罗敷的容貌,却写了许多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的群众,从侧面写罗敷的美。 (2)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使使君相形见细,自感形秽。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 (四)总结、扩展 这首民歌通过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的行为。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反思重 建教研组长审核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