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课人:高一语文组张艳教材分析说教学流程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本篇报道与一般消息的不同;掌握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暴行的强雷愤怒;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重点:引导学生领会记者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情感。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教法具体做法如下:1、展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大屠杀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 相关图片,能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2、提
2、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3、分析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4、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点,传授知识 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学法具体做法如下: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四、说教学过程v导入新课(约2分钟)v检查预习(约5分钟)v背景介绍(约2分钟)v研读分析(约18分钟)v拓展延伸(约12分钟)v课后作业(约1分钟)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理清文章脉络四、研读赏析:明确本文的写作线索以及写作特点,揭示文章中心。五、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历史和时政热点,谈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历史?六、课后作业:环节3
3、:背景介绍。三、背景介绍: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四、研读赏析:问题一:作者看到的现实的布热金卡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呢?问题二:记者带我们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参观主体是谁?问题系列三:1、在女牢房里,作者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难道真的没有了吗?2、参观实验室,为什么会羞红了脸?3、“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以祷告的地方。”如何理解这个句子?参观者的毒气室-恐怖死囚牢房-浑身发抖女牢房-惊惧万分试验室-庆幸纪念长廊-沉思执行绞刑的地下室-窒息历史-现实:不忘历史,珍爱和平。所见所感板书六、布置作业v 比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新闻的异同,试写一篇短新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