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参考答案第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D 【解析】D项不是对“曾随之谜”解读,而是关于破解的表述。2(3分)D 【解析】“证明了曾随合一之说”与“为曾随合一说提供了重要的佐证”不一致,扩大了范围。3(3分)C 【解析】“更引人关注”不能推出“一定是最有价值的”。4(3分)A 【解析】“识”,动词。作标志、作记号。5(3分)B 【解析】句是仁宗皇帝的行为,句是吕公弼为整肃政纪军纪采取的有力措施,都不符合题干要求。6(3分)D 【解析】“优厚的假期”是对“优假”的曲解,“优假”是“优待照顾”之意。7(10分)译文:(1)(5分)吕公弼在群牧司时,
2、英宗还在藩国,得到皇上赏赐的马很不好,想要换一匹好的,吕公弼没有同意(许可)。(居藩:在藩国;易:调换;可:许可、同意。每词1分,全句通顺2分)(2)(5分)中间相距千里,如果把环庆、鄜延合并为一路,突然发生紧急情况,将用什么措施应对?(去:距离;猝:猝然,突然;缓急:偏义复词,重在“急”,紧急情况;何以:疑问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以何”,用什么。每词1分,全句通顺1分)8(5分)诗歌中北方的春天来得迟去得快。(1分)第一、三联通过代表春天的自然景物稀落,人们还依恋着过冬的“褚衣”,桃花刚刚开放,柳絮尚未飘飞,来表现北方春天姗姗来迟。(3分)最后一联写诗人端起酒杯送春,可见春去也匆匆。(1分)9
3、(6分)“送春无语”表现诗人眼看着一年春又归去,而自身仍被拘金邦的痛苦;(2分)“羡君”表现诗人对塞外春天刚到即归的羡慕,流露出长期被拘的辛酸和无奈。(2分)表达了诗人被拘塞外欲归不得的痛苦无奈和对故国的忠贞与眷念之情。(2分)10(每空1分,共6分)(1)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2)晓镜但愁云鬓改 青鸟殷勤为探看(3)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11(25分)(1)(5分)BD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解析】E项“丢”不仅表现了“我”的“急躁”,更表现了“我”要迟到了的紧张、急切。A项是表现“我”当时的恐惧。C项,小说中的场景不只一个,关于效果的表述也绝对化。
4、(2)(6分)描写了黎明前路途的可怕、死寂、阴冷,渲染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烘托出“我”内心的恐惧,更表现出“我”想及时赶到学校的急切心理。为后文记叙“我”因恐惧而产生的错觉,如看到马灯、人影、老师等作铺垫。将环境的可怖、阴森与马灯的温暖、明亮及提马灯的人的慈爱、高大形成对比。(只要答到三点即可,每点2分)(3)(6分)慈祥和蔼。讲起话来像慈祥的老太婆那样慢声慢语。整洁。他的头发,我印象中是一丝不苟,一律向后梳着。关心学生。他常在课堂里关照同学们,他说:过那片坟滩,最好拎盏马灯,那里的路很难走呢。命运坎坷,悲惨。他被划为右派,突然孤零零地死去。是“我”生活和精神的引领者。(只要答到三点即可,
5、每点2分)(4)(8分)“提着马灯的人”指的是“我”在黎明前穿过坟滩时,因为内心恐惧又看到林间的鬼火而错以为看到的人,只是错觉并非真实。“提着马灯的人”指的是作者在感到最恐惧、害怕的时候,想到的语文老师,他既为“我”传授知识,又给“我”生活上的关怀,常常在课堂上关照学生提马灯过坟滩,他就像“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提着马灯的人”更是指生活中千千万万个曾经给予别人指引、鼓励的人,它是一个代名词、一种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类人物的感激与赞美。(第一点给2分,二、三两点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12(25分)(1)(5分)BD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解析】E项,属概括
6、不完整,文中还有“结合自身的特点”的表述。A项,“厉以宁先生最初的个人理想是成为一名诗人”错,文中无此信息。C项,“他被人们称道为厉股份就说明了这一点”中的 “这一点”强调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2)(6分)刻苦勤奋。在大学期间,连寒暑假也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天资聪敏,成绩优异。及早确定了研究的目标领域。有独特的学术风格。治学追求经世致用。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每点1分)(3)(6分)成为他记录历史和生活的特殊手段。帮助他抒发悲喜哀乐的情感,起到慰藉心灵的作用。滋养其性情,博大其胸怀,全面其营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8分)厉以宁“学者诗人一身兼”,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榜样。一方面,
7、厉以宁先生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学有所成。厉以宁先生在经济学领域不断追求,形成了独到的经济学思想,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厉以宁从中学时代即培养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助益的兴趣爱好:从中学时代即培养诗词兴趣;文理并重;用诗歌抒怀遣兴,修身养性,强化意志,面对人生坎坷;厉以宁思维敏捷、睿智乐观得益于诗词爱好。(第一方面3分:观点2分,材料1分;第二方面5分:观点2分,材料3分)第卷(表达题,共80分)13(3分)B 【解析】眉来眼去:形容以眉眼传情,也用来形容暗中勾结。此处用来形容汪精卫与日寇暗中勾结,修饰恰当。A.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此处用来形容浪费,不合适。C. 翻云覆雨:
8、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此处用来形容中石油在指数控制上的强烈引导作用,不合适。D. 一炮打响:比喻第一次行动就获得很大成功。此处语境中已不是第一次夺冠,不合语境。14(3分)A 【解析】B.成分残缺,应在“为人们”前加上“怀着”。 C. 句式杂糅,“其成分是”与“由配制而成的”杂糅。D. 搭配不当,“提高”与“意识”不能搭配。15(3分)B 【解析】承接首句先讲“新闻”的特点,故选,接着讲新闻与宣传的关系,选,最后讲共同遵循的规律,以达到好的效果,与尾句接上。所以选B。16(5分)“年已弱冠的”改为“应届”;“即使”改为“虽然”;“而是”改为“而且”;“势必大喜过望”改为“一定不会失望”;
9、“尽一份绵薄之力”改为“出一份力”。(每点1分)17(6分)示例:夏雨是奔放的,只见它在房前、屋后轰然骤驰。倾泻的雨点仿佛是草原上脱缰的野马,踏出不羁的强音。秋雨是缠绵的,只见它在肩头、发梢悄然洒落。无边的雨丝仿佛是脑海中纷飞的思绪,织出横斜的细网。冬雨是冷酷的,只见它在脸上、胸前肆意击打。犀利的雨滴仿佛是长鞘中飞出的利剑,透出彻骨的冰寒。 (句式相同1分,使用比喻1分,表意清楚,设喻合理1分)18(60分)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吕公弼字宝臣,是宰相吕夷简的第二个儿子。赐进士出身,多次升迁后做到河北转运使。从宝元、庆历年间以来,一直驻扎军队防备边患的发生。西北方向的军情解除以后,却仍然一如既往
10、地把军队屯扎在那儿,百姓因供给粮饷很困乏。吕公弼先是疏通了御河,漕运大批军粮到边塞,然后又通过冶铁收益来补充军饷;并把接近边塞驻扎的(部分)屯兵移撤到京东生活;又增加建城的士兵,供给他们建城的工具让他们修建城池(减少了百姓的徭役);又免除了多余的赋税并减免了百姓拖欠的数百万债务。吕夷简刚去世的时候,仁宗皇帝很思念他,了解到吕公弼的名字,就把他的名字记在宫殿的柱子上。到这时(前面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仁宗)更加认为吕公弼的做法很有才能。提拔吕公弼做了都转运使,并担任龙图阁直学士,掌管瀛洲,并暂时代理开封府尹。曾经有一次他奏完事退朝,仁宗目送他,对宰相说:“吕公弼太像他父亲了。”(吕公弼)改任成都
11、府,他治理州郡崇尚宽厚,但有些人怀疑他缺乏威严、不够果断。有一个营卒犯了法,应该受杖刑,但这个营卒强横地不愿接受,说:“我宁愿被剑杀死(也不受杖刑)。”吕公弼说:“杖刑是按国法(你该受的),剑杀是你自己要求的。”施行杖刑后杀了他,这使得军政各方的人都对他严肃恭敬。英宗罢免了三司使蔡襄,召见吕公弼取代他。当初,吕公弼在群牧司时,英宗还在藩国,得到皇上赏赐的马很不好,想要换一匹好的,吕公弼没有同意(许可)。这时,英宗对吕公弼说:“爱卿先前不给我(调换)马,那时我就了解你了。蔡襄主管三司使政事,诉讼的案件不能及时决断,所以留下很多事情(不能及时处理)。爱卿接替他的工作后,将会用什么样的手段对待这种情
12、况?”吕公弼顿首辞谢,回答说:“蔡襄对政事很勤勉,不曾出现迟滞和缺漏,恐怕对您说他不好的话的人没有什么根据吧。”仁宗皇帝更加认为他宽厚仁爱。授予吕公弼枢密副使的官职。神宗即位,司马光弹劾内侍(管理宫廷内部事务)高居简,神宗(感到)不好处理。吕公弼说:“司马光和高居简势不两立。高居简不过是宫廷近臣,可司马光却是朝廷重臣(中执法),请陛下处理这事分清轻重就行了。”神宗说:“可是,这到底该怎么办呢?”吕公弼说:“给高居简升个官,并把他的现在内侍的职务解除掉,司马光就不会有什么意见了。”神宗听从了吕公弼的意见。并把吕公弼升职为枢密使。议论朝政的大臣想要把环庆、鄜延合并为一路,吕公弼说:“从白草西边到定
13、远,中间相距千里,如果把环庆、鄜延合并为一路,突然发生紧急情况,将用什么措施应对?”又想把这个问题拿给边关的大臣让他们讨论,吕公弼说:“朝廷之上不能决定,却拿给边关的官员去处理,这样做好吗?”才没有这样做。陈升之提出意见,年龄超过四十岁、逐渐不合岗位要求的卫兵,应该减少粮饷供给,并把他们调转到淮南去。吕公弼认为这种提议不合人之常情。神宗说:“这些人本应该清退为剩余人员,现在特意加以优待照顾,有什么不妥吗?”吕公弼回答说:“我不敢通过把这事搞得复杂而邀取什么名声,我这样做是恐怕给国家带来什么不好。既让卫兵们离开本土,又减少了他们的粮饷,如果二十万卫兵都不听命令了,怎么来处理呢?”韩绛提议恢复那些摧残肉体的刑罚,吕公弼极力表示不能答应,神宗皇帝都因为吕公弼的反对而没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