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6465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34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马人望,字俨叔。成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改上

2、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稽查行旅,悉获其盗。迁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未几,拜参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

3、。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五能吏,有删节)【注】轩轾:喻指高低优劣,此处意为营私舞弊。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 委:积聚B始至,府廪皆空 廪:粮仓C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 籍:簿册D初除执政,家人贺之 除:授官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帝问以外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长于臣C他日必长厚敛之弊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之D贼弃所掠而遁

4、 侣鱼虾而又麋鹿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马人望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虽遭关押、审讯,仍不肯屈服,最终说服了上司。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帝举荐他。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对凶狠残暴的官吏,他暗中查清他们的劣迹,将其刑惩发配。C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重,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管理,使得奸人黠吏无法营私舞弊。为避免助长赋税繁重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六七。D马人望为官正直、谨慎。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他认为得到

5、朝廷重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愈加严酷的排挤,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忧。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3分)(2)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3分)(3)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4分)【答案】1C2C3D4(1)并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他的请求全都得到满足。(2)这一年,各处都发生了饥荒,缺乏粮食,只有马人望所治之处不缺粮。(3)人们不敢以私情请托,用人必定是任用大家都赞成的人。【解析】1籍:登记2A第一个“以”为“用、拿”,第二个“以”为“把”B第一个“于”为“向”,第二个“于”为“比”;C均为“的”;D第一个为顺承关系,

6、第二个为并列关系3更加激烈的对抗错,应为被抬举得地位很高.4本题考查翻译能力,注意关键点:(1)“闻”“悉”各一分,句意一分(2)“是岁”“所治”各一分,句意一分(3)“干”“以”“与”各一分,句意一分.参考译文: 马人望,字俨叔。辽道宗咸雍年间任松山县令。每年运送泽州的官炭,只在松山征调夫役,马人望向中京留守萧吐浑请求,让其他县平均承担夫役。萧吐浑大怒,将马人望抓起来交给司法官处理,关了近百日。又将他提出狱审讯,马人望仍不屈服。萧吐浑大喜说:您这样一心为了百姓,以后必有大用。并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他的请求全都得到满足。调任涿州新城县知县,新城县与宋接壤,驿道从此处通过。马人望为官不扰民,官吏百

7、姓都敬畏爱戴他。皇帝的近臣有出使宋归来的,皇帝询问地方的情况,他们多举荐马人望,因此他被迁升为警巡使。京城中案件诉讼很多,马人望断案,却没有一个被冤枉的人。正值检验户口,他没用两个月便检验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感到奇怪,便责问他为什么如此之快,马人望说:百姓的资产若一点不漏地全部登记,以后定会助长厚敛的弊端,大体登记十分之六七便可以了。萧保先向他道歉说:您深思远虑,我比不上啊。改任上京副留守,恰逢大盗赵钟哥攻打上京,劫走宫女和皇帝所用之物,马人望率兵追捕,右臂中箭,用艾蒿熏灼之后,又奋力驰骋追击,贼人只好丢弃劫掠的人和财物而逃。马人望命令各关口稽察过往行人,将那些盗贼全部抓获。他被迁升为保静军节

8、度使。有两个官吏凶狠残暴,百姓畏之如虎,马人望表面上以友好的言辞和态度对待二人,暗中调查他们的劣迹,对他们处以黥刑,将其发配。这一年,各处都发生了饥荒,缺乏粮食,只有马人望所治之处不缺粮。后被迁升为中京度支使,刚到任时,官府的仓库都是空的;他任官仅半年,便积储粮谷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不久,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时,在钱粮出纳方面的弊端,以燕京地区最为严重,马人望以缣帛作为单据,凡是库中的钱物出入,都让人分门别类地登记在单据上,*诈之人和狡猾的官吏因此无法营私舞弊,便到处声言说马人望年老糊涂。朝廷没有调查分析,便把马人望改任为南院宣徽使,以表示优待年老的臣僚。过了一年,天祚皇帝召见他,他到了之

9、后,就告谕他说:认为爱卿年老,是误听了他人的话。于是拜任他为南院枢密使。人们不敢以私情请托,用人必定是任用大家都赞成的人。当时,困扰民众的,主要有驿递、仓司等徭役,很多人因此到了破产都不能供给。马人望要百姓出钱,由官府自行招募人员充役,当时人们认为效果很好。马人望注重节操,喜怒不形于色,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刚被拜任为执政官,家人表示祝贺,马人望严肃地说:得到了不必高兴,失去了也不要忧伤,一个人被抬举得愈高,人们排挤他就一定愈加严酷。他就是这样的小心谨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

10、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袁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

11、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

12、“公言善。吾亦恨之!”5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C绐载行市 绐:欺骗。D吾亦恨之 恨:痛恨。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2分) ( )错为人峭直刻深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晁错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

13、的妒忌。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8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10分)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5分)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5分)【答案】5D6C7C8(5分)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

14、(5分)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解析】5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在这里要注意“憾”“恨”“怨”三者的区别,“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多用“恨”。“怨”和“恨”不是同义词,在古文中“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怀恨。6不是晁错死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事,是晁错父亲的话。7原文意思是“呈请(皇帝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活着时没有“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8“用事”“疏”“让”“何为”“ 内”“ 杜”“ 窃”“为”参考译文: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

15、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材。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

16、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是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办?”爰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爰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眨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

17、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

18、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若虚,字从之,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

19、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

20、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虚自分必死节 分:料想B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 喻:告诉C不意晚年乃造仙府 造:制造D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 诚: 如果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若虚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一组是( )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

21、行 虽然,我姑以理谕之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 后兵入城,不果立也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解的一项是( )A王若虚任县令期满的时候,百姓都来为他送行,致使他几天后才能动身出发,可见他执政时能够体恤、爱护民众。B.他在辞令方面很擅长,在翟奕召见他让他为丞相撰写碑文时,他慷慨激昂地辩解,反映了性格中有机警善辩的一面。C.在文中王若虚是一个重视名节、轻视权贵、血肉丰满、令人敬仰的文人形象;他曾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名节,但是由于形势所迫,最后还是无奈屈从了。D.在翟奕、元好问的不断催促下,刘祁虽然草拟了碑文,但实际上他

22、不认为丞相以京城归降大元的行为是值得赞颂的,也不主张为他立建功德碑。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立见屠灭。(5分) (2)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5分)【答案】9C10B11C12(1)当时翟奕一类人依仗权势,作威作福,有人稍稍顶撞他们就立即被杀害。(2).大家的意见是请你们二位撰写碑文 ,而且已经报告给郑王(崔立)了,希望二位不要推辞。【解析】9造:造访,到去。10说明他为政爱民,老百姓爱戴他。说明没有立建功德碑的客观原因。11“最后还是屈从了”有误。“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可见在本质上,并没有为丞相歌功颂德。1

23、2(1)辈:一类人;少:稍微,略微;忤:违逆,顶撞;见,被动句式。每点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属:请,邀请;白:报告;其,祈使语气,表希望;让:推辞。每点各1分,句意通顺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信武侯靳歙,以中涓从(沛),起宛朐,攻济阳,破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骑长一人。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为骑都尉。从定三秦。别西击章平军于陇西,破之,定陇西六县,所将卒斩车司马、侯各四人,骑长十二人。从东击楚,至彭城。汉军败还,保雍丘,去击反者王武等。略梁地,别将击邢说军菑南,破之。破楚军荥阳东。三年,赐食邑四千二百

24、户。 别之河内,击赵将贲郝军朝歌,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从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下平阳,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邺。从攻朝歌、邯郸,及别击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还军敖仓,破项籍军成皋南,击绝楚饷道,起荥阳至襄邑。破项冠军鲁下,略地东至缯、郯、下邳,南至蕲、竹邑。击项悍济阳下。还击项籍陈下,破之。别定江陵,降江陵柱国、大司马以下八人,身得江陵王,生致之雒阳,因定南郡。从至陈,取楚王信,部符世世勿绝,定食四千六百户,号信武侯。以骑都尉从击代,攻韩信平城下,还军东垣。有功,迁为车骑将军,并将梁、赵、齐、燕、楚车骑,别击陈豨丞相敞,破之,因降曲逆。从击黥布有功,

25、益封定食五千三百户。凡斩首九十级,虏百三十二人;别破军十四,降城五十九,定郡、国各一,县二十三;得王、柱国各一人,二千石以下至五百石三十九人。高后五年,歙卒,谥为肃侯。子亭代侯。二十一年,坐事国人过律,孝文后三年夺侯,国除。太史公曰:信武侯靳歙高爵,从高祖起山东,攻项籍,诛杀名将,破军降城以十数,未尝困辱,此亦天授也。 (史记有删节)1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涓从(沛),起宛朐 从:跟随B.坐事国人过律坐:同“做”C.略梁地,别将击邢说军菑南 略:忽略D.身得江陵王,生致之雒阳 致:招纳14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明靳歙“破军降城”的一组是( ) 击秦

26、军亳南、开封东北 沛公立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 取楚王信,剖符世世勿绝 击赵将贲郝军朝歌,破之 别破军十四,降城五十九,定郡、国各一,县二十三 坐事国人过律 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靳歙早年就跟随沛公,征讨四方,先后击破秦将李由的军队,后又在亳南、开封东北,打破秦军,被封为临平君。B.靳歙在霸上时被沛公封为建武侯,迁为骑都尉,他随汉王平定三秦,因战功卓著被封为信武侯,后又平定南郡,在陈县逮捕楚王韩信。C.靳歙以骑都尉身份跟随高帝攻打代王,于平城击败代王韩信升为车骑将军,后因他进攻陈豨丞相敞及进攻黥布有功,食邑增加到五千三百户。D.靳歙一

27、生为汉王征讨下汗马功劳,但汉王却以怨报德,被以驱役百姓超过了律令规定的罪名削夺了爵位,并最终被免除了封地。16请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从东击楚,至彭城。汉军败还,保雍丘,去击反者王武等。(5分)(2)还军敖仓,破项籍军成皋南,击绝楚饷道,起荥阳至襄邑。(5分)【答案】13A14A15D16(1)随后,跟着汉王东进攻打楚军,到达彭城。结果汉军战败,靳歙力守雍丘,后离开雍丘去攻打叛汉的王武等人(2)率军返回敖仓后,旋即在成皋南击败项羽的军队,击毁断绝了从荧阳至襄邑的输送粮饷的通道。【解析】13B项中“坐”为“因犯罪,触犯法律”;C项“略”是“攻占,夺取”之意;D项“致”为

28、“押送”。14是说汉王对其封赏,陈述对象为汉王;是言汉王与其盟誓,信守约定;是陈述靳亭,非靳歙。15D项“汉王却以怨报德”于文无据,被削夺爵位与封地的是其子靳亭。16(1)得分点为“从”“东击”“去”及语句通顺(2)得分点为“还”“破”“绝”及语句通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曰:“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

29、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山名)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

30、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于近侍之常态欤! 17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秦王白太宗鞫之 鞫:审问 B.秦王益不喜 益:渐渐 C.微时遇异书 微:年幼 D.平子从式适董其役 董:督察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 以河流湍悍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 系舟其中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或解

31、衣易之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D. 为设馔劳之 后世必为子孙忧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 )(3分)A.太宗尹京兆,置其邸 悉更新制,建都务 B.畀以兵食之重寄 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C.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 时人称其宽厚 D.各振举其职焉 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任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 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

32、好的成效。 C. 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21用双竖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22把文言文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分) 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分)【答案】17C18A19B20C21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

33、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22有几个侮辱张平的郡吏,后来全都获罪发配到京窑做苦工。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吧。【解析】17微,地位低贱、卑微。18都是“因为”的意思。B 指代词,指池子/ 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C 有时候/ 有的,指代人。D介词,替/ 动词,成为。19“悉更新制,建都务”是治理措施,并非业绩;“时人称其宽厚”是评价其品行;“各振举其职焉”是这几位臣子自己的表现。20不是“这些郡吏犯了罪”,是因侮辱张平的事被定罪;“想方设法赦免他们”属无中生有。21此题考查断句,要根据文意断句。每对2处得1分,断句处超过7处,适当扣分。22大意对1分

34、,定语后置句式“郡吏有侮平者”翻译准确得1分;悉、务,也是扣分点。译错扣1分,扣满为止。大意对1分;修、庶几、进、度,都是扣分点,译错扣一分,扣满为止。译文:张平,青州临朐人。二十岁时寄居在单州,依附刺史罗金山。罗金山调任滁州,委任张平为马步都虞候。太宗做京兆尹时,把张平安置在家里办事。等到秦王廷美兼任贵州府职务时,张平又被任命为亲吏。以后几年,有人上告张平藏匿府中的钱物,秦王报告太宗审问了他,没有证据。秦王渐渐地不喜欢他了,于是让他离开了。太宗怜悯他并没有犯罪,把他托付给徐帅高继冲,继冲任命他做了镇将。张平感叹说:“我的命运虽然不顺,但以后未必没有福份。”太宗做了皇帝后,征召张平补任右班殿直

35、,监管秦、陇木材交易。张平全换了新的制度,设立都务,计算水陆运输费用,在春秋两季的时候连接大型竹筏,把木材从渭河运抵黄河,经过砥柱山汇集到京城。一年之间,上等的木材像山一样堆积起来了。太宗嘉奖他的功劳,将他升任为供奉官,监理阳平都木材事务,还兼管造船场。原来的官员造好船只后,因为河流湍急凶悍,为防备船只漂失,每一只船要调派三户人守护,每年有几千户人家被役使。张平就挖池引水,把船系在池中,就不用再调用民力了。有一个叫阳拔华的盗贼,在关辅一带活动,为患许多年了。朝廷命内侍率领数州的兵力讨伐,没有消灭。张平派人去用好话劝说他,于是盗匪就归附了。张平改任崇仪副使,依旧兼任原职。任职总共九年,计算下来节

36、省官钱八十万缗。张平喜欢史传,地位卑微的时候,如果找到奇特的书籍,就整天玩味,有时候脱下衣服换书。等到显贵时,收集了几千卷书。在彭门的时候,有几个侮辱张平的郡吏,后来全都获罪发配到京窑做苦工。张平的儿子从式刚好去督察这里的工役,发现了他们,就把这事告诉了张平。张平把他们召来府第,为他们设宴安慰他们,说:“你们不幸啊,突然遭遇这种祸患,千万不要把原来的事情放在心上。”还拿钱送给他们,并且告戒从式好好的对待他们。没多久,这些人就得到赦免回到原来的地方,当时的人称赞张平宽恕厚道。(作者)议论:太宗还没有显要的时候,身边必然要寻求忠厚能干的人才。等到即位后,提拔原来身边有功的人,陈从信、张平等六人,都被充分的任用,还把军需这样重要的托付全交给他们,因而每个人都振作努力于自己的工作,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啊。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吧。陈从信进献的歪门邪道,用方术欺骗迷惑皇上,还是跟皇上近侍常有的态度差不多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