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增补习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925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增补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增补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增补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增补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增补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增补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知识点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例1】(2017,江苏徐州)对如图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理解正确的是(B)计划生育已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人口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我国依据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 调整生育政策是为了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A B C D【分析】从图片内容可以看出,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内容,随着人口发展变化而变化,体现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旨在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故选B。【答案】B对应训练1.新中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195

2、0年代“人多好办事”1970年代“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80年代“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主要基于(B)人口老龄化压力贯穿我们社会发展始终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始终是我国基本国情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ABCD知识点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例2】如表是2017年环保部和国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调查结果警示我们(A)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总的点位超标率11.2%2.3%1.5%1.1%16.1

3、%我国土壤污染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的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土壤不受污染是当前中心工作A B C D【分析】依据题干图表内容,我国的土壤污染统情况严峻,这表明我国土壤污染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所以正确;选项经济建设是当前中心工作,排除。故选A。【答案】A对应训练2.我国纪念2017年“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选项所述内容能够为这一主题的确定提供支持的是(B)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水资源丰富我国水

4、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BCD【知识归纳】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现状特点新的特点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问题及对策 计划生育及作用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完善 生育政策不断完善、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影响 正视发展挑战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问题影响及解决 环境问题产生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及影响 环境问题影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解决课时达标知识点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下列属于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的是(A)A人口素质偏低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男女性别比失衡D人口分布不平衡2.(2017,扬州)阅读图表,下列正确反映图表信息的选项是(B)扬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表年份年龄段0-14岁1

5、5-64岁65岁以上2010年11.2%73.7%15.1%2016年10.5%71.6%17.9%注:当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处于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0至14岁人口占比下降人口出生率偏高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上升A. B. C. D.3.(2017,四川成都)习近平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委员会代表大会暨先进表彰会上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其依据是我国(B)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不会得以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发生根本的改

6、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A B C D4.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一政策的实施(B)说明我国人口形势不再严峻,国家已取消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可以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可以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是为了顺应百姓的生育愿望,会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ABCD5.漫画中提到的“全面二孩”政策(C)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沉重负担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ABCD知识点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6

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这句话告诉我们(A)A.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B.世界只是一个小小的“地球村”C.国与国利益相同,休戚相关D.弱肉强食,社会才能和谐7.观察右图漫画,“地大物博”之所以等于“地大物薄”,是因为我国(B)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大人口素质偏低A.B.C.D.8.“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保护好耕地资源。划定“耕地红线”的做法(c)A.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多B.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C.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形势严峻D.不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9.据

8、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材料体现了我国(C)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B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C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D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10.我国创建“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各个关节,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创建的主要意义在于(A)A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B努力促进城市

9、物质文明的发展C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地下的水资源D实现城市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11.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坚决治理污染,政府应该( D )A.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B.树立顺应自然、不开发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理念C.坚持“先污染后治理”原则,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D.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12.近年来,某市实施绿色发展兴林富民战略,利用林地资源优势,推行“万亩林亿元钱”模式,采取林粮、林旅、林药、林禽等模式,加快林下经济发展。2018年,全市林下经济总量达22.8万亩,实现产值6.5亿元,带

10、动农户5.8万户增收。对此,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人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和谐共处 践行绿色生产方式、走生态文明道路 应最大限度自由开发各种自然资源A B C D13.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表自然资源总量排名人均占有量世界排名耕地面积4126森林面积6107淡水资源6121矿产资源380材料二: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全国层面召开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会。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1、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1)分析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因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材料二中国家重视和解决污染防治问题有哪些重要意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3)针对材料一、二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我国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走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4)作为中学生,你能两则材料中问题的解决作出哪些贡献?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向广大市民宣传节约资源和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性;积极行使监督权,通过批评、举报等形式及时同浪费资源、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出门尽量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做到绿色出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