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姓名 李香莲 电话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辛亥革命 一、教材分析 辛 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旧民主义革命的顶峰,是二十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件事件之一,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 碑。然而,中国近代是一个外受侵略内受压迫的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大桎梏,因此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最 主要任务,因主观的不足和客观条件限制,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政治民主 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对封建体制
2、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本课以辛亥革命的发 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组织教学。 二、学生分析 1、高一学生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已顺利实现了初高中历史的衔接,对高中历史学习的侧重点有了一定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材料阅读和解析能力。 2、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在初中历史中学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3、近几年,反映民国历史的一些影视剧比较多,学生对这一段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迫切想了解真实的民国历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 3、分析辛亥革命爆发
3、的历史背景,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4、从多史观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认识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2、通过创设情境,展示文字史料与视频资料,提高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辛亥革命烈士英雄事迹,孙中山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 2、认识到辛亥革命中国的进步趋势打开了历史阐门,是中国近代民主宪政的一座丰碑。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
4、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时,采用大量图片(包括人物、地图)、文献史料,表格等,通过ppt展示给学生,引导分析出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引用三段视频材料及相关文字史料,创设具体情境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 3、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资料,评价辛亥革命,认识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同时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深刻的认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
5、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以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位伟人”为导语,通过展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肖像简要介绍三位伟人的事迹引入新课 激发起学习兴趣,探究学习的欲望强烈 课件展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图片 讲授 1、历史概念讲解:辛亥革命 2、通过文字材料及图片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深刻理解概念 2、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课件展示字材料及五幅图片,引导分析革命的背景 探究 如何认识三民主义? 小组合作探究 课件展示探究成果 训练 结合高考题进行即时训练,考察“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自主完成 课件展示 讲授 1、武昌首义的条
6、件是什么?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原则?在中国宪政史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什么被袁世凯窃取? 4、创设情境,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自主完成过程的梳理 2、结合材料分析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及意义 3、独立完成高考题训练题,巩固重点知识 4、根据材料,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事业功绩 1、课件展示文字资金料及图片 2、播放武昌起义等三段视频 探究 思维拓展: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认识?为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课件展示成果 训练 结合所学,针对高考,设计当堂达标训练题,并及时反馈矫正 独立完成 课件展示训练题 七、教
7、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充分利用大量的文字资料、图片和视频资源,创设具体的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历史结论的得出都是通过具体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意识。 3、及时进行即时训练,强化对易错点、易混点的认识 4、结合具体史料,对重点知识进行拓展:如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解读,通过具体史料进一步分析临时约法的内容,加深对其颁布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5、探究题的设计针对性强,特别是对辛亥革命胜利还是失败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辛亥革命结果的认识,并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